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ProSpecieRara FacebookPhoto Credit: ProSpecieRara Facebook

新作坊/文:方常均
瑞士,是一個被山、水、大自然綠意溫柔環抱的國家,享受進步的現代化設施,也同時維護著自然與人文的和諧。遊客在山野間,仍可見山牧季移的牧民穿著傳統服飾;在鄉間餐廳嚐到古法烹飪的菜餚;在超市內買到瑞士古早味的產品。科技維繫傳統是進行式,瑞士的現代化與傳統並存的重要因素,「保種」是其中之一。
從古時流傳至今的種子,經歷大自然無數的考驗,和其他物種既競爭又依存地共生,創造了每片土地的獨特風情。在今日全球化商業策略下的大規模栽種,人類已面臨糧食壟斷與物種減少的危機。保種,尤其是原生作物的保存與種植,就是瑞士許多產業繼續生存的重要關鍵。

全球保種時代中,做一個有種的山國人民

位在巴塞爾的瑞士動植物文史保護基金會(ProSpecieRara),近年就大力疾呼為了維護瑞士最讓人醉心嚮往的壯麗山水,保持千年不變的原味風貌,當務之急就是投入在地原生植物和瀕臨絕種動物的保育。
在其總部收羅了近 4,700 種的瑞士原生植物種子,在室溫 15 度的保存環境下,可供一般農民與民眾購買。近年都市植栽在瑞士興起,瑞士動植物文史保護基金會更進入與市民面對面的市集,溝通保育原生種的重要性,呼籲消費者以實際購買及種植原生植物的行動來支持。並與連鎖超市系統合作,在大型通路中讓原生作物有能見度。此外,瑞士大型超市通路商也大筆贊助保育活動。
(超市的原生種蔬果標籤上,印有瑞士動植物文史保護基金會認證標章。來源:新作坊)
(超市的原生種蔬果標籤上,印有瑞士動植物文史保護基金會認證標章。來源:新作坊

尋回人們對大自然與農業的尊敬

基金會的倡議與行動不只針對植物保育,原生動物品種和棲地的保護也是努力的目標。他們在瑞士 3 大語區都設有據點,以德法義 3 個國語,和當地政府與民間團體合作舉辦各種活動,認識動植物也是認識家鄉文化。
留種原是人類文明傳續中最重要的基本功夫,在收成之後留下好種子,為來年的播種做準備。節儉而企盼留有「餘裕」,也成為農業時代刻苦的性格。謙卑敬天、親近土地、提前準備的態度,也鑲入了傳統瑞士人的性格之中。
今日走到工商社會,世界各國在全球化的轉輪中,大量種植單一作物的農作方式成為主流。瑞士同樣也面臨超市通路系統強大之後,獲利最大化導向、低價商品氾濫、外國產品傾銷等問題,造成瑞士農民按照市場需求而栽培單一或新品種的情況,因此失去了原本傳統社會種植原生品種,讓物種自行演化 、保存多樣性的機會。
今日人類在工商社會的需求,已遠超於農業時代的單純,對於食物的口感也偏好也愈趨複雜。消費者喜歡嘗鮮與嘗新,再再考驗著農民種植作物的選擇,也左右土地的發展,改變著全球地貌。保種,同時也必須找回人們對大自然與農業的尊敬。教育消費者認識全球化商品單一化的發展脈絡,尋找支持購買在地物種所生產商品的消費力,也成為基金會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金會在動物園中推廣保育觀念和生命教育。來源:新作坊)
(基金會在動物園中推廣保育觀念和生命教育。來源:新作坊

貼近生活的推廣策略

2020 年自 2 月開始,瑞士動植物文史保護基金會規劃了 33 場推廣活動,主要在瑞士人口較為密集的城市裡舉行。推廣活動主打生活路線,期望喚起消費者從日常之中了解原生物種之間的關聯。
以羊隻作比方,根據記載,羊隻成為家畜在瑞士有超過一萬年的歷史。除了牛之外,羊也是阿爾卑斯山的一道風景。為世人熟知的童書《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故事主角的好朋友彼得就是一個牧羊的牧童。
瑞士動植物文史保護基金會在特色牧場中舉行名為「諾亞方舟」的園遊會,介紹瑞士原生種的動物和現代生活的關係。從一頓傳統的農家早餐,看見人類古老生活中人們如何依賴山羊得到足夠的食物;或在紡織工業即將完全消失的瑞士,在畜養綿羊的農家中,從剃羊毛、洗羊毛等基本工作到製成衣物的連貫過程。羊毛出在羊身上,親手體驗,眼見為憑。
(瑞士原生種山羊。來源:新作坊)
(瑞士原生種山羊。來源:新作坊
春末夏初的溫暖時光,也正是都市人購買盆栽妝點陽台的時刻,有花園和菜園的人也開始播種,栽種各類的花卉與蔬果。5 月的推廣重點即是提倡原生花苗與菜苗回歸民間普遍種植。市集中與民眾面對面,除了販賣之外,把原生植物種子作為有獎徵答的獎品,鼓勵市民在自家花園和陽台種植。
四季變化明顯的瑞士,物產也跟著時序推移,每個季節都有農夫必須完成的任務,在推廣活動中也就成了當季新亮點,夏天採高山蜜桃,秋收採蘋果和梨子。
在鄉下農村舉辦的活動是開放給都市人的體驗性、知識性郊遊,一舉數得。瑞士原生水果逾 3 千種,有 1 千種在過去 100 年之間已經消失。在農場的體驗中,能親身見聞通路行銷與消費習慣對物種的影響,這比說大道理更能改變日常的消費行為。如原生種的蘋果約有 1 千種,如今在超市常見的不到 20 種,蘋果可說是品種消失快速最明顯的一例。
無論科技如何飛快發展,「吃什麼」在任何時代都是大事。帶著都市人進入農場了解小農經濟,亦是國家土地認同的鄉土教育。各行各業的人在觸摸土壤的經驗中,明白生存與大自然相依相繫。
(瑞士動植物文史保護基金會發行刊物,內容介紹多元的瑞士生態。來源:新作坊)
(瑞士動植物文史保護基金會發行刊物,內容介紹多元的瑞士生態。來源:新作坊

