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台灣潛水粉絲專頁Photo Credit: 台灣潛水粉絲專頁
在死掉的星球上,沒有生意可做——台灣潛水創辦人陳綺恩對此深信不疑。台灣潛水致力將海洋帶進人們的生活中,讓大眾開始親近海、認識海到保護海,一同為永續的海洋環境而努力。2018 年,台灣潛水成為亞洲第一間獲得 B 型企業認證的潛水中心,在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區照顧、客戶影響力 5 大面向表現出眾、備受肯定。至今仍持續透過潛水體驗推廣海洋教育、並發揚社區之美。
社企流/文:李沂霖
夏末秋初,陽光和煦,我們跟著「台灣潛水」的教練,緩緩步入海中。眼前是一片清澈的藍,剛下水感到的耳鳴不適,隨著反覆地吐氣得到舒緩。
一上岸,有人討論海底見到的色彩斑斕的魚,用關鍵字查才知道是鸚哥魚;也有人讚嘆海中透明無暇,深深愛上海面下那片淨土。「曾有旅客告訴我,來台灣潛水讓他開始重視減塑的重要。」下水前幾天,台灣潛水執行長陳琦恩這麼說著。親眼見識過大海的美,喜愛它、希望保護它的情感便油然而生。
讓人們開始親近海、認識海到保護海,「Bring ocean into your life」正是台灣潛水想要帶給所有人的核心理念。
(親眼見識過大海的美,喜愛它、希望保護它的情感便油然而生。來源:台灣潛水)
(親眼見識過大海的美,喜愛它、希望保護它的情感便油然而生。來源:台灣潛水

「在死掉的星球上,沒有生意可做」——保護環境,是讓潛水生意長遠經營的秘密

台灣潛水於 1980 年成立,以海事工程起家,2005 年轉型為休閒潛水。現任執行長陳琦恩,自 16 歲起便跟著爸爸在海邊工作,他笑說:「每天看著碼頭、漁船、老人家,總是想著要逃離。」當時年輕的靈魂沒有心嚮大海,直到大學時期考到潛水教練執照、一次次徜徉海底世界後,才成了愛上海洋的轉捩點。
擁有潛水教練執照,為陳琦恩帶來赴澳洲擔任中文潛水教練的機會,為期一年在凱恩斯(Cairns)的生活,徹底打開他對潛水產業的想像。「原來,潛水教練不是沒有唸書的人才做的工作;潛水產業的規模可以那麼大、前景那麼廣。」
回到台灣後,陳琦恩開始思索,如何讓他手上的潛水事業走向國際、邁向永續。
隨著一次次下潛,陳琦恩深刻體認到,發展潛水產業最關鍵的第一步,是永續的海洋環境,「環境要好,人才會來。」試想若潛入海中,眼前只見一片污濁、環繞身邊的不是多彩的魚群而是塑膠垃圾,想必沒有人願意再度下海。
正如全美最大戶外用品公司 Patagonia 的信念——「在死掉的星球上,沒有生意可做」,陳琦恩深信,透過讓大眾認識海洋、進而保育海洋,維持海洋環境的永續,才是潛水生意的長遠之道。
(台灣潛水執行長陳琦恩。來源:台灣潛水)
(台灣潛水執行長陳琦恩。來源:台灣潛水

