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イリーゼPhoto Credit: イリーゼ
文:張凱評
相信嗎?在日本的居家護理師,平均只照顧不到 20 名個案。而在台灣,一人「照顧」50 名個案是稀鬆平常的事。
造成這麼大的差別,在於日本在宅醫療體系中,護理師是主角。如果用棒球隊來比喻,護理師是投手,是聯絡、執行整個照護計畫的主角,而醫師只是在場下的教練,做大方向的指示以及承擔最後的責任。
所以在日本,居家護理師家訪時最常做的事情,是觀察病況變化、執行醫療處置(指導服藥、灌腸….)以及復健。這樣的服務品質其實已和醫院病房的白班護理師工作非常相似,所以一般的居家護理所,平均有 6.7 名正職人員、照顧 71 名個案,換算下來平均一人僅照顧 11 名個案,1 個月需要出勤 70 次。
算起來出勤次數似乎不多,但護理師還要負擔其他的工作。除了要跟案家溝通照護的目標以外,還要與各式各樣的單位人員溝通聯絡,例如介護保險(相當於長照保險)照管專員、日照中心、輔具中心、政府部門,甚至在重症兒童部分,還有兒童早療、諮商等,可說需要聯繫的項目包羅萬象。
日本目前有將近一萬間居家護理所,台灣目前僅有 538 間,以人口計算,台灣還需要 3 倍的居家護理所出現,作為在宅醫療的支柱。
(在宅醫療的理念。來源:台灣在宅醫療學會)
(在宅醫療的理念。來源:台灣在宅醫療學會
今日講者太田秀樹醫師強調,在生老病死中間,我們忽略了中間有一大段、約長達 10 年的失能期。
過去的健康照護系統沒有辦法因應這段虛弱失能的生命過程,而在宅醫療正是為了改善這現象而生。會談中他分享了許多炫目的儀器,輕便的呼吸器、X 光設備、攜帶式超音波,讓在宅醫療的照護品質已不比大部分的醫院治療遜色。然而,家不只是病房而已,在宅醫療的核心精神仍是支援個案、讓其有尊嚴地生活、並在生命末期平順離世。
全文轉載自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原文標題:面對生老病死,我們需要更多小而美的居家護理所
【明日亞洲 - 2018 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 】 邀你為亞洲提出解方!
今日亞洲,正共同面臨許多未解之題,明日亞洲,如何用社會創新翻轉難題?
聚焦 4 大主題(食農、銀髮、弱勢就業、環保綠能),安排 2 場主題演講、4 場電影欣賞、9 場大師工作坊、16 場平行論壇,邀請 15 國、超過 30 位國際講者共襄盛舉,希望與您一同參與,為明日的亞洲尋找改變的契機。
超級早鳥 33 折優惠即日起至 3/20 截止,快手刀購票去!

文章標籤

  • 家,是最好的病房

    家,是最好的病房

    在宅醫療有別於門診與住院,在日本被稱作「第三醫療」,甚至被視為「未來醫學」,是連結照顧與醫療間的重要橋樑,也是未來超高齡社會的可能解方。台灣在宅醫療學會於2017年4月成立,期望建構出第一線居家工作者互相支援合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