Photo Credit: Good Design AwardsPhoto Credit: Good Design Awards

銀享全球/文:楊寧茵
以推動「大雜燴」共生型社區,在日本受到高度關注的佛子園,從西圓寺、Share 金澤到行善寺,每個社區都奠基在「社會融合」(social inclusion)的精神下,但各自展現不同面貌。是他們一系列共生社區的最新力作,這個計畫的總舵手,就是村岡裕先生。
5 年前,他接受佛子園理事長雄谷良成的邀請,到佛子園擔任專務理事,是僅次於雄谷理事長的第二把手,在此之前的 30 多年,他都是在老人養護和照顧機構中擔任領導職務。
「但其實我一開始想做的是照顧兒童的服務。」村岡裕回憶道。他大學時念社會工作,畢業後就到一所兒童養護機構任職,這個機構類似台灣的育幼院,約有 50 名院童,這份工作雖然滿足了他想照顧兒童的想法,但也是在這段工作過程中,村岡裕逐漸了解到:這樣集體式的成長過程很難讓機構中的兒童未來能過上一般人的生活,甚至於建立自己的家庭,因此他決定離開,到一般企業任職。
「但我對社會工作還是懷抱著熱情,夢想是創建一所兒童的團體家屋。」30 年前,也就是上世紀的 1990 年代,所有對於所謂弱勢族群的照顧都是集體式和機構式的,村岡裕的這個想法聽起來非常獨特而新穎。
後來,兒童團體家屋雖然沒做成,卻遇上有個地方政府想做長者團體家屋,來找他負責,「因為我想做的是兒童的團體家屋,所以一開始婉拒,後來經過多次討論才同意。」
因為自己對高齡服務並不了解,決定接掌這個任務後村岡裕就到處去參訪學習,尤其是到處去看長者的特別養護機構,並逐漸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想法和做法。

獨創「單元照顧」模式,讓機構更像家,照顧更像生活

如果你算是長照界人士,對日本模式也算熟悉,肯定聽過「單元照顧」(unit care)這個名詞。
從日本傳過來的「單元照顧」模式,這幾年在台灣的長照機構中非常熱門,幾乎可說已成顯學。基本上,這是利用空間的重新設計來創造更具生活感的居住環境,例如居住型機構中將幾個住房單位整合成一個單元,單元中有共同的起居室、交誼廳,甚至廚房,營造家的感覺;這也會影響照顧提供的方式,例如,照顧提供者和被照顧者採取自然的互動,前者不穿制服,後者沒有課表,彼此就像家人一樣,在同一個空間中生活著,讓養護機構住起來更像家,而不像醫院。
「單元照顧模式是當時我和夥伴一起想出來的。而且,這樣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兒童!」村岡裕說。
30 年前,日本的長者照顧多是以醫療模式為中心進行設計,以追求提供照顧者的效率為主,完全不顧及被照顧者的思維,也缺乏個人化的設計。例如:用餐的時候要求長者快速一起吃飯,時間到就把餐盤收走,也不管他們吃完了沒有;或是日本人都很喜歡泡澡,但機構裡的長輩不但無法享受泡澡的樂趣,就連好好洗澡的尊嚴都沒有,因為他們洗澡的方式,就是一排坐著讓工作人員用水沖。
「看到這些景象讓我受到很大衝擊!覺得老人照顧的環境相當惡劣,一定要想辦法改變。」
村岡裕說,自己過往在兒童養護機構的經驗讓他意識到:兒童的照顧比較以生活模式為主,但長者的照顧卻是以醫療模式為主,「那個時候全球的作法都是類似的,老人照護多以醫療為主軸,但我想打造以生活為主的照顧模式。因此就決定把生活模式導入到長者的照顧中。」
「單元照顧」的想法就從這裡開始萌芽。
1997 年他創立了一個全新的特養機構,從硬體到軟體、從零開始打造,一步步落實如何讓長者的居住環境和照顧模式更加具有生活感。

