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Ram Krishanan Photo Credit: Ram Krishanan
在印度,每年都有超過 3 億人因無水所苦,許多人因為取水距離太遠脫水身亡。為解決此問題,一位 72 歲的工程師奶奶,10 年來與大自然合作,打造逾百座「節約水壩」(Check Dam),改善近兩萬人的生活。這樣的智慧值得近幾年因氣候改變,不時需面對限水乾旱期的台灣借鏡參考。

整理/林孟正、劉易軒
近幾年來,當印度雨季結束,政府就必須利用火車或水車運送水至鄉村及農村,然而,不少人則因取水距離太遠而導致脫水身亡。
在 2000 年,印度西部的拉賈斯坦邦(Rajasthan)發生嚴重旱災,當地的水壩工程師魯宜雅(Amla Ruia)創辦阿卡爾慈善信託組織(Aakar Charitable Trust)站上抗旱第一線,運用先人的智慧,帶領當地團體一起蓋「節約水壩」解決缺水問題,而魯宜雅也因此獲得「水之母」(Water Mother)的封號。
「我看到政府運送水到各個村落,但我認為這並非長久之計,一定有更持續的方法能夠解決這個困境。」魯宜雅說道。
根據 BBC 報導,魯宜雅的造壩方法,並非開挖土地打造人工蓄水池,而是藉由打造斜坡、隔出空間,順著地形汲取水源在這些「天然的水盆」中,讓大自然幫忙蓄水。在造壩工程開始前,她會與當地人及專家共同評估在地能蓄水的地方,魯宜雅表示:「這並非新的方法,我們的祖先以前就是這麼做的!」
旗下的工程師辛加(Drigpal Singha)補充道:「我們打造的水壩結構只有在中段設有水泥牆,其他部分是用泥土做的,當水壩裝滿水時,水會直接被土壤吸收,讓鄰近的井水位升高。」這樣的做法同時也可避免大壩潰堤的風險。
當雨季來臨時,節約水壩能達到補充地下水位的功能,讓含水層和鄰近村落的井在旱季來時有水可用。
(魯宜雅的造壩方法,並非開挖土地打造人工蓄水池,而是順著地形讓大自然幫忙蓄水。來源:Aakar Charitable Trust)
(魯宜雅的造壩方法,並非開挖土地打造人工蓄水池,而是順著地形讓大自然幫忙蓄水。來源:Aakar Charitable Trust
人間福報報導指出,節約水壩與一般的水壩不同,只需 2-3 個月就可以完成,且不需要大規模的遷出人口,整體而言較符合成本效益,目前的成本分配由阿卡爾慈善信託組織提供 60% 的資源,剩下 40% 則由當地社群負責。「從造壩工程的成本分擔到施工及維護,我們讓在地農民都參與其中,如此一來,他們也就有獲取所有權的感覺。」
地球圖輯隊報導,魯宜雅與造壩團隊,在拉賈斯坦邦打造了超過 200 座「節約水壩」,改善了超過 115 個村落的生活。魯宜雅期許有越來越多人了解節約水壩的益處,希望能提升節約水壩的數量,由每年平均打造 30 座,提升至每年 90 座。
(「節約水壩」改善了超過 115 個村落的生活。來源:Aakar Charitable Trust)
(「節約水壩」改善了超過 115 個村落的生活。來源:Aakar Charitable Trust
在 2016 年,魯宜雅因其傑出的社會貢獻,獲頒印度《周日標準報》的「女神獎」。根據 THE BETTER INDIA ,節約水壩帶來的水量足以讓農民一整年皆能灌溉作物,過去一年只能收成一次,而今收成 3 次不成問題。同時,因豐收而帶來收入的增長,也讓農民得以開始發展畜牧工作,許多家庭擁有 8-10 頭牛,可帶來牛奶、精煉奶油等收益。
直至今日,節約水壩不只解決缺水的民生問題,更進一步為村民創造更多收入、提升生活品質;除此之外,原本那些等著取水無法去上學的女孩,也得以重回學校。
核稿編輯:李沂霖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參考資料

文章標籤

  • 社企案例地球村

    社企案例地球村

    由社企流編輯群介紹世界各國社會創新案例,讓你不出門也知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