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五週年論壇:柯P、社企教母和百位講者領軍「開路」,獻給每位Change Makers社會企業的10堂課
「社企流五週年論壇」由社企流和以立國際服務攜手主辦,星展銀行(台灣)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共同策動,於今日在三創數位生活園區正式開課,和與會者共同「為明日開路」!
文:李沂霖 、黃思敏、郭潔鈴/圖:社企流
社企流自2012年成立以來,一路觀察台灣社會企業的發展,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林以涵指出,「社會企業在台灣的分布『五湖四海』,從北到南,從海到山,到處都有社企萌芽與茁壯,據統計目前有超過500家各種型態的社企。」有鑑於台灣社企累積的經驗值得回顧、傳承和省思,社企流將過去5年的經驗濃縮為「社會企業的10堂課」,透過論壇呈現給每一位關心並致力改善社會議題的Change -Makers。     兩位主持人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林以涵、以立國際服務創辦人陳聖凱表示,今年論壇有5大創舉,包括首度將論壇擴大為2日活動,於5大會場辦理主題演講、座談會;線上直播開學典禮;匯集100名社會企業及社會創新領域講者;並同步舉辦工作坊及展覽,回應了過去論壇參與者希望能有更多互動體驗的心聲。社企流更與星展銀行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攜手,推出最新力作《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專書以及「2017年社會企業大調查」在論壇首度發表。透過2天滿滿的議程,一次獻上最豐富的社企知識饗宴。

台北市長柯文哲:由內而外、由公而私,推動友善社企發展城市

活動開幕邀請到台北市長柯文哲蒞臨會場,與在場民眾分享台北市這一年來投注於社會企業的發展及未來展望。柯文哲市長暢談關於推動田園城市的進展,認為應「由內而外,由公而私」,從小學生開始培養食農概念,「要改變一個國家的性格,教育是很重要的。」市長並計畫將綠色建築的概念應用於公宅,更決定從公家機關做起,推廣里民合作,從小範圍開始逐步改變,期許將台北市打造為友善社企發展的城市。
(台北市長柯文哲蒞臨開幕式。)
(台北市長柯文哲蒞臨開幕式。)

社企流新書 X 社企大調查發表

於論壇現場首度發表的新書《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是台灣唯一深入探討社會企業的代表性著作,社企流將數年來對台灣社企發展脈絡與國際趨勢的深刻觀察,精煉出10大心法與讀者分享。同場亦公佈由社企流、星展銀行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三方所合作推動的「2017年社會企業大調查」,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策略長何振忠於發表時表示,根據今年度調查資料,民眾對於社會企業的認識度由18%微幅上升至20%;有80%民眾認同社會企業價值,然而僅20%民眾看好其未來,顯示台灣對於社會企業的推廣仍有努力的空間。
(柯市長、星展銀行、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以立國際服務與社企流團隊合影。)
(柯市長、星展銀行、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以立國際服務與社企流團隊合影。)

新加坡社企教母周士錦Elim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頂著綠色的頭髮、腳踩繽紛的球鞋,帶著燦爛的笑容步上舞台,她是人稱「新加坡社企教母」的周士錦Eilm,笑稱自己非常「突出」(Outstanding),因為總是「站在教室外」,從小就不是老師眼中的資優生,叛逆的DNA驅使她在22歲便成為創業家,創立新加坡潮牌「77街」(77th Street),然而,在一開始卻不被看好。直到2001年榮獲新加坡「卓越女性企業家獎」後,她自問:若自己能從叛逆小孩變成傑出企業家,那麼其他孩子為什麼不行?於是她著手開辦「新加坡街頭市集」和「青年創業家精神」組織,提供邊緣青年舞台去發揮,更輔導其創業;在新加坡社會企業概念未普及之前,她也率先創辦「社會創新園」,專門培育社會企業家;隨後發展「流行和人才中心」,與百貨商場合作,讓弱勢去商場擺攤,販售自己的手藝品自力更生。
(新加坡社企教母周士錦Elim )
(新加坡社企教母周士錦Elim )
Elim提到在多年前的一次教會聚會中,她將自己所賺的錢全數捐給印度建了6間教堂,數月後該地不幸遭遇地震,多數建築倒塌,這6間教堂恰好成了災民中心,這件事深深影響了Elim的核心價值:「我賺錢,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而因應新興世代,Elim認為需應用科技與世界接軌,故創立能讓物品在90分鐘內送到指定地點的快遞APP「FastFast」,雇用單親家長或急需收入者擔任司機,並將其中9成的收入都歸予他們。「改變世界」對Elim來說並非口號,不斷觀察並發掘社會的需要正是她一生的志業。在現場Elim也分享了自身創業的心得,她認為初期最困難的挑戰就是取得資金,之後則需要才華來發展生意,最後更須用技巧讓企業成長。最重要的是必須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如此一來,在面對任何挑戰時才能無往不利。
「有意義的生活並不只是財富和名聲,而是有能力分享,去觸碰別人的生命,這樣我們才擁有滿足喜樂的人生。」
演講最後,Elim做了一個有趣的社會實驗,她在台上拿起自己出版的書,邀請大家把握機會上前取書,剛開始沒有人反應,直到第一個人起身,大家才紛紛湧上前台,最後供不應求。「總是需要有第一個人走出去 ,大家才知道機會是可能的。」Elim解釋,第一組人把握機會,讓事情發生,第二組人先觀察別人的行為,最後大家都出去,書就不夠了,只好等下次機會;還有第三組人,沒有離開座位,只坐在原位看別人行動。
Elim鼓勵現場聽眾,多運用網路去擴大接觸人群、懂得創造創新,因為唯一不能被機器人取代的就是我們的心,而心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利器。Elim看見現場眾多的與會者及創業家,對台灣有信心,相信台灣可以成為社會企業的模範。(同場加映:周士錦——她是龐克族,更是「新加坡社企教母」:一手經營龐克潮牌,一手解決青年就業問題
(Elim在現場做了個有趣的社會實驗,她在台上拿起自己出版的書,邀請大家把握機會上前取書。)
(Elim在現場做了個有趣的社會實驗,她在台上拿起自己出版的書,邀請大家把握機會上前取書。)

