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棄世代
2018 年 10 月全球最權威的氣候科學研究組織「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將正式發布一份特別報告《Global Warming of 1.5 °C》,內容聚焦於全球平均升溫必須控制在 1.5℃ 以內,呼籲全民即刻積極減碳。據科學家推估,若依照現在的暖化速度,在 2040 年地球將會升溫 1.5℃,屆時地球生態系統將產生難以恢復的連鎖效應,大幅影響人類生活。如今,不少「碳棄青年」已採取創新創業的方式,積極減少碳排。我們集結這些青年創業故事,為我們所身處的碳棄世代提出創新解方,希望能告訴大眾,減緩氣候變遷、保護環境都離我們不遠,是個人有能力實踐的事情;而這些減碳行動都是為了建構更宜居、更永續的未來。

專題文章

1 / 10篇)

當氣候變遷預言成真,「碳棄世代」如何邁向不需嘆氣的未來?

社企流/李沂霖
2018 年,很多人都重新認識了氣候變遷。
北極圈內出現 30℃ 以上的破表高溫、南非開普敦的自來水供應差點歸零、高緯度的日本接連遭遇颱風侵襲;在台灣,時雨量 100 公釐以上、遠超過城市排水系統上限的強降雨,竟在稀鬆平常的午後將馬路灌成小河。
不知不覺中,以往我們對於極端氣候的「預言」,正在全球上演中。

說好的 2℃ 呢?原來 1.5℃ 才是人類新「活命線」

2015 年《巴黎協定》簽署後,各國達成共識,做出全球平均升溫不能較工業革命前高出 2℃ 的決議,還來不及訂出實施規範時,全球政治圖譜卻已出現劇烈變化。然而,全球暖化不會因此停止,天災損失持續創新高,越來越多專家提出警告,但氣候談判卻一再陷入膠著。
為此,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今年 10 月將發布一份《Global Warming of 1.5 °C》特別報告,目前已公布的草案內容指出,對身處極端氣候最前線的開發中國家和島嶼來說,升溫不高於 1.5℃ 才是最低標準,甚至有人以「活命線」來稱呼它。
(對身處極端氣候最前線的開發中國家和島嶼來說,升溫不高於 1.5℃ 才是最低標準。來源:Benjamin Behre on Unsplash)
(對身處極端氣候最前線的開發中國家和島嶼來說,升溫不高於 1.5℃ 才是最低標準。來源:Benjamin Behre on Unsplash
此刻,地球升溫幅度逼近 1℃,我們的生活環境已出現明顯變化。
據科學家研究推估,到了 2040 年,地球升溫幅度就可能會超過 1.5℃,整體社會樣貌恐會面臨巨變。
《Global Warming of 1.5°C》草案內容指出,全球均溫上升 1.5℃ 將導致 70% 至 90% 的珊瑚礁死亡、全球 8 成人口面臨水資源危機、巨型城市熱浪可能比該地均溫高出 4.5℃。此外,太平洋 12 個島國上,有 57% 的基礎建設位於靠海 500 公尺內,國土安全備受威脅。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專員詹詒絜,於今年初參與 IPCC 工作會議後,分析不同的國際智庫推估,即使當前各國公告的「國家自主貢獻」(NDCs)減碳計畫全部付諸執行,地球升溫幅度仍可能超過 1.5℃,顯示出目前各界付出的減碳力道仍遠遠不足。
(目前各界付出的減碳力道仍不足。來源:Nik Shuliahin on Unsplash)
(目前各界付出的減碳力道仍不足。來源:Nik Shuliahin on Unsplash

現在努力「碳棄」,免得未來「嘆氣」

社企流 2017 年度專題「韌性城市」,提出在氣候越來越「任性」的時代,城市面對極端氣候必須以「韌性」加以因應。今年我們與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的台達基金會合作「碳棄世代」專題,盼能引領眾人從自身開始、共同響應。
捨棄以化石燃料支撐的生活方式,已是這個世代必須即刻採取的行動,科學家針對氣候變遷做的種種預言,逐步由「未來式」變成在我們有生之年會發生的現實。
以懶人包主角家豪為例, 他出生於 1990 年,到了 2040 年正值 50 歲中年,卻必須與升溫 1.5℃ 後各種暴烈氣候為伍——熱浪、極端降雨、用水危機等現象,都將成為家豪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你我可能面臨的未來。
台達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楊乾指出,國際智庫希望能在 30 年內不再消耗化石燃料,意即人類必須逐步戒除對碳「上癮」的生活方式,要達成此目標,最有效益的做法便是,給予碳適當的價格,每噸碳定價最高得訂到 240 美元,才有可能具備足夠的市場誘因扭轉目前的經濟模式。
「若台灣比照最高的碳價水準換算,每度電要多付 3 塊錢、每公升石油要多付 15 塊錢。」如此一來,便能反映出火力、高碳電力的真實成本,進而影響政府、企業與個人的財務支出考量和資源配置決策。
碳棄世代專題希望讓台灣的青年朋友,從現在開始實踐「碳棄」運動,我們深信所謂的減碳,並非一場顛覆既有生活習慣的革命,而是在不需犧牲生活品質的前提下,讓資源能夠更有效地利用。接下來的 9 篇文章,將從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 5 個面向切入,介紹台灣碳棄世代青年的創新行動,一同發掘更多從生活中實踐減碳的可能。
核稿編輯:郭潔鈴、梁元齡 監製: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本專題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支持人事費用,並擔任顧問諮詢角色。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2 / 10篇)

別再說回收就好!「青瓢」推環保杯租賃服務,省下的免洗杯可堆成 12 座 101 大樓

Photo Credit: 青瓢粉絲團
社企流/梁元齡
台灣近期頻掀「一次性垃圾」辯論,吹起各種環保商品購買熱,限塑似乎成了一件「很潮」的事。但也有人質疑,回收做得好難道不夠嗎?限塑真的有必要嗎?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截至 2017 年 10 月底,台灣的垃圾回收率高達 60.34%,讓當局相當自豪;環保署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官員也曾指出,台灣的寶特瓶回收比例達 95%,在全球名列前茅。
(一次性容器使用氾濫,是對環境的傷害。來源:青瓢粉絲團)
(一次性容器使用氾濫,是對環境的傷害。來源:青瓢粉絲團

