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日日寫真工作室Photo Credit: 日日寫真工作室

50+Fifty Plus/文:蔡怡琳
走進 65 歲的資深媒體人高愛倫的家,客廳牆上掛著長幅百人大合照——這些人都是她在 2014 年舉辦喜宴的嘉賓,細看包括張小燕、林青霞、甄珍、張艾嘉、徐楓、朱延平等大咖影視人物在列,星光熠熠,陣仗宛如金馬獎。
日常生活裡,高愛倫和先生吳定南的家,就位於基隆超過千戶的大社區裡,同樣充滿人氣,她說:「沒有機會無聊」。
這天中午不到,就由高愛倫指定菜單,吳定南掌廚,端出乾拌米粉配上酸菜洋蔥紅蘿蔔絞肉、烤鹹肉、南瓜粉蒸肉、紅燒山苦瓜、干貝巧達濃湯、鹽水時蔬等功夫料理。
(當日餐桌上最受歡迎的南瓜粉蒸肉,前一日須提早備料,是一道費時費工的功夫菜。來源:日日寫真工作室)
(當日餐桌上最受歡迎的南瓜粉蒸肉,前一日須提早備料,是一道費時費工的功夫菜。來源:日日寫真工作室
(吳定南手炒酸菜、洋蔥、蘿蔔和絞肉,香氣四溢,作為乾拌米粉配料。來源:日日寫真工作室)
(吳定南手炒酸菜、洋蔥、蘿蔔和絞肉,香氣四溢,作為乾拌米粉配料。來源:日日寫真工作室
「我們家所有吃的東西,從哪來我都說得清楚。」她對食材講究,7 年前和先生居於高雄,籌組「青銀同餐」的家庭客飯模式;2 年前搬來基隆後,沿用這套理念,不僅匯聚大批同輩熟齡鄰居熱絡參與,更培養彼此互助協力的默契。
在座的鄰居林沛祥,同時擔任基隆市議會副議長,分享自己以前在國外,很常見「一人一菜」的派對,而熟齡族也很適合這種形式,可以很自然地拉近與鄰居的距離。

遠親不如近鄰,生病鄰居幫看顧

多次「遠親不如近鄰」的經歷,讓高愛倫印象深刻。一次是先生吳定南深夜發高燒,掛急診後堅持不肯住院,而她隔天要參加一場重要聚會,只好傳訊息給兩位相識的鄰居「求救」,兩人二話不說就到家裡來幫忙,以防吳定南有緊急狀況發生。
還有一次因為電腦故障,原本寫好的數千字檔案,眼看就要毀損,「那時候發瘋了,統統打不開。」沒想到,在社區群組裡一發聲,就有擅長電腦的鄰居自告奮勇來幫忙,順利化解危機。
舉凡財務、法律問題,也有不同長才的鄰居非常「有用」,宛如雪中送炭,原本的難關因此有轉圜餘地。
在座的鄰居許淑珍舉例,自己曾遇到保險無法理賠的問題,撥電話給隔壁棟從事保險業務的施麗華,她按個門鈴馬上就到。比起原來的保險業務員,得大老遠從外地開車來訪,鄰居幫忙顯得更方便。
高愛倫在今年出版新書《此刻最美好》,幾位鄰居們知道了,自動在群組裡發起團購,竟湊出 2 百多本,並且在送達當日,有人製作海報,有人搬桌椅,還有人開了直播,讓她當場辦起簽書會,「畫面都亂晃,很不專業,但大家玩得很開心」。她笑著形容,一名保險業的鄰居像「中盤商」,還帶她的書去分送給客戶。
大社區裡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有「團購」風行。擔任顧問公司負責人的許淑珍分享,曾在馬祖出差時,路過新鮮的魚攤,一在群組公佈訊息,就團購了近 5 百條黃魚。
她又打聽到一家品質不錯的豬肉攤,同樣結合了超強凝聚力,週週開團,連肉販都不禁表示,「被你們社區感動,才願意來送貨」。對居民來說,集團體之力,省得出門買菜,也樂得輕鬆。
高愛倫則因先生吳定南具有一身好手藝,每次開放限量的手工豆沙粽和大餅給鄰居團購,都是立即「秒殺」,她認為,一切並不是為了營利,即使大受好評,仍須考量兩人體力有限,開團「完全是好玩」。

