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蔡雅竹Photo Credit: 蔡雅竹

生命力新聞/文:許鍾云、蔡雅竹
那些曾經在求學過程中,陪伴於你我身邊的木製課桌椅,在被塗鴉或被磨損至不堪使用後,都被丟棄至何處了呢?其實,那些老舊的課桌椅大多被視為難以處理的大型垃圾,被囤積於校園陰暗的角落中。「二回木」創辦人童資雅卻在那些課桌椅身上,看見不一樣的可能,將被棄置於一處的課桌椅回收,進行二次運用,使他們搖身一變,成為時鐘、夜燈等生活小物的原料與多元課程的教學教材。

在棄置的課桌椅中看見不一樣的可能

創辦「二回木」木工坊是童資雅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大學就讀工業設計系的她和提供教育基層服務的中華基金會,因為朋友介紹而有所接觸,得知基金會正在尋找能提供國中學生學習不一樣手作技能的人才。因此,在基金會的邀請之下,童資雅結合大學所學,並透過坊間木工課程學習更深入的技巧,於 2016 年成立了一個讓弱勢學生,不再僅能無助的依賴獎助學金,可以習得一技之長的手作木工坊。
「那時候我就覺得課桌椅被堆在角落,其實還蠻可惜的,這些東西拆下來都還是可以再組合成商品,或是學生練習木工技巧的時候可以使用。」最初,中華基金會沒有特別指定手作坊的類型,童資雅透過觀察,發現建立手作「木工」坊的可能性。
(拿著研發中木製作品的「二回木」創辦人童資雅。來源:許鍾云)
(拿著研發中木製作品的「二回木」創辦人童資雅。來源:許鍾云

從教學中尋找堅持的力量

「二回木」位於蘭州國中內的一間空教室,童資雅向校園租用閒置空間。平日早上和基金會、學校一同合作,為弱勢學生建立多元手作課程,協助學生學習木工技巧。待學生放學後,利用平日晚間和假日進行營利,開放給校外人士作為木工工廠使用。
看似順利的經營模式中,藏著許多辛苦之處和待克服的困難。回收的課桌椅需要再次經過加工,將拆下來的部位歸類、刨去外皮、拆除殘留的鐵釘等等,才能作為多元手作課程的教材。除了付出勞力,童資雅還需煩惱,如何吸引更多客人前來「二回木」、為「二回木」賺取更多的經營費用。
「老實說,其實我並沒有真的很喜歡學生,但是我又覺得這份工作最快樂的部分就是教學生。」童資雅形容自己很矛盾,表面上說不喜歡學生的她,卻將教學視為克服萬難、經營「二回木」的主要動力。透過教學,童資雅總能體會學生對於木工手作的熱情。像是原本不愛乖乖在教室上課的學生,為了創造出自己喜愛的物品,發揮創意,主動尋找製作指尖陀螺的方法。
曾經還有一位學生,原本沉默寡言,甚至不太依照指示製作手機架,在發現自己製作的手機架有瑕疵後,竟大發雷霆。乍看之下不太適當的情緒反應,反讓童資雅看見學生對於自己作品的看重與用心。後來,這位學生總會領先他人完成作品,並熱心指導其他同學,成為課程中的小老師,使童資雅印象深刻且感動。

和會員一同給予回收木重生的機會

「二回木」提供國中學生多元手作課程的同時,童資雅也為了讓木工坊有更多的營收,開始於網路商店上,販賣自己運用回收課桌椅設計的生活小物,或是講師幫忙設計的創意小物,例如:用回收木製作的造型葉子筆、自然風格的木製時鐘和具簡約時尚感的方框夜燈等等。
除了筆、時鐘和夜燈,「二回木」還創造了由課桌椅邊柱製成的隨身碟。國中小學的課桌椅側邊有著一根根被漆成不同顏色的圓柱體,透過顏色的差異和上面所標記的身高數字,顯示出適合多高的學生使用。拆解課桌椅時,童資雅總會將這些看似已無用處的邊柱留下來,想著也許將來會有所用處。直到有次請大學學長至「二回木」擔任講師時,學長提出了將小小的圓形邊柱製成隨身碟的點子,能隨客人訂製的彩色邊柱隨身碟才就此誕生。
童資雅的設計靈感多從生活中取材,依照自己的需求與興趣,決定接下來推出的精緻木製品。前陣子,童資雅即認為若擁有一台木製計算機將會十分有趣,因此目前她正在研發市面上少見的木製計算機,預計未來推出販賣。
(回收課桌椅與由回收木打造的作品,手工原木羽毛筆、夜燈、木劍、木鐘等等。來源:許鍾云)
(回收課桌椅與由回收木打造的作品,手工原木羽毛筆、夜燈、木劍、木鐘等等。來源:許鍾云
不只有童資雅會利用回收木製作生活小物,長期作為「二回木」對外招募的會員葫蘆哥也經常利用「二回木」空間,進行回收木材的創作。「我不喜歡過於洋派的東西,所以雖然這是一支鋼筆,但我給它設計出木頭的筆身,讓它擁有中國風。」自行設計鋼筆之外,葫蘆哥還用不同材質的回收木製作精油瓶,造成精油瓶身是由一節節顏色深淺不一的木塊所組成,十分具有特色。
同樣身為「二回木」會員的蘇家俊,則會使用工作坊的機器,製作家鄉的古琴。他說:「我們做琴的木材有時候也是用拆房子拆下來的木頭,這樣一直延續的使用,就不用把它們燒掉,造成大氣層的汙染。」蘇家俊認為如果將看似無用的木材,轉化為其他有用的生活物品,也是一種變相延續木頭生命的做法,且能達到真正的環保。
(正在製作古琴的蘇家俊。來源:許鍾云)
(正在製作古琴的蘇家俊。來源:許鍾云

以多元發展面對經營困難與未來挑戰

蘭州國中對於原本閒置的教室,有了不一樣的安排,童資雅於 2019 年中,將「二回木」木工坊遷至了國中附近的公寓一樓。由學校搬出後,「二回木」的營業時間更具彈性,不再受限於學生上課時間,平日早上若無學生上課,也能開放給身為校外人士的會員們使用。雖然營業方式更具彈性,但童資雅依舊為如何吸引更多客人深感煩惱。
如今「二回木」為學校開課、推出商品、提供會員製作空間外,更設計了一系列開放校外人士報名的木工手作課程。其中,滑板製作課程深受會員喜愛,但課程中使用的材料非回收木。童資雅曾因此感到掙扎,不知使用回收木的初衷,該堅持到什麼樣的程度。童資雅卻沒有因而停滯不前,反以多元的經營模式面對未來,持續打造不一樣的課程和商品。她表示之後將會推出製作家庭收納櫃的課程,指導大家運用回收木做出實用的家庭用品。

採訪側記

透過這次的訪問,了解到經營一手作坊的不容易,也由衷佩服創辦人童資雅,雖然困難重重,但她還是能一人獨自奮戰,運用創意及熱情將「二回木」持續經營下去。希望將來畢業後,我也能如她一樣,面對自己的工作,有豐富的熱情與勇氣,不畏艱難地走下去。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二回木 讓廢木變成新商品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社企流

文章標籤

  •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新聞網站:http://www.vita.tw。粉絲專頁:http://goo.gl/st2w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