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浪來臨——與其抵擋,不如迎上它、與之共存」韌性城市講座總體場全記錄
社企流推出年度線上專題「打造韌性城市」,並同時舉辦系列實體活動,在系列活動中,我們將從社會、經濟、環境三個面向探討韌性城市的要素、分享國內外案例及發展趨勢,提供讀者更多交流的機會。首先登場的活動為:【總體場】「韌性城市你我他」,邀請到交大建築所龔書章教授與台北市政府產發局林崇傑局長,共同為邁向韌性城市提出見解與行動方案。
文:李沂霖

從宜居城市到韌性城市

交大建築所龔書章教授以英國雜誌《Monocle》所提出的宜居城市評量指標來評量台北,包含城市面積與人口、 大學數量、飛機班次、公車捷運密度、發車頻率、綠地公園比例等,「就這些評量指標來看,台北具備密集便利的交通網路、大學與學術機構高密度分佈等要素,堪稱是蠻不錯的宜居城市。」接著龔書章也整理《Monocle》中指出的完美宜居城市要件,作為未來都市改善的策略,包含 :
  1. 將高價值輕工業及工作方帶入中心
  2. 提倡中小型商業
  3. 啟動一個 24 小時的生活城市
  4. 找到一位具遠見的創意總監
  5. 為所有住宅尋求擁有戶外空間的權利:陽台及屋頂綠地
  6. 積極建立 Urban Village(都市聚落):無車、社區鄰里感
其中, 完美的 Urban Village(都市聚落)應具備幾項特點:
  1. 型態緊湊(到大眾運輸 5 分鐘內)
  2. 密度適當
  3. 住宅區內主要為步行街道
  4. 居民可以步行或騎腳踏車在商業街購物
  5. 建築內部空間能適應不同的用途
  6. 城市聚落之間彼此以輕便的大眾運輸交通做連結
  7. 一個城市中能有好幾個不同的都市聚落、每個聚落各有特色
  8. 注重人文環境、環保與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思想
龔書章一一為台北做「體檢」,指出台北已符合上述的幾項特點,如型態緊湊、建築適應不同用途、可搭乘大眾運輸連結各區等,「但最後要回到注重人文、環保與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思想,也就是我們所講的韌性城市最後一步。」
「韌性城市對我來講是永續、隨機應變、 共創的概念,應該更積極地產生行動。」龔書章口中的行動,指的是「為社會服務的設計」,首先強調「和誰一起做,而非為誰而做」的共創精神,他表示:「應以設計為核心往外擴張,創造更新的教育系統,進而服務更多的社區。」再來則是「設計系統與機制,而非物件」,「設計出一個好的機制或方法,能讓別人再應用,將影響力擴大。」
龔書章提及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案例「WikiCity」 如何實現城市願景,「大家都知道 Wikipedia 是共創一個百科全書,而 WikiCity 則是共創一個城市。」該計畫的創新點為:遵循網路社會的共創概念,讓人民集思廣益,凝聚市政發展的共識。龔書章特別指出,阿姆斯特丹市長曾表示:「要理解阿姆斯特丹,一切都必須從民主與自由的概念開始。」這裡的民主與自由並不是指人權的民主自由,而是指當人們要做一件事情時,所使用的「方法」是民主自由的,強調落實民眾參與的重要,也就是實踐韌性城市的重要一環。
他認為,要共創城市、建立城市的韌性,政府、設計者與人民 3 個角色非常重要,並要謹記:「效益比效率還重要。」
最後,龔書章提出「共創式規劃法」應為開放性、多功能以及聰明的,還需能保持持續的討論及讓大眾專業化,龔書章表示,「目前台灣的共創方法都不夠聰明,要能持續地討論更是不容易,而最難的則是大眾的專業化。」
(交大建築所龔書章教授。來源:社企流)
(交大建築所龔書章教授。來源:社企流)

當大浪來臨:成為「衝浪者」,而非抵擋者

台北市政府產發局林崇傑局長則認為,目前 3 大改變全球的大勢為:氣候變遷、高齡化社會以及數據科技。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當極端氣候出現,現有的社會基盤設施可能無法阻擋,如大雨一來恐將淹水成災,解方不應只是持續挖深水溝;而高齡化社會的到來也將改變現有的機制,包含政府體系、社福單位運作等都需重新應對;再來,數據科技更進一步地改變了原本的營運模式及經濟架構,身處其中的我們該如何因應?
林崇傑接著說道:「我們建造不斷成長的城市架構,當我們能學結構做設計、創造一個能抵擋地震的房子,但卻無法料到會有飛機撞過去。這說明一件事:我們都在自身想像的限制因子下去做規劃,當改變出現,你原本所設想的計畫就會瓦解。」城市需具備面對變動的能力,是現今需要面對的重要議題。
(台北市政府產發局林崇傑局長。來源:社企流)
(台北市政府產發局林崇傑局長。來源:社企流)
林崇傑以「竹子」形容韌性的表現,他說:「竹子雖然扎根不深,看似禁不起強風,但竹子群聚在一起,面對狂風暴雨時,運用彼此的力量連結、互相分擔,即是韌性的展現。」林崇傑指出在面對思考韌性城市時,有 2 個主要的觀念:
1.在變動環境下持續發展 2.遭遇巨大變化後能迅速地恢復(並非恢復原樣) (延伸閱讀:台東嘉蘭村重建之路:不只是把倒下的房子蓋起來,更要讓災民成為重建的主人
要達到上述目標,就需運用「調適治理」,第一,地區的簡單化與在地化,讓一切需求由在地供給,尋求永續的發展;再來,地方產生多樣的條件以適應風險,並具備一定的靈活度面對各種情況發生。調適治理的重點在於:確保彈性、重視網絡並分散權力。
林崇傑透過推行多項計畫,例如 URS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都市空間分享平台、Open Green 等來活化城市空間,建立城市與人之間的連結,共同策動改變。
「我相信力量會彼此互相渲染,藉由獨立的小個體各自努力,針對想改變的社會做出行動,這些連結能產生互動的網絡關係,產生新的可能性,這樣的機制則最符合一個韌性城市的需要——面對不斷改變的外在世界,隨時可以因應挑戰、產生新的力量。」
最後,林崇傑以一張大浪來襲的圖片做結,圖中有人築起牆來防止大浪的威脅,也有人衝起浪,與之共存。大浪表示社會面臨的變動,期許人人都如衝浪者,不是一味地抵擋變動,而是保有彈性與之共處。
(活動結束後,社企流、講者及參與者合影。來源:社企流)
(活動結束後,社企流、講者及參與者合影。來源:社企流)
核稿編輯:金靖恩
社企流推出年度專題「打造韌性城市」與精華懶人包,並同時舉辦系列活動講座,從社會、經濟、環境三大層面分享國內外韌性案例及發展趨勢,邀請大家一起來幫城市做體檢,讓我們的城市更韌性! → 手刀報名去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