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截自 developerWorks TVPhoto Credit: 截自 developerWorks TV
「區塊鏈」被認為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將能影響從選舉到農業等各個領域的發展。然而,是不是也有可能被媒體過度炒作?我們對「分散式賬本」(distributed ledgers)和「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ies)的期望是否過高?而他們能否真的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整理/李沂霖
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資訊儲存工具,具備「去中心化」、「開放性」、「獨立性」、「安全性」以及「匿名性」5 大特色,根據 MBA 智庫指出:
ㄧ、去中心化 區塊鏈技術不依賴額外的第三方管理機構或硬體設施,沒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體的區塊鏈本身,通過分散式核算和儲存,各個節點實現了信息自我驗證、傳遞和管理。
二、開放性 區塊鏈技術基礎是開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三、獨立性 基於協商一致的規範和協議,整個區塊鏈系統不依賴其他第三方,所有節點能夠在系統內自動安全地驗證、交換數據,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干預。
四、安全性 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數據節點的 51%,就無法肆意操控修改網路數據,這使區塊鏈本身變得相對安全,避免了主觀人為的數據變更。
CloudMile 提及,區塊鏈中的每一筆資料一旦寫入就不可以再改動,只要資料被驗證完就永久的寫入該區塊中。其技術是透過 Hashcash 演算法,由一對一的函數來確保資料不會輕易被竄改。
五、匿名性 除非有法律規範要求,單從技術上來講,各區塊節點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開或驗證,信息傳遞可以匿名進行。
研究並預測科技趨勢的顧問公司「 Gartner 」表示,根據「技術成熟度曲線」(註一),目前區塊鏈剛經過「過高期望的高峰值」階段(註二),正在走向一個不可避免的「泡沫化的底低谷期」(註三),而且,據 Gartner 的觀點,區塊鏈距離「實質生產的高原期」(註四),還需幾年的時間。
(技術成熟度曲線。來源:Wikipedia(CC BY-SA 3.0))
(技術成熟度曲線。來源:Wikipedia(CC BY-SA 3.0)
史丹佛大學商學研究所(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講師 Doug Galen 剛開始在評估那些宣稱有「社會目的」的區塊鏈專案時,也曾持懷疑態度,他猜想,有些專案可能被媒體過度炒作,亦或是其公關目的可能大於社會目的。
然而,在看過 193 項提案之後他開始改觀,「事實上,有許多項目真的值得關注,」他說。
根據分析指出,這 193 項提案中有 2/3 將在未來 6 個月發揮影響力;有 1/4 具「變革性」潛力;還有 1/5 正爲一些問題提供解方——這些問題若沒有區塊鏈便無法解決。
「我原本以為會有更多的炒作,但這些專案卻比我想像中還要踏實,」Galen 表示,「如果你的計畫是要解決透明度、欺詐、降低移動資金或身份成本等問題,區塊鏈確實有很大的潛力可以協助。」
Galen 與研究生團隊合作,研究了 7 個「社會公益」領域的區塊鏈應用,包含:民主與治理、土地權、慈善與援助、健康、農業、普惠金融(註五)以及能源與環境。他發現大部分的應用是在健康領域,佔了總數的 1/4。區塊鏈正被應用於創建新的醫療記錄格式以及藥物追蹤。舉例來說,新創公司「 Modum.io」即利用區塊鏈追蹤藥物的供應鏈,以證明藥品在運送途中以正確的方式保存。
根據《區塊鏈革命》一書中提及,「區塊鏈可應用於個人醫療紀錄的保存,可以理解為區塊鏈上的電子病歷。目前病歷是掌握在醫院手中而非患者自身,因此病人就無法獲得自己的醫療紀錄和病史情況,對未來的就醫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若以區塊鏈技術來進行保存,就有了個人醫療的歷史資料,未來看病或對自己的健康做規劃就有資料可供使用,而這個資料真正的掌握者是患者自己,而非某個醫院或協力廠商機構。」
根據分析指出,那些運用區塊鏈改善民主和治理的專案,是所有研究項目中進度最領先的,預計 62% 的項目將在未來 6 個月內實現,其中包括移動投票平台「Votem」公司,該公司已與蒙大拿州政府合作,允許軍方和其他海外選民進行電子「不在籍投票」(absentee ballot),也就是運用區塊鏈,提供原本因故無法到指定投票所投票之人民,一個合法又安全的投票途徑。
區塊鏈除了在健康領域被廣泛運用之外,普惠金融也是另一大應用範圍。如獲蓋茨基金會(The Gates Foundation)資助的「 Mojaloop」——一種開源代碼,旨在降低發展中國家電子支付成本;或是「 BanQu」 一個金融科技公司,用區塊鏈技術整合個人身份、錢包與經濟紀錄,幫助那些仍然沒有銀行帳戶的數十億人進行經濟活動。
而能源領域與區塊鏈的結合,則被認為具備極大的潛力。未來,將能創造新的電網形式,無需公用事業的介入。不過要實踐這樣的網絡可能至少還需要兩年,因為建立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需要很長的時間。Galen 表示,像「Grid Singularity」和「Power Ledger」等公司雖早已投入營運,其中可能有超過一半的專案須等待至少兩年才能發揮影響力。
未來區塊鏈的運用範圍將持續地顛覆我們既有的生活習慣,這場科技革命仍持續進行中。
註一:技術成熟度曲線(The Hype Cycle),又稱光環曲線或炒作周期,是指對某一特定技術的成熟度、市場接受度和商業應用程度的圖形表示。 自1995年起,Gartner 運用光環曲線來表示各項新技術發展的生命周期,分為科技誕生的促動期 (Technology Trigger)、過高期望的高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泡沫化的低谷期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穩步爬升的光明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以及實質生產的高原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5 個階段。(資料來源:Wikipedia
註二:過高期望的高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 這一時期為典型的大眾狂熱期。往往由於個別成功的案例,使社會大眾對新技術過於狂熱,產生了一些不現實的期待。(資料來源:MBA 智庫
註三:泡沫化的底谷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 這一時期技術進入了低谷,由於不能滿足大眾的期望而逐漸地被人遺忘,各種媒體業很少出現相關的文章和技術討論,新技術的效果受到較普遍的質疑。(資料來源:MBA 智庫
註四:實質生產的高原期 (Plateau of Productivity) 在此階段,新技術已經趨於成熟,新技術被廣泛應用,技術逐步穩定地占有市場,成為一種廣為熟悉的普通技術,其應用價值被普遍接受。(資料來源:MBA 智庫
註五: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又稱為包容性金融,其核心是有效、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金融服務,尤其是那些被傳統金融忽視的農村地區、城鄉貧困群體與微小企業。(資料來源:MBA 智庫
核稿編輯:金靖恩
參考資料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