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培養下一代的希望
近年來,社會企業的概念在台灣慢慢的成型,也越來越多人瞭解它到底是什麼。
社會企業的概念很誘人,也很震撼。在創造屬於自己的事業的同時,也能夠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許多新穎的點子紛紛出爐,許多充滿抱負的創業家們,紛紛想出新穎的解決方案,例如讓老人得到合適的照顧,身心障礙的朋友得到合適的就業機會讓國外的貧童們得到資源以及合適的教育等等。
創業這件事情說來有趣:事實上創業的點子一直都是層出不窮(不論點子好壞),但在創業的同時,“創業家”一直都是創業的真正重心。點子,大多數人都能出,而誰能夠捲起袖子,實際一點一滴的開始執行,這才是創業的實質內涵和困難之處。
相較於其他類型的創業,社會企業的創業家除了執行的能力外,“心態”更是一個重要的條件:除了獲利外,你知道你解決了什麼社會問題嗎?過程當中是不是創造了更多的問題?
社會企業家難尋,而如何培養出這些社會企業創業家,更是重要的課題。我覺得應該從教育的角度,讓年輕人瞭解身為世界公民的重要責任,並受到啟發,並瞭解他們可以透過執行這些與眾不同的點子來改變世界。
一月二十五號的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就介紹了如何培養下一代的社會企業創業家
RIO(Real Ideas Organisation) 這間位於英國南方的公司,透過SEQ(Social Enterprise Qualification)這個Program,將真實問題的生活結合真實世界所需要的商業技巧,組合成一個細緻的課程,讓年輕人能夠參與,在培養青年關懷社會問題的心態外,同時也培養了創業家的最重要技能:解決問題。
2010年的時候SEO首次成型,500位來自英國,中國以及非洲的青年參與了測試。年輕人們除了聚在一起腦力激盪,一起想著解決方案外,從不同國家的參與者中所得到來自不同國家的資訊跟看法。
這樣擴增視野的學習,更是一個難得的經驗。在課程的過程中,來自Plymouth的英國青年們設計出了可以回收的玩具包裝,並成功的找到願意使用的廠商。在Uganda,年輕女孩們設立了一個設計傳統服飾的公司,並在保留文化外,公司的收入更負擔了他們繼續求學的學費。在2012年的二月,RIO甚至計畫將這個program帶到了英國的議會舉行,讓政治人物能夠看到這些產品從一個個充滿社會企業創意的青年們中誕生,並更重視這個議題。
而台灣能夠做些什麼呢?我想教育絕對是個重要的起點,而台灣的確也有人在耕耘努力。例如DFC for Taiwan這兩年的比賽,就讓更多的小朋友們實際作出了改變社會的事情。而我相信,社企流也是在做同樣的努力。
讓更多的年輕人不只是關心自己,而是關心身邊的人,關心身邊的議題,關心可能的需求。這些無限的可能,都是創造價值的機會,也是創業的起點。  

文章標籤

  • Wayne的社企快遞

    Wayne的社企快遞

    Wayne Lin,喜歡籃球,閱讀,網路,以及創業。於大學時期成為若水社會企業創投的第一位實習生,並曾於ELIV以立公司服務,與社會企業有了美好的相遇。2011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科技創業研究所畢業,求學時也持續關注英國的社會企業。目前為ZecZec.com的Co-founder,希望透過群眾募資扶植台灣的創意,創造更多的台灣之光。他也定期撰寫部落格Wayne的英倫創業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