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教室、走入鄉間,交大生用竹子打造農夫市集
生命力新聞/記者陳泓儒、郭卜瑄(2016年3月18日)
從教室出走鄉間,來自交大各科系的學生在短短一學期內,將峨眉鄉湖光村以竹材建物打造成智慧便利的社區空間。從設計到完工都由學生全程參與,他們並非紙上談兵,而是實際組裝、搭建出實用建築,甚至打造象徵稻穗的互動燈飾在橋上搖曳,兩排如飽滿稻穗的竹條交會成農夫市集的場地。
「智慧生活與場域義築」這門課是交大全校課程革新計畫之一,目的在推廣行動與問題導向的教學、整合通識與專業學程。開課老師許倍銜發現建築所的學生其實不熟悉建材特性,也缺乏實務經驗。與一般大學生相處過後,他認為這些學生也能夠勝任建築、互動科技的基礎學習和實作,便將醞釀兩年多的構想提出向教育部申請了這項計畫。
(圖:交大建築所的許倍銜老師說明學生設計的義築模型。圖片來源

多方面課程準備 吸引各科系學生

計畫過程中合適的場域並不好找,需要當地支持、協助以及空間地理配合。在一次契機下他參加峨眉鄉插秧的活動,發現當地居民的熱情,就決定將計畫實施的場域定在峨眉鄉湖光村。考量湖光村主要發展農業,許倍銜採用竹子做為主要的建材,一方面竹材是建築系學生不熟悉的材質,另一方面也希望盡量貼近自然。
第一堂課教室來的四、五十個學生包含電機、外文、會計科系的大學生,也有建築所的研究生。為了確保課程目標,許倍銜以問卷篩選學生,僅留下其中三十個名額,替教學品質把關。留下的同學不僅是相對積極度高的,也刻意將各科系分散,訓練他們互相合作。

培養團隊合作 各自為課程努力

許倍銜將居民邀請到學校開座談,和學生共同談論對於峨眉未來的想像和需求,根據當地產竹、種米等特色以及當地地形與空地,設計出涼亭、農民市集、峨眉入口互動路燈等企劃。
建築所許宏瑋說起自己第一次單獨到峨眉訪查,由於對路況不熟而迷路。不知所措時,對向騎機車來的居民對他問了聲:「同學你是交大的齁?」許宏瑋那時就知道自己得救了。
由於課程性質是通識也是服務學習,各科系的人之間協調相當不易,除了掌握的知識專業不同,共同的空堂時間也更少,同為交大建築所的陳奕至坦言,自己覺得最大的困難點在於共同時間的規劃運用。
期中前上課教授的基礎概念、電子軟體設計,同學除上課演練,課後尚得向助教討教。老師的角色不僅只是老師,更像專案的執行。許倍銜花在尋找資源、聯絡的時間明顯增加,上課內容不考試而以交作業替代,促使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與居民竹藝師互動 打造義築

期中後課程進入實作,除了模型實際測試外,小組成員也開始找校園內的空地進行初階的建材拼接。無論是竹建材或農村環境與生態,建築所學生與一般大學生都了解不多,然而在許倍銜穿針引線下,竹藝師與業界建築師、助教等人都投入教學,協助學生親手處理建材的拼接、裁切。
陳奕至回想當時偕同當地居民與竹藝師討論時,有許多專業用詞、行話都聽不懂,台語也一知半解,急著想加入討論幫忙,卻礙於對基礎技術的了解不深而難以即時上手。大學課程中的學術理論與基礎技術分離,確實讓現今的學生與技術層面的知識脫節,然而這樣的課程卻也提供他們機會進行實務的操作學習。

創新課程 培養學生實務經驗

對於許倍銜來說,能夠完整的參與企劃、跨出單純的企劃設計並全面瞭解建築從無到有的各步驟,對於學生來說是相當好且必要的鍛鍊,當大學的課程得以讓學用產生更緊密的連結,教育才算落實。然而他也承認,這樣的課程策劃並非適合任何科系,佔大學課程的比例也不可能太多。
「智慧生活與場域義築」雖然就結果來說是成功的,目前義築作品從完工到經過颱風過境修補後,也成為當地居民的休憩育樂與交流的重心,然而課程內容對於學生的負擔卻仍待調整,未來課程延續的方向將以此再檢討,也期待能將建築結合更多數位科技,將教學推展到其他領域。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交大創新課程 生態融入建

文章標籤

  •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新聞網站:http://www.vita.tw。粉絲專頁:http://goo.gl/st2w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