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夢想城鄉Photo Credit: 夢想城鄉
夢想城鄉協助經濟弱勢者的行動就如同奉茶般,看似微不足道,但其中蘊藏的傾聽和關懷,編織了一張人際網絡,讓他們在面對生命困境時,能有勇氣和資源再站起來。
親子天下/文:李姿萱
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是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所在的地方。現址前身的長壽號茶桌仔店,雖然翻新後已不復見當時的人事物,無私的奉茶文化,卻完整地被保留下來,讓經過的人群可以在炎暑中喝一杯茶。
夢想城鄉協助經濟弱勢者的行動就如同奉茶般,看似微不足道,但其中蘊藏的傾聽和關懷,編織了一張人際網絡,讓他們在面對生命困境時,能有勇氣和資源再站起來。
2014 年創立的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從社會設計的精神出發,透過在地導覽、木工創作等藝術文化方案,讓經濟弱勢者、在地傳統產業和青年志工互動共學,使在這塊土地上經歷的生命故事可以被聽見。

不只動口,還要動手的社區參與

「我們協會主要是青年社會實踐,所以請你盡量介紹他們就好,不用寫我沒有關係,真的。」還未與電話另一頭的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創辦人徐敏雄謀面,聲音先落進耳裡。裡頭除了能感受善意的不居功,還涵存著對在地參與的執意。
從 2008 年起,在師大任教的徐敏雄即開始向政府申請計畫,進行社區大學裡的課程改革。他設法在舊有的課程中,融入更多公共參與的元素,「但做了 4 年好像一直走不出去,還是停留在學校裡講,與社區的生活仍有距離。」加上 2014 年衛生局向無家者灑水的社會事件,徐敏雄決定成立組織,把議題做的更深更長遠。
(夢想城鄉創辦人徐敏雄(上排右二)與團隊花了 5 年深入在地,從創新的活動中,找到社區與街區弱勢者共榮的新方向。來源:夢想城鄉)
(夢想城鄉創辦人徐敏雄(上排右二)與團隊花了 5 年深入在地,從創新的活動中,找到社區與街區弱勢者共榮的新方向。來源:夢想城鄉
顯著的貧窮議題,是萬華社區無法割捨的一部分,再加上傳統產業隨著時代變遷面臨的轉型困境,以及青年志工對於在地的想法,囊括的議題多重,是否讓服務內容變得複雜?徐敏雄笑著說:「當然會,一開始真的非常混亂。現在的經費也只夠用到明年 7 月,但我們還是覺得很值得做,這是我們很想做的事情。」
而夢想城鄉的創作班、木工班和導覽班,是經濟弱勢者揮灑創意與說故事的地方。其中,不同於一般文史導覽,夢想城鄉在地導覽的路線,全是協會裡「大哥大姐」們的口述歷史。徐敏雄口中的「大哥大姐」,其實就是夢想城鄉服務的經濟弱勢者,他們彷彿是一座活的圖書館,裡頭藏著年少來艋舺打拼的過往,最風光和落魄的時刻,都與這塊土地興衰與共。
徐敏雄打趣地說,「透過溝通,才能讓大家看見萬華真實的樣貌,了解這裡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為什麼過這種生活。而不是每次只來剝皮寮打卡,去龍山寺拍照、拜拜就走了。」
「溝通」是他最常掛在嘴邊的字詞,談的其實不只是溝通本身,更多的是「共處」。「我們不是談對錯,而是了解為什麼,進而協調出大家都願意嘗試的方法。」這是徐敏雄認為青年最需要學習的價值,也是他的教育初衷。
徐敏雄同時是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的教授,坐在他的研究室就能明白為什麼年輕人和老師如此親近。一旁滑開的櫃子裡總是滿滿的零食,除了辦公桌外還放置一張長長的大桌子,上頭除了飛躍著諾丁斯(Nel Noddings)和杜威(John Dewey)的教育哲學理論,也承載著學生對未來的想望。

比工作還重要的事:人際相處

坐在奉茶桌旁的陳秋欣,從大二時就在夢想城鄉擔任志工,至今已有 3 年。她不僅熟稔協會運作,身為核心成員,她談起萬華一帶無家者的處境,句句深入,刻畫細微。「我們發現,雖然生理需求好像滿足了,社福機構也輔導他找到工作,但可能幾天之後,他們就又不去工作了。」
陳秋欣說著,一般社會大眾可能會認為是無家者不努力,自己放棄重新站起來的機會,但實際上在工作之外,夢想城鄉觀察到,並不是這群經濟弱勢者自甘墮落,而是更深層的心理需求。
「在他們的生命當中,與人善意互動的經驗是很缺乏的,所以一旦工作上需要與人相處時,就很容易和人發生摩擦或爭執,甚至有被瞧不起的感覺。所以,往往發現是人際發生障礙,而不是工作出什麼狀況。」
陳秋欣點出癥結點,「就像我們自己發生困難,第一時間可能會找朋友、找資源,但那是因為我們的背後還有網絡支持著,但他們沒有。」說明無家者生活上的困窘,並不是促使他們流落街頭的主要原因,而是背後人際網絡的匱乏,讓他們在感到緊張和恐懼時,缺乏社群的奧援,最終仍會回到熟悉的地方。
徐敏雄補充時也說道:「人比較容易在信任關係中學習與改變。」這是夢想城鄉與其他組織不同之處,也是徐敏雄注重關懷倫理(Ethics of Care,強調教育最重要的是真心關懷對方,一起在關係中成長)的原因。
(夢鄉城鄉創作課程裡的大哥大姐們,樂於與年輕人互動。也許是出自一個長輩想說說年輕時的風光,但更多時候是希望被理解,而不僅是看到外界給予的標籤。來源:夢想城鄉)
(夢鄉城鄉創作課程裡的大哥大姐們,樂於與年輕人互動。也許是出自一個長輩想說說年輕時的風光,但更多時候是希望被理解,而不僅是看到外界給予的標籤。來源:夢想城鄉
比起培養一技之長,夢想城鄉更著重於傾聽、關懷協會裡的大哥大姐,透過信任關係的建立,設身處地,且肯定失敗在人生中存在的價值,讓他們可以看見自己,離開不斷否定自我的輪迴。
陳秋欣隨即轉述創作課時,其他夥伴看見的畫面:「大哥畫了一個畚箕和落葉,他說他覺得這些落葉很像人負面的抱怨,他想要成為那個可以接住別人抱怨的人。」講到這幕,陳秋欣細柔的聲音裡有一絲哽咽,但旋即笑著說:「你會在那些瞬間很崇拜他們,很感動的是,這些人在困境裡仍能看見別人的好。」這也讓她更肯定自己走在喜歡的路途上,做著心裡喜歡的那種大人。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

