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頤禾園有機農園 粉絲團Photo Credit: 頤禾園有機農園 粉絲團
文:陳禮龍
做為一個現代的、智慧的有機農夫,不僅要會荷鋤耕種,還要懂得如何行銷、創造價值,身兼多角,既是農夫,也是經理人。
傳統(和大多數的)農夫,很會種,但有一個很大盲點,就是銷售;只顧著田裡的農作物,卻從沒去想要賣給誰。「怎麼叫賣?總不能在田邊跳大腿舞攬客吧。」確實,「不是跳跳大腿舞,消費者就會來!」況且,2、3 個人的有機小農場,也派不出人力去跳大腿舞啊。
有機小農的經營之道,就必須要有獨特的有機小農思維。因為,無論是耕種法或是農場規模,本質上就都跟一般農場不一樣,無法依循一般農產運銷的模式;光以產量的不穩定性,就很難打進一般通路。
所以,我所採行的商業模式是,引進會員制和大數據概念,先接訂單,再估量,進行計劃性生產,和有區域限制的配送。且因農場規模小,產能有限,我所需要的消費支持也很容易滿足。為了更落實有機耕種與友善環境,不讓客戶挑菜的品項,只配送時令蔬菜,而且配送區域,從一開始所鎖定的 100 公里,至今更縮小至 30 公里,以符合低食物里程的低碳目標。
會員制,是一種理念支持的凝聚,我稱會員為「穀」東。目前,頤禾園的「穀」東約有 200 名,已經可以完全支撐產銷,是我們僅有 2.5 個人能夠有效管理的規模,我也無意擴充;因為,一旦擴充產能,勢必需要增加人力和耕種面積,與其如此,不如複製很多類似的小農場,分散至各地,各有各的支持,各自形成食物圈,既可減少食物碳足跡,小農之間也不需彼此競爭。
一周配送一次菜,可選擇一次 3 斤或一次 6 斤,以一星期之內可食用完為基準,每個星期都有新鮮的蔬菜可以吃,每個星期都有拿到「福袋」(不清楚內容品項)的期待感。繳費機制也很方便,網路、ATM轉帳或便利商店即可代收。「穀」東都住在方圓 30 公里之內的社區,大概只要半天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全部配送完。因為,都是親自面交,相處久了,彼此間也建立起情誼。
頤禾園的營運模式,最主要是將買賣概念轉換為相互承諾,生產端和消費端之間便沒有買賣對立。有幾次,風災把菜園毀了,「穀」東也都很能體諒,畢竟住在同一區域,災情如何影響供菜量,大家都很清楚;我們也無需因為菜量不足,而去其他地方調來安全狀況不明的菜。
(社區型支持農業的營運公式。來源:《「立志做小」的農夫CEO》)
(社區型支持農業的營運公式。來源:《「立志做小」的農夫CEO》)
從上面的公式中得知,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彼此的承諾之上。農場餵養人們,人們支持農場,雙方共同分擔潛在的收成與風險。假設,每一個社區都有支持的農場(或者每一座農場都有支持的社區),大家都會吃得很安全又快樂。再經由不斷複製這樣的模式,有機小農園便能永續經營。
「社區支持型農業」(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始於 1960 年代,德國、瑞士和日本都有發起,主要是意識到農業的本質絕非單以農產品的價格來衡量,也應該納入生態與社會公平的考量。
我第一次聽說「社區支持型農業」,是在工業技術研究院的一場研習會上,當時應邀的演說者是美國全國永續農業運動共同主席伊莉莎白.韓德森(Elizabeth Henderson)。她說:「社區支持型農業」的本質是,一群人與一塊土地或一片區域土地間的相互承諾,農地餵養人們,人們以支持農地作為回報,並共同承擔潛在的風險和享有產品的報酬。
(伊麗莎白. 韓德森( 左一)已經在麻州與紐約州從事有機農法超過30年。來源:《「立志做小」的農夫CEO》)
(伊麗莎白. 韓德森( 左一)已經在麻州與紐約州從事有機農法超過30年。來源:《「立志做小」的農夫CEO》)
一開始,我便覺得這種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共有、均分的外國模式不太可能直接套用本地,所以我一再地修正、優化,漸漸轉換成現在的會員制暨計劃性生產,仍以相互承諾來支持,但存在對價關係,繳多少錢可以拿到對等的產品,由農場主導生產的時令蔬菜種類,會員不能挑品項;遭遇天災時,要共同承擔風險。
整體而言,「社區型支持農業」,以在地消費支持在地農業、在地經濟,縮短食物運送里程,有助於減量包裝和減少消耗能源,達到節能減碳的環保目標。
萬一,糧食輸出國(地)發生大規模糧食危機或天災,「社區支持型農業」因不依賴外來進口物資及長距離運送的食物,仍可維持在地自給自足。
10 年下來,我還在邊做邊調整,但方向是確定的,就是可複製的有機小農營運模式,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營運效能,建立數位管理機制,縮短農民數位落差,導入農業六級化發展,開發多元收入管道。唯有農民所得提升,不再居於社會最底層,才會有人願意一起來推行。
長期以來,台灣的農產處於產銷失衡的狀態,農夫不知道如何配合供需去生產,看到什麼作物價格好就一窩蜂地搶種,悲劇年年一再重演,產量過多、供過於求的結果是菜價崩盤,有人賤賣求現以補貼成本,更悲慘的下場是血本無歸的廢棄與銷毀,時有農夫坐困愁城、怨天尤人,哀嘆務農是條沒出息的路。
產銷管道也是一大問題。農夫即使知道市場在哪,但通路仍未解決,農夫收入被通路吃掉一大半,剩下的一半若管理不好,一下子心血都沒了,比如搶種與滯銷。每一次農損過後,農夫心在淌血,卻見菜價飆漲,政府喊著抓「菜蟲」(盤商),但「菜蟲」卻從來沒有消失過。
此外,農產品產銷的成功與否,消費端也很重要。農夫辛苦生產高品質的食物,消費者在享用時應該抱持感恩的心,謝天、謝地、謝農夫、謝廚師,把食物吃光光。珍惜食物,不要浪費,應該是基本信仰。支持「地產地銷」(在地生產、在地銷售),不只吃台灣,更要吃當地,最高境界是零食物里程、零廚餘。這部分就有賴食農教育的再推廣。
本文摘錄自《「立志做小」的農夫CEO》,欲了解更多請參考原書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