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Photo Credit: 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
在石化工業區的夾縫中,隱身著北台灣最後一座三合院聚落群,這座位於苗栗頭份蘆竹湳社區、擁有 300 年歷史的傳統聚落,卻因經濟轉型、青年紛紛出走而逐漸衰敗,眼見珍貴文化將隨風消逝,生根於此的居民欲奮力復興,留下傳統文化之美。
文:郭潔鈴
「迷路的話,望著那根大煙囪一直走,就會走到蘆竹湳了。」身為蘆竹湳子弟的許書凡說道。初次造訪苗栗頭份蘆竹湳社區的人,跟隨導航從大馬路彎進小社區後,往往會迷失方向,宛如走進紅磚迷宮。蘆竹湳社區裡擁有北台灣最大、也是最後一座三合院聚落群,多達 53 座三合院聚集其中;不過抬頭往天空一望,充滿韻味的古厝上頭,卻突兀地矗立著吐出白煙的大煙囪。
被戲稱為「頭份 101」的大煙囪,是頭份工業區的顯眼地標,而工業區與蘆竹湳社區的關係可說是休戚與共。1968 年,蘆竹湳社區被劃入為頭份工業區,當時居民滿心期待這項改變可以帶動社區的產業轉型,脫離養豬跟種菜的務農生活。
不料工業區進駐後,並無法直接增進居民的經濟收入,許書凡說道:「聽我爸爸說,大家發現工業區蓋好後,居民的謀生技能仍不符合他們(工廠)的需求,所以老一輩還是繼續留下來務農,過著原本的生活,我爸爸那一輩就搬到頭份跟竹南的市區工作。」
當年輕人離開、老年人留下,蘆竹湳社區的時光彷彿凍結在 60、70 年代,再加上工業區限建、房子產權不清難以脫手等背景之下,擁有 300 年歷史的三合院聚落與純樸的生活氛圍,便彷彿被縮進時空膠囊,靜靜留在蘆竹湳社區中。
(與頭份工業區共生共存的蘆竹湳社區。來源:社企流)
(與頭份工業區共生共存的蘆竹湳社區。來源:社企流)

保存文化,從修補衰敗的老宅開始

從 1968 年至今,歷經 50 年的光陰,留在社區的人們與房子一起慢慢衰敗凋零。然而有一批熱愛家鄉、始終不願搬離蘆竹湳的居民,捨不得見到傳統之美消逝,因而發起文化保存行動,創辦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的陳世政和許金輝正是其二。
「他們當初只是覺得,為什麼我們的社區有很多很漂亮、很美麗的三合院房子,可是沒有人要去整修它?」現任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副總幹事的許書凡,是許金輝的女兒,談及父親的初心其實很單純。
然而修補古厝其實是一項專業,為此協會總幹事陳世政特別去社區大學修習傳統技藝課程,並考取修護老宅的執照。修護老房子的過程中,有項技術特別重要,稱為「編竹夾泥牆」。「編竹夾泥牆就是會看到房子外牆有一根根編起來的竹子,上面再塗泥巴、米糠和乾稻草。」1935 年苗栗大地震,蘆竹湳社區內的房子曾嚴重倒塌,因此重建後的建築皆改用編竹夾泥牆技術,一路傳承至今。
當有志之士登高一呼,社區內同樣對家鄉有認同感的居民便紛紛響應,自發性地擔任整理老屋的志工。許書凡回憶道:「當時很多叔叔阿姨會定期辦活動,大家還會聚在三合院裡吃飯,凝聚向心力。」不過協會營運 5、6 年後,志工的熱情漸漸消失,參與者越來越少,使陳世政開始思考協會的轉型。
(協會致力以編竹夾泥牆等傳統技術修補老宅。來源:社企流)
(協會致力以編竹夾泥牆等傳統技術修補老宅。來源:社企流)

傳統文化結合藝術與觀光,使蘆竹湳的美永存人心

自 2009 年開始,協會陸續申請勞動部的補助計畫,包括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社會型計畫、經濟型計畫與培力就業計畫,協助失業者在地就業,為了使協會的營運更加穩定,財源籌措更無虞,協會進而申請經濟型計畫,增加自主收入比例。許書凡說道,「除了讓人家進來看老房子,也要讓別人在社區裡待更久的時間,透過設計活動、課程,才會有收入來源。」
為了使修補老宅的經費越趨穩定,協會開始發展社區導覽、市集等文化體驗活動,並聘用青年規劃行銷手法,吸引更多的外地遊客實地感受蘆竹湳的懷舊氛圍。許書凡說道:「許多爸爸媽媽會帶小朋友進來社區,在這個空間創造共同的回憶。」她笑言,曾有一位在三合院長大的爸爸,跟孩子說小時候自己都和豬一起睡覺,孩子不相信,於是父子實地走訪蘆竹湳社區,真的看見將人和豬的休憩空間規劃在同一處的老宅,為親子帶來難忘的回憶。
除了一般遊客,協會也會針對學校或企業單位,設計體驗課程,例如帶小學生一同體驗編竹夾泥牆、做紅龜粿等活動。許書帆強調:「在經營方向上,希望透過做比較多的活動,讓協會可以營運,但本質還是要介紹我們的傳統文化跟蘆竹湳社區。」