iLab行動家起步走

社企流於 2014 年引進全球最大的社會企業育成組織—英國 UnLtd(讀為 un-limited),依據台灣現況進行在地化調整後,啟動「社企流iLab社會企業育成計畫」,發掘並培育未來改變社會的人才,手把手支持他們將點子化為行動,並創造社會與環境的正向改變。
今日論壇邀請到第二屆社企流iLab「Do It 行動家」進行成果發表,這10位皆是商業模式初步獲得市場驗證、並已成立正式組織的創業者,包含:康思云( 新活藝術)高雅雪(小村子)吳書瑀(1982 法式冰淇淋)石展丞(職人)巫彥德( 人生百味)郭哲佑( 鮮乳坊)許又仁( 元沛農坊)杜昆盈(博威鳥控)黎孔平( 玩轉學校)王維綱(玖樓共生公寓)
這10位創業家看到了社會問題後皆決定採取行動,並參與iLab培訓課程,由社企流提供諮詢輔導與交流媒合等服務,點亮他們社會創業之旅的第一哩路。
(第二屆社企流iLab「Do It 行動家」與星展銀行、保德信人壽、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和社企流合影。)
(第二屆社企流iLab「Do It 行動家」與星展銀行、保德信人壽、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和社企流合影。)

毋忘初衷

【上半場:理想與現實間的取捨】
在「毋忘初衷」這堂課中,3位創業家暢談理想與現實的衝突,要如何照顧社會,同時又好好當個企業?如何兼顧社會使命與商業營運?是社會創業者必修的第一堂課。
在三峽致力陪伴孩子,並培育弱勢青少年的甘樂文創創辦人林峻丞認為,應從個人開始,尋找自己的社會使命,而要從社會創新到產生社會影響力的3個原則,分別是:不變的態度、高度的認知和持續的行為。他最後也提到,「在創業路上,你需要更高的警覺心,​別讓利益迷惑了自己​。」
iHealth政昇處方宅配藥局創辦人王照允表示,「這個世界上,賺錢需要聰明的人,而做社會企業則需要有智慧的人。」創業時必須先認清資源有限的事實,讓每個決定回歸初心後,再做出判斷,調整會導致失敗的作法。為銀髮與身障者提供接送、旅遊服務的多扶事業創辦人許佐夫則指出:「社會企業是沒有退場機制的。」堅持初衷更要堅持服務品質,一旦開始,就要做到最好。
(「毋忘初衷」主持人與3位講者合影。)
(「毋忘初衷」主持人與3位講者合影。)
【 下半場:如何定義社會企業】
「怎樣才算社會企業?」下半場帶領大家探索社會企業的核心價值,同樣邀請到3位創業家,與參加者共同思考社會企業的意義,並分享他們對台灣社企發展的觀察。
好食機共同創辦人謝昇佑表示,社會企業強調社會團結,應是以互惠、共享經濟為產業發展的根基,並追求企業所有利害關係人(包含自然環境)的利益最大化。他也認為 不需要一味地將國外的模式複製到台灣,「台灣不是缺乏制度,而是缺乏支撐這些制度的社會基礎。」光原社會企業共同創辦人李志強將社會企業定義為:一個為了社會目的而做的事業,創業就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負責,他並援引自身信仰為社企精神作結:「菩薩救助眾生,眾生包含自己,所以應要待人如待己。」肯夢創辦人朱平則鼓勵參加者跳出思考框架,並認為當社會企業擴大規模時,可以轉而定位成「有更高目的的營利企業」 (Profit for Purpose Business) 。
(「毋忘初衷」主持人與3位講者合影。)
(「毋忘初衷」主持人與3位講者合影。)

