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ecologicstudioPhoto Credit:ecologicstudio

編譯:魏守芸 目前世界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達到一個重大的轉折點。根據聯合國最新的報告指出,全球必須在 2050 年達到二氧化碳零排放,否則就會加速氣候變遷,面臨到災難性的後果。(延伸閱讀:當氣候變遷預言成真,「碳棄世代」如何邁向不需嘆氣的未來?) 在愛爾蘭,當地政府致力於制訂策略欲抵擋這股趨勢,如將風力發電、電動車等產業擴大規模。同時,在都柏林的一棟建築物則進行了一項小型實驗計畫──「城市窗簾」(urban curtain),能吸收空氣中的污染物與二氧化碳並用來培養藻類。
(當髒空氣從布料底部進入塑膠布料後,藻類便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汙染物,並從頂部釋放氧氣,隧道彎曲的路徑能幫助優化這一系列物質的流動。來源:ecologicstudio)
(當髒空氣從布料底部進入塑膠布料後,藻類便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汙染物,並從頂部釋放氧氣,隧道彎曲的路徑能幫助優化這一系列物質的流動。來源:ecologicstudio
這項計畫名為 Photo.Synth.Etica ,從 2018 年 11 月初開始,有時效性地覆蓋在這棟位於都柏林城堡建築的第一、二樓上。一張張超過 20 呎長(約 6 公尺)的大型生物塑膠布料,內嵌充滿了藻類的隧道。當髒空氣從布料底部進入後,藻類便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汙染物,並從頂部釋放氧氣。隧道彎曲的路徑能幫助優化這一系列物質的流動。都柏林的這項實驗,每天能夠從空氣中吸收大約一公斤的二氧化碳,約與 20 棵樹有同等的效果。 發明這項設計的公司 ecoLogicStudio 位於倫敦,在 2018 年的氣候創新高峰會上提出這項計畫。建築師 Claudia Pasquero 與Marco Poletto 重新思考了建築物的外牆設計,將其視為一個具生命的系統。「這個概念揭示了未來建築的想像——未來建築物能夠『活過來』,產生能源、代謝汙染物,進而成為一個城市中的生物偵測器。」
(成長迅速的藻類,比起樹木能更有效率地行光合作用。藻類還能被用來製作成食品或是產生能源。來源:ecologicstudio)
(成長迅速的藻類,比起樹木能更有效率地行光合作用。藻類還能被用來製作成食品或是產生能源。來源:ecologicstudio
Claudia Pasquero 表示,成長迅速的藻類,比起樹木能更有效率地行光合作用。藻類還能被用來製作成食品或是產生能源。「為什麼我們只能把城市綠化的觀念限縮在植物呢?」 這不是建築物應用藻類的首例。在德國漢堡,一棟公寓外牆就裝設著充滿藻類的生物反應器(bioreactors),提供建物本身所需要的熱能,也同時為建築物遮風擋雨。然而,這種設計必須是永久性,而且成本高昂,造價高達 450 萬歐元(約台幣 1.6 億元)(同場加映:海藻妙用多,好吃、環保還可以用來蓋房子——世界首棟「藻能建築」,台灣也適合建造!) 都柏林的這項計畫與米蘭博覽會上所曝光的一項設計相似——來自義大利建築師 Cesare Griffa 設計一種輕量級生態數位遮蓬(bio-digital canopy)。這類能吸收二氧化碳的面料雖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但仍是現代社會中能發展的替代方案之一——我們仍然需要在這個世紀中前,達成零排放的目標以阻止氣候變遷惡化,而藻類能夠幫助抵銷一部分的碳排放,並幫助淨化城市空氣。 「這項設計為後人類世(註一)提供了一種新的生產模式。」 Pasquero 表示。她表示,生物科技(biological intelligence)可以成為解法,就像是在實驗室培養的人造肉,或是用蘑菇製成的仿動物皮革,人們將不再需要繁殖、飼養和屠宰動物。 目前這群建築師正在澳洲一間新開幕的微生物博物館安裝這項設計的永久性裝置,為大規模地應用嘗試探索各種可能。
註一:「人類世」一詞由1995年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 Paul Crutzen )在 2000 年所提出,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成立一個新的地質時代。 核稿編輯:李沂霖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