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Havana-livePhoto Credit: Havana-live
文:Chris Wong
古巴首都夏灣拿(哈瓦那)擁有獨特的農業設施,今天成為世界值得學習的模式。
要理解古巴農業,不能忽視一段國際關係的歷史。
1962年,美國禁運使古巴無法參與國際貿易。
1989年,古巴與蘇聯中斷貿易,該國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和蘇聯中斷貿易之後,古巴幾乎和整個世界切割開來。
隨後幾年,古巴努力出口食糖和柑橘類水果,進口最關鍵的產品:穀物、玉米和肉類。
那是古巴糧食危機剛剛開始的時候。那時,古巴人失去了日常所得的卡路里的三分之一。政府實行糧食配給。大多數古巴人都經歷過飢餓的感覺。
失去蘇聯的進口,古巴沒有動物飼料、肥料和燃料,無法持續古巴島上的農業生產。缺乏石油,便無法農藥和化肥,不能大量運用拖拉機和各類工業設備,最終也無法建構起運送蔬菜、肉類和水果的交通和冷凍網絡。
眼見食品供給系統幾近崩潰,古巴政府重新整修島上的農業,大力支持有機耕作、另類農作物和義工參與的種植計劃。在城市地區,游擊式地種植農產品的行動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也有大量義工參與。
夏灣拿(哈瓦那)是當中的模範。夏灣拿人口200萬。糧食生產的設施和城市的不同角落連結起來--從民宅的後園到城市周邊的農場被稱為「有機庭園」(Organopónicos)。古巴政府也結予培訓和支持,主持幾十所受資助的農產品特賣場,三個堆肥生產基地,七個手工農藥實驗室,和四十個獸醫診所。
結合從上而下的國家資助和從下而上的公民參與,這些計劃都被證明是成功的。經濟學家Sinan Koont估計,夏灣拿的都市農業(urban agriculture)佔地超過35000公頃的土地。不同規模的陽台花園到多公頃的農地,都是夏灣拿的農業地帶。生產的糧食一般是用作人類和動物食用,但也支援生產堆肥、生物燃料和畜牧業的運作。很多空間都是在城市之中的空置物業運作,把每一丁點的空間都用盡。
例如:就在某個68平方米的天台,一個農民便養了40隻豚鼠、六隻雞、兩隻火雞和一百多隻兔子。整個「農場」採用閉環永續原則(closed-loop permaculture principles)--他種菜、回收有機動物的排泄物、收集水、並利用了不同的物種作協同效應。他自己建立了烘乾和保存飼料的機器,從附近的市場和商店收集豐富的垃圾堆肥。他的「天台農場」摺附近的餐廳和市場供應肉類。他是在夏灣拿上千個小型牲畜飼養者之一。
古巴在特殊時期所產生的農業模式,被不少人視為「都市農業在世界上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古巴的都市農業包括組織基層、挪用公共空間作種植用途、共享技術和教育。對比世界各地戰時及災後的案例,古巴非常高效率,使它能自給自足,甚至對環境整治和改善管治都有深遠影響。在不少國家及城市都在思考糧食自主的今天,古巴的案例大概有著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
這短片介紹了古巴的「有機庭園」(Organopónicos)
 
圖片來源:BPBTreehuggerHavana-liverogerrannis
本文轉載自Outside,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臉書專頁:Outside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