喚醒消費者意識

瑞士山多耕地面積小,並不具備大規模單一種植的條件,面對歐盟國家與其他熱帶地區的農產品,國內的產品顯得價格高貴,並不親民。今年遭逢疫情,國家糧食供應率與食物來源成為焦點,本土農業重要性的能見度大為提升。
全球氣候變異,夏季的暴雨酷熱,冬季的降雪過少,近年氣候變化劇烈,也讓越來越多瑞士消費者有所覺醒,並有意識購買小農商品,減少進口產品造成的碳排放量。透過購買的力量,增加國家的農業多樣性,也就是促進整體生態的活力。全球化的商業社會,對環保有自覺的消費力就是對抗大規模單一種植的利器。
除了市集、農場體驗、演講、展覽等等,基金會也試著在多元活動中,將觸角伸向瑞士所有國民,從 0 歲到 100 歲都是他們努力的群眾目標。在家庭生活中,若父母有意識在消費上多想幾分鐘,在餐桌上灌輸給孩子們永續的概念,將潛移默化形成一輩子的環保生活基礎。生活中的意識傳承是最有效,且最長久的影響。

跨業結盟的強力曝光

為了維護瑞士的在地農作的多樣性,擴大議題的能見度,瑞士動植物文史保護基金會也走入校園、農家結盟、與民間團體和研究機構合作,推廣他們正在進行的 20 多項物種保育計畫。
位在瑞士法語區全國最大的蝴蝶生態園區內,設有一個瑞士品種動物園,園中畜養瑞士原生的溫馴動物,家長可以與孩童共同觀察和餵食動物。其中介紹動物的看板,資訊是由瑞士動植物文史保護基金會提供,相關的資材費用則由超市通路商贊助;看板內容除了動物本身的生物學知識介紹之外,也具體呈現動物與人類緊密互動的關係。
(吸引訪客互動的翻翻牌遊戲——「你知道這是什麼動物的大便嗎」。來源:新作坊)
(吸引訪客互動的翻翻牌遊戲——「你知道這是什麼動物的大便嗎」。來源:新作坊
透過園區中的解說和體驗,讓孩子自然發現,其他物種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彼此依賴相關。雖然人類處在食物鏈的最頂端,然而與其他的生物和諧共生才是永續的自然。
以驢子為例,驢子作為駝獸與人類共生的歷史很長,牠在歐洲童話裡就是一個常見的角色。為人熟知的義大利童話「小木偶皮諾丘」,當中就有男孩變成驢子的橋段。動物園、童話、文史教育與生態知識,在園區中融合在一起。

保種成就瑞士的獨特魅力

或許可以說,沒有牛羊成群的山谷,沒有綠意茵茵的山間風光,就沒有瑞士觀光。無論本國遊客或國際遊客,都能徜徉於山水美景中,安穩地放鬆身心,享受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瑞士旅遊的亮點。
旅遊業在疫情之前,是支撐國內經濟的重要支柱,也帶起其他產業的發展,如旅館、航空運輸與錶業等等,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因此保存瑞士山川水色和多元物種的原始風貌,不只是農業和相關產業的責任,也是需要全民參與的國家經濟任務。
當山川再度回復到一定的自然程度,飛鳥走獸、爬蟲游魚也將再度歸鄉回巢,山間各種原生的奇花異草有足夠的空間,充滿活力地自由綻放。 國境內的天然風光、多樣生態,加上完善安全的軟硬體規劃,這就是瑞士吸引遊人一再造訪的獨特魅力。
全文轉載自新作坊,原文標題:瑞士現在進行式 —— 保種,生命教育與共生經濟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
作者簡介:本文作者為瑞士公媒 Swissinfo 特約記者,長期觀察瑞士,經營「美麗國度的背後:你不知道的瑞士」粉絲頁,歡迎讀者朋友交流與媒體合作。

文章標籤

  • 人文創新 X 社會實踐

    人文創新 X 社會實踐

    「新作坊」是推廣國內外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資訊交流平台。期待以我們所在的土地、記憶、文史作為底蘊,連結至當代的社會脈絡,與在地居民一起發現議題,尋求解決方案,一同挽起袖子共學、共作、共享!
    「新作坊」將與大家分享社會創新相關的案例與研究,以及全台各地行動盟友們的第一手實踐前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