家庭聚餐有規範,自備碗筷不談政治

「朋友相聚,志在培養老伴情懷。」來到高愛倫家聚餐的鄰居都很清楚,遵照規則才能更盡興,高愛倫制定如下:
因為家境清寒,無人伺候服務, 來客一人一菜,而且自備碗筷, 如若喝酒喝茶,煩請雙杯同攜, 沒有室內拖鞋,各自著襪防塵。
鄰居們甚至會搬來砂鍋、鑄鐵鍋,並且力求「沒有剩菜」,這是高愛倫講求的「飲食環保」——自己帶來的菜須自己講評促銷,舉凡第一道完食者,在她吆喝帶動下,必獲得大家齊聲鼓掌。一方面增加樂趣,再來也確實幫助大家把菜吃光不留負擔,一舉兩得。
許淑珍則補充,在群組裡也有規矩,「第一條就是不談政治」,不過剛開始還是會有人開啟政治話題,她挑明了說,這裡只談吃喝和開心的事,若屢勸不聽,則乾脆請他退出群組。
高愛倫說明,自己很受不了道早安的「長輩圖」,也不會在臉書上標註生日,「只說生日快樂都是沒有溫度的,10 年團拜不如一次談心。」她與人的相處互動,重在誠懇專心,「我就是要眼睛看著眼睛說話。」
(家常美食配上有溫度的話題,餐桌上笑聲不斷。來源:日日寫真工作室)
(家常美食配上有溫度的話題,餐桌上笑聲不斷。來源:日日寫真工作室

號召者的分享情懷,共老圈充滿歡樂

這些談得來且熱心的鄰居,讓她的生活充滿「安全感」,更打破年紀差距,「交新朋友本身就是好玩的事,朋友關係也要時間累積,多交年輕的朋友。」
高愛倫如同群體中的核心人物,別人看似麻煩,但直性子的她樂此不疲,「懂得分享很重要,比如很多團購完全不為了獲利,而是分享的情懷。」她說自己偶爾會賴皮,嚷著「都沒有飯吃」,就會有人一起來聚餐聊天。
許淑珍對此有所體認,相熟的親友也許關係融洽,但居於外地,3 個月才碰一次面,「也許後半輩子,社區裡的鄰居才是我可以聊天,散步的伴」,而她熱心揪團,也非物質能衡量,「很解壓,來拿東西只要 1 分鐘,但聊天就超過 15 分鐘,常交到新朋友。」
現代人生活中,居家空間如築起城牆,與周遭住戶往往疏離,或如點頭之交,何以能彼此為伴,甚至成為「共老」與「共好」的可靠對象?高愛倫的退休日子裡,珍惜著舊日時光的朋友,也加入更多新鮮鄰居的面孔,如她所言,「充滿夕陽無限好的歡樂」。
全文轉載自 50+ Fifty Plus,原文標題:最佳社區共老方案!高愛倫的「共餐」哲學:如何把鄰居變成相互照顧的新家人?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

文章標籤

  • 50+FiftyPlus

    50+FiftyPlus

    50+(Fifty Plus)是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2017 年成立,是台灣最大熟齡媒體與生活風格社群。50 歲後,該如何過好往後至少 30 年的人生?作為「會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不期望兒女會照顧的第一代」。要有理想的老後,要靠自己有意識的規劃!50+(Fifty Plus)提供生活全面向的討論,包括理財、居家、健康、旅遊、時尚、心靈、人物與照顧安老方案。50+官網:https://50plus.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