我們自豪的回收率,背後其實有這些問題

全台正為優秀回收率額手稱慶之際,主張限用一次性杯具的環保型社會企業「青瓢」,對回收卻有不同看法。青瓢共同創辦人林志龍與夥伴在 2016 年成立公司,推廣環保杯租賃,正是因為看見「回收率」背後龐大的結構性問題。
「回收率只是一個數字。」林志龍表示:「回收率高,不代表產生的污染就降低。」
他指出,當我們回收一個塑膠杯,只代表著它進了回收體系,杯子的生命卻不會就此就劃上句號。回收後的杯子會面臨「回收成本」的問題,如果成本過高,後期處理方式往往不如想像中環保,一樣會消耗環境資源,有些回收物甚至沒有再被利用,就直接進了焚化爐。「回收是個很理想的概念,但其中有很多環節,當你實地去做,還有很多問題要克服。」
台灣人喝飲料的風氣興盛,一年製造出 15 億個免洗杯,就算把這些免洗杯都回收,也恐面臨上述回收體系中的「死角」,顯見回收並不如表面上環保。林志龍因此指出:「重點不只是把容器回收,而是要重複使用(Reuse)這些容器,才能取代每一個你製造的新垃圾,盡力從源頭減量。」

讓你選擇「好服務」,幫飲料族無痛減塑

機械背景出身的林志龍有著強烈的「工程師魂」,熱愛發掘問題所在,並對症下藥。身為飲料族的他曾調查,每 10 個飲料顧客中,僅約一個人會自備環保杯去買飲料,其餘 9 成消費者為圖方便,都使用商家提供的免洗杯。但林志龍也坦言,即便自己關心環境,過去每當天氣燠熱、口乾舌燥,他卻沒帶杯子的時候,「我還是會妥協,用免洗杯,因為真的太方便了!」
有一回,他隨過去任職的非營利環保組織赴海外參加會議,當時的主辦方與法國環保杯企業 Ecocup 合作,在會場中提供環保杯。會議結束時,杯子全數回收,容器垃圾量「掛零」,打破了大型會議「人手一紙杯」的典型景象。林志龍因此靈光乍現:如果販售飲料的店家、攤販和活動單位,給消費者一個免洗杯之外的選擇,是否就是改變的契機?
2016 年,林志龍離開非營利組織,找上夥伴鄭文普與朱怡錚,希望改變台灣飲料族浪費的習性,杯具租賃企業「青瓢」因而誕生。林志龍引述減塑社企「好日子」(agooday)創辦人簡仲威的說法表示:「解決垃圾問題的方法有兩種,一個是好產品,另一個是好服務。青瓢在做的就是好服務,我們提供主辦方和一般民眾更便利的選項,讓他們成為改變的一份子。」
(林志龍(右一)與青瓢環保杯租賃團隊。來源:陳文姿)
(林志龍(右一)與青瓢環保杯租賃團隊。來源:陳文姿
青瓢選擇推廣「好服務」的原因,是觀察到使用習慣與環保理念間的巨大落差。他們意識到,消費者其實不缺杯子,而是缺一個為他們培養好習慣的推手。「我們常常呼籲大家自己帶環保杯,但現實就是民眾容易忘記、不習慣隨身帶杯子。」林志龍說,即便民眾有帶環保杯,裡頭大多裝了家裡帶來的水,飲用水也不是處處可得,「如果為了喝飲料而把水倒光,實在不符合一般人的使用情境。」
青瓢不挑戰一般人的習慣,而是致力以和諧、無痛的方式,找到免洗杯使用環節的切入點,幫大家戒除一次性垃圾。他們參考法國的 reCUP、Ecocup、日本環保餐具推廣聯盟等海外減塑團隊的經驗後,認為有限定範圍的活動中,比較容易集中回收杯子,因此發展出進駐各大活動的環保杯租賃模式。
(青瓢到馬拉松活動現場擺設攤位,提供運動員茶水。來源:青瓢粉絲團)
(青瓢到馬拉松活動現場擺設攤位,提供運動員茶水。來源:青瓢粉絲團

青瓢杯只租不賣!重複使用是最大原則

除了擬定一套租賃制度,青瓢也改良了租借容器的大小。由於台灣民眾習慣喝大杯飲料,「青瓢杯」最大容量達 500 毫升,比國外減塑團體平均 250 到 300 毫升的杯具容量多上將近一倍。綠色的杯蓋、半透明的杯身,青瓢杯造型簡單大方,沒有複雜的機關或設計,盡量壓低不必要的生產成本。杯身材質選用聚丙烯塑膠(Polypropylene,簡稱 PP),可耐高溫及酸鹼,讓消費者安心使用。
根據東京大學的研究,製造這樣的杯體,所耗資源比 7 個一次性杯具還低,意即每個青瓢杯只要使用達 7 次,便能達到環保的效果。
有些民眾抵達活動現場,看到青瓢攤位上擺滿了簡樸可愛的青瓢杯,常會前來詢價。但青瓢堅持,杯子只租不賣,力求讓重複使用的次數最大化。
青瓢與主辦單位最常見的合作模式,是由青瓢直接主導活動減塑方案,協助主辦單位全面禁用一次性垃圾。他們除了提供自製的青瓢杯,也會找餐具租賃業者合作提供碗筷。
青瓢提供容器的其中一種方式,是於現場設置容器租借站,讓參與者能定點借、定點還;另一種方式則是先將杯具全面分配給各攤位,讓他們販賣餐點時以環保容器盛裝,結帳時直接收取顧客的押金,當顧客使用完畢,再到定點歸還、退款。
杯子的使用租金通常由活動主辦方負擔,顧客則需繳交 15 到 30 元不等的押金,以免忘記歸還容器。
金額不高的押金制度,乍聽很容易使杯具遺失,但林志龍說,綜合過去經驗,歸還率均能達 95% 以上,遺失率極低。此外,借出去的杯子毀損率也僅不到 1%,意即每場活動後,幾乎所有杯子都能繼續到下一場活動「服役」。
不過,青瓢偶爾也會遇上主辦方基於場地或其他考量,無法全面配合禁用塑膠的情況。有些主辦單位會提供免費的擺攤機會,讓青瓢進駐活動現場,鼓勵忘記帶杯子的民眾當場租借,由使用者一併支付 4 到 5 元的租金和 30 元押金。
為了吸引民眾租用容器,青瓢會與主辦方一同制定政策,像是要求使用免洗餐具的民眾額外加價,或者舉辦「租容器即可抽獎」等活動。
如果青瓢團隊無法親自到場,則扮演減塑的協調人,替主辦單位聯絡餐具租賃業者,肩負起洽談、溝通、付費和歸還手續等事宜,把環保餐具寄到全台各地。
(青瓢杯造型簡單大方,堅持只租不賣。來源:青瓢粉絲團)
(青瓢杯造型簡單大方,堅持只租不賣。來源:青瓢粉絲團