與企業共創

【上半場:企業來相挺】​
如何擴大社會企業的規模,一直是個備受矚目的議題,現在有越來愈越多企業觀察到社企這股新興力量,開始嘗試以通路、技能、融資等各種方式與社企攜手合作,擴大社會影響力。社會企業具有對社會問題的洞察及創新能力,而一般企業則有較大規模與較多資源,因此透過雙方的合作,不但能發揮企業本身核心專業、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亦能運用1+1>2的綜效去解決社企所耕耘的社會問題,產生互利雙贏的效果。 讓雙方合作的第一步即是彼此認識與媒合,保德信人壽的市場行銷處副總經理林維軒分享自己常在公司聚會、活動等場合,邀請社企單位的人員來分享,也會邀請同仁擔任社企的導師。然而社企要透過與一般企業的合作來擴大規模與影響力,並不如想像中簡單。社企流創辦人Sunny提到社企流一直都是扮演著中間者的角色,同時感受到企業及社企雙方皆富有豐沛能量,有時卻因溝通的頻率不同,而錯失了合作的機會。
「為什麼要和社會企業合作?」是企業會不斷自問的問題,星展銀行的集團推廣策略暨傳訊處處長蘇怡文提醒社企要先要練好基本功,產品要有一定的品質,否則若企業第一次只因被理念感動而採購社企產品,未來可能就不會再有第二次了。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則表示,社企和企業的公益方向必須有吻合之處,社企不是只要讓企業買單產品,而更要能成為企業的助力。
2021社會企業創辦人的蔡松諭認為,社企和企業合作時,需要厚植自己的實力,不要當訂單到手後,才發現做不來。直接跟農夫買創辦人金欣儀也提醒創業家要在理想和商業上的折衷,越了解一般企業運作的真實面,合作起來也會越有效率。
(「與企業共創」主持人與5位講者合影。)
(「與企業共創」主持人與5位講者合影。)
【下半場:用專業來加值】​
對社企創業者而言,除了理想與社會使命外,產業知識、事業規劃、經營能力等更是永續發展的關鍵。然而社企多為微型或中小企業,創業者通常較缺乏管理大型組織的經驗以及對社企持續成長的想像,因此社企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需求,就開啟了與企業合作的另一扇窗。
有別於傳統鼓勵員工去植樹、淨灘等貢獻體力的社會服務,強調貢獻腦力的「技能導向志工服務」 興起,鼓勵企業員工擔任志工導師,提供社企所需要的商業管理諮詢。倍能顧問公司營運長談玉貞認為,社企其實不只是須要資金,而是需要很多專業協助。很多專業人士在看到台灣有需要時,其實是很樂意投入的。然而專業人士在面對社企時,會發現雙方雖然在討論同一件事情,卻像在兩個平行時空。然而看似衝突的一切,其實是融合。
KPMG的執業會計師吳惠蘭提到自己一開始對社企一無所知,因此開始去上課,也花時間做了許多基礎的學習,但在與社企合作時才發現雙方特質截然不同,專業經理人相當專精、審慎、守紀律;反觀社企創業家,多是富想像力、自信、果決,她形容:「一個在地上走,一個在天上飛。」
台大創意創業中心執行長曾正忠表示,大公司裡的每件事都要做到95分,而新創公司只要做到80分,因為對新創公司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對的事來做。舉例來說,大公司會要求把投影片做到95分,而新創公司則是要問「該不該做」這個投影片。因此,大公司的制度和KPI需要經過修改,才能適用於新創公司。
最後談玉貞感性地說:「社企想解決問題是出於愛,愛就像是燃料一樣,商業模式能乘載我們的愛,而專業就像是軌道能讓商業模式走得更遠。」
(「與企業共創」主持人與3位講者合影。)
(「與企業共創」主持人與3位講者合影。)