機構不像機構,工作人員不像工作人員,獨特做法備受矚目

增加生活感的作法,除了空間重新設計外,人員如何和長者互動也很重要。具體來說,他們的工作人員會和老人一起用餐,就像家人一樣,讓長者選擇自己要吃什麼;他們也可以和工作人員一起去泡澡。此外,因為他過往在管理團體家屋時,很難只靠政府提供的撫養津貼來營運,因此就透過另外經營木製加工品的方式來增加營收,也提供工作機會給長者,販售的品項包括木製傢俱、木製陽台等。
(輪島 Kabulet 共生社區的室內樣貌。來源:社会福祉法人佛子園 輪島 kabulet 粉絲專頁)
(輪島 Kabulet 共生社區的室內樣貌。來源:社会福祉法人佛子園 輪島 kabulet 粉絲專頁
整個機構的經營理念和氛圍就是盡量讓當事人自己做選擇。這樣的想法在當時很少見,開風氣之先讓這個做法備受關注,而今已成日本照顧的標準模式。
村岡裕 5 年前來到佛子園擔任專務理事,3 年前開始負責「輪島 Kabulet」計畫,擔任總舵手。居住在長野縣的他,最快也要開 4 個半小時的車才能到輪島,所以他通常週一一早開車到輪島,待到週五才返回長野。

帶領「輪島 Kabulet」計畫,結合青年力將共生社區推到新高度

「輪島 Kabulet」共生計畫,2018 年再度為佛子園拿下 Good Design Award 大獎的肯定,這個最新版的地方共生計畫,從翻修兩棟舊房子開始,更大範圍地在社區中展開,也包含更多的對象和使用者,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合作夥伴就是 JOCA。
JOCA 的全名是「公益社團法人青年海外協力協會」(Japan Overseas Cooperative Association),這個組織在日本有悠久的歷史。日本從 1960 年代就開始派遣青年志工到海外協助發展中國家從事社區服務,這些人回到日本之後,還希望繼續在海外從事志工的學習、經驗與熱情,因此第一批回國的志工在 1969 年創辦了 JOCV (JOCA 的前身),並把服務的對象轉向日本國內。
每年都有為數不少的日本青年志工從海外回到國內,並從這段歷程中得到影響終身的養分,佛子園創辦人雄谷良成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年輕時曾到多明尼加工作兩年,這段時間的經驗影響了他一輩子,甚至在他打造佛子園的「大雜燴」共生模式時也提供了關鍵思考元素。如今他擔任 JOCA 理事長,更積極思考怎麼讓這樣一群優秀人才成為推動日本發展的助力。
​日本人口高齡化造成很多鄉鎮的衰退和落後,傳統的老人照顧思維讓服務人力捉襟見肘,一遇到天災,偏遠地方總是災情慘重,又沒有人力來協助重建復興。JOCA 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這個社會議題,他們和多個偏遠的日本鄉鎮合作,將每年上千名從海外回到日本的青年志工派遣到這些地方,透過修建老屋、翻修舊城區等實體的建築修繕計畫,重新建構社區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達到世代共融、社區共生的目的。
以輪島為例,這個地方有著名的輪島漆,是日本傳統的工藝之一,佛子園「輪島 Kabulet」計劃就以輪島漆為象徵,將社區裡的兩個老房子修建成附溫泉的社區活動中心,功能像是活動中心或長者日照中心,但感覺上就是街上的一家咖啡館或食堂。外面的陽台上,會有推著嬰兒車的媽媽在這裡喝咖啡曬太陽,也會有一群長者和年輕人聚在一起聊天,旁邊有小朋友在玩耍,後面就是澡堂。
(輪島 Kabulet 的澡堂。來源:社会福祉法人佛子園 輪島 kabulet 粉絲專頁)
(輪島 Kabulet 的澡堂。來源:社会福祉法人佛子園 輪島 kabulet 粉絲專頁
和之前佛子園計畫不同的地方是,輪島的社區共生模式更加沒有圍牆和設施感。不同功能的設施散落在社區裡不同地方,有身心障礙者住宅、女性專屬的無障礙住宅、高齡住宅、背包客棧等,只要步行約 15-20 分鐘,就可以到達聚會堂、溫泉、食堂、健身房等社區設施。
「大多數人來看佛子園的時候,還是太聚焦在社福組織的本質和硬體設施上,忽略了我們真正在做的事早已跨出硬體思維和原來的社福領域,強調的是人與人的連結,以及人和社區的連結。」
而這樣的連結用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展現,例如藉由設置溫泉,讓社區裡每個人每天都想去泡澡。泡澡時大家會一起聊天,泡完後還會一起喝杯啤酒,以這種非常日本式的生活方式,讓每個人都覺得樂在其中,參與起來毫無負擔和壓力。
從照顧身心障礙兒童開始的佛子園,現在以推動「大雜燴型」的共生社區備受矚目,經營觸角變得多元且廣泛,不同的對象共同生活在社區中,彼此互相扶持,「但其實佛子園在做的事並不是特別的事,這在過去的社會中都有,我們只是把這些重現而已。」
回首自己的職業生涯,村岡裕一路從兒童福利到老人福利,協助機構從醫療模式轉到生活模式,「我都遇到了非常好的時間點,有機會去做新的嘗試;現在也是在這樣一個轉折點,將老人照顧的經驗落實到社區整體營造中,強調生活化的實踐。」