從公司治理到潛水體驗,台灣潛水貫徹「永續」精神

陳琦恩期許台灣潛水不只是一間潛水店,更要為「服務海洋」盡一份心力。「我們全心服務的對象,不是客人而是海洋。今天我們帶人去潛水,是為了讓人愛上海洋、進一步保護海洋,而顧客參與潛水的商業行為,則是讓我們能持續經營的助力。」
為了服務海洋,台灣潛水成立「藍色基金」,將公司淨利 20% 用於海洋保育相關行動。行動主要分為兩個面向:一是環境保護,如定期淨灘淨海、推廣環保減塑;二是海洋教育,如發起「海洋巴士」活動,到學校巡迴演講,宣揚海洋保育理念。
不僅如此,台灣潛水更加入「 1% 地球稅」的行列,捐款給環境相關的非營利組織,如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環境資訊中心等。「我們賺越多錢,就能做越多跟海洋相關的事情。」陳琦恩堅定地說。
對陳琦恩而言,「永續精神」不僅貫徹在公司治理上,更實踐在每一次帶給遊客的體驗之中。
以位於墾丁的創始店為例,對內,陳琦恩請廚師中午到公司做午餐,為的是降低員工外出吃飯所造成的一次性垃圾,「基本上我是規定員工不能帶任何一次性物品進公司的。」陳琦恩笑著說,語氣無比認真。
對外,台灣潛水也盡力讓遊客在旅程中友善環境、不留下任何垃圾——在台灣潛水度假村,有冰霸杯、環保袋、不鏽鋼便當盒供旅客使用;下水前,更提醒遊客避免使用傷害珊瑚的防曬乳。對環境的高度重視,是台灣潛水絕不妥協的原則之一。
(台灣潛水定期舉辦淨灘淨海活動,維護海洋清潔。來源:台灣潛水)
(台灣潛水定期舉辦淨灘淨海活動,維護海洋清潔。來源:台灣潛水

以潛水做為引子,讓旅客愛上大海、愛上恆春

根據國際永續旅遊組織龍頭「全球永續旅行委員會」,永續旅遊分為 4 大面向:永續管理、環境、社會與經濟利益以及文化保護。
在永續管理與環境面向上,台灣潛水以上述的行動證明,他們致力守護環境、邁向永續發展不遺餘力。而社會與經濟利益以及文化保護面向,則是台灣潛水逐步努力的方向。
社會與經濟利益係指在地社區的經濟利益最大化與負面影響最小化;文化保護,則是指保護並發揚社區特色。陳琦恩坦言,身為自外地移居恆春的「墾漂」,一開始曾被許多當地人質疑「你們就是外地人來賺錢的」,陳琦恩便反思,台灣潛水如何與在地產生連結?可以為所在社區帶來什麼效益?
第一步,台灣潛水先從自身擅長領域著手,將原本已在執行的淨灘活動,從公司所在地大光社區延伸至後灣、佳樂水,每週與不同的社區發展協會、浮潛業者合作,一方面敦親睦鄰、讓更多在地人認識台灣潛水,另一方面則展現台灣潛水為維護在地環境努力的心意。
接著,台灣潛水走入校園,讓國小生認識海洋、帶國中生參與保育海洋行動、更令高中生與業界接軌、做潛水員職涯探索。「我們近期開始與墾丁國小合辦『水下畢業典禮』,由台灣潛水全額補助,讓小六生學會潛水,能在海中領取畢業證書。」陳琦恩興奮地說。
台灣潛水以自身專業為社區服務,也緊扣企業核心「Bring ocean into your life」,希望讓在地孩童從小就認識海洋,未來更有機會進一步以潛水員為志業,根留家鄉。
而論及在地社區的經濟利益,台灣潛水也致力從自身的業務出發,與在地達到共生共好。陳琦恩認為,潛水可以作為一個「引子」,引領參與潛水者進一步認識在地特色——不少人為了潛水來到國境之南,台灣潛水便在遊程中以在地食材入菜,提供客人最道地的餐點,「像是火龍果、洋蔥都是恆春在地特色,而台灣潛水所在的大光社區特產蘿蔔乾,我們都會介紹給客人,藉此推廣在地食材。」
此外,台灣潛水更計畫與恆春 11 個社區一起合作,讓潛水課程與社區旅行結合。「我們的顧客購買潛水課程或體驗,我們就附贈一次社區小旅行,讓旅客不僅愛上潛水,更愛上恆春。」
陳琦恩表示,「全世界有很多地方可以潛水,但恆春的記憶只會在恆春發生。」他深信,當旅人來到恆春,吃的、住的、玩的都有濃厚且獨一無二的在地特色,便能讓人在此留下深刻記憶,並成為再次回訪的理由。如此才能達到在地業者共生共好、在地旅遊產業永續發展的榮景。
「要讓一百萬人來造訪一次,還是要讓一萬人來一百次?」陳琦恩自問,答案不言而喻。
(陳琦恩認為,潛水可以作為一個「引子」,讓人進一步愛上大海、愛上在地。來源:社企流)
(陳琦恩認為,潛水可以作為一個「引子」,讓人進一步愛上大海、愛上在地。來源:社企流)

