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MIT NewsPhoto Credit: MIT News
光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古時人類用火把照明,隨著時代推移,現今人類談論的是如何使用再生能源驅動電力。但在未來,更加進步、環保的照明方式,或許只需栽種幾盆植物即可。
整理/李沂霖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奈米生物科技研究團隊近日宣佈,他們已成功培育出「會發光的植物」,經過不斷優化,有望運用於室內照明,甚至能取代路燈。
科學家經研究發現,將植物葉片高壓浸泡於含有螢光素酶(luciferase)、螢光素( luciferin)以及輔酶 A(co-enzyme A)3 種元素的特製的奈米粒子溶液中,即可令植物自行發出近4 小時的微弱光線。
統計顯示,照明設備消耗了全球約 20% 的電力,此項研究計畫參與者 Michael Strano 表示:「我們的願景在於令植物具備如檯燈般的功能,但不需要插電,僅需透過自身的代謝作用即可發光。」
過去科學家也曾利用基因轉殖技術讓植物自體發光,然而這項技術能應用的植物種類有限,而今,MIT 研究團隊的方法能適用在多種蔬菜如芝麻菜、菠菜、芥藍、西洋菜等植物身上,目前團隊致力於提高發光效率以及改造喬木植物。
未來,研究團隊希望能研發出以塗抹或是噴灑的方式取代將植物浸泡於溶液中,將這項令植物發光的技術運用於街道上的樹木以及其他大型植物上,「我們的目標是找出一種作法,在植物的幼苗期或成熟期皆適用,並能在其生命中延續。」
然而,如果要用植物來取代照明設備,若只有「開燈」的功能怎麼行?研究團隊表示,藉由加入螢光素酶的抗化劑,植物即可具備回應環境狀況的能力,當植物所處的環境光線充足時,就會呈現「關燈」狀態,並不會持續散發光芒。
Michael Strano 表示,植物具有自我修復的功能,並早已具備適應戶外環境的能力,如今已經到了一個良好的時機,去思考如何運用植物奈米學作為未來照明的選項。相信不久後的將來,盆栽將能成為家中的照明光源,而種植樹木則相當於裝設路燈。
核稿編輯:金靖恩 參考資料
【社企流 iLab 第四班 Try It 實驗家誠心徵件】 我有一個改變世界的好點子,然後呢?為了減少「然後點子就死掉了」發生,社企流 iLab 與你站在同一陣線,提供 Try It 實驗家技能課程、諮詢輔導、媒合交流、獎金補助⋯⋯ 
如果你希望能透過創新模式改變你關注的社會問題 如果你願意為這個志業給予比試試看不行就轉身再多一點的承諾與實際付出行動 ▷ ▷ ▷ 歡迎來投件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