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Local AlikePhoto Credit: Local Alike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泰國的觀光收入真正貢獻給在地社區的佔比僅不到15%,絕大多數都進入了城市,甚至財團的口袋。」—Pai Somsak Boonkam,泰國Local Alike創辦人
文:何宜庭
最近的「零花費遊泰國」新聞炒得沸沸揚揚,看似越發蓬勃的泰國觀光業,潛藏了什麼樣的危機與轉機?
推開Local Alike位於泰國首都曼谷市區的辦公室大門,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間以「永續旅遊」(Sustainable Tourism)為主題的社會企業,如何用充滿意義與愛的方式推廣在地旅遊:讓當地人作頭家,協助他們獨立、永續地經營在地社區的旅遊體驗生意。
成立於2013年,泰國社會企業Local Alike的營運目標,不只是要力拼遊客人數的增長,更是要讓其合作社區的年收入每年成長20%。
今年與Local Alike合作的當地社區預計將擴增至100個,他們也致力於提升合作社區內的受益家庭數量,並擴大與其他旅遊業者(tour operator)的合作,共同拓展「以社區為基礎」的旅遊型態(Community-based Tourism;以下簡稱CBT)市場規模。針對海外市場,Local Alike也正積極與印尼、越南等國的在地社區討論合作的可能性。
外表樸實、內心堅毅的創辦人兼執行長Pai Somsak Boonkam告訴我們,他之所以創辦Local Alike,是希望自己的技能不只停留在當一個稱職的工程師,而是能夠為自己的生活、甚至從小長大的社區創造改變。透過在各地旅行、其他社會企業實習,以及美國MBA求學的經驗累積,Pai非常了解泰國觀光業的產業現況,且相信Local Alike團隊的付出,會一點一滴換來成功。
談到當地觀光業所面臨的問題,他憂心地說:「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泰國的觀光收入真正貢獻給在地社區的佔比僅不到15%,絕大多數都進入了城市,甚至財團的口袋。」
Pai也補充,旅行社「雇用」會說英語、懂泰國歷史文化的「員工」擔任導遊,提供看似在地的旅遊行程,但其營運模式仍停留在「聘請當地人」的層次。 Local Alike則是真正讓當地人作頭家,分階段輔導在地社區創造獨特旅遊體驗,協助他們獨立、永續地經營社區的旅遊體驗生意。
Local Alike將合作社區分成三種階段:發展型、體驗型、市場型。Pai指出,平均而言,一個社區從「發展型」進化到「市場型」階段需花1至2年,而在目前合作的32個社區中,有80%處於「體驗型」階段。
  • 發展型:由Local Alike教育社區居民CBT、永續旅遊相關知識,共同討論旅遊行程設計,並定調出該社區需解決的問題。培育時間從3個月到2年不等。  
  • 體驗型:由Local Alike旗下子公司Local Alike Travel,協助社區居民帶領企業進行深度旅遊體驗,並從旁指導、提醒如何當一個稱職的主人。  
  • 市場型:在地社區的旅遊行程藉由Local Alike網站進行推廣,待遊客選定行程後,由居民一手包辦從旅客下飛機之後的所有行程。
針對Local Alike營運模式,Pai強調,在地居民能藉由上述三種方式真正成為頭家,包括實際參與旅遊行程設計、親自負責旅遊行程,以及自行分配收入與社區發展基金等。以設計行程為例,首先,居民向Local Alike團隊推薦他們認為最酷、最有趣的在地體驗,接著雙方共同討論出獨特賣點、目標顧客等共識。有些社區甚至導入了設計思考流程,激盪出滿足遊客期待,同時也保護當地環境的好點子。 更重要的是,藉由完成一次次的在地旅遊體驗,依據所處的階段,社區居民可獲得高達70~85%的觀光收入,另外15~30%則是Local Alike的營運收入。其中,10%的社區收入與5% 的Local Alike營運利潤會投入到社區發展基金,以協助解決當地環境之重大問題,例如:汙染物處理、教育、基礎建設、醫療照護等。剩下的社區收入則全權由該社區自行分配。當然,Local Alike也建立了完善的財務追蹤系統,確保當地社區善用財務資源,提升永續經營能力。
來自泰國清萊的Archai曾在台灣中和的印刷廠工作了6年,回泰國之後,他就跟著Pai一起實現CBT旅遊的點子。問他當初為什麼想加入?他大聲地說:「因為想要讓家裡有新的改變。」Archai的社區目前提供兩天一夜的在地農業行程,包括養魚、種稻等,遊客多來自泰國、日本與韓國。
他說:「令我最感動的是,Local Alike成功地協助我的社區增加收入,也讓環境變乾淨,當地居民跟遊客都很開心;而且,我們備受尊重。」
你可能會好奇:落後主流旅遊型態30年的永續旅遊,要如何吸引遊客目光?
來自香港,在泰國非營利組織工作8年,目前在團隊中負責國際行銷推廣的Hollie表示,他們採用雙管齊下策略,深入社區,開發更多旅遊行程;同時也研究市場,了解遊客對行程的期待與需求。 Pai表示,這是一種真正與當地居民互動的旅遊方式,遊客能學廚藝、作手工藝,有著在地人的陪伴與導引,真實地體驗當地生活。
CBT旅遊是遊客對環境、社會的友善回饋,也是我們行程最迷人的地方。」
從創始至今,已經有來自11個國家、超過3,000名遊客體驗過Local Alike的旅遊行程;其中,美國MIT史隆商學院MBA學生才於今年三月完成他們的「有機旅行」!今年,Local Alike更注重國際行銷,鎖定歐美、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遊客,估計能達到7,500名遊客的年度目標。
根據Local Alike統計,前三名熱門旅遊社區為清萊的Hloyo、曼谷的漁夫村,以及清邁社區。下次去泰國,不妨試試這種深入在地、又能協助社區發展的永續旅行吧!
了解更多:Local Alike官網
5/9~6/5請投票支持Local Alike,你的每一票都能協助他們獲得營運資金喔!投票去:活動網頁
核稿編輯:金靖恩
作者簡介:何宜庭,公關人出身,現為自由撰稿者,即將留學荷蘭跳進行銷圈,未來想在B型企業從事行銷工作。天生內向性格,敏感卻穩定,就像一杯熱呼呼的蜂蜜水,雖然單調平凡,卻能解渴又養身。喜歡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擅長記錄生活中的吉光片羽,帶給這個社會更多的愛與關懷。

文章標籤

  • 社企案例地球村

    社企案例地球村

    由社企流編輯群介紹世界各國社會創新案例,讓你不出門也知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