「永續 and 賺錢」台灣潛水盼讓世界的人看見台灣的美

十幾年過去,台灣潛水堅守著「永續 and 賺錢」的精神——「a 代表 A+,意即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讓顧客信任我們;n 代表 Nature,我們重視與自然的關係;d 則是 Dream,代表我們始終會為了台灣潛水肩負的環境永續理想而努力。」
2018 年,台灣潛水成為亞洲第一間獲得 B 型企業認證的潛水中心,意即在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區照顧、客戶影響力 5 大面向表現出眾、獲得肯定。
而對陳琦恩而言,最大的肯定,莫過於身邊的人一個個起身改變——如一名台灣潛水的員工,在同儕力量影響下,從一個不在意環境的人,到後來除了自備保溫杯,還會自告奮勇幫全公司以環保杯外帶飲料。更如曾到參與台灣潛水體驗或課程的人,對於環境開始有了保護意識。
「若一年有一千個客人,我們就有機會改變一千個人。」陳琦恩自信地說著。
然而,既要賺錢又要貫徹永續精神絕非易事,面對其他同業競爭者,台灣潛水需負擔的成本相對高出一些。但陳琦恩不以為苦,看著身邊的環境每況愈下,氣候變遷、塑料污染,陳琦恩說道:「我想跟海洋說聲對不起,是我們破壞了環境;而我不想在 10 年後跟我的孩子說對不起,在我知道環境已被破壞殆盡的情況下,我卻什麼都沒有做。」
(看著生態環境被破壞殆盡,陳琦恩認為環境保護刻不容緩,更呼籲大眾共同採取行動。來源:台灣潛水)
(看著生態環境被破壞殆盡,陳琦恩認為環境保護刻不容緩,更呼籲大眾共同採取行動。來源:台灣潛水
看過大海的美,便能明白環境永續的重要。未來,台灣潛水願持續以潛水觸及民眾,推廣海洋教育並發揚社區之美。此外,陳琦恩分享,他預計創立一座「台灣潛水學院」,提升台灣潛水產業的競爭力,更希望讓在海邊長大的青年們習得一技之長,得以靠海賺錢,創造生生不息的生活。
身為海洋島國的子民,知海、愛海、守護海應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大家常說身為台灣人必做的 3 件事情是爬玉山、泳渡日月潭及單車環島。我認為,應該要列入潛水,每個人都應該到海裡面看看。」
陳琦恩期許,能以潛水作為發揚在地文化、並與國際接軌的關鍵,「想到潛水,就想到台灣!」陳琦恩說道:「常有人比喻恆春就像峇里島、綠島就像泰國,但每個地方有自己的特色,我們應該要學會說自己的美、更讓世界的人看見台灣的美。」
核稿編輯:郭潔鈴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迎接新年,社企流舉辦讀者小聚,以心理健康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與我們聊療癒!>> 即刻報名

文章標籤

  • 陸地海洋玩透透 2.0:來一場秋高氣爽的永續旅行!

    陸地海洋玩透透 2.0:來一場秋高氣爽的永續旅行!

    時值秋日颯爽,正是出外郊遊踏青的好天氣。10 月連假,讓我們一起從陸地到海洋,認識全台永續旅行多元的實踐方法與樣貌,並一同探討如何使島嶼上豐富的自然與文史資產,得以世代為人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