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咖希部灣Photo Credit: 咖希部灣
蘭嶼首次曝光的神秘景點,背後有一段這樣的故事…
文:林冠吟
最近當你造訪蘭嶼時,無論在便利商店、民宿、或者船上,都可以看到「咖希部灣」(kasiboan)的介紹。傳說中,它是與大天池、小天池齊名的山海美景,也是島上飛魚群最密集的地方,消息一出來後,便引發遊客的熱烈討論。 然而,當遊客實地造訪時,看到的不是飛魚,而是成堆的寶特瓶垃圾。
(「咖希部灣」是達悟語「堆垃圾的地方」。來源:汪靜妤提供)
(「咖希部灣」是達悟語「堆垃圾的地方」。來源:汪靜妤提供)

廣告團隊用創意連結社會議題

其實,「咖希部灣」是達悟語「堆垃圾的地方」,是由一群來自奧美廣告的年輕團隊發想後,與當地人共同打造的「新景點」。 團隊成員汪靜妤表示,當初會開始這個行動,是因為觀察到每年飛魚季時,遊客所帶來的垃圾量,已經超出蘭嶼所能處理的程度,然而這個問題卻很少人探討。因此她在奧美每年鼓勵公益的「Redcell」紅細胞專案上,積極提出計畫,令人訝異的垃圾問題和處理的急迫性,讓它成功獲得公司的支持。 汪靜妤擔任起計畫的公關與創意行銷,並與奧美廣告的同事們共同執行,從台灣地區的行銷宣傳到蘭嶼的景點營造、影片的攝影剪輯等等,團隊成員發揮所長,透過行銷和廣告,希望讓更多人關注蘭嶼的垃圾問題。
(團隊到蘭嶼進行景點營造。來源:汪靜妤提供)
(團隊到蘭嶼進行景點營造。來源:汪靜妤提供)
為了讓觀光客對於垃圾問題感同身受,他們與當地長期關注環保議題的組織「文人之島,環保之道」合作,蒐集廢棄寶特瓶,做成飛魚形狀的裝置藝術,將作品放置在地瓜田。 同時也透過各種宣傳管道,像是與旅遊部落客合作寫遊記、請船公司將宣傳單放在椅子上、請民宿老闆推薦遊客去「咖希部灣」、在路口製作路標等等,營造出「咖希部灣」的真實感。

神秘景點 呼籲遊客自己的垃圾自己帶

團隊把遊客造訪「咖希部灣」的過程記錄成影片,放到網路各大平台,僅僅一周就獲得超過百萬的總點閱率。同時,他們也製作了300個環保袋,鼓勵遊客把自己所製造的垃圾帶回台灣,為蘭嶼達成垃圾減量。
奧美執行創意總監龔大中表示,環保袋是初步的解決辦法,「它只是行動的開始,其實遊客用自己的包包也能把垃圾帶走」,他們希望能藉由傳播的力量,引發社會大眾討論,促使更多有資源的單位投入來解決問題。
目前臉書上已有138人在「咖希部灣」打卡造訪,有20多個單位加入這個計畫,更有遊客在造訪「咖希部灣」後,發起「把垃圾帶走,無痕蘭嶼」的行動。 「其實不只蘭嶼有『咖希部灣』,其他的離島也有『咖希部灣』」奧美執行創意總監龔大中說,這次他們藉由廣告人的創意,為蘭嶼的環境議題發聲,未來也期盼台灣不同領域的人可以一同投入,關注不同的社會議題。
(團隊也鼓勵民眾使用舊衣改造的環保袋。來源:汪靜妤提供)
(團隊也鼓勵民眾使用舊衣改造的環保袋。來源:汪靜妤提供)

蘭嶼不只有咖希部灣,還有「多背一公斤」

去年六月,一群蘭嶼中學學生至日本沖繩交流時,發現同為離島的沖繩,海岸竟如此乾淨。於是,回到家鄉後,他們開始調查垃圾問題,才發現原來當地家戶不愛做資源回收的習慣,還有旅遊旺季時遊客帶來的垃圾,以及即將飽和的蘭嶼掩埋場,都是讓蘭嶼蒙上一層灰的原因。 於是他們展開淨灘,並發起「多背一公斤」活動,呼籲遊客把在蘭嶼製造的垃圾統統帶回家,島上民宿和餐廳也紛紛響應活動,希望能共同解決蘭嶼的垃圾問題。
夏季限定:社企流草地學院上課啦! 田野即教室、土地當老師,在地夥伴是最好的領路人; 讓你走出框架、告別空談,從dreamer變身doer! 用在地視角結合設計思考,探討城與鄉發展的創新可能。 草根學習+原創點子,讓你化不知道為知道、化知道為做到! 報名網址:活動通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