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Gustavo Fring on PexelsPhoto Credit: Gustavo Fring on Pexels

​社企流/文:蘇郁晴
近幾年,我們常能從連鎖超市、便利商店的貨架上,看到許多印有通路自家 logo 的產品,種類從零食飲料到生活用品無所不包。
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Kantar Worldpanel)報告指出,近幾年台灣消費者對零售商自有品牌的態度逐漸轉變,不但購買的人數變多了,還有消費者因此成為通路自有品牌的鐵粉。
每間通路開發自有商品的目的大不相同,但往往都希望能有更多自主發揮的空間,推出符合自己期待、或吻合自身理念與價值的產品。

推出物超所值、客製化商品,吸引顧客眼球

多數通路業者開發自有商品的目的,不外乎是以利益最大化為考量,打破過往由品牌供應商掌握商品成本的規則,自尋合適且成本較低的代工廠商,創立自有品牌,為消費者祭出通路限定、價格優惠的商品。
這樣的模式不僅能省去商品從製造、運送、上架至銷售的層層成本,有利於毛利率,通路更能藉此進行差異化經營,建立品牌的獨特性並提升消費者的忠誠度。

以解決問題出發,開發最友善的商品

有別於以追求利潤的「價格導向」主流,亦有一些通路採「價值導向」策略,從永續、利他的組織願景出發,為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而開發自有品牌商品。
如長期支持有機農業的蔬食通路「里仁」,為了減少傳統棉花種植大量使用農藥,對土地與棉農所造成的危害,開發出毛巾、內著與時裝等有機棉織品。為了支持有機米耕作,紓緩米盛產的狀況,攜手食品廠商將有機米加入各種鹹甜的主食與零食,開發出米麵包、米月餅等特色米食。這些里仁限定的食品,不僅吸引了一群鐵粉支持,更因為堅持減少化學添加物的配方,帶動了市場「少或無添加」的風潮。(延伸閱讀:減法飲食學——全球吹起「少或無添加」風潮,食品成分越單純、越健康
又如關注環保生活的台灣線上通路品牌「好日子」,則以減少生活中的塑膠製品為核心,選購並開發各種友善環境的生活用品,自有商品包括以竹子及可再生尼龍取代塑膠打造的竹牙刷、耐熱防水且便於攜帶的食物袋等等,都是以友善自然環境為出發點,期盼帶給消費者便利的同時,仍能邁向永續的生活。(延伸閱讀:竹牙刷+食物袋幕後推手:當環保像刷牙吃飯一樣簡單,每天都是環保的「好日子」
(好日子從減塑出發,推出各種替代一次性塑膠的生活用品。來源:好日子 agooday 粉絲專頁)
(好日子從減塑出發,推出各種替代一次性塑膠的生活用品。來源:好日子 agooday 粉絲專頁
​根據專業諮詢機構 Pricewaterhouse Coopers(PwC)《2020 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 將近一半的消費者期待企業為環境負起責任;在新冠肺炎影響期間,消費者對企業永續經營的關注程度更是大幅飆升。
隨著大眾的環保意識高漲,近年消費者在購物時的考量,已不僅僅是由商品價格驅動,更多了對價值的考量。因此當越來越多的企業以永續價值為經營方針,不僅能對環境、社會產生正面效益,更是打動消費者、深化企業價值的關鍵。
核稿編輯:李沂霖
此文章由里仁支持、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

個人如何回應趨勢,成為掌握國際脈動的職場人才?組織如何注入永續思維,打造兼顧獲利與社會影響力的經營法則?即刻閱讀《全民的 ESG 入門課——跟大師學企業倫理,掌握永續趨勢》專題,從不同產業領導者及企業代表身上,一探各行各業的成功之道。

文章標籤

  • 里仁 X 社企流良善供應鏈專欄

    里仁 X 社企流良善供應鏈專欄

    里仁自 1998 年成立,秉持「開店不是為了做生意」之核心,透過推廣有機來翻轉人與土地的關係。因為相信最真實的好處來自互利而非自利,最長遠的合作是彼此感恩互助而不是競爭逐利,里仁以串聯上下游的通路角色出發,多年來持續在農友、廠商和消費者之間分享溝通,促成一個相倚互信的夥伴關係。
    里仁與社企流共同策劃「良善供應鏈專欄」,收錄國內外趨勢新知,盼連結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打造友善環境、互利共好的網絡,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十二項(SDGs 12)「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