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CC論壇 〈周子書:創造城市地下共享空間〉Photo Credit: CC論壇 〈周子書:創造城市地下共享空間〉
文:JOY
近年來媒體以「鼠族」來稱呼居住在中國地下室的居民,他們的生活不像動畫《料理鼠王》那樣可愛勵志又夢幻,而是像真實世界的老鼠居住在陰暗潮濕的地下秘密巢穴。離鄉背井到北京工作賺錢的「北漂」,租不起地上的房子,轉而居住到地下空間成為「鼠族」。
在設計師周子書的「地瓜社區」團隊帶領之下,這些人的生活文化改變了!社區裡的鮮明色彩烘托著這些地下居民們臉上的歡笑,就像冬日中的溫暖地瓜,你一塊我一塊,人們共享溫馨氣氛又能獲得溫飽。
有健身房、托老托育中心、理髮廳、咖啡店,還有孩子們的跳蚤市場。地下社區不再只是黑暗的防空洞,也不再只是誰也不認識誰的小房間,一般地上社區有的,這裡也有。
(改造後的「木屋」空間。來源:百度詞條圖片)
(改造後的「木屋」空間。來源:百度詞條圖片
「地瓜社區」榮獲了2016年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大獎,讓更多人認識這個計畫。他們將北京閑置的地下防空洞改造為由居民自治的共享客廳,並幫助社區居民利用自己的知識技能為社區提供服務,營造溫馨有趣的社區文化。周子書說,他們改造的是地下防空洞中的公共空間,讓居民與社區有所連接。

「你為什麼要現在做這件事?」

「地瓜社區」計畫的發展源自於10年前的故事。
周子書在2006年畢業於中央美院,帶著希望「為家鄉做些事情」的理想,到了中國美術館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發現這樣的生活似乎和原先的理想不一樣,便辭去了工作。
自稱英文不好的周子書決定到歐洲讀第二個碩士學位,用了10天的時間讀雅思考試,就順利過關!英國中央聖馬丁學院進修的日子對他往後的設計師生活有了很大的影響。
「你為什麼要現在做這件事?」帶著這個過去從事設計師多年卻忽略的問題,周子書著手執行大量調查研究尋找畢業製作的題目。
有一天,他在 BBC 新聞看到英國曼徹斯特挖出地下遺跡,文章中提到,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後,工人階級湧入城市住在地下室。有了這個契機開端,周子書做了更多研究。他讀到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撰寫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書中詳述人們如何住在地下英國倫敦等各大城市的情況。

現實與想像的不一樣

這讓周子書聯想到了現在的北京,近1百萬人住在地下,約有1.7萬套地下室。一開始,周子書想,也許自己可以在地下室設計一個圖書館,為這些「北漂」創造就業和學習機會。
當他實際勘查時,發現已經有人做了電子圖書館。
可是,他在這個圖書館一整天蹲點觀察發現,根本沒有人去借書呀!倒是晚上,有10個人到這座電子圖書館的背後——去撒尿!這個觀察徹底打破了自己已習慣的設計師思維,「或許自己應該先設計一個移動廁所吧!廁所裡面有個圖書館。」他開玩笑想著。

誰也不願意住在地下室呀!

既然已經回到北京,自己就實地去體驗看看,於是他就到底下室租了1個房間。晾衣繩和電線裸露懸掛在半空中,陰暗潮濕的小空間裡竟然還有刀!房東解釋那是為了避免外人入侵自衛防身用的。
(地下室原貌。來源:CC論壇 〈周子書:創造城市地下共享空間〉)
(地下室原貌。來源:CC論壇 〈周子書:創造城市地下共享空間〉
周子書在這裡了解到地下生活的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真實的需求。而不是靠著想像去猜測。為了和其他鄰居們交朋友,不太善於和人交流的周子書,在地下室為大家掃地,掃著掃著就和大家越來越熟了。他還租了房間做為讓大家聊天吃烤肉的空間。
之後,他提議想把房間全部漆白,有個鄰居阻止了他的想法。
「別!千萬別!我們到這邊打工就是為了掙錢然後回家蓋個房子,要不你把它刷成房子形狀怎麼樣?下面的房子形狀代表是夢想,上面沒刷過的地方代表是現實。」
周子書對這位鄰居提供的靈感覺得很驚喜,「這小夥子是平面設計師吧!」這個空間還可成為電影院呢!
原先以為要幫助他們,應該要設計1個好看的房子和環境。經過實際和他們一起生活在地下室的經驗,才讓他發現,因為他們不是想要改造空間,而是有3大核心需求:穩定的工作可以賺錢、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職業的持續發展性。所以,如何幫助他們拓展自己職業發展的可能性,可能才是最關鍵的。
這些需求其實和改造空間沒有直接關係,因為,「很簡單,誰也不願意住在地下室呀!」