夢想城鄉的組織成員普遍是年輕人,「我自己也很好奇,為什麼萬華這幾個組織(夢想城鄉、人生百味、芒草心協會)多數的組成都是 22 歲到 35 歲的年輕人?」她觀察到這群人有一個共通點,「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努力符合社會標準和期待,而且來到這裡的人,都是在標準裡做得蠻好的人。」
陳秋欣繼續說道,「可是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會覺得,為什麼我要去追求那個標準?覺得自己和那個標準不是那麼貼近。」不同於分享無家者故事時的動容,陳秋欣此時的眼神像是一隻迷途的小鹿,意識到即使達到社會的期待、父母的應許,走到了終點,才發現眼前是一片荒原,而不是盎然的綠野平疇。
「所以我們來到這裡似乎都有個期待,我們可以不用以社會標準要求自己,讓自己過的舒服些。」陳秋欣所說的,正是夢想城鄉的核心精神,重要的不在於扶助多少經濟弱勢者,而是解構社會標準賦予的「成功」形象,肯定每個階段的不完美都有它存在的價值。
徐敏雄緊接著道,「我們用不同的起點,用關懷、聆聽、合作取代對立、競爭、攻擊。」他希望透過夢想城鄉的平台,讓諾丁斯所強調在信任關係中為自己做出最佳選擇的自由,可以落實於生活中,讓每個人都能依據自己的判斷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因此,「差異共存」的理想才有落地的一天。
「並不是知道方法,就了解怎麼跟人用關懷的方式互動;而是我先被這樣對待了,所以我才能如此對待別人。而敏雄老師就是這些價值的實踐者。」陳秋欣綻開笑容說著。
徐敏雄是苦過來的人,也許是兒時艱難的環境,才讓他即使當上了教授,也不甘於只在研究室裡寫論文、吹冷氣。他看見問題,讓方法落地;他執意搭建舞台,卻從不居功,而是把鎂光燈移到年輕人身上,自己站在幕後,用力地為他們拍手。
(在工作坊中,參與者大部分為教育工作者,希望透過夢想城鄉在社區的經營與對貧窮議題的了解,將概念與議題帶進高中校園,讓素養向下紮根。來源:夢想城鄉)
(在工作坊中,參與者大部分為教育工作者,希望透過夢想城鄉在社區的經營與對貧窮議題的了解,將概念與議題帶進高中校園,讓素養向下紮根。來源:夢想城鄉
未來,夢想城鄉希望,下一步可以將這套價值傳遞給面臨生涯困境的高中生。夢想城鄉核心成員林亮君則說,「我們希望結合高中生可能遇見的問題,與目前社區現有的媒材,例如無家者的生命故事,讓他們回過頭重新認識自己,而不是一味遵循社會期待。」
採訪當天有一場給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坊,華江高中輔導組長楊理安特別於假日前來了解議題,「也許有機會可以和輔導室的生命教育結合,讓孩子更認識自己,也更認識貧窮議題。」
當年的日本總督府將「艋舺」改為「萬華」,是希望更名之後的艋舺「萬年均能繁華」。百餘年後的今日,雖然榮景已不再,但脫胎換骨的傳統產業、街區弱勢者的故事導覽、青年對地方創生的熱忱,正在構築一個夢想之地,容納多元異己的理想城鄉。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小檔案
教育創新特色:運用藝術媒材,引導經濟弱勢者、學生及社區居民共同投入創造性的工作、自發性的人際關懷,並透過貧窮議題與社區參與讓學生「在行動中學習改變」。
教育創新不藏私 :透過在地導覽、共同創作的過程讓學生了解經濟弱勢者的生命故事,進而反思自己可以做哪些行動協助社區,從中培養勇於嘗試錯誤的勇氣。
本文獲「親子天下」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碰觸貧窮議題,夢想城鄉以關懷開展生命教育,了解更多教育創新故事請上親子天下2019教育創新100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文章標籤

  •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 100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 100

    親子天下於 2017 年開始募集「教育創新 100」,體認到教育改變不能也不該再局限於教育現場,希望透過媒體和平台的力量,擴大範圍,囊括體制內和體制外,包含這幾年風起雲湧的民間力量和實驗教育體系,鼓勵更有系統性,能夠複製和永續的可能。 舉辦至今,親子天下持續鼓勵更多創新教育的行動,分享激盪,連結/累積/擴散,加速教育的革新,一起為我們的孩子,為明日的教育鋪路。
    • 數位專輯
    •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