不只租杯子給你,還替你做垃圾減量、環境教育

青瓢成立初期,為求穩定維運,團隊看準路跑活動的杯具用量龐大,且有定點供應茶水、集合解散等特質,因此鎖定各種馬拉松活動進行推廣。然而,團隊一一前去遊說後,成效卻令人沮喪。「主辦單位依舊比較在乎運動,」林志龍說:「對於環保,他們都會表示支持,但資源有限,無法全面配合。」除了超級馬拉松協會、康健雜誌和東吳大學等校的校園馬拉松,青瓢在路跑業務上碰了不少壁,鎖定馬拉松的業務也暫時止步。
但出乎團隊預料的是,隨著媒體曝光漸漸增加,青瓢兼具減塑和環境教育的特點,引起了眾多學校的注意,使學校主動上門和他們合作。幾次合作後,拜各校間緊密的交流所賜,青瓢的作法一傳十、十傳百,讓越來越多學校前來洽邀,青瓢得以參與園遊會和校園路跑,不但減少垃圾產生,也替學生們上了一堂大型環保課。
(青瓢參與校園園遊會,協助減少垃圾產生,也替學生們上了一堂大型環保課。來源:青瓢)
(青瓢參與校園園遊會,協助減少垃圾產生,也替學生們上了一堂大型環保課。來源:青瓢)
林志龍回憶,與各校的合作活動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板橋高中的「減塑生活節」園遊會。這是目前青瓢主辦的活動中,規模最大的一場,共計約減少 3 千個杯子、2 千個碗,外加 1500 組湯匙跟筷子。當天他帶著攝影機遊走校園,拍攝全校師生手持環保容器、吃吃喝喝的景象,心裡相當欣慰踏實,覺得一切努力都值得了。
不只租賃業務,青瓢累積多場大型活動經驗後,也扮演起「垃圾減量顧問」角色。「主辦方即使租了餐具,還是不太清楚實務上如何執行、怎麼執行最有效。而我們提供的服務,便包含了顧問的附加價值。」在主辦單位制定減塑和容器歸還政策時,青瓢會從旁協助、給予建議,例如提議設置統一的容器回收站點,讓整體環保流程更流暢,或建議主辦單位制定規範,像是舉辦園遊會攤位的歸還率競賽等方式,提高使用者歸還容器的誘因。
藉著出租一個個青瓢杯,外加面面俱到的減塑經驗和教育理念,青瓢一步步協助活動主辦單位向一次性垃圾說再見。截至目前,他們已經參與超過 150 場活動,省下成千上萬的垃圾;光是團隊主導減塑的合作案中,就已累計省下 6 萬個免洗杯,高度相加起來等同 12 座 101 大樓。
(青瓢鼓勵使用環保杯,取代一次性容器。來源:青瓢粉絲團)
(青瓢鼓勵使用環保杯,取代一次性容器。來源:青瓢粉絲團

致力找到無痛減塑的方法,給大家另一個選擇

青瓢成立短短兩年,從事垃圾減量的成績可圈可點,但他們仍不滿意。林志龍說,團隊至今仍在不斷思考,還能從哪些環節切入顧客購買飲料的過程,幫更多飲料族無痛告別免洗杯。但要跨出閉鎖式的大型活動、進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還須找出租賃制對商家的誘因。
「我們會思考,商家為什麼要用環保杯租借服務?當一家飲料店生意本來就很好,他們為什麼要改變自己的流程或模式?改變的目的是什麼?」林志龍說:「青瓢杯的運作性質屬循環經濟,比線性經濟多了回收、清洗的程序,一定會增加成本。在免洗杯這麼便宜的情況下,我們就得絞盡腦汁,想出更多附加價值。」
為了找到更多租借落地的可能,團隊目前正與環保團體「海湧工作室」籌劃一項「日常租借」計畫,讓租借不再只限於大型活動,也能突破時間、空間限制。他們將試驗地點選在小琉球,擬於一年內展開。青瓢計劃到當地設置租借站,讓遊客租用杯子,或與飲料業者合作,提供顧客選用環保杯盛裝,等行程結束再歸還。
「小琉球的垃圾處理有挺大的問題,許多垃圾得運回本島。加上那裡觀光客多、天氣又熱,飲料杯消耗量很大,非常需要做垃圾減量。」但林志龍也指出,小琉球位於外島,地區相對封閉,較易回收杯具,商家規模也相對小,可能因此較願意配合使用環保容器。
(林志龍期許青瓢成為環保的推手,透過參與活動,將垃圾減量的觀念深植人心。來源:青瓢粉絲團)
(林志龍期許青瓢成為環保的推手,透過參與活動,將垃圾減量的觀念深植人心。來源:青瓢粉絲團
儘管挑戰不少,林志龍態度依然樂觀,對台灣日漸高漲的環保意識懷抱希望。
「當一個社會問題受到重視,它就存在著商業價值,Pockeat 食物袋熱賣就是個例子。」他表示:「如果大家對環保觀念接受度提高,自然比較願意支持有環保作為的業者,業者也有更多誘因和我們合作,選擇減少一次性垃圾。」
林志龍也提到,看見「餐具租借」的模式漸漸成為許多學生團體的創業切入點,他備感欣喜,並相信環保會成為越來越夯的話題。
不只從使用上改變消費者的習慣,林志龍也期許青瓢成為環保的推手,透過參與活動,將垃圾減量的觀念深植人心。不過他也相當謙虛地說,青瓢只是大家的「另一個選擇」,「我們不會自詡是最好的,但希望提供解決方案,給民眾參考。」正如青瓢的標語:「體驗青瓢,成為解決問題的一份子。」青瓢發動了一場軟性革命,盡力幫顧客、商家無痛減塑,邀請大家為地球盡一份心。
核稿編輯:李沂霖、郭潔鈴 監製: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iLab 孵化器徵件申請開跑!】Becoming More,成為更好
在你的創革路上,iLab 從 0 到 100 無縫支持每個階段的創業團隊! 只要你正致力於改善某個社會議題、透過商業創造影響力,無論你正在驗證點子或商業模式、測試市場與產品服務、商業模式與穩定營收建立階段,在 iLab 育成計畫裡,你都能找到對應的專業服務與資源,以及 100+ 與你志同道合的創業團隊社群。
► 了解更多 iLab 孵化器 ► 這次孵化器與加速器同時開啟徵件,還搞不清楚自己適合哪個計畫嗎?iLab 診斷測驗,8 個問題馬上搞懂 ► 提醒設起來!8 月 31 日 中午 12:00 iLab 徵件線上說明會,直播為你介紹計畫&即時解惑,快來活動頁面按參加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3 / 10篇)

