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內城社區Photo Credit: 內城社區
文:社企流
一臺又一臺的遊覽車駛入宜蘭的內城社區,印入眼簾的是煙霧裊裊的群山,綠意盎然的稻浪,遠處看到田間有一臺由耕耘車「鐵牛」以及人力手拉車組成的「鐵牛力阿卡」,將遊客拉回懷舊的時光隧道⋯⋯。

往年的農村榮景,伴隨著鐵牛車的退役逐漸凋零

內城社區是典型的農村,務農人口約佔 47%,社區的人們用生活記錄下民國 50 年代臺灣農業剛開始機械化的過程。當時的農人紛紛改用進口的耕耘車「鐵牛」取代傳統獸力耕田,鐵牛除了是翻耕農地的得力助手外,更曾是許多農夫的第一臺「汽車」,載運各種貨物,生活與生計都與鐵牛密不可分。然而,隨著更進步的機具出現和農地日漸廢耕,鐵牛被收進倉庫中,接著整個內城社區的傳統文化與產業更快速沒落,當年的青農如今都成了退休老農,與鐵牛一起凋零,逐漸被遺忘。
「我剛出生的時候,是這個社區最繁榮的時候,當時的人口有 8 千人以上,還有很多現在已經看不到的行業,以前有專門幫人洗衣、按摩的行業,更有 6、7 間的雜貨店。」出生於民國 59 年,在內城社區長大,如今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簡裕鴻回憶兒時印象。
內城社區的過往榮景,源自於民國 38 年國軍駐紮,許多榮民在此落籍,使得當時社區除了農業發達之外,更多了服務單身榮民的家務型產業。然而隨著榮民相繼凋零、離開社區,社區的經濟規模再也支撐不了下一代的生計,而導致人口外移、農村沒落的惡性循環。
近年來人口老化嚴重,老年人口比率約為 19%,高於全臺平均 13.33%,青壯人力的流失更讓廢耕的農地高達 70% 以上。「社區的人口一度降到只剩 1300 人左右,甚至有些人只是把戶籍留在這邊,實際上剩不到 1 千人住在這裡。這個地方沒有自足的產業,年輕人沒有地方可以賺錢,只能到外面去,這也是為什麼我想投入社區營造。」簡裕鴻於民國 90 年代才從外地返鄉,投入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的工作。

「鐵牛力阿卡」重返田間,乘載農村的歷史與未來

「我剛回來內城時,這個社區根本沒有資源調查,沒有資源調查你哪知道這個社區的需求。後來我就去了解社區的文化、資源和歷史,才發現老農把鐵牛力阿卡丟在倉庫裡 20、30 年以上。」於是,簡裕鴻帶領協會利用鐵牛力阿卡的魅力,搭配內城社區特殊的風土人文景致,並透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經費補助,進用當地失業者,並培訓其成為導覽員,讓一度沒落的社區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
(鐵牛力阿卡讓一度沒落的社區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來源: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
(鐵牛力阿卡讓一度沒落的社區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來源: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
社區觀光的興盛,不僅帶來經濟效益,重新串起當地產業,更使社區的農村地景、生態資源及歷史文化重新受到重視,因為被賦予價值而得以被保留、永續經營。來到內城社區的遊客,不僅能體驗鐵牛力阿卡所代表的老時光和農業文化,更能深度探索社區特殊的生態文化及珍貴的歷史遺址,例如:早期居民載送木材至外地販售的河道起點「渡船頭」;見證了漢人之拓墾與泰雅族人抗爭的「隘勇古道」以及二次大戰太平洋戰爭末期,日軍為了防堵美軍以空降的方式進攻宜蘭所建的「鼻仔頭防空洞」等十多處經過社區發展協會精心維護、串連的景點。
簡裕鴻表示,觀光經濟發展上的成功,其實是無心插柳,起初用荒廢的鐵牛加上早期人力手拉車「力阿卡」載遊客體驗農村風光的構想,主要是為了讓社區中的老人走出來,參與社區營造與文化保存。如今老農駕駛著自家鐵牛車,不僅成為遊客的最佳導遊,亦成為社區最美的風景。
(鐵牛力阿卡出車,耆老司機與遊客介紹社區景點。來源:內城社區)
(鐵牛力阿卡出車,耆老司機與遊客介紹社區景點。來源:內城社區
「這些長者不是外來人,他們比我更了解整個內城的歷史,絕對有能力可以用自己的生活記憶作為解說素材,我們只需要訓練他們的膽識和信心。」簡裕鴻表示,鐵牛力阿卡的觀光導覽模式,不僅讓社區耆老透過參與社區事務豐富生活,更能賺取收入補貼經濟。
目前共有近 40 名鐵牛力阿卡司機提供遊客服務,每月平均能吸引 1 萬 5 千名觀光客來到社區,而內城社區發展協會更進一步和在地休閒農業區等社區業者合作,設計多樣性的旅遊行程,打造半日遊、一日遊、DIY 等活動,將遊客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社區居民分享,更帶動在地特色農產品,如:水稻、桃太郎蕃茄、檳榔芋頭、香魚等的買氣。

