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新城風糖Photo Credit: 新城風糖
當農村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夾擊,及勢不可擋的人口外流危機,地方人口削減的問題正日漸加劇。為了讓人口回流、青年返鄉,使地方產業勞動力增長,國發會將 2019 年定為「地方創生」元年,致力使農村成為永續宜居之地。
今年 7 月,關注永續發展的鴻海教育基金會、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與社企流攜手推出「農村創生」主題式倡議,盼有意參與農村創生的公民、企業、政府等多元角色,可貢獻一己之力,帶著農村創生指南針,一同打造明日鄉郊。
社企流/黃維萱
駛離熱鬧的新竹市中心,繞過郊區的別墅地帶,地勢開始升起,路面變得蜿蜒,綠意進入了眼簾。經過了客家庄信仰中心玖龍廟,幾座整修中的傳統三合院,最後來到寶山鄉的新城風糖園區。
走入社區中心的地下室,十來位長輩一邊話家常,一邊共用午餐一樓的展售區,遊客輕鬆自在地品嚐著招牌產品——黑糖爆漿饅頭,以及黑糖冰棒等由新城社區自產自銷的黑糖加工產品。看見眼前的熱絡,難以想像在 10 年前,這裡是個產業沒落、年輕人大幅流失、失去生命力的社區。
從復耕黑糖開始,新城風糖成功建置農業六級產業鏈
過去日據時代,新城社區是種植甘蔗和製造黑糖的重鎮,也是外銷日本的重要產區之一。隨著時代的遷移,台灣整體經濟重心轉移至工商產業,製糖產業沒落,使新城與許多台灣的農村一樣,面臨年輕人口外移,人口老化等問題。
新城社區發展協會的第二屆理事長李傅秀妹女士,見到這樣的景況,十多年前便開始逐戶訪視獨居的長輩,也推動媽媽教室和社區關懷據點,希望讓長輩活絡起來。她的兒子李榮峯從小在新城長大,也曾到外地工作,爾後回到社區接手母親的棒子,與來自海南島、目前擔任協會執行長的妻子王翎鳳,攜手經營新城社區的活化工作。
(新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榮峯和執行長王翎鳳,一步步帶新城社區走向創生之路。來源:社企流)
(新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榮峯和執行長王翎鳳,一步步帶新城社區走向創生之路。來源:社企流)
李榮峯說明協會的營運模式:「最初我們就定調協會要做照顧長者的社福工作。而社福需要經濟上的支持,於是我們先做了長者專業領域的基礎調查,便決定要從製糖產業著手,並延伸出一些像是爆漿饅頭的產品,販售商品產生的金流就可以再回頭支持社福工作。」
於是,新城社區開始復育甘蔗,並於 2013 年成立產銷班,用高於市價 5 倍的價錢向農民購買甘蔗原物料,目前新城社區內的甘蔗種植面積已達 5.8 平方公里。
接著,李榮峯著手改良黑糖的製作流程——由於現代製作黑糖多採精煉砂糖還原,而古法黑糖則是將甘蔗用大灶慢熬 5 至 6 個小時,更為天然健康,卻需耗費人力工時。
(有別於市售黑糖,新城風糖的黑糖是改良的古法製造而成,真材實料,味道純淨。來源:社企流)
(有別於市售黑糖,新城風糖的黑糖是改良的古法製造而成,真材實料,味道純淨。來源:社企流)
為了找出更有效率的黑糖製作方式,李榮峯改良古法,天天守著鍋爐,實驗了兩、三個月後終於找到最佳製糖方法:利用訂製的蒸餾兼攪拌機,將黑糖製程縮短至兩小時左右,專屬新城的黑糖 2.0 從此誕生。
吸引眾多媒體報導的明星商品——「黑糖爆漿饅頭」則是李傅秀妹閒暇之餘製作,再分送給長者的獨家產品,後來由李榮峯與王翎鳳加以發揚光大。現在饅頭系列共有 16 種口味,是園區的主打商品,其他還包含黑糖糕、冰淇淋、甘蔗冰棒等等。
李榮峯和王翎鳳更進一步打造了完善的農業體驗園區,如今在「新城風糖休閒園區」,民眾可以參與甘蔗農事體驗、DIY 黑糖饅頭等多樣的體驗活動。目前園區一年平均吸引 3 萬 6 千名訪客,每週平均有一千人來訪。
以成果取得長輩信任,逐步落實農村創生計畫
憶起最初接手協會之時,李榮峯坦言,許多長輩對於他們的計畫抱著擔憂的態度。「長輩擔心萬一失敗了,這些設備就變成廢鐵,資金也回不來了。」他接著說:「不過,我們還是保持客家人硬頸的精神做下去。」在持續的投入與嘗試後,所幸製糖改良成功,園區也愈趨成熟,逐漸獲得長輩的支持。
李榮峯表示,政府單位在社區改造的過程中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城社區從農委會水保局獲得相當多的協助。其「農村再生計畫」與「跨域計劃」,聯合其他農委會的平行單位如農糧署、茶改場,給予新城社區相當大的技術協助;水保局也協助新城社區改善生態環境,將原為灌溉用的農塘,轉型為具有景觀和生態功能兼備的生態池。幾年的經驗下來,李榮峯對於和政府合作有些心得,他認為最為理想的,是與政府共同合作,在申請補助與自行出資間取得平衡。
青年回流,長者重拾笑容,攪動社區新動能
