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YouratorPhoto Credit: Yourator
文:Yourator 2020 年,社企流聯手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針對 22 至 40 歲的台灣青年展開《青年世代X未來職涯大調查》。其中高達 74.3% 的年輕人表示,即便目前不是在慈善機構、非營利組織工作,也希望透過工作去改變或回饋社會。
在台大任教 25 年,曾面對無數學生尋求指引的李吉仁教授,也得出類似的結論:越臨近千禧世代的孩子,越期望將日復一日的為了薪資的勞務,昇華成為社會奉獻的天職。然而,大部分學生仍會在畢業後,因現實考量而進入傳統盈利導向的組織,使得台灣社會創新企業缺少新鮮血液的灌溉,影響力難以擴及更大的雲層。
因此,李吉仁教授協同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 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劉安婷等人,共同創立 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期望能媒合更多資源,降低薪資等現實因素的干涉程度,讓社會創新領域成為青年在職涯選擇上的公平選項。
此外,去年自台大國際企業學系退休後,李吉仁教授便接任誠致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一職,翻開屬於自己的人生新篇章,投身社會公益職涯。本週的《職涯履行家》,特別邀請李吉仁教授闡述 School 28 的發起緣由,以及他如何探尋自己內心的 Calling,不停塑造新的模式,協助下一代發展自我、共創更好的社會光景。
(其他播放平台:https://linktr.ee/creatingourfuture
【 EP11 訪談精華】 8:58 School 28 沒有真的 School 24:56 只要有老闆就有衝突,所以他毅然轉職 30:27 School 28 發想到執行只花了三個月!? 32:04 成功,本不該只有一種定義 37:54 菜鳥報到,請問何謂 ESG

從輔導學生的職涯,步步建立 School 28 雛形

「 Z 世代、千禧世代的孩子,真的跟過去的不一樣了。」
在台大任教的 25 年時光,李吉仁教授時常協助學生撰寫履歷、探索職涯方向。在這期間,他發現近 5 年的學生選擇職業時著重的面向,相較先前幾個世代有極大的改變。雖然對於報酬仍舊在乎,但他們同時希望工作能發揮正向影響性、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甚至會尋求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的實習機會。 然而,當他們實習結束,準備謀求第一份正式工作時,還是傾向在大型企業或外商公司就職。李吉仁教授表示:「學生並不討厭那些實習工作,相反的,他們非常喜歡裡頭的工作氛圍。」那什麼促成學生做出這樣的職涯選擇?原因無他,仍舊因為待遇與報酬上的差距。另一個關鍵因素,這些社會創新組織大多成立較晚,人力、資源也都不足,新入職員工無法得到良好的教育訓練,容易帶來挫折感,也會使得對職涯的想像力變小。
實際進入公益組織後,李吉仁教授意識到在困難議題的推廣上,格外需要年輕人及創新思維的人才。便於去年底,與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共同籌備一個大型計畫,嘗試解決這個社會問題。他們首先的想法是建立起一個模型,聚集台灣具有解決社會問題使命感的組織,並且幫他們找到對的人加入。
什麼是對的人?擁有豐富管理學知識的李吉仁教授表示:「那就是二把手-一個對組織發展具有關鍵位置的角色。」目前檯面上的組織,創辦人就是他們的一把手,並且為了組織四處奔波,需要專業人才來協助他們管理並擴張組織,擔任業務開發、 CXO 等職。這樣的人才需要精心挑選,投注資源培育,從而孕育出 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

School 28 孕育管理人才的方式,以及長期幫助社會創新領域的願景計畫

「我們就像造一個橋,讓對的人過去,轉換他們成為社會創新領域的重要人才」
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其實並不會建實體的學校,實質上是個在職人才培育計畫。本屆預計挑選約 30 位參與者,他們不必離開原有的工作崗位,得另外安排時間參與培訓課程、討論行動專案等。李吉仁教授提到:「我們得要有一個學校的過程。首先挑選一些具有熱忱、有一定其他產業的工作經驗的學生進來,帶領他們回到初心、最大的感動,並且在最後給予一份完整的職涯發展方案。」
(School 28 的 4 大服務項目。來源:School 28)
(School 28 的 4 大服務項目。來源:School 28
至於這些人才中,期望幾位真的投身社會創新領域呢?李吉仁教授想達到至少 1/4 的轉換率,也就是 5 至 6 位學員轉換到社會創新領域工作。「就算我們做 10 年,也無法填補台灣所有社會創新組織需要的二把手數量,但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槓桿。」也就是藉由這個計畫,首先扶植起部分社會創新組織,藉此帶動更多台灣青年加入這個領域。之後,有社會使命感的人才甚至不必參與這個這個計畫,也能自主投身影響力職涯。

創新思維與社會使命感,參與 School 28 必備兩大能力

李吉仁教授提到,其實網站上已經清楚列出 3 大特質與 3 大能力,分別是「利他使命感」、「成長性思維」、「成果導向」,以及具有「解決問題」、「推動執行」、「敏捷學習」能力的人才。李吉仁教授進一步勾勒出較為清晰的面貌:
一、對議題有所有權感
3 大特質中有一點是「利他使命感」,這不單止具有奉獻精神,而是對於特定的、你想關注的社會議題,要有一個更明確,甚至狹隘的方向。李吉仁教授直白的解釋:「因為社會議題太多了,你不可能全部都顧及。」因此 School 28 希望找到具有方向感,而不是單純對社會創新有興趣的人才。即使目標不在這次合作的組織裡,如果台灣存在適合他著力的組織,對於整體創新領域的發展也是好的。
二、創新思維突破困境
「成長型的人,對於創新,以及因創新而產生的挫折,會有很大包容力。」
每一個社會創新組織處理的議題都是困難議題,如果用傳統的商業思維就能夠解決的話,這個問題就不會持續存在了。因此,需要用沒有人想過的思維去著力,是不是一個可以改變,具有學習心態的人的成長型人才便極為重要。
(李吉仁教授與 Yourator 暢談 School 28 理念。來源:Yourator)
(李吉仁教授與 Yourator 暢談 School 28 理念。來源:Yourator
教導過無數優秀青年,李吉仁教授認知到,台灣考試領導教學的方針,遍及整個義務教育體系。學校普遍只會傳授判斷考試答案對錯的技巧,缺少往內心的自我探索。有能力的孩子可以輕鬆應付考試,這也不代表他了解自己的內心,自己對熱情的嚮往。李吉仁教授也指出:「有競技理論能夠說明,如果待在贏者圈裡面,行動方針會變的保守。」
李吉仁教授最後再次強調:「每個人都應該能用不同的角度,去定義自己的成功。反過來講,這個社會應該要能包容更多種不同的成功。」 全文轉載自 Yourator,原文標題:引導青年回應心底的社會使命,李吉仁創立 School 28 人才培育學校 - 職涯履行家 EP11
在發展影響力職涯的道路上,School 28 提供你免費在職能力培育、發展職涯,人際連結的機會。加入 School 28 用 24 週建立社會創新人才必備技能與思維,實踐對社會更好的初心! >> 了解更多 School 28 計畫 >> 即刻申請 School 28 計畫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