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Bas Emmen on UnsplashPhoto Credit: Bas Emmen on Unsplash

文:環境資訊中心(2020 年 4 月 9 日)
「給愛麗絲」的音樂一響起,台灣人像是被輸入指令般,提起垃圾便往外衝:黃色車子是一般垃圾,白色車子是資源回收,果皮是堆肥,人吃不完的是廚餘。
平凡的日常舉動,卻讓外國人嘖嘖稱奇:台灣是垃圾處理天才!

你的街角,就是我的垃圾場

1990 年代,各掩埋場瀕臨爆量,家戶垃圾無處可去。棄置在街角的垃圾臭氣薰天,各鄉鎮衝突不斷,垃圾大戰在街頭真實上演。
(1997 中壢垃圾大戰,棄置街頭的廢棄物宛如垃圾長城。來源:柯金源)
(1997 中壢垃圾大戰,棄置街頭的廢棄物宛如垃圾長城。來源:柯金源)
為了解決垃圾問題,政府開始推動一連串廢棄物處理政策,其中包含:廣設焚化爐、回收分類和垃圾不落地。雖然政策剛實行時,遭遇了許多混亂與批評,但多數民眾仍願意配合,垃圾問題也漸趨平息。
(民國 90 年之前,「河岸第一排」往往與「垃圾山」畫上等號。來源:柯金源)
(民國 90 年之前,「河岸第一排」往往與「垃圾山」畫上等號。來源:柯金源)

從垃圾之島到垃圾處理天才

20 年來的每一天,台灣全體人民一起練習倒垃圾、分類、自備購物袋,對垃圾的看法已有別以往:以前垃圾就是要往路邊堆,到現在看到街上有垃圾會覺得沒有公德心。
根據環保署的數據,回收率從一開始的 5%,成長到近年的 50%,成果斐然,吸引各國報導、觀摩借鏡,被譽為垃圾處理天才!

數據背後的真相:你的回收不是我的資源

但政府沒說的是,許多回收物,最終都進了焚化爐。
等等⋯⋯先別急著生氣,回想一下,你都有把垃圾丟對嗎?
就算丟對了,你有先洗乾淨、晾乾再回收嗎?(重要!)
即使你前面都做到了(你超棒),事情遠比你想的還複雜。
為了滿足消費市場需求,商品使用的材質多元,光是塑膠就有 7 大類,可是我們大多丟在同一個「塑膠類」回收桶。到了處理廠後,再以人工揀選篩分:
複合材質,不行。
未標示材質,不行。
有殘渣、發霉,不行。
被同袋的殘渣汙染,不行。
(回收物進到處理廠後,需經人工揀選分類,過程漫長且不符經濟效益。來源:我們的島)
(回收物進到處理廠後,需經人工揀選分類,過程漫長且不符經濟效益。來源:我們的島
實務上,只有寶特瓶、牛奶瓶等瓶罐類由於材質單一,回收再利用的狀況較佳。自民國 90 年代以來,每人每天平均垃圾量不減反增,現有的垃圾處理系統早已不堪負荷。在處理量能不足的情況下,其餘的塑膠垃圾因種類複雜、回收價值低,大多堆置於回收廠內,最終還是進了焚化爐。
台灣多數的焚化爐正在老去,掩埋場也已沒有空間,但我們製造垃圾的速度卻越來越快⋯⋯會不會哪一天,垃圾大戰又在街頭再次上演?

下一步:從垃圾「處理」天才,進化為垃圾「減量」天才

2015 年,一段影片震驚了全世界——海龜鼻子裡,居然出現了塑膠吸管!引發熱議的同時,也讓許多人認知到:「大量一次性塑膠的生活模式,已對無辜的野生動物造成傷害。」近年有越來越多海洋生物因人造廢棄物而死的新聞,令人心碎。
隨之帶動的淨灘風潮,讓更多人真實看見沙灘上的垃圾來自陸地、來自日常生活,進而願意改變習慣、甚至加入倡議。
世界各國也開始意識到,面對垃圾問題,「處理」已經不夠,「減量」才是根本。台灣在 2018 年領先全球,推出 2030 限塑政策,各國也陸續跟進,期望從源頭為地球減少負擔。
(飲食是拋棄式垃圾的大宗來源,台灣據此制定 2030 限塑政策,期望從源頭減少廢棄物。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飲食是拋棄式垃圾的大宗來源,台灣據此制定 2030 限塑政策,期望從源頭減少廢棄物。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從政府、企業到個人,有很多人正在為地球努力著,但需要更多人加入。試試以下的行動小提案,仔細檢視日常生活,其實有許多方式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垃圾。習慣之後,你會發現生活變得好清爽!
仔細檢視日常生活,其實有許多方式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垃圾。 
例如:自備環保杯、就口喝,從小地方開始練習,養成習慣後,你會發現生活變得好清爽!

1. 加入不塑之客

「不塑之客」是全台最大的減塑生活分享平台,超多日常小技巧,讓你跟爆炸垃圾桶說掰掰。撕開飲料封膜直接喝、跟早餐店阿姨說「不用提袋」,都能在社團裡得到超多讚!

2. 試試手工皂、洗髮皂

浴室裡的瓶瓶罐罐多是塑膠材質,用完即丟。而皂類的包裝簡單、成分相對單純,旅行時攜帶也超方便!

3. 外帶改內用,並選擇使用環保餐具的店家

不必自備餐具,吃完也不必處理垃圾,還能享用新鮮現做的餐點,最適合懶惰的你!

推薦書籍

1.《不塑過日子:家裡零垃圾的極簡生活練習》,幸福文化。
2.《減塑生活:與塑膠和平分手,為海洋生物找回無塑藍海》,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3.《塑膠島》(繪本),字畝文化。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垃圾之島大變身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參考資料

集資限定!Sunny X 唐鳳「Taiwan Can Help!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會創新動能」直播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社會創新動能如何協助減緩疫情?唐鳳大神現身,與你線上面對面聊聊推動「口罩 3.0」政策背後的社會創新思維、社企創業家面對疫情的機會與挑戰,以及未來工作模式轉型的契機。此場直播僅開放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贊助者觀看,快別錯過與天才大臣交流的機會! >>>手刀加入集資計畫

文章標籤

  •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