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Zeshalyn Capindo on UnsplashPhoto Credit: Zeshalyn Capindo on Unsplash
環境資訊中心/姜唯、林大利(2018 年 09 月 10 日)
英國衛報報導,根據最新研究,只要採取措施、履行氣候義務,妥善管理全球漁業和捕魚權,不但可以增加利潤,還可增加漁藏。
研究作者認為,透過改善捕撈作業和管理,可以減少氣候變遷對漁藏的影響,即使氣溫升高至目前預測的上限——比前工業化水準高 4°C,海洋中的魚類數量仍可能增加 17%。反之,如果維持現狀,就算全球氣溫只上升了 1°C,魚類的總生物量仍會下降 5%。
世界各國政府 4 日在紐約舉行新全球性公海條約的第一輪會談。此次會談旨在保護被過度捕撈的全球魚藏,使關鍵漁藏的捕撈流程更加公平。
任何協議的談判都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達成共識後還要好一段時間才生效,但科學家表示,考慮到全世界海洋生態系所受到的威脅程度,這個議題已經迫在眉睫。
(全球魚藏有賴良好的管理。圖片來源:castgen(CC BY-NC-ND 2.0))
(全球魚藏有賴良好的管理。圖片來源:castgen(CC BY-NC-ND 2.0)
隨著氣候變遷使傳統棲息地暖化,部分物種已經開始播遷,過度捕撈也正嚴重破壞漁藏。然而,根據上月 29 日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論文,透過漁業管理適應氣候暖化,並建立良好的管理體系,如監測船隊,儘管有暖化等不利因素,全球漁獲量仍有機會增加。
即使升溫達到比前工業化水準高 4°C,只要有妥善的管理,海洋中的魚類數量仍可能增加 17%。然而,如果持續採用目前的方針,就算全球氣溫只上升了 1°C,魚類的總生物量仍會下降 5%。
研究作者之一、美國環境保護基金資深科學家克萊斯納(Kristin Kleisner)說,運用衛星和網路監測漁船等新技術可以更嚴密地管理,還可以即時對海洋生態系的變化做出反應,例如,當魚群數量下降,就重新調整捕撈規則。
當氣候暖化,提高漁業管理水準可以使漁獲量增加 16%,每年海鮮供應量可以增加 250 億份,海洋中魚類數量可增加目前的近 1/3。
這個發現非常重要,因為全球有超過 10 億人依賴魚類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尤其是旗魚和鯖魚等重要的魚種。克萊斯納說,研究結果顯示,政府應該迅速採取行動,導入現代化的漁業管理。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研究:只要管得好,暖化之下全球漁獲仍有機會增加
「社企流」和「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共同製作的《碳棄世代》專題重磅登場!一同來看看你我如何於生活中執行創新的減碳解方,迎向不需嘆氣的未來。 >>> 5 分鐘帶你認識《碳棄世代》 >>>《碳棄世代》完整專題這裡看

文章標籤

  •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