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夏荷婷Photo Credit: 夏荷婷

生命力新聞/文:吳旻諼、夏荷婷
女科技人第一次進入政府委員會時,為了讓自己盡快上手,帶著虛心去請教幾位曾擔任環評委員的男性前輩,他們都帶著微妙的表情說,妳會入選是因為妳是女性。然而,經過幾次會議之後,她發現「女性」身份是能夠提高審議品質的專業優勢,因為女性易於溝通,在正式會議中的討論品質高,委員們的發言不但各有專精,而且女科技人都非常尊重其他委員的意見。

科技業性別歧視嚴重

女科技人是指就讀理化領域,未來會投入科技業或已在科技界工作的女性。她們在學生時期,成績通常不錯,直到進入家庭、職場,因各種隱性的偏見,導致工作升遷不如同期進公司的男同事,這時女性就會開始感到不平等。
吳嘉麗是化學學者,專精於苔癬植物化學研究,也是女科技人電子報和台灣女科技人學會的創辦者,有感於現今全球女性在高科技產業中比例較為稀少,約莫只佔 15%,這個數字甚至還在下降,呈現出懸殊的性別比例,台灣亦是。她鼓勵女性投入科技界,並且建立社群交流的管道,讓不同專業領域的女科技人有跨領域合作的機會,不讓性別成為職場的絆腳石。

女科技人的美麗「心」世界

「電子報如果沒有背後的一群人是不容易做出來。」吳嘉麗表示,物理界是最先在物理學會底下成立女性工作小組,因為物理界一向女性比較少,所以國際物理學會鼓勵女性參與。接著在化學界的吳嘉麗也跟著這波世界潮流,每一年開始舉辦女性化學家餐會。之後台灣的物理與化學女性學者經常舉辦聯合研討會,成為成立電子報的基礎。
1996 年底發生彭婉如事件後,國家成立了婦女權益平等委員會,經過政黨輪替後,婦權會在前總統陳水扁政府時期有了更大的推力,因此在 2005 年時,台灣全面推動性別主流化,婦權會要求政府所有各部會任何政策要納入性別思維,從性別的角度考量來推動性別平等。當電子郵件漸漸盛行,吳嘉麗發現網路上有各家電子報,她就主張創辦電子報,便藉著國科會的性別與科技研究計劃來申請經費贊助,終於在 2008 年一月正式創立女科技人電子報。
創立電子報初期,吳嘉麗獨自負責大概半年的時間,幸好過去有物理化學界合作的基礎,所以有許多女科技人進來幫忙。從電子報 logo 的設計,到要有哪些專欄,大家提供各種意見,一起輪流做主編,每個月一期這樣一直延續下來,如今已超過 10 年。
但是電子報初期的內容都是簡要的描繪女科技人的群象,簡單的自我介紹,直到 2017 年,隨著媒介方式的改變,電子報經歷全新改版。女科技人張雲清提議將過去單調的電子報轉變全新風貌,改名為「女科技人的美麗心世界」,以女科技人的生命經驗編排專欄,主要以生活中的「家庭」、「教育」、「生命」為題材,網站上還有關於女科技人的「新聞」、「好文」、「好書」與性別科技「研究」等等。
在第 8 期電子報中,陳玉如的專訪報導強調跨領域合作對尖端研究的重要性,她開發出嶄新的奈米質譜法,突破現今蛋白質體學的技術瓶頸。並且提到女性在面臨家庭和事業的選擇,往往會以家庭為重,不過,僅管陳博士已是兩個小孩的媽媽,她仍然可以兼顧家庭和工作,她呼籲女生在學業或事業上放手勇敢地往前衝,女性一定也可以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擁有美麗的一片天。

朝過去的目標努力 期望生涯輔導更落實

吳嘉麗參與國科會的性別科技計畫以後,也陸陸續續參與了一些國際性別科技的會議,她看見日本、韓國都有不只一個女科技人相關的學會或協會,台灣卻一個都沒有。2011 年,吳嘉麗受邀參加韓國成立的亞太女科技人聯絡網後,她回來台灣馬上積極地推動,終於在年底成立了女科技人學會。
目前女科技人學會是以物理化學領域的科學家為主,在產業界影響還不大,仍然是以學界為多,因台灣女性讀科技領域的進入研究單位仍然為多數,雖然這幾年人數有慢慢增加,但女性要創業或進入半導體這行,工作都是很辛苦。
未來女科技人學會仍是朝過去的目標繼續努力,吳嘉麗認為不管是鼓勵年輕人女性加入科技領域、給年輕女性經費協助,還有生涯輔導等等、跨領域合作,她覺得都還落實得不夠,其中像所謂的生涯輔導,在國際間其實做得非常積極了,在台灣幾乎還很有限。她希望工作的前輩可以將進入職場會碰到的問題,還有在學術界該如何寫計畫、申請經費的經驗,傳承給剛踏入職場或仍在研究所的年輕女性。
(台灣女科技人學會第 5 屆會員。來源:台灣女科技人學會)
(台灣女科技人學會第 5 屆會員。來源:台灣女科技人學會

女科技人學會 以無形的方式幫助女科技人

張雲清是台灣女科技人學會第 4 屆的理監事,她在學會裡觀察到教授和成員們都會默默關心女科技人們,以不傷自尊心的方式,詢問她們要不要申請獎學金、參加活動,幫助女科技人們解決困難。除此之外,學會每年會提供 10 萬元助學金給 35 歲以下的女科技人,如果要出國開會,再加上其他管道的補助,能夠大大減輕女科技人的負擔。
學會鼓勵研究生參加任何科技活動、國際活動時,要用性別的眼光去看這個研討會。5 年前,張雲清靠著學會的補助金,到緬甸參加仰光國際研討會,結束後,她發現東南亞很多國家的女科技人的比率比其他國家高,其中因素跟文化習俗滿有關連,因為像緬甸跟泰國的男生,10 歲前就會被送去廟宇,培訓他們當僧侶,所以泰國跟緬甸很多女生都變成進學校念書的大宗,這一次的經驗令她印象深刻,回台後,她在電子報上刊登她的會後報導。
參加完國際研討會後,如果女科技人要申請補助金,回來台後一定要寫一篇報告和心得,且必須發表在電子報上。除了多年的資助女科技人,現在還建立了女研究生聯絡網的臉書社團,讓她們能夠在網上交流,也能建立工作領域的網絡。
今年張雲清赴紐約出席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這是她第一次獨自統籌全部研討會的細節,並且認識到許多紐約優秀的人物和企業家。張雲清表示,「女科技人學會除了直接給幫助,還有一點一滴的鼓勵我,讓我參加許多研討會、國際會議,具備更多能力,挑戰難關。」
過去她總是埋頭苦幹在數學的世界,從開始當助教、助理時,對於核銷、報銷、與人談活動細節的工作不熟練,到加入學會後,她看見女教授是如何用科學的邏輯去處理事情。現在已經能獨當一面,籌劃研討會全部細節,女科技人學會無形的幫助讓她力量變得更大。
(張雲清到緬甸參加仰光國際研討會。來源:張雲清)
(張雲清到緬甸參加仰光國際研討會。來源:張雲清

採訪側記

感謝吳嘉麗教授和張雲清女士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們的採訪,讓我們了解到台灣女科技人的現況,對於女性在科技領域發展有更深的了解,在學術、職場裡我們需要更加注意到身為女性的需求,不要讓性別成為阻礙,導致台灣失去人才。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女科技人學會幫助女性勇闖夢想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文章標籤

  •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新聞網站:http://www.vita.tw。粉絲專頁:http://goo.gl/st2w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