舊衣搖身一變成「新衣」:「木匠的家再生衣作」巧手改造,把你不穿的牛仔褲變成流行服飾

Photo Credit: Eco Chic Maker
社企流/郭潔鈴
當快時尚風行全球、週週推出新品的背後,我們必須付出什麼代價?
5 年前,位於孟加拉的成衣工廠轟然倒塌,8 層樓高的建築驟然塌成一層,逾千名工人埋葬於瓦礫堆中,再也無法重見天日,罹難者多是女性與她們的孩子。
當工廠倒塌時,裡頭正在生產的服飾,不乏全球知名的快時尚品牌,為時尚界拋下一枚震撼彈。為了將生產成本壓至最低,多間成衣廠擠在一棟原本應作為辦公室的大樓中,工人們與裁縫機高度密集,使大樓終究無法承受過多的重量。
關注社會與環境正義議題多年的英國記者 Lucy Siegle 曾說:「快時尚是要付出代價的,在某個國度中,定有一群人默默地犧牲著。(Fast fashion isn't free. Someone, somewhere is paying.)」
設計師李亞俐分析,除了人權剝削以外,環境污染、成衣生產過剩,也都是快時尚帶來的負面影響。
人類盲目追逐最新流行服飾的背後,其實需耗費大量的環境資源。根據 2017 年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的報告,2015 年時裝產業消耗近 800 億立方公尺的水資源,產出約 17 億噸的二氧化碳以及 9200 萬噸的廢棄物。
然而,用環境代價換來的衣物,並沒有被妥善珍惜。根據遠見雜誌報導,台灣人每分鐘就丟棄 438 件衣服,一年累計產生的衣物垃圾高達 6 萬噸,台灣儼然成了「舊衣墳場」。
「這是一個積非成是的世代,」李亞俐語重心長地說。相較大眾「快買快丟」的行為模式,她認為更應將每一件衣服的壽命延至極限,舊衣除了可被修補外,還能再次做為衣物原料,在設計師的巧手下,幻化成新的生命,扭轉被丟棄的命運。
(木匠的家再生衣作設計師李亞俐。來源:社企流)
(木匠的家再生衣作設計師李亞俐。來源:社企流)

不當快時尚設計師,將舊衣拼湊後成新裝

李亞俐於澳洲 Kangan Institute 攻讀服裝設計研究所時,在課堂上接觸到永續時尚的議題,便堅定地踏上了舊衣改造的旅途。
「當時老師問說,身為一個設計師,你設計出來的衣服可以被穿多久?有些人說,快時尚頂多兩個禮拜;也有人說,我比較念舊,連媽媽那年代的衣服都還在穿。」
從小就喜愛剪裁舊衣的李亞俐當屬後者,她回憶道,「小時候很喜歡剪媽媽的衣服,那時候流行長度到膝蓋的牛仔褲,可是媽媽穿的褲子都是全長的,所以我就把它剪短。」
這份改造舊衣的熱情,在李亞俐長大後仍未消散,她於澳洲留學期間積極參加服裝改造比賽,畢業後,李亞俐盼望將留澳經驗帶回家鄉,在台灣落實永續時尚。「在澳洲的經驗,對我的意義很大,我才知道原來裙子破了洞,把它稍微裁掉之後,再拼接另一件上衣,就能變成一件很優雅的洋裝。」
回台後,李亞俐加入木匠的家關懷協會(以下簡稱木匠的家)。木匠的家長年回收、整理二手衣,再上架至公益二手店販售,然而快時尚浪潮渲染下,「衣服收得很多、堆得很多,可是賣得很慢。」
因此李亞俐便提議從改造公益二手店做起,改善大眾對舊衣又髒又破的印象,之後更進一步成立舊衣改造品牌,使舊衣煥然一新,提高二手衣的價值。

打破又舊又破的形象,翻新二手店讓顧客光臨

「以前的公益二手店,不像現在這樣整齊,比較像倉庫,」李亞俐一邊穿梭於整齊擺放的商品層架之中,一邊述說加入木匠的家後的歷程。
過往公益二手店較無系統化的整理,即使二手商品仍完好,依然難以吸引消費者入內。為了使顧客願意主動進入店內接觸二手衣,李亞俐認為首要之務應是整理店面,使舊衣不再像是垃圾,而是可供人選購的商品。
李亞俐在木匠的家公益二手店裡,實驗二手時尚快閃店半年後,發現營收一個月最多可達 8 萬元,她盼望進一步發揮服裝設計的專長,不只是被動等待客人走入店內,更要主動出擊。於是,「木匠的家再生衣作」品牌(以下簡稱再生衣作)油然而生,李亞俐將二手衣重新設計,讓舊衣重生為時尚「新衣」,使原本對二手衣敬謝不敏的消費者,也願意拋下成見買單。

牛仔褲搖身一變成再生服飾,耐穿又不退流行

若將再生衣作的服飾一字排開,不難發現清一色都是牛仔布料。再生衣作改造的二手衣多為牛仔褲,原因有二:原料來源穩定、經典不退流行。
對於品牌的生產端而言,李亞俐說明,牛仔褲是台灣人最常穿、且捐贈最多的品項之一,木匠的家每年會回收超過一萬包二手衣,當中約有 1/10 為牛仔褲,因此採用牛仔褲作為生產原料將不虞匱乏。
對於品牌的銷售端而言,牛仔布料的優勢則在於不分季節或年紀,「夏天有人會穿牛仔裙、牛仔吊帶褲,冬天也有人會穿牛仔外套,」是大眾可接受度較高、且較耐穿的布料選擇。
(木匠的家再生衣作多以牛仔褲做為原料。來源:社企流)
(木匠的家再生衣作多以牛仔褲做為原料。來源:社企流)
而衣物的版型,李亞俐特別選用寬版設計,不僅為目前時下年輕人較喜愛的款式,也能不受身材變化影響。
一件再生衣的誕生,需歷經原料蒐集、繪製設計圖、製作版型、裁剪縫紉等過程。先由木匠的家志工們將二手牛仔褲拆解成一塊塊布料,再按照設計圖由專業打版師剪裁製作打樣,並依照打樣衣量產,完成一件件「再生衣作」。
每件再生衣約使用 1 到 3 件牛仔褲重新縫製,且李亞俐特別注重保留二手衣的特質,讓牛仔褲的褲頭成了外套的領子,褲管成了修身的洋裝,使每一件再生衣皆獨一無二。「我會刻意保留褲子的樣貌,因為那也是一個趣味,」李亞俐興致勃勃地表示,「對客人來說,二手衣原本的印記或使用過的痕跡,就會讓你的衣服跟下一個消費者買的完全不一樣。」

