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人生、いろどり」製作委員会Photo Credit: 「人生、いろどり」製作委員会
文:姚尚勤
全世界在老化,根據《聯合國全界人口老化1950-2050報告》,到2050年,平均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年過六十,香港的情況更嚴重,五人之中就有兩人年過六十五歲。
在人口老化問題上,港府最擔心勞動人口老化帶來的經濟問題,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為保持未來城市的競爭力,向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運用中老年人口的勞動力,延長退休年齡。香港政府今年帶頭實施政策,將文職公務人員的退休年齡由原來的六十歲提高到六十五歲。
因應香港老年人對就職的需求,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由2014年開始推開了「友待長者就業計劃」,舉辦連串就職博覽,又成立了針對中老年人的線上就職平台E72。由楊銘賢創辦的社會企業「樂活新中年」則希望透過手機程式幫助銀齡一族得到就職資訊,同時社企的一站式網站也有提供工作、學習和活動資訊,協助新中年人士重拾人生樂趣。
作為全球各國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日本,是活用老年勞動力的始祖,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位於四國上勝町的社會企業「彩り」(下稱彩色合作社)。
上勝町遠離大城市,是一個背山的小鎮,只有1,767名居民,而且過半數年過六十五。跟很多偏遠農業小鎮一樣,上勝町年輕一代遷移大城市,留下年長的農民,人口老化、位置偏遠及收入來源單一是上勝町面對的問題。
彩色合作社總裁横石知二在1986年成立社企,翌年以農業合作社形式營運,聘用老農夫,種植、採收及製作傳統日式料理伴碟用的裝飾妻物 ( つまもの ),成為最早成功的老人社企。現時,彩色合作社與197名當地農民合作,員工的平均年齡約七十歲,九成是女農民。
彩色合作社向餐廳售賣多達320種不同葉子,由秋楓到杉針葉等製成的妻物。幾年間成立佔有妻物七成市場,據橫石知二所說,最優秀的農民每年收入達致一千萬日元,相當於約65萬港元。
老農民賺到錢固然高興,但重要要的還是工作對老人帶來的成功感。在日本時報一篇報導中,七十五歲的合作社資深員工西蔭幸代指彩色合作社是她的力量泉源:
「只要彩色合作社一直繼續,我會做到一百歲。」
工作使老農民對小鎮外的世界產生了興趣。彩色合作社的成功吸引了日本國內及國外遊客到訪上勝町,合作社推行的實習計劃,聘用年輕一代作實習生,由資深農民訓練,增加銀齡農民們與年青人交流的機會。
不知是否因為這樣,合作社員工越用越「老而彌堅」,身體比其他鎮內的老年人健康,病痛也少。
横石知二運用營商智慧,將一間本來要依賴政府資助的老人慈善機構,轉變成一間能長遠發展的社會企業。合作社的成功取訣於橫石的遠見卓識。經濟及社會學者芳賀和惠的研究指出,橫石知二將農業連結現代商業社會,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市場,將妻物商品化。橫石知二看到年輕廚師學徒逐漸厭惡製作妻物,察覺到妻物有一定的市場需求,所以才有機會「將普通葉子變成無價寶,將老人變成有用的勞動力。」
合作社之所以成功,全賴總裁主動與各方持份者溝通。為了鼓勵他的員工,他經常帶農民到賣入合作社妻物的高價日本餐廳,讓員工看看自己的工作成果。他同時亦與其他農業合作社、市政府及農民合作,保證資源公平分配,合作社的產品不會和現有的農產品直接競爭。
横石知二也有一套管理哲學。傳統農作物銷售方式自收割後放賣,批發市場賣不完,農作物只會隨時間貶值,使農民一直在市場上處於被動狀態。彩色合作社則一反傳統,先接單後發貨,有單才進行收採製作,保證合作社成品收入穩定。有意無意地,合作社運用了 David McClelland 的成就動機理論,他設立了一個資訊系統,向每一位員工公開每日所接訂單及評核妻物的質量,製造一個動機,讓員工有一種自我要求,技術更上一層樓。
彩色合作社的成功為全球人口老化問題帶來一個新思維。老人,不一定是社會的負擔。横石知二證明,聘用老人,善用中老年的工作能力,不但為日本帶來一個新經濟,也為老年人帶來生活意義。
全文轉載自創設新社,原文標題:千萬日圓老人社會企業:彩り

文章標籤

  • 創設新社

    創設新社

    網上平台SOCIA致力成為社會創新的中英雙語知識庫,透過定期搜羅、撰寫、編輯和翻譯世界各地關於社會創新的最新哲學、案例和資訊,打破語言隔閡,達致中英世界的社會創新經驗和知識交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