拒絕「內城遊樂園」,生活才是社區的根本

簡裕鴻半開玩笑地說,內城社區算是全臺灣最會賺錢的社區。然而,面對日益擴大、商機無限的社區觀光產業,簡裕鴻卻小心翼翼地不斷反思,並且認為需要適時地踩煞車:「社區的根本是在社區營造,而不是產業,產業只是支持社區永續的一個關鍵作為。當有 100 臺的鐵牛車在這裡跑的時候,這裡就變成『內城遊樂園』了,一定會擾民。」
簡裕鴻表示,即便目前鐵牛力阿卡的數量仍供不應求,但他不願貿然增加鐵牛力阿卡的數量。因為社區發展產業的本質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永續照顧社區居民的生活。簡裕鴻回憶:「鐵牛車觀光剛開始的前 3 年,吵到居民連午覺都不能睡,只要出車,我一定被罵到臭頭。社區營造和產業應該是並行的,要一起長大, 而不是產業一直走,社造一直不見。你不可能讓所有居民都滿意,他們從反對你,不理你,到最後支持你,是你對社區用心的過程,他們會看得到,感受得到。」
對簡裕鴻而言,居民的反對聲不免讓他覺得挫折,但他深信只要能持續用心地為社區帶來好的影響、維持著觀光與居民生活的平衡 ,自然能讓居民感受到社區的轉變,使他們成為支持社區營造的力量。
目前內城社區底下的架構產業,都至少要將 20% 的利潤回饋到社區營造及福利事業,以鐵牛力阿卡每次 900 元的遊客包車費用為例,司機能分得一半的錢,另一半則成為社區進行公共性、公益性計畫的資金。「鐵牛力阿卡之所以能永續,是基於社區居民的認同。我們使用的是公有土地、道路與自然資源,這些資源不是鐵牛力阿卡的,是全社區居民的。」
因此,社區發展協會更加用心地將社區產業的成功,回饋至社區福利組織,包含成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老人日托中心、將社區中小學革新為公辦公營的實驗學校等。此外,團隊更鼓勵社區內 45 歲至 65 歲的退休黃金人口,用心經營、組織多元的志工團隊,投入社區福利事業的工作,例如:守望相助隊、社福志工隊、愛心媽媽隊、環保志工隊、防災自主隊等等,目前社區共有多達 150 名活躍的志工。「社區的經營還是要回到居民,社造就是要重返以前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狀態。」簡裕鴻成功地凝聚社區居民的力量,讓社造落實到社區民眾的生活當中。
(社福志工隊成員。來源:內城社區)
(社福志工隊成員。來源:內城社區

打造「內城社區產業服務園區」,成就永續的社區經濟生態系

「很多人問我對這個社區的期待和願景,我認為永續經營,就是要不斷跟著時代的進步與政策去成長、改變。我現在鼓勵很多社區組織去建立一個平臺,讓更多產業能夠在社區中生存,而不是去發展社區自己的產業。」簡裕鴻認為,社區組織應有效串連社區不同的發展面向,提供資源和利於永續發展的環境,讓社區中的多元產業與福利事業形成自給自足的生態系。
因此內城社區發展協會於 2018 年 3 月啟動「內城社區產業服務園區」,內含遊客服務中心、社福市集,未來更將落成全新的老人日托中心及長青食堂,簡裕鴻希望遊客不僅能來到內城社區進行農村之旅,更能直接看見自己的消費背後,如何支持著社區的正向永續發展及社服事業。
「目前全臺灣有這麼多市集,卻沒有主打社會福利的市集,這就是我們的特色,這裡有蘭陽智能基金會等身心障礙團體的商品、社區老人自製的紅龜粿,以及小農的友善環境農產品等。你可以從每個商品,看到背後所支持的對象。」
簡裕鴻期待產業園區成為支持社區經濟、產業發展,以及推廣社區老人照顧的場域。「未來我們會在老人日托中心引進科技輔具產品,現在的輔具尚未普及,價格貴到老人家沒辦法去使用。透過日托站的示範,在老人生活實境中推廣輔具,才有說服力,讓來參觀的更多人願意去使用。」簡裕鴻希望社區能真正落實對高齡人口友善的生活服務,更希望將成功的模式複製到更多地方。
從社區觀光、發揚農村文化到老人照護,簡裕鴻與協會成員不僅見證了內城社區過往的繁華,更在社區最沒落的時候,從零到有實踐社區再造的各種可能性,他感性的說:「社區是要發揮理想、創造理想的地方,現在整個社區對鐵牛力阿卡都很有成就感,但這個地方賺不賺錢不是重點,而是怎麼活化這個農村,提升在地生活的價值。」 
社企流粉絲浮起來!社企流社群大調查
社企流期望能了解粉絲們的需求和想法,協助我們進一步優化服務,並更精準地提供你有興趣的資訊內容!只要花 5 分鐘完成問卷,就有機會抽中 Honeybank 蜂蜜禮盒、茶籽堂小鹿旅行袋等社企好禮!填問卷去

文章標籤

  • 「小而美」的在地微光

    「小而美」的在地微光

    建立台灣社會經濟的根基,需要的不只是大型企業的 GDP 貢獻,更需要源自在地、小而美的地方力量。當思考災區如何重建、社區該怎麼營造、文化應如何保存時,兼具公益目的與永續發展的在地經濟方案,就像一盞又一盞小而美的微光,凝聚出耀眼的光束,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