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永續農業  你一定要知道的十大趨勢
編譯:張欣舫
在英國衛報一個近期的實況談話轉播中,面對氣候轉變與愈趨激烈的糧食競爭,一群專家提出了關於永續農業的未來發展,我們一定要知道的十件事。

1. 積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農業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整體排放量的四分之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的合夥人表示:若能維持現有農耕地並保護現存的森林,同時試圖解決產生溫室氣體的主要環節(例如養牛、使用肥料等),將能有效減少農業溫室氣體的排放。

2. 人口暴增?情況沒那麼悲觀

雖然世界人口總數不斷增加,但過去幾十年來,生育率隨著女性受教與生育計畫的推行而驟降。以非洲政府為例,他們便將教育視為對抗人口壓力與食物需求的首要投資。

3. 變更作物種類是未來趨勢

面對氣候變遷,短期來說氣候智慧型農業(climate smart agriculture)是解決之道,但長期來說,改變種植作物的種類才是治本之法。

4. 需要更多的農業研究資金

若想針對氣候變遷研發出適合的作物,勢必還須更多的資金投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預測,未來全球每年至少需要450至500億美金投注於農業研究。

5. 在農場種樹可增加作物產量

某些樹的樹根(例如相思樹)可固氮,同時保護土壤免於自然災害侵擾,與一般農田相比,農林並存地區的作物產量可增至兩倍。

6. 小規模農戶對國內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過去20年來,英國的國內糧食自給率從87%降為68%,其最重要的大宗糧食─小麥的生產量在過去15年來並未增加。相關人士認為政府、銀行與企業應該多投注心力,提供小規模農戶在法律、政策、市場以及資金上的協助。

7. 都市農耕適合栽種蔬果而非放牧

如果都市農耕能減少運輸、冷藏與包裝的成本,則可成為種植蔬果的永續替代方案。不過豢養家畜則較不適用這樣的做法。

8. 把肉剔出菜單

達成生育率的遞補水準,減少食物的浪費及生物燃料的需求,並調整我們的飲食,將能縮小食物需求與供給之間的落差。同樣地,把生產過程中消耗過多糧食的動物食品移出菜單也是一項有意義的改變。

9. 好飼主的定義因文化而異

一個好的標準對另個人來說可能是不好的,舉例而言,豢養密度在動物福利學中可能是一個負面指標,但從資源管理的角度來看卻是正面的。

10. 人人都能盡一份心力

據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的報告指出,到2050年,我們需要比現在多70%的食物以養活96億人口,這是個很大的挑戰,但人人都能盡一份心力。若能減少食物浪費、攝取對環境低影響的餐食,或者是投資永續生產—不論是國家、企業及消費者,都能夠為農業的永續帶來改變。 若想對這十個重點有更全面的了解,可參考原文連結。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流編輯群帶你在此專欄中,輕鬆吸收世界各國對於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