用品牌溝通,讓永續時尚遍地開花

對於再生衣作而言,最引人注目的時刻,當於 2017 年金鐘獎的星光大道上,主持人黃子佼穿著李亞俐為其量身打造的再生西裝外套,品牌自此大幅躍上媒體版面。挾著名人帶來的關注,再生衣作順勢於 2017 年底在文創商品購物平台 Pinkoi 上架,並接下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的訂單,不到一年已成功銷售出數百件再生作品。
因應品牌通路越來越廣,近期之內,李亞俐計劃使生產線轉型,讓供貨更穩定。未來生產流程將先由志工將牛仔褲拆解成布片,再外包給在地婦女,或聾啞協會的專業裁縫師車縫,透過專業化分工提高產能與質量。
(黃子佼於金鐘獎上所穿著的西裝外套,為木匠的家所設計。來源:Eco Chic Maker)
(黃子佼於金鐘獎上所穿著的西裝外套,為木匠的家所設計。來源:Eco Chic Maker
除了用獨具特色的設計讓消費者對二手衣改觀外,李亞俐也盼望將品牌視為一種溝通渠道,向大眾傳遞永續理念。李亞俐強調,成衣是全球第二大污染的產業,全球氣候異常頻傳的情況,都與成衣業息息相關。「我們每一天都正在經歷環境越來越怪異的狀態,你可以自己去找到根源,這是廣告不會告訴你的事情。」
在產品文宣和粉絲團經營上,再生衣作把握每一個機會,與消費者溝通永續時尚的知識。於再生衣作線上通路之一的 Story Wear 網站中,更能見到鉅細靡遺的永續時尚消費指南,再生衣作的最新系列也將於近期上架。
誠如英國龐克教母 Vivienne Westwood 所說,「買少一點、選好一點、穿久一點!(Buy less, choose well, make it last!)」木匠的家再生衣作提供優質、耐穿並具有資源永續意義的服飾,提供消費者一個落實永續時尚的新選擇。
「我希望當品牌做出一個形象後,還能引導更多台灣的年輕人,也去做對社會有責任的設計,讓永續時尚遍地開花。」
核稿編輯:李沂霖、梁元齡 監製: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4 / 10篇)

「DOMI 綠然能源」用減去的電力浪費,為下一代種下能夠乘涼的家園

Photo Credit: DOMI 綠然能源
社企流/黃思敏
隨著夏日高溫紀錄不斷被突破,台灣用電也不斷創下歷史新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已然在台灣的社會中成為主流。當多數人在生活中,忽視著無端被浪費掉的能源,以及快速增加的溫室氣體,代價即是讓下一座燃煤電廠入侵家園、霧霾等污染在生活中蔓延,以及全球暖化所伴隨的氣候震盪。

氣候變遷不是國際談判桌上的事,而是使家園不再安全的危機

根據綠色和平的報告,台灣所排放的溫室氣體超過 40% 來自發電,其中將近 50% 的發電來自燃煤,而燃煤電廠所排放的 PM 更對人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提高罹患肺癌與兒童氣喘的風險。
「大部分的人會覺得節能與氣候變遷的議題很遙遠,認為這是政府在國際談判桌上的事情,與自己沒有具體的聯繫。」
DOMI 綠然能源的共同創辦人胡德琦表示,自己在年輕時即出國念書、工作、成家,這一路上曾與大多數人一樣,鮮少關注環境議題,未與氣候變遷產生連結。
(DOMI 的創辦人 Tammy。來源:DOMI 綠然能源)
(DOMI 的創辦人 Tammy。來源:DOMI 綠然能源)
「我在北京工作了近 11 年的時間,離開北京是因為環境污染,我不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帶大我的小孩。我從北京逃回台灣,是希望能夠有更乾淨的環境,卻發現原來台灣的環境污染與霾害和北京一樣嚴重。」
Tammy 與 DOMI 另外 3 位共同創辦人都是小小孩的父母,成家後意識到污染與氣候變遷無所不在,使家園不再乾淨、安全。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都感受的到環境議題,只是跟生活的柴米油鹽相比,這不會是眼前最急迫的事情。人們都聽過氣候變遷,但是不知道怎麼和自己產生連結、如何行動。因此我們要打造橋樑,讓節能減碳的行動變得簡單、沒有負擔,有成就感。」
Tammy 表示,雖然 DOMI 的幾位創辦人過去皆沒有環境、能源的專業背景,卻因擁有多元商業的歷練,更能從企業和家庭的角度出發,打造更貼近生活、符合需求的節能方案。團隊致力於透過「簡單」(Simple)的方式推廣、優化現有節能產品,鼓勵更多消費者「關心」(Care)關注人類對環境的傷害。
(Tammy 希望能給下一代更安全、乾淨的家園。來源:DOMI 綠然能源)
(Tammy 希望能給下一代更安全、乾淨的家園。來源:DOMI 綠然能源)

讓節能減碳從口號,變成人人都能輕鬆落實的生活方式

DOMI 擺脫環境議題上道德勸說的窠臼,用創新的方式及具體化的目標,讓節能減碳不再是令人麻木不仁的口號。「從 Unaware 到 Aware 的事,已經有很多團體在做,但是從 Aware 到 Action 的事,卻很少人做,大家可能都聽過節電 10 招,但怎麼落實在生活中?」
因此 DOMI 從日常生活出發,把氣候變遷拉到最小單位——電力。「沒有一個人不需要照明,光是更換 LED 燈就能省下 60% 至 70% 的電力,更能具體降低電費。」
Tammy 分析,台灣並不缺乏優質的節電產品、設備與技術,然而多數科技產品複雜的規格及使用方式,卻成為一般家庭使用的門檻。「大家都聽過 LED 燈,也知道要換,但是真的知道怎麼換嗎?走到賣場裡頭,LED 燈從 70 塊到 300 塊都有,除了價格考量外,極少人知道怎麼去判斷流明、瓦數、光效等。」
因此,DOMI 替消費者整合台灣優質的 LED 燈供應商,提供兼具經濟效益與品質的產品,更貼心的將複雜的規格轉譯為「選燈 4 步驟」等易懂的選購指標,引導消費者購入真正符合需求的燈具。「DOMI 像是一個嚴選平台,就算今天消費者不跟我們買燈,我們也在過程中達到教育的目的了。」
除了更換新的 LED 燈具外,避免既有家庭電器於待機狀態中平白流逝電力,亦能為家庭省下 10% 至 15% 的電費,根據工研院統計,每年每戶因待機電力而流失了 1200 元的電費。
「節電定時器已經存在了很久,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它能幫家庭省下待機電力。此外,一般家庭都是由媽媽在支付電費,然而節電定時器只出現在水電行,而不是她們平常去購物的地方。」
Tammy 表示,節電產品的重點不在於厲害的功能,而是要能貼近生活。因此 DOMI 根據消費者使用上的痛點,開發、設計出兼具裝飾性又容易上手的「節電小丸子」, 透過人性化的定時按鈕,定時自動化關閉電器的電源,讓使用者不需費心也能省下一筆電費,同時達到環保的目的;而不霸佔插座的設計,讓節電定時器融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DOMI 以 LED 燈作為第一個和消費者溝通節能的產品,而後陸續推出節電定時器節電小丸子,以及隔熱漆等產品,鼓勵消費者從照明、電器待機電力與空調等 3 大家庭用電下手,讓人們從生活中小而簡單的改變開始,具體感受到節能減碳所帶來的效益。
(造型可愛、操作容易的節電小丸子。來源:DOMI 綠然能源)
(造型可愛、操作容易的節電小丸子。來源:DOMI 綠然能源)