點子到行動

【上半場:找對問題與市場】
要如何把一個好點子發展成永續的商業模式?「找對問題與市場」是社會創業者踏出的第一步。
老寮創辦人邱星崴認為,投入在地創業前要具備的核心能力,是做好田野調查的工作。邱星崴花了7年時間與在地耆老搏感情,卻因為大埔事件一夕翻盤,最終發現故鄉需要的,其實是一條完整的在地產業鏈,於是他用老寮Hostel帶進旅客、以Valai農創店提升在地農產品價值,最終以產業帶動文化,設計出符合在地需求的商業模式。
瑪帛科技創辦人顧偉揚曾以為,透過電視機上盒的產品能幫助獨居長者解除孤單、與子女接上線,卻在無數次與長輩互動的經驗中發現,長輩需要的不只是科技產品,而是能有人陪伴的時光。於是他將產品轉型成視訊關懷服務,讓受訓過的員工做為「長輩與子女間的橋梁」,一方面透過科技陪伴長者,一方面謹記長者需求,將需求轉達給子女,讓親子關係更加和諧融洽。
鮮乳坊營運長郭哲佑則分享,鮮乳坊在設計鮮乳產品之前,已先發放大量問卷收集和分析消費者的牛奶飲用習慣、購買頻率和份量等,預先掌握顧客喜好,在產品一推出就成功募集600萬元的預購訂單。取得初步成功之後,一次買10送1的團購促銷計畫,竟吸引如藥局、玩具店等非典型通路願意進貨,這是他們不斷試錯後意外發現的商業模式。而在開發新產品時,郭哲佑也建議先以最小規模測試消費者反應,若反應良好再循序漸進擴大,不斷快速修整,若產品失敗則寧可認賠也不願長期虧損。 3位講者呼籲,在動手解決問題之前,社企創業者必須具備研究問題的精神,排除先入為主的觀念,透過調查了解利害關係人和影響問題的關鍵要素,才能真正發展出好的點子和有效的行動方案。
(「點子到行動」主持人與3位講者合影。)
(「點子到行動」主持人與3位講者合影。)
【下半場:活下去才有影響力】 ​ 社會企業背負著社會使命,致力改善社會問題,但永續發展的前提是要有健全的商業模式,因此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活下去才有影響力」。
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曾面臨民宿「天空的院子」經營慘淡的困境,後來因著名音樂人馬修連恩的造訪一炮而紅。組織聲名大噪後,卻發現帶來的錢潮跟人潮,竟造成在地居民困擾,人口流失率越來越高,於是何培鈞決心聚焦於竹山在地經濟,使竹編、竹炭等在地產業與觀光連結,並進而協助在地青年經營事業,一起創造共好。
2021社會企業運用在地梅子做成產品,協助災後重建的小林村活絡在地經濟。執行長蔡松諭提到,為了照顧更多居民,他必須時刻思考如何擴大營業收入,也因此展開與各大企業進行B2B合作的契機,例如與糕點製造商合作梅子口味的蛋糕,或於交通設施上販售伴手禮品,讓全台都能體驗梅子的美好與價值。
大誌雜誌創辦人李取中則分享,當初將《The Big Issue》從國外引進台灣時,便鎖定20至35歲的「愚人世代」讀者群,挑選這個客群會喜歡的議題,並包裝成風格獨特、時下年輕人願意購買的雜誌,還加入國際街報聯盟 ( INSP ),每年和與會者一同討論應如何吸引不讀報紙的新世代讀者購買雜誌。在出版業不景氣的時代,大誌雜誌不僅成功營運至今,更支持多達99位街頭販售者,持續擴大影響力。 改變社會問題是一條漫長的路,社會企業必須找到永續發展的模式,才能獲得足夠資源,穩健地發揮社會影響力。
(「點子到行動」主持人與3位講者合影。)
(「點子到行動」主持人與3位講者合影。)
「每個人都能為你想要的世界成為改變者。」社企流五週年論壇,由社企教母周士錦揭開序幕,並在下午的課堂中,探討創業家如何毋忘初衷,兼顧現實與理想;社會企業如何從點子到行動,找出真正的問題、站穩腳步;以及企業應如何給予協助、與社企共創雙贏;3堂深入的講座,在論壇首日留下精彩的討論。
明日將進階探討社企的育成之路、檢視社會企業的影響力以及政府扮演的角色,更有社企從業人員第一線的分享,揭開社企職場的神秘面紗,豐富的內容將於明天的6堂課中登場,敬請期待。
 
核稿編輯:金靖恩

文章標籤

  • 社企流五週年論壇:「為明日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

    社企流五週年論壇:「為明日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

    社會創業,不只是一個人的事。
    形塑我們世代回應社會問題的答案, 需要「創業者的堅持、支持者的響應、消費者的參與」; 為明日開路,就從你我腳下開始。 ​ 社企流五週年論壇,將過去5年的觀察化為「社會企業的 10 堂課」, 呈現給關心並致力改善社會議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