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趨勢/慈善方程式 找出輸入輸出最大槓桿
經濟日報/楊珮玲(2015年4月9日)
營利事業做公益,是行有餘力時的附屬活動,還是不管景氣好壞都要有的長久承諾?
「慈善」,有沒有方程式可循?又要如何決定這些公司珍貴資源的分配原則?
如果做出的成果,是自我感覺良好卻無法具體評估的模糊影響,又該如何說服企業的權益相關人(stakeholders),將公司的寶貴資源持續投入?

慈善資源 具體管理

社會企業興起後,提倡的主要概念之一就是如何將投入公益的資源和產生的成果「數字化」和「可視化(visualization)」,以創新角度來尋找每個「輸入」 和「輸出」值的具體價值,並儘可能地嘗試量化評估。
這個趨勢不只擴及非營利組織,也促成許多營利事業中的「慈善方程式」更加具體成形。
從「輸入」(input)到「輸出」(output),從「結果」(outcome)到「影響力」(impact),這個慈善方程式的左右兩方公式和係數該如何考量?該不該隨著景氣循環機動調整?
但調整變動彈性過大是否又失去長期承諾的意義?公益的影響力該如何量化?這些都是營利事業面臨的實際難題,但近年來也有許多先驅者開路。
在「輸入值」上,許多美國矽谷的高科技企業向來對投入公益活動不遺餘力,每年從其營業利益中、收入或公司資產估價中,提撥一定比率或彈性百分比,定期捐出做公益或提供長期員工志工計畫等。
他們認為,企業長期且明確的承諾,不僅具體體現企業價值觀,也創造快樂的員工和顧客。
發明光學滑鼠的著名矽谷創投企業家史提夫.克許(Steve Kirsch)就是一例。
他先後創立許多公司,也因應不同公司特質設定不同慈善方程式,例如用其創立公司的被評定價值(valuation)的1%做公益。
他已經陸續創立過多家著名公司例如Infoseek,多年累積的基金已確實貢獻在美國的許多公益事業上。
但企業營收本會有起伏,也有些公司採取彈性調整但明確範圍的作法。例如營業利潤超過多少比率時就提撥4%捐出,如低於指定比率時就捐2%等,依企業獲利情形來貢獻。

長期捐贈 彈性調整

這些比率都是公開宣布且長期執行,也穩定公司內公益相關預算,以便於做長期執行規畫。
不只是輸入值,輸出值也同樣重要。該如何衡量投資是否值得?預期效果又該如何衡量?
在社企間普遍被使用的「社會投資報酬(SROI)」,近年來也普遍被用在營利企業的公益活動評估上。雖聽來客觀,但實際上要選擇評估項目和數值化時卻又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
以日本損保興亞公司為例,它舉辦「拯救日本」的中長期計畫,積極將保險契約網路化,省下來的紙張經費就用於社會貢獻,三年下來約有兩億日圓經費。
它在計畫中的每一個步驟都選定相關數值做為成效評估的標準,選擇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客觀依據。
它與各地超過200個相關環保非營利組織合作,加上其各地服務中心的協助宣導,公司網頁的瀏覽數增加,透過電視報紙也有近4,000萬日圓的廣告效果。
實際上保存了近90種瀕臨絕種的動植物,環境保護效果達1億5,000多萬日圓。

社會投報率 可評估

計算下來,損保興亞公司社會投資報酬率年年進步,第三年達到1.12。
計畫社會投資報酬率時,基本原則與一般計算投資報酬率相似,考慮未來成長潛力、用折現率來計算現值、做敏感度分析、預期回收期間等。
但較困難的就是,如何就公益影響力找到具體可量化的項目。
此時與相關非營利團體合作,商討選定量化項目和重點是關鍵。雖然不是所有的公益行為都容易量化,但最重要的是時刻保持高度意識,積極找尋可視化和量化的項目,並在過程中時時考慮未來評估時的客觀基準為何。
如果冷冰冰的數字之下都蘊藏著一個個看得到的受益者;如果每一個幫助的行為,都能具體算出對社會的貢獻度,企業的股東和客戶們更能大力支持企業投入公益。
(作者是專欄作家,曾任美日國際金融機構專事行銷與國際事業企畫。長期旅日,現居美國。)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