開發中小企業「從 0 到 10 」的節能潛力,企業員工都能受益

不僅從家庭節能做起,DOMI 也將服務範圍延伸至中小企業。DOMI 致力於服務過去大廠商不願意服務的小型客戶。「很多大企業的節能成效已經達到 70 至 80 分,要在設備端更精進,從毛巾擰出 90 分當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怎麼牽著手,幫助更多人從 0 到 10。」Tammy 分析,中小型企業客戶不像大型企業配有能源管理員。
「對他們而言,電費即是每個月必須付出的費用,產品不用到壞不會換,只選低價的用。」因此 DOMI 積極協助中小企業進行能源管理,雖然初期投資節電設備是一筆開銷,然而長遠來看,每月輕鬆省下的電費將回收成本,而節電所產生的減碳效益更能串連企業社會責任。
Tammy 以 DOMI 於台北的辦公室為例:「與前一個企業租戶一個月 2 萬 5 千元的電費相比,DOMI 的電費大概只有 1 萬 1 千元,而我們只做了幾個動作:改變照明、循環扇、空調,與加裝節電定時器。這幾個單純的東西每個公司都需要,一定能幫公司降下能源使用。」
除了向企業主推廣能源管理的概念與節能的好處,DOMI 亦替企業客戶客製化員工節能工作坊。「總務大哥常常很痛苦,宣導隨手關燈卻沒有用。我們希望透過企業,去觸及到員工與更末端的消費者,因此我們透過工作坊帶領企業員工認識公司電費的分佈現況,再思考每一個人可以做什麼,讓公司獲利,自己也可以受益。例如,若每個月省下 10% 的電費,便能作為員工福利金,使節電成為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透過「一減一加」串連家庭、企業與政府,打造能源與環境共好的生態系

到目前為止 DOMI 協助了逾兩千個的家庭,與超過 300 間的企業落實節能行動,減少了近兩萬噸碳排。除了服務一般家庭及企業外,DOMI 更在經濟部的補助下,協助超過兩千戶「能源貧窮」的低收入戶安裝 LED 燈具。「當一個家庭花費超過 10% 的收入在電費上,就是能源貧窮戶。過去政府有提供經濟弱勢節能補助,但是訊息根本就觸及不了用戶,更不用說申請、填表單與送件等,每一步都是門檻。」
因此 DOMI 挨家挨戶的拜訪能源貧窮戶,除了替家庭換燈,更進一步檢查漏電、宣導用電安全等。「從照明的角度切入社會問題,是政府過去沒有想過的。有時候家裡暗,就是性侵、家暴等社會問題的原因之一。我很深刻的感受到,換燈能為一個家庭帶來明亮,更能帶來一些改變和希望。」
(DOMI 的夥伴替能源貧窮戶換燈。來源:DOMI 綠然能源)
(DOMI 的夥伴替能源貧窮戶換燈。來源:DOMI 綠然能源)
過去政府所倡導的更換電器等節能行動,與中小企業、一般家庭,甚至是低收入戶有所隔閡,因此 DOMI 致力於串連政府計畫、企業及家庭,推動一個生態系(Ecosystem),讓節電成為一門對所有人及環境都有利的生意。「DOMI 就是要把大家串起來,帶動更多參與。」
DOMI 的核心理念圍繞著「一減」與「一加」,除了在生活中減少能源使用,以降低對環境的負擔,更透過綠樹派對與環境教育的加值,讓節能減碳的生活方式深植在下一代的 DNA 中。
「大約 9 成的客戶都沒有種樹,或真的走進大自然翻土的經驗。DOMI 每年都會舉辦綠樹派對,然而種樹不難,實際過程不到 20 分鐘,最重要的反而是整土的過程,因為有各種垃圾在裡面,從電腦主機板、鞋子,到針頭等,我們什麼都撿過。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舉辦種樹派對,除了讓客戶覺得輕鬆、好玩外,重點是在過程中了解為什麼種?我們種下什麼?這個地方發生過什麼事?」
這些客戶可能是因為購買節電產品而接觸 DOMI,進而有機會帶著孩子一起去種樹,並在與大自然互動的每個環節中,了解為什麼要捍衛這個環境。Tammy 感性的分享:「回到核心,大家都住在同一個環境,同一個地球,不只是隨時可以種下一棵樹,若真的要在十幾年後乘涼,現在不做未來就更沒有了。」
(DOMI 的夥伴於種樹派對為小朋友講節電繪本故事書。來源:DOMI 綠然能源)
(DOMI 的夥伴於種樹派對為小朋友講節電繪本故事書。來源:DOMI 綠然能源)
除了每年定期舉辦綠樹派對外,DOMI 更推出能源教育繪本「吃電怪獸在我家」,以及節電定時器 DIY 工作坊,取代父母對孩子隨手關燈、關電視的叨念,讓孩子在聽故事、動手做的過程中,了解節能的重要性與正確方式。「小孩子的驅動力與影響力是很大的,每次辦完活動,看見小朋友帶著一堆問題跑回去問媽媽,也許媽媽不會回答,但會陪著孩子去找答案。」
不僅從家庭教育面著手,DOMI 更透過媒體與活動倡議,發揮社會影響力。DOMI 用心經營部落格,用生活化、活潑風趣的圖文風格,將生硬、枯燥的節能資訊及氣候變遷等環境議題,包裝成有趣、能引起大眾閱讀興趣的內容。
「面對氣候變遷,我們要做的是思考怎麼讓自身過去的知識、經歷、能力,跟氣候變遷議題產生連結、做出行動,產生改善環境的價值。」Tammy 相信,「不用是專家,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簡單的行動,成為為環境貢獻的一份子。」
核稿編輯:李沂霖、梁元齡 監製: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5 / 10篇)

亞洲最大共享電動機車服務:台灣青年用「以租代買」推動綠色交通革命

Photo Credit: WeMo Scooter
社企流/郭潔鈴
清晨的城市被油門的加速聲喚醒,萬頭鑽動的機車騎士停在紅綠燈下,等待交通號誌一變即刻出發,擁擠的馬路又熱又黏,更有濃濃的廢氣飄散於空中,使機車族撲了一面灰,逃也逃不了。
此情此景對每天騎機車通勤的上班族來說,是難以逃離的日常。根據交通部統計處 2017 年公布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台灣機車密度高居亞洲之冠,3 萬多平方公里的小島上,竟承載了將近 1400 萬輛機車,平均每平方公里機車數就高達 378 輛,讓原本地狹人稠的台灣,更是擠上加擠。
然而大量的機車生產後,卻未被充分利用,一輛機車平均一天僅被使用 54 分鐘,其餘 23 個小時皆被閒置在路上,每台機車實際被騎乘的時間,在一天中只佔 3.7%。
不僅如此,燃油機車排放廢氣造成的空氣污染,使台灣的天空越來越灰,隨之而來的溫室氣體排放,也讓地球持續「發燒」。
為此,WeMo Scooter 盼望透過共享電動機車服務,幫助騎士習慣綠色交通工具,還能進一步降低大眾對私人載具的依賴,以降低城市中的空氣污染與碳排。
(WeMo Scooter 盼望用一套服務,幫助騎士習慣交通工具,並降低大眾對私人載具的依賴。來源:WeMo Scooter)
(WeMo Scooter 盼望用一套服務,幫助騎士習慣交通工具,並降低大眾對私人載具的依賴。來源:WeMo Scooter