2面牆連成1個屋頂

所以,他們展開了「技能交換」計劃!那些願意參與技能交換的人,在小卡片寫上:「我能______。我想__________。」例如:1位年輕人叫張可全,能做美髮,想學美術和攝影。
他們將小卡片貼在牆上,但是,這可不是隨意張貼的布告欄。因為不想以外來人入侵的姿態帶進去新的東西,周子書選取的素材是空間中原本就存在的元素:晾衣繩。
照顧到居民的「老鄉」情懷,他在兩邊牆上手繪了中國地圖。參與技能交換的人在一邊的地圖上找到家鄉的位置,拉起1根晾衣繩固定。
(技能交換小卡。來源:CC論壇 〈周子書:創造城市地下共享空間〉)
(技能交換小卡。來源:CC論壇 〈周子書:創造城市地下共享空間〉
想合作的2人,就從彼此家鄉的位置拉起晾衣繩連結起來。
(連成屋頂形狀的技能交換牆。來源:CC論壇 〈周子書:創造城市地下共享空間〉)
(連成屋頂形狀的技能交換牆。來源:CC論壇 〈周子書:創造城市地下共享空間〉
原以為這是1個啟發住地下人的計畫,沒想到這個專案也啟發了住地上的人,引起許多人注意,也希望效法。周子書想幫助地下室居民,不是為了沽名釣譽,而是想抹掉地上、地下人的標籤。他意識到這個計畫真的漸漸改變了媒體話語中的標籤!有了這個小小的成功,在完成2014年的畢業製作展覽後,他又進一步開啟了現在的「地瓜社區」專案。

地瓜代表分享

「地瓜」這個名字,源於10幾年前周子書第一次來北京讀書,那是很冷的1個冬天,好友來火車站接他,見了面什麼也沒說,先從大衣裡拿出地瓜,掰開它遞給他一半,這一半地瓜,就代表著「分享」。
(地瓜社區。來源:CC論壇 〈周子書:創造城市地下共享空間〉)
(地瓜社區。來源:CC論壇 〈周子書:創造城市地下共享空間〉
原本學設計的周子書,到了英國之後接受了社會學等各種學科的洗禮,他從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rhizome system塊莖系統得到了啟發。他想,如果未來北京地下那1.7萬套地下室透過互聯網連成1個系統,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呢?
於是,他為新計畫就取了「地瓜」這個名字,在微信開了帳號叫「地瓜粥」,還下了廣告。突然間有個人在微信上傳訊息給他,問他,「你是周子書嗎?你現在把卡號告訴我,我現在要匯1百萬給你!」接著,中國政府來也找他們了!以亞運村安苑北里其中1個地下室,來當作整個專案的開端。
以前周子書以社會學的角度來做,後來團隊中加入了人類學專長的成員,教大家以人類學為主,社會學為輔的方式進行研究,他們開始用聊天的方式了解整個環境。
這項計畫希望讓不同人從中獲益,無論是空間上獲益,或是從經濟上獲益。這個設計比喻就是: 地下室就像1支手機,每個小房間都是1個APP,每個人既有固定的APP又能創造自己的價值。
透過一對一訪談,了解受訪者,也讓對方知道「地瓜計畫」想要做的事。但是,這樣的訪談沒有辦法讓受訪者之間彼此交流。所以,他們找到了1台廢棄的垃圾車,把它改造成調查研究腳踏車。
4天內,從不同地方收集到187人的想法,受訪者不只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同時也聽到了社區裡其他人的聲音。了解大家的需求之後,「地瓜計畫」和一些團隊合作,在社區中提供各種服務和互動機會。
Smash a cup進駐社區合作,透過待用咖啡以及提供咖啡技能訓練,滿足消費及助人的內心需求。領結管家則是社區O2O企業,由於每天都有大量沒送出去的蔬果可能白白耗損,地瓜社區和領結管家簽約,而最後一里的配送業務,就可以雇用社區內的「北漂」來送貨。
壹季健身提供免費的TRX等健身器材,私人教練課程則需要收費。其他還有心理諮詢、舞蹈教學、托老及托育、圖書館。通風系統則重新設計改造,保留一開始的房子視覺設計。

眾志成城:做著做著,可能曙光就出現了

除此之外,團隊也繼續思考「如何用更便宜的方式幫助更多人的去改變自己的生存空間呢?」透過研究,他們發現,98%地下室的人,會張貼報紙雜誌來裝飾自己的生活空間。
整理這些受訪者在窗邊、桌邊、門邊、床邊貼的報紙雜誌之後,團隊還製作「地瓜牆紙」(壁紙)雜誌。他們聯繫知名藝人趙薇,她主動提供了照片還給了這些「北漂」鼓勵的話。這個雜誌希望透過群眾集資的方式,1本自己看,1本送給這些地下室居民,讓他們可以用來快速改造自己的房間。
直到現在,越來越多人協助參與「地瓜社區」計畫,也在網路上蔚為風潮,成了「網紅」景點。
周子書說,當他決定要做這個專案的時候,所有人都告訴我「你不可能改變什麼!」大多數時候你看不到未來會怎麼樣,但還是要一頭栽進去做了再說,做著做著,可能曙光就出現了!周子書在微博上寫著:「我相信任何事情到最後都會有好結果,之所以有困難,那是因為還沒到最後。」
全文轉載自Vide創誌,原文標題:城市居大不易 設計師用「地瓜社區」改變弱勢族群生活

社企流五週年論壇「為明日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開學啦!

社企流這5年來伴隨臺灣社會企業一起成長,我們囊括臺灣社企發展縮影,集結成10堂社會企業精華課程,邀請100位講者登台經驗傳承,希望與1000名關心社會企業發展的你,在7/8 & 7/9 與我們同行,攜手為明天開路! → 五週年論壇:為明日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

文章標籤

  • vide 創誌

    vide 創誌

    vide 創誌是一個聚焦洞察與設計,關心教育發展並鼓勵創新的媒體網站。vide 英文原意是參看,源自於拉丁文 videre,意思是「看到 See」。
    vide 的四個字母分別代表 Value, Insight, Design, Education。vide 將持續透過介紹國內外創新案例、概念發想、設計思維與實踐方法,並邀請創新設計團隊、組織、社群成為 vide 的內容與活動合作夥伴,期許自己能成為國內重要創新設計的媒體代表,協助建構臺灣創新設計的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