以長照創新思維和台灣結緣,退休夢想是到台灣工作

他說,原本退休後就想到台灣工作,「所以退休時很多組織來找我,我都沒答應;我和佛子園的雄谷理事長已經認識 20 多年,他同意我可以ㄧ邊到台灣做我想做的事,一邊協助他和佛子園,所以我才同意來幫忙的。」村岡裕笑著說道,「我還因此開始學中文喔!」
​他接著細數自己和台灣的緣分,因為工作的關係,過去 10 多年來和台灣的長照界保持相當密集且不錯的互動,每年都會來台灣講學、進行培訓,也因此結交了不少好朋友,「我的朋友也慢慢老了,每次去台灣都會去拜訪他們,這個過程中我有機會接觸到台灣的機構和長者服務,覺得我在日本的經驗似乎有機會協助台灣的朋友將服務做得更好。」
懷著這樣的心情,他和雄谷理事長的約定就是一邊在佛子園工作,一邊每年固定到台灣 4-5 次,每次停留約兩個星期,「內容就是演講、培訓、上課,看看老朋友。」
「過去這 3 年,佛子園這邊變得比較忙,因為地方創生項目受到日本政府的關注,因此我來台灣的次數就減少了到平均一年只有兩次。」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村岡裕已經有好一段時間無法來台,他幽默地說:「非常想念我最愛的臭豆腐!」
全文轉載自銀享全球,原文標題:熱愛台灣的日本退休歐吉桑,和年輕人一起翻新老屋,打造出每個人都想共居的海邊小鎮新生活模式

個人如何回應趨勢,成為掌握國際脈動的職場人才?組織如何注入永續思維,打造兼顧獲利與社會影響力的經營法則?即刻閱讀《全民的 ESG 入門課——跟大師學企業倫理,掌握永續趨勢》專題,從不同產業領導者及企業代表身上,一探各行各業的成功之道。

文章標籤

  • 銀享無國界

    銀享無國界

    銀享全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銀享全球」)是一家為銀髮相關組織提供國際交流、培力與行銷服務的社會新創企業(social start-up)。銀享全球的創立理念來自兩個概念:「活躍老化」和「在地安老」,為了落實這兩個概念以因應全球人口快速老化的趨勢,我們希望創造國際化平台,以工具加速知識的分享,鼓勵並協助台灣銀髮健康照護產業業者提供更好的安老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