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宇宙中留下刻痕,就要改變世界!」B型企業 在亞洲打造良善經濟
文:范熒恬
「B型企業(B corp)的運動非常重要,它把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價值觀,直接影響了很多企業的核心價值。」-Patagonia亞洲環境長Kenji Shino(篠健司)
第一屆B型企業亞洲年會於上月29日在台北金融研訓院舉行,為期兩天,邀請各國B型企業實驗室(B lab)7大代表,講者更涵蓋亞洲7國的B型企業家,以及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全球最大戶外服飾公司Patagonia亞洲環境長等人,一同與會座談。

回應世代需求  讓企業成為善的力量

B型企業運動推崇能兼顧「友善環境、公司治理、社區經營、員工照顧」的影響力商業模式(Impact Business Models),期待打造讓獲利、公平、公益達到平衡的社企型公司。
近幾年氣候變遷、自然資源遭受破壞,台灣更是捲入多起食安風暴,人人自危。馬英九總統表示,過去傳統的企業觀念,已經無法兼顧社會上對於公平正義與環境保護的需求,而B型企業不管是在照顧員工、社會關懷、環境永續等方面,皆有機會成為回應這些問題的解方。「這是從以往的經濟導向變成社會導向、從牟利導向變成福利導向的一個新趨勢。」
B Lab英國代表Charmian Love 表示,「我們一直在想,要如何協助企業成為善的力量,並且讓企業享受這個努力的過程。」B Lab歐洲創辦人Marcello Palazzi則表示,「我們的願景是希望創造未來的經濟,在未來的10到20年,企業若不具有B型企業的概念就可能會被淘汰。」他特別引用賈伯斯(Steve Jobs)的話鼓勵所有企業主,「想要在宇宙上面留下刻痕,就是改變世界,所以快加入B型企業,一起 ”B”  the change。」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600家企業取得B Corp認證,他們來自超過140多個國家,將近全世界的四分之一,現在這股趨勢更在亞洲興起,有愈來愈多企業加入B Corp行列,一同創造未來經濟的永續發展,迎接更好的新時代。

追求永續發展指標,與大自然共存的企業

環境保護與公司治理,是B型企業關注的核心面向之一。全美最大戶外品牌巴塔哥尼亞(Patagonia)便從改善環境問題著手,在供應鏈上把關,並主張在產品中納入環境與社會關懷,期望能喚起消費者的環保意識。
Patagonia亞洲環境長Kenji Shino(篠健司)表示,「我們所推廣的『捐1%給地球計畫』,用以協助永續農業、減少汙染,讓 48個國家、超過1,200位會員貢獻1%的營收,藉此我們就能創造實質的改變,並讓更多企業喚起環保意識、負起社會責任。」
DOMI 綠然能源創始園丁連庭凱則是因為「看見台灣」的紀錄片,讓他開始省思:「這是我們的家,為什麼我們的家變成這樣?」他表示,當意識到環境跟下一代息息相關,進而成為B型企業的一份子後,看問題的角度也跟著變廣了!
連庭凱從家庭出發,表示DOMI即是拉丁文「家」的涵義,DOMI所在乎的是家庭、孩子,還有地球,透過「一減一加」的概念,鼓勵人們節能減碳、種樹,並提倡節能效率高的LED燈,改變更多企業和家庭,一齊為環境做出改變。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享受更好的環境,因為這個地球耐不住大家的揮霍,共好的社會應該從自己,從企業開始做起!」
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表示,在公司治理層面,中華徵信所成立的目的就是要為企業打分數,以信用調查讓公司經營透明化,並用永續指標來做企業評估。張大為認為,企業應該專注於三個目標:「給予世界善的力量」、「回饋社會」、「為企業創造營利」,用有別於傳統的面向來定義一個企業的成功。
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則表示,他多年所推崇的王道精神,與B型企業所追求的理念十分契合。施振榮認為,「在資本主義的影響下,企業常注重顯性價值(獲利),卻忽略企業聲譽、社會影響力等隱性價值,而王道的三大核心信念就是永續經營、創造價值、利益平衡。」

改善貧窮問題,打造友善社區與工作環境

透過打造友善社區與工作環境,B型企業在追求利潤之餘,也能顧及社會面的平衡發展。
來自新加坡的Bettr Barista咖啡教育學院,是第一個運用全人教育幫助弱勢婦女及青少年脫貧的社會企業,也是當地第一個B型企業。創辦人Pamela Chng 表示,「很多地方都需要咖啡上的專業,咖啡是一項很好的工具,我們提供完整的咖啡培訓、以及身心靈上的技能培養,讓這些弱勢族群可以自力更生。」
在印度,為解決能源上的貧窮,Boond基金會推廣太陽能發電設備改善偏遠鄉村的能源匱乏,造福了超過5萬個印度人民。Boond基金會執行長兼創辦人Rustam Sengupta表示,當初創辦Boond社會企業的動機,是希望從個人的自給自足,推己及人到身邊的家園社區,最終目標就是希望窮人不必再仰賴政府的救濟。
巴拉圭基金會則透過開設自給自足的技職學校,喚醒窮人自救的能力。巴拉圭基金會運營長Luis Femando Sanabria表示,「我們所推出的貧窮紅綠燈App(poverty stoplight),就是因為發現受貧窮影響最大的是家庭,而非企業或政府,因此我們透過圖像式問卷作為家庭自我檢測的工具,再根據問卷結果,進而協助這些家庭制訂脫離貧窮的計畫,循序漸進解決不同程度的貧窮問題。
活動最後,綠藤生機創辦人鄭涵睿表示:「做你相信的事,就是B corp的核心精神。」他回憶起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永續發展課程中,學到面對事情的態度有三種:
一、我怎麼做都沒有用 二、別擔心,別人會解決他 三、時間有限,我能做什麼就做吧!
捨棄消極的想法,他選擇成為一個積極的改變者,用充滿生命力的有機芽菜,翻轉台灣動盪不安的食品業。綠藤生機也在2015年成功申請為臺灣第三家B型企業。
亞太B型企業協會理事長張大為先生則引用了狄更斯的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黑暗的時代。」他認為,即使大環境中有種種挑戰,目前仍有7家台灣企業選擇進入B型企業行列。這些B型企業來自不同產業、不同背景、不同規模,卻有著相同的願景,期盼能夠為世界帶來正向的力量,在亞洲打造良善經濟。
核稿編輯:金靖恩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