用一套服務,減少交通的外部成本

身為 WeMo Scooter 創辦人之一的吳昕霈,曾於全球知名商管顧問公司麥肯錫任職,談及創業的初衷,他坦言:「其實比較多是私心。」
高中畢業後旅外將近 20 年的吳昕霈,始終盼望能回家鄉台灣定居,「當時覺得回家的路有些遠,想要回台灣做點有價值的事情。」
於是吳昕霈與其他 3 位同樣曾赴海外工作的高中同學,一同發想創業點子,他們看見台灣機車市場的龐大潛力,平均每兩人就擁有一台機車,同時卻產生了許多外部成本,包括空氣污染、碳排放、都市空間擁擠等問題。
4 位創辦人多數為商管背景出身,認為比起製造更環保的交通工具,設計一套兼顧環保與便利的服務,應是他們更能貢獻長才的選擇。
吳昕霈表示:「要解決空氣污染,就要靠比較綠能的交通工具,像是電動機車;而我們的服務就是要讓你願意使用電動機車,讓電動機車去解決空氣污染的問題。」
誠如 WeMo Scooter 官網所述:「交通便利與友善環境不該互相矛盾。」WeMo Scooter 透過一套便捷的共享電動機車服務,兼顧交通便利與環境永續,使機車騎士毋須犧牲便利性,就能於日常中實踐環保生活。
(WeMo Scooter 創辦人之一的吳昕霈,希望透過一套便捷的共享電動機車服務,兼顧交通便利與環境永續。來源:社企流)
(WeMo Scooter 創辦人之一的吳昕霈,希望透過一套便捷的共享電動機車服務,兼顧交通便利與環境永續。來源:社企流)

降低價格門檻,騎士用銅板價即可體驗電動機車

行政院長賴清德於 2017 年底拍板定案,2035 年新售機車將全面電動化,然而從燃油機車轉換至電動機車,如何順暢進行交通轉型,是各界正頭痛不已的問題。
為了協助消費者無痛轉型至電動機車,WeMo Scooter 的服務致力於兩大方向,第一步為協助機車族更認識電動車,進而願意將燃油機車換成電動機車;進階目標則是要透過與私有機車幾乎一樣便利的共享機車服務,讓機車族無痛擺脫對私有載具的依賴,改用共享機車服務。
目前全台有將近 1400 萬輛機車,如何說服車主換購電動機車,是一大難題。吳昕霈分析,過往電動機車推動緩慢的原因,一來是因消費者對電動機車不了解、二來則是因電動機車價格偏高,消費者在不了解電動機車的情況下,自然也不願意以更高的價格換購。以目前市場上的電動機車龍頭 Gogoro 為例,一台電動機車售價 6 萬元起跳,3 年來累計售出 6 萬台機車,與全台將近 1400 萬輛機車相比,市佔率仍極低。
「騎乘電動機車對多數消費者來說,仍然很陌生,就算聽過 Gogoro,也不一定試乘過 Gogoro,因為消費者要在日常生活中嘗試騎電動機車,還是相對困難的。」
因此 WeMo Scooter 的共享電動機車服務,就是要搭起電動機車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如 YouBike 一般走入民眾的日常,讓消費者用銅板價,就能體驗騎乘電動機車時無聲、無塵的快感,進而引發購買意願,此舉便可作為燃油機車轉型至電動機車的過渡方式。「你如果今天花 30 塊、50 塊就能騎乘電動車,這是讓消費者可以更容易認識電動機車的方式。」

於每一天的租借服務中,自然而然落實環保

WeMo Scooter 一方面提升機車族對電動機車的接受度,另一方面則將重心放在設計足夠便利的共享服務,使消費者願意接受「以租代買」的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即可租借電動機車,以達到降低私人載具持有率的目標。
吳昕霈分析,過去台灣人租機車的情境,大多為出外遊玩時短期租借 2 到 3 天的機車,因此許多不方便的服務流程,消費者仍願意忍受,例如花費半小時以上填寫表格才能取得機車等情形。
然而將租車行為移至日常生活之中,若消費者每一天皆需花上半小時租車,願意使用服務者想必少之又少。吳昕霈觀察,台灣人習慣走出家門口幾分鐘,就能立即騎走機車,而且機車停放容易,無論是去菜市場買菜、或去百貨公司購物都可以使用,是比開車和大眾運輸工具都便利許多的交通工具。
為了使租借流程與私有機車達到相同的便利性, WeMo Scooter 特別注重服務要「即時」,「當消費者想要租車時,在幾分鐘之內就必須租到一台車。」
透過 WeMo Scooter 研發的 app,消費者僅需使用手機,就能完成電動機車租借,無論是尋找最近車輛、解鎖機車、開啟置物箱或還車,只要操作 app 即可完成。「WeMo Scooter 的服務甚至省去你掏鑰匙的時間!」吳昕霈自豪地表示。
(只需使用 WeMo Scooter app,即可完成租借電動機車的所有手續。來源:WeMo Scooter)
(只需使用 WeMo Scooter app,即可完成租借電動機車的所有手續。來源:WeMo Scooter
不僅如此,WeMo Scooter 更採用無站點式的服務,讓機車騎士不需尋找租借站,就能隨租隨還。同時,為了確保無站點式的租賃行為,不會因車輛被隨意停放,而影響周遭居民的道路使用權,WeMo Scooter 每一台電動機車中皆安裝一台俗稱「黑盒子」的智慧控制盒,可將各類數據上傳雲端管理,例如可即時追蹤車輛位置、電量。
WeMo Scooter 透過科技技術與會員實名制管理,達到車輛管理效果。吳昕霈表示,做好車輛管理,不僅對消費者有益,也能幫助 WeMo Scooter 的營運更加穩定。「我們要靠租賃行為實實在在地賺錢,因此必須提升每一台車的使用效率,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知道每一台車的所有狀況,包括有沒有電、有沒有壞掉等訊息。」
「就像餐廳的翻桌率一樣,」吳昕霈進一步解釋,為了增加每一台機車的使用率,若一台車在同一位置被擺放 3 天以上,都沒有人使用,「那我就得趕快做點事情,讓它可以重新被大家運用。」
WeMo Scooter 於方方面面將服務設想周到,以增加消費者使用服務的誘因。吳昕霈強調,WeMo Scooter 不以「環保」與消費者溝通,而是透過設計便捷的共享服務,讓消費者在潛移默化中就實踐環保。「其實多數消費者不在意自己是否騎了更綠能的機車,但是 WeMo Scooter 將環保行為融入便利的服務之中,使他們每天自然而然就在做環保了。」
吳昕霈眼神堅定的說道:「要減緩全球暖化,我覺得要靠商業力量,唯有商業行為,去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才可以改變消費者的習慣。」

