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種的田」北市「小田園計畫」扎根建中,師生共耕學田
近年來讓學生走出戶外學習蔚為風潮,台北市政府與學校共同推動「小田園」教育體驗學習計畫,使食農教育向下扎根。
整理/林孟正、劉易軒
台北市為打造為綠色田園城市,由教育開始向下扎根,從104年開始,持續推動「小田園」教育體驗學習計畫。其中由建中開設的特色選修課「永續餐桌」,讓學生們走出教室,親自培育小田園。(同場加映:食農教育扎根 北市「小田園」明年突破300校
根據田園銀行網路平台的資料顯示,「小田園教育計畫」目的是讓學生藉由農事體驗與實際操作,促進學生喜愛及認識在地糧食,以達到教育扎根之功效。
根據中央通訊社的報導,建中師生聘請金山度咕屋主何俊賢博士作技術指導,自力打造小田園,用生態工法打造枕木水梯田、蔬活植栽箱、生態育苗牆、落葉堆肥裝置等。
此外,學生也主動參與小田園規劃設計,例如種植百香果以裝飾老舊牆面、設計小田園解說大圖、自製驅鳥稻草人等。
(師生自力打造生態育苗牆。來源:田園銀行網路平台)
(師生自力打造生態育苗牆。來源:田園銀行網路平台)
根據東網的報導,建中的學生在校內從水梯田的建置整地、插殃、除蟲、到收割,全都透過同學互助互信合作完成。
 建中小田園結合社會資源加入社區巡禮「探索動物園」,讓學生學習動物排遺及落葉堆肥的知識,並邀請樸門永續設計學會辦理樸門工作坊,教學生利用厚土種植進行褐根病土壤生態處理及落葉堆肥。
師生最後藉由校內家政課舉辦成年禮香草餅乾製作,舉辦以「食物」為主題的國際交流活動,分享都市農耕經驗,把人、食物、土地結合串聯起來,延續田園城市「永續餐桌」教育計畫。
根據聯合新聞網的報導,學生除了落實課程中所學外,也到國小推動食農教育,教小學生用本土黃豆做豆渣餅。(同場加映:食安問題層出不窮 立委呼籲推動「食農教育法」
學生也有遇到挫折的時候,像是在稻子結穗後,平時很少吃「大餐」的都市麻雀橫掃稻田。由於插稻草人阻嚇不了,又不想在稻田上方覆網,收割時,稻穗都快被麻雀吃光了,更能體會「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學生體驗枕木水梯田美化整理。來源:田園銀行網路平台)
(學生體驗枕木水梯田美化整理。來源:田園銀行網路平台)
根據聯合新聞網另一篇報導,公園處處長黃立遠表示,小田園教育體驗學習計畫,結合農夫生活美學與環境實用性,從零到有體驗種植辛苦與培養土地情感。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北市小田園計畫將滿2週年,其中「綠屋頂計畫」已有36所學校設置,利用校舍頂樓空間栽種,各校透過小田園計劃,融合自然領域、生命教育、環境教育及生活體驗課程。
核稿編輯:黃思敏、林冠吟
參考資料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