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WaterStudioPhoto Credit: WaterStudio
當陸地生存面積減少、海平面不斷上升,荷蘭的建築師 Koen Olthuis 提出「漂浮城市」的構想,開啟人類朝水上發展的可能。
整理/李沂霖
根據 BBC 報導,到 2030 年,世界上將有 60% 的人口會居住於都市,此舉將為現有都會區帶來巨大的壓力,同時,許多城市也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全球約有 90% 的大城市位於海濱,很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影響。
為了因應這些變化,一些工程師,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皆表示,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如何建設城市,也許是時候做一些嶄新的嘗試了。
長期以來,為了擁有更多空間容納不斷增長的人口,城市不斷與海洋爭地,在新加破,有 25% 的城市是建造在填海而成的陸地上;在東京,則有 20% 的土地建在人造海島上;而荷蘭更有大片的土地,是在北海填海造陸而來,同時也築起複雜而精密的堤防,保護沿海城市不受洪水泛濫之災達數世紀之久。
如今已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認為,人類應該停止與海洋的爭奪戰並與之合作。要解決全球住房空間不足的問題以及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可以從「水上」著手。
「我們必須開始與水如朋友般共存,而非總是成為敵人。」 荷蘭建築師 Koen Olthuis 說道,他成立建築公司「WaterStudio」,設計並建造「漂浮平台」作為建築物的基座,打造「漂浮屋」,計畫改善荷蘭長期與水爭地的困境。
根據荷事生非,「漂浮平台」為中空的混凝土基座,在填入發泡材料後,將房子建造在該基座上,利用浮力承載房屋的重量成為「漂浮屋」。同時,漂浮屋也能利用纜繩與支柱,將房屋固定於岸邊或水上,可隨著水位升降。而要打造一棟漂浮屋,運用現有的建築技術即可,房屋的內部結構與一般住宅沒有任何差異,並不會大幅影響人們的居住體驗。
(WaterStudio 所執行的「漂浮屋」計畫。來源:WaterStudio)
(WaterStudio 所執行的「漂浮屋」計畫。來源:WaterStudio
起初,WaterStudio 專注於建造單一的別墅或辦公室,但 Olthuis 相信,他們將有可能以這個方式打造一整座「漂浮城市」。
Olthuis 認為,城市建築發展應該擺脫過去的「靜態」(static)模式,改為「動態」(dynamic)組合。以往,以陸地為基座的城市為靜態的,若不拆除建築物,就不容易進行更動;而「浮動城市」則可依據季節或是人口變化反覆改造。
Olthuis 以水的冷卻效應為例——在炙熱的夏天,可透過搬移浮動平台將漂浮城市「打開」,讓城市內建築物間的距離(也就是水道)擴大,有助於冷卻空氣、降低溫度;相反的,當冬天來臨時,就將這些空隙縮小,讓建築更緊密,則可以保持城市中的熱度。或者我們還能更進一步想像:藉由增加浮動平台,一座漂浮城市將能在旅遊旺季時擴增範圍以容納觀光人潮,甚至還能拓展出空間接納難民,待人潮退去後再縮減城市規模。
社企流於韌性城市專題報導時曾提及,開發漂浮建築不需要整地、開挖與打地基,更不用填海造陸,可以保留原始的水岸環境。如此一來,建築開發不僅不用破壞生態、與水爭地,更能使建物適應不斷上升的水位,隨之漂浮移動,不因環境變動而受到影響,有效提升城市的韌性、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
Business Insider 指出,在荷蘭有超過一半的人居住在低於海平面的地區,而漂浮城市便成了兼具環境友善、適應海平面上升的新解方。Olthuis 更表示:「我們認為,在水上發展的永續性遠大於陸上。」
(Olthuis 認為,在水上發展的永續性遠大於陸上。來源:WaterStudio)
(Olthuis 認為,在水上發展的永續性遠大於陸上。來源:WaterStudio
以往與水爭地的荷蘭,如今致力於「與水共存」,目前在荷蘭已有多處地區發展漂浮屋,其中,荷蘭的 IJburg 區現為世界上最大的漂浮社區。此外,在全球也能看見漂浮屋的身影,如馬爾地夫的「Greenstar」漂浮旅館以及阿聯酋的漂浮清真寺。 Olthuis 這個漂浮屋的點子,為陸地生存空間不足的國家創造了新的可能,也成了人類與自然和平共處的創新解方。 核稿編輯:金靖恩
參考資料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