2015 年,新城風糖社區發展中心成立新城風糖公司,讓財務更透明化。目前,公司盈餘 20% 做社福、40% 用於人才培訓、 40% 用於硬體設備。協會每週為長者安排了豐富的課表,如花藝、運動課等等;每天中午還有共食學堂,讓長輩們出門一起用餐交誼。
(共食學堂除了新城社區發展協會,亦有地方志工團體響應,為長輩料理午餐。來源:社企流)
(共食學堂除了新城社區發展協會,亦有地方志工團體響應,為長輩料理午餐。來源:社企流)
此外,長輩更重拾甘蔗種植的工作,一同投入製造黑糖的行列,還協助園區內帶領遊客導覽等活動,不僅增加經濟上的收入,也增添長輩內心的價值感,形成正向的循環。
一連串的產業再造,使新城社區在兩個面向上變年輕了——一是社區長輩的心理狀態,二是實質上年輕族群的遷入。
李榮峯笑說:「在我們以前的定義,社區裡只要沒有超過 60 歲,就能稱作是年輕人。」如今,社區裡的平均年齡正逐漸下降,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十來位 45 歲以下的青壯人口來到社區,包含本地長大的回鄉青年以及外地前來的工作者,他們加入社區產業推動的行列,協助黑糖生產、加工以及農村體驗導覽等等。越來越多青年認同社區,甚至有一位青年回鄉重新種植柑橘,讓社區除了黑糖產業,還多了柑橘相關的產品。在新血注入之下,新城社區日漸活絡了起來。
結合現有元素,打造莊園式長照中心
在長期耕耘之下,新城社區在 2017 年獲得新竹縣金牌農村銀牌及社區金點獎;2018 年獲得全國金卓越社區績效組創新獎。下一階段,新城社區要為退休人士打造一座莊園式的養生村。李榮峯說:「台灣的臥病期很長,可能長達數年,歐洲大概只有 7 天左右。我們希望透過大自然的力量,讓長輩退休後可以參與農村的事務,使他們的身心靈得到健康,降低生病的機會、縮短臥病期,最後有尊嚴地告別。」
社區裡,長輩雖然年紀長,但身體都相當硬朗。2019 年春天,有幾位社區的長輩相繼過世,臥病期皆僅在數天內,其中一位長者年齡高達九十多歲。王翎鳳說:「這位長輩的子女跟我說,他的媽媽並沒有很痛苦,是很自然安詳地離開。」懷抱著疼惜長輩的心情,讓新城社區更加確定要往長照領域發展的決心。
李榮峯和王翎鳳認為,新城社區的環境幽靜,有穩定的黑糖休閒事業,現行的社福照顧也相當完善,長輩有豐富的活動課程可參與,社區內的田園和花圃,也可發展為園藝治療。這些元素都可以與日照中心做結合。2019 年 6 月,李榮峯和王翎鳳也將偕同醫師公會、建築設計師一同前往東京福祉國際學校取經,逐步落實日照中心的計畫。
最後,問及對於未來也想參與農村創生的夥伴有什麼建議?李榮峯認為,基礎的調查是最重要的,唯有了解瞭解問題的核心、並持續做滾動式的檢討,才可提出最佳解決方案,並吸引更多人一起投入。如果不知道問題的核心,無論做什麼皆是徒勞無功。新城社區從最初便是定調做長者社福工作,在盤點資源時發現黑糖產業能喚起長輩當年栽植的共同記憶,亦是長輩的專業所在,便決定以此為主軸,逐步發展至今。
在手裡小小的一顆黑糖,不僅是一項回歸傳統風味與製程的農產品,更是重新凝聚新城社區向心力的精神象徵。新城社區從第一代李傅秀妹的關懷行動開始,如今由中生代李榮峯與王翎鳳接棒,帶動長輩一同復耕甘蔗並發展至六級產業,未來更將融入醫療資源、打造宜居的養生村,為傳統農村寫下新的篇章。
核稿編輯:李沂霖 策展夥伴:鴻海教育基金會、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
(此專題由社企流與鴻海教育基金會、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參考資料

面對高齡化和少子化夾擊,加上人口嚴重流失,明日農村究竟會成為杳無人跡的荒涼之地,還是欣欣向榮的安居之地呢?鴻海教育基金會、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與社企流攜手推出「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倡議,透過專題、論壇與農村創生串聯地圖,與你一同尋找農村明日的答案! >>>即刻掌握農村創生指南針 >>>給農村創生者的備忘錄,7/27 趨勢論壇免費報名中! >>>農村創生團隊串聯!填表把在地好團隊標上地圖

文章標籤

  • 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

    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

    面對高齡化和少子化夾擊,加上人口嚴重流失,明日農村究竟會成為杳無人跡的荒涼之地,還是欣欣向榮的安居之地呢?鴻海教育基金會、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與社企流攜手推出「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倡議,透過專題、論壇與農村創生串聯地圖,與你一同尋找農村明日的答案!
    >>>即刻掌握農村創生指南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