蘆竹湳年度盛事,號召家家戶戶共提蘿蔔燈

蘆竹湳社區的各種活動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好采頭藝術祭」。自 2014 年開始,每年元宵節都會熱鬧滾滾舉行的好采頭藝術祭,號召大小朋友一同來提「蘿蔔燈」。
談及蘿蔔燈習俗的起源,許書凡笑著說,「以前這裡的人都沒錢,元宵節時每個小朋友都想提燈籠,但是當時連紙糊的燈籠都沒錢買。那時候什麼最多?就是蘿蔔!田裡面隨便摘就有了。於是村民就把蘿蔔裡面的肉挖掉,放蠟燭進去,家家戶戶就來提蘿蔔燈。」
不過隨著台灣經濟起飛,這項習俗慢慢淡忘在回憶中,有位從小在蘆竹湳長大的企業家林光清,因緣際會拾起這段往事,才將蘿蔔燈重新帶回蘆竹湳社區。「林光清董事長的工廠在大陸,有一次元宵節,他看到當地小朋友在過節時都沒有事做,就跟兒子聊天說:『爸爸以前小時候都提蘿蔔燈欸』,兒子不相信,他就真的突發奇想挖了蘿蔔、做成蘿蔔燈,到他們家樓下去提。結果大家為之驚呼:『怎麼會有這個東西?怎麼這麼漂亮?』」
原本不以為意的習俗,意外在異鄉獲得盛讚,讓林光清回到家鄉時仍然念念不忘。懷著對過往節慶氛圍的嚮往,林光清回到蘆竹湳社區後,便與陳世政、許光輝等人一同發起好采頭藝術祭,更廣邀表演藝術團體和駐村藝術家,用藝術為蘆竹湳社區增添光彩。
2014 年首屆好采頭藝術祭即吸引 300 人一同提蘿蔔燈繞境,往後一年比一年規模盛大,2018 年更邀請到知名藝術表演團體朱宗慶打擊樂團赴蘆竹湳公演,吸引上千人共襄盛舉。
協會盼望藝術祭的表演「不是煙火式的」,熱鬧一陣後就沒有了,因此更積極邀請藝術家進駐,用美的眼光觀察蘆竹湳社區,並留下可融合於社區的裝置藝術,例如漆於工廠牆面的壁畫、呼應狗年的藝術作品「犬報好采頭」與蘿蔔燈罩。
「我希望蘆竹湳帶給大家的美、溫度跟感動,是可以被留下來的,是有記憶點的,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駐村藝術家設計的「犬報好采頭」與蘿蔔提燈藝術品。來源:社企流)
(駐村藝術家設計的「犬報好采頭」與蘿蔔提燈藝術品。來源:社企流)

讓蘆竹湳社區,成為人們願意一來再來的地方

隨著蘆竹湳社區的知名度逐漸升高,越來越多觀光人潮湧入,協會也面臨了觀光與居民生活品質的兩難。對此許書凡坦言:「我們的方向很明確,就是不要造成社區居民的困擾,我們不會把社區當成賺錢的工具,因為這個社區是大家的。」
秉著這樣的理念,即使有無數旅行社與遊覽車公司接洽,皆被協會一一回絕。「遊覽車來了以後垃圾會變多,會打擾到社區居民原本正常的生活,而且如果遊覽車要進來社區,路又很小條,太多種種的不便了。」
比起大量遊客走馬看花式的參觀社區,協會更加重視質量,盼望蘆竹湳成為旅人願意一去再去的好地方。
因此協會決定從人、事、物三個層面追溯社區的歷史脈絡,並製作地方史誌,持續挖掘更多蘆竹湳的美好,「文史資料從今年開始迫切要累積,因為明年的活動很快又要來了,我們有什麼新的故事去告訴別人?如何讓來過的人願意再來?」
從小時候偶爾回蘆竹湳探望阿公阿嬤,到現在全心投入經營社區事務的許書凡,問她社區十多年來有何改變,許書凡興奮地說:「以前大家會覺得反正社區每天都這樣,現在大家會期待我們要辦活動!」
街坊鄰居從原本的冷眼旁觀,到時常造訪協會喝茶聊天、積極參與活動,此種轉變給予協會莫大的鼓舞。「我覺得社區最大的改變是,居民有了認同感,因為一旦認同感有了,不管推行什麼,大家都會知道我們真的很辛苦、很努力。」
「最感動的莫過於,別人跟我們說,蘆竹湳真的有不一樣了。」眼中閃著光芒的許書凡,與創立協會的社區大哥、熱愛家鄉的企業家,以及每一位紮根於蘆竹湳的居民,皆將文化保存視為使命,要把這座淵遠流長的三合院聚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核稿編輯:李沂霖
收看社企流「暖暖餐桌」:每天中午,為你加菜!
新的一年,讓我們陪你暖暖地開始!社企流精選 2018 年度高峰會精彩創業故事,01/07-01/20 每天一集,讓你吃飯配影片不孤單! >>> 點我收看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