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關立衡Photo Credit: 關立衡
談到台灣的建築風景,許多人大概都覺得欠缺美感、甚至醜陋。然而,隱藏在大街小巷各種樓層裡的「鐵窗花」,卻是別有韻味、且具辨識性的台灣特色。近年全台跑透透、蒐集數千種鐵窗花樣式、並帶動輿論風潮的「老屋顏」,怎樣看到這種消逝中的台灣美學?

城市學/文:高宜凡
你注意到了嗎?這幾年台灣興起一股「鐵窗花」復古熱潮。不少人驚嘆,原來鐵窗花不僅是防盜設施,更宛若每棟建築的個性化名片,訴說不同的家族故事和設計語彙,從常見的幾何圖形,到富士山、花葉、水果、動物,還能凸顯屋主的職業、姓氏、信仰。
引領這股風潮的「老屋顏」二人組楊朝景、辛永勝,短短 5 年內已出版第三本著作《老屋顏與鐵窗花:被遺忘的「台灣元素」》,涉獵的鐵窗花案例不僅遍及全台,連遠至離島、東南亞、甚至日本,都有類似的鐵窗花元素。
雖然老家都在高雄,但楊朝景原本投入資訊業,辛永勝則北漂當設計師。看似分離的兩條線,終於慢慢牽了起來,還透過一場場的城鄉小旅行,意外燃起鐵窗花熱潮。
(鐵窗花隱藏在城市各角落。來源:老屋顏)
(鐵窗花隱藏在城市各角落。來源:老屋顏

消逝中的復古美學,吸引 11 萬鐵窗花粉追蹤

10 年前在駁二特區舉辦的「貨櫃藝術節」,透過共同的朋友,兩人開始相識、熟稔,成為到各縣市穿街走巷、無目的漫遊的旅行搭檔。
因為辛永勝以前住過台南,加上距離近,所以三不五時就往那跑。楊朝景回想,那時的台南尚未被觀光客淹沒,「開始有些老房子的店家,可以感受巷弄生活感,氣氛蠻好的。」
幾趟旅行走下來,同樣熱愛攝影的兩人,拍攝重點除了巷弄景象和常民生活,赫然發現,不少老房子都有手法類似、卻能展現各自奇趣的鐵窗花,儼然是種台灣特有的街屋紋理。
於是,他們決定著手蒐集鐵窗花的各種姿態,結果才半年就找到上千種,資料豐富到收不完。2013 年上網分享照片,並成立臉書粉絲團,沒想到迴響超乎意料,網友不只按讚,還各自分享看過的鐵窗花,列出一堆走訪名單。
(國境之南的「車輪」鐵窗花。來源:老屋顏)
(國境之南的「車輪」鐵窗花。來源:老屋顏
當然,網路社群少不了來鬧場的酸民,偶爾會在貼文下留言:「鐵窗好醜,有什麼好看的?」「這東西會妨礙逃生,你知道害死多少人嗎?」另外,為了不給屋主帶來困擾,每則貼文都不會透露切確住址。
一開始在各地穿街走巷時,兩人常被誤認為來搞都更或消防稽查的怪咖,但和街坊混熟之後,大家就很容易打開話匣子,樂意分享自家鐵窗花設計典故和家族經歷。
辛永勝笑說,「同一個街道,你每天去繞,跟居民聊,就可以知道愈來愈多故事,」像今年因芒果盛產,走訪各地老屋時,他們就被許多屋主餵食了一堆芒果。
至今,老屋顏臉書粉絲已突破 11 萬,除了出版、講座、駐村創作等邀約,更有相關科系來請教鐵窗花的歷史脈絡,希望他們能夠開發課程。兩人訪查範圍也跨出本島,遠至離島、東南亞、日本,還曾與酒商合作,讓鐵窗花的職人故事成為廣告主角。

保存共同記憶,拾回曾被遺忘的城鄉風景

話說回來,如此有趣的建築文化,為何會走向沒落?
根據老屋顏的訪查,鐵窗花大概從 1920 年代傳入台灣,1950 至 70 年代隨著經濟起飛而普及,當時新建房屋幾乎都有兼具防盜功能與手工美感的鐵窗花,而且不只運用在門窗,包括欄杆、露台、通風孔、乃至於各種生活家具,都看得到類似的建築圖騰,傳達鐵工師傅的個人創意與鍛造手感。
(鐵窗花工藝手法不只用於門窗,在樓梯欄杆和各種居家裝飾都看得見。來源:老屋顏)
(鐵窗花工藝手法不只用於門窗,在樓梯欄杆和各種居家裝飾都看得見。來源:老屋顏
可是,到了「台灣錢淹腳目」的 1980 年代,硬度更高、樣式簡單、便於大量製造、保養負擔也少的不鏽鋼和鋁窗開始興起,讓傳統鐵窗花逐漸被遺忘。直到這幾年,才因為老建築的復古潮流重新被看見。事實上,這門技藝並未消失,只是建築市場缺乏使用誘因。
「這幾年,拆的速度有變快,」辛永勝觀察,有些去過的老房子,再訪時已經被拆除或改建了,讓人唏噓不已。
不過,楊朝景解釋,他們並非抱著搶救心情,希望保留每棟老房子,「而是想把這些『記錄』下來!」讓大家知道曾有這樣的地方記憶和城市美學存在過。畢竟,鐵窗花藝術跟所在家戶有強烈連結,一旦分開,就失去了它的地緣情感和獨特性。
(類似鐵窗花的復古建築美學,其實就在你我生活周遭。來源:老屋顏)
(類似鐵窗花的復古建築美學,其實就在你我生活周遭。來源:老屋顏
有次,兩人看到一間快拆除的廠房,建築立面上有相當特別的「跳舞」鐵窗花,他們試著聯繫,沒想到對方是知名的食品公司「黑橋牌」,不僅協助拆除、還願意轉贈給老屋顏。
這幾年,除了鐵窗花,關於老屋改造、磨石子、花磚、甚至廢墟等復古美學的各種同好團體和文創品牌,都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鐵窗花文化也以:方巾、提袋、文具、明信片、杯墊、甚至手機殼等新面貌不斷重生。
而到處分享鐵窗花觀察心得時,最常收到的回饋就是,不少人都因為看過老屋顏,開始懂得欣賞周遭的生活空間了。「其實這東西並沒有消失,只要改變視角、多觀察,一定看得到!」兩人異口同聲地說。
(老屋顏希望好好記錄昔日曾有的復古建築美學。來源:關立衡)
(老屋顏希望好好記錄昔日曾有的復古建築美學。來源:關立衡
的確,採訪完的這幾天,筆者也開始關注每天經過的那些街道,路旁是否也有別具巧思、值得駐足品味的鐵窗花。
原來,我們所處的城市,並沒有外界說的那樣醜陋不堪,只要你願意放慢步調、用心看。
全文轉載自城市學,原文標題:老屋顏二人組踏遍全台,喚回那些年的「鐵窗花」美感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

文章標籤

  • 世界的改變,從地方開始

    世界的改變,從地方開始

    《城市學》創立於 2019 年,我們聚焦城市美學、人文活動、地方治理和智慧科技 4 大面向,邀你一同探索城市發展的有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