打造更環保、更綠能的交通新選擇

WeMo Scooter 採取共享服務加上電動機車的營運模式,可望大幅降低交通帶來的環境負擔。目前一台 WeMo Scooter 電動機車的使用率,相當於減少了 4 至 5 台的燃油機車上路,使空氣更乾淨、碳排放更減少、道路更寬敞。
未來,WeMo Scooter 盼望藉由提高旗下電動機車的分佈密度,讓更多人使用。目前 WeMo Scooter 已於台北市佈建一千台電動機車,今年底前,預計將擴增至 3 千台電動機車。「現在打開我們的 app,消費者可能要走 300 至 500 公尺才有一台車,我們的目標是讓消費者在 100 公尺內就找到一台車。」
吳昕霈相信,WeMo Scooter 可做為都市中的交通新選擇,補足大眾交通工具無法到達的最後一哩路,並給予機車騎士更具彈性的移動選項。
「現在不只是沒有車的人會騎 WeMo Scooter,我們是一個可以搭配任何交通工具的服務,包括機車族都有理由能使用。」吳昕霈觀察,人們去飲酒時若使用私人載具,會造成許多麻煩,往往必須將車輛停放在飲酒場合,隔日再牽車;若改用 WeMo Scooter 抵達交通場合,就能兼顧交通易達性與避免牽車麻煩。
「我盼望透過推廣 WeMo Scooter 的服務,讓全部人認識到,有一個更環保、更綠能的交通可能。」吳昕霈眼神發光地說,「要讓所有人都知道,We deserve better(我們值得更好的)!」
核稿編輯:李沂霖、梁元齡 監製: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6 / 10篇)

「RE-THINK」盼用一次次淨灘行動,換人們一輩子環保生活

Photo Credit: RE-THINK 重新思考
社企流/李沂霖
蘭嶼海邊,一群青年嬉鬧著,在海邊游泳就跟吃飯一樣平常,其中有人提議:「要不要下潛看看?」來自外地的黃之揚在一旁卻覺得焦慮,回想過去不帶氣瓶往下潛,似乎只發生在游泳池中。
禁不住好奇與朋友鼓勵,黃之揚僵硬地往下潛,起初最不適應的是呼吸,失去氧氣好似溺水,幾番嘗試之後,黃之揚重回水面深吸一口氣,接著閉上眼讓海浪蓋過頭頂,此時海中寂靜的只聽得見自己的呼吸聲,張開眼,一整片湛藍盡收眼底,自此這位城市長大的青年與海洋再也沒有距離。
「你越親近環境,你就會覺得它越美;覺得它越美,你就會越想保護它,這是一個超級直接的情感。」
(黃之揚表示,親近環境,進而保護環境,是極其直接的情感。來源:黃之揚)
(黃之揚表示,親近環境,進而保護環境,是極其直接的情感。來源:黃之揚)
對環境直接的情感,讓黃之揚及夥伴 Daniel Gruber 與黃品璁走遍一個又一個海灘,眼見岸上無數個垃圾,他們便沿途拾起,一回頭,5 年的光陰過去,身後有 14 萬名支持者,手上累積清理了 73 公噸的海洋垃圾。
他們將這個行動稱作「RE-THINK 重新思考」(以下簡稱 RE-THINK),重新思考自己與環境的關係、更重新思考自己對待環境的方式。2017 年,RE-THINK 從一個行動變為一個非營利組織,黃之揚辭去工作,全心投入組織發展。

一次行動勝過千言萬語

話說從頭,RE-THINK 為何選擇用淨灘行動傳遞環保理念?「淨灘是我們傳遞環保理念的手段,對我們來說門檻最低,且場域安全、可容納的人數很多,一次活動就可以把我們的理念傳給很多人。」
RE-THINK 的理念傳遞,夾藏在 1 至 2 個小時重複的動作之中——撿起垃圾、丟進袋子、撿起垃圾、丟進袋子、撿起垃圾⋯⋯近似苦行的過程中,人們將會發現海灘上出現最大宗的垃圾,就是平時生活使用最頻繁的吸管、寶特瓶、塑膠袋等等,往往一小時過去,已感覺腰酸背痛、汗濕透了衣服,眼前的垃圾卻仍源源不絕地從沙礫中竄出。
「曾有媽媽帶著孩子參與淨灘活動,結束後孩子說他再也不用吸管了。」黃之揚說道:「Show, not tell 是 RE-THINK 的核心理念,環保教育應該用行動展現,而非言語。」
比起告誡「2050 年,海洋裡的塑膠將比魚還要多」,黃之揚認為:「當人們親眼看見過量的垃圾、並在親手去撿的過程中反省,『垃圾減量』這個飄在雲端上的議題,就能變成落實在生活中的可能。」
(RE-THINK 深信,一次行動勝過千言萬語。來源:黃之揚)
(RE-THINK 深信,一次行動勝過千言萬語。來源:黃之揚)

淨灘就如薛西弗斯推石上山,到底有沒有效?

希臘神話中,薛西弗斯因受懲罰,每日需重複推著一塊巨石上山,每次到達山頂後巨石又會滾回山下,日復一日徒勞無功。淨灘在多數人眼中也是如此,一場淨灘下來清出的垃圾僅是大環境中的冰山一角,幾日之後,海灘上的垃圾又如雜草般快速出現,令人沮喪。
然而,眼前這位現代薛弗西斯卻不以為苦,他說,淨灘的效益要從兩個層面來看,第一是「環境面」,「海灘就像大海的濾淨器,每天漲退潮都會把一定的垃圾量擱淺在海灘上,若我們持續去淨灘,確實能降低海洋的污染,也能維護海灘的清潔。」
黃之揚強調,要達到淨灘在環境面上的效益,重點是「頻率」,透過定期的淨灘活動,便能延長海灘乾淨的「保鮮期」,對環境還是能造成具體改變。
另一個淨灘的效益是「教育面」,黃之揚認為,淨灘在教育面所帶來的效益是很深遠的,如 RE-THINK 一直堅信「行動勝於言語」,透過淨灘觸發民眾的環境意識,進而落實生活減塑、友善環境等行動,便是淨灘的終極價值。
黃之揚曾於專欄中提及一個相當生動的比喻:「淨灘像是想將桌上的一灘水擦乾,但費盡氣力卻無法擦乾,因為抬頭一看,上頭的水龍頭沒有關,水傾瀉而下。」
便利生活中造成的大量廢棄物便是沒關的水龍頭,「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將它關小」就是淨灘所要告誡大眾最重要的事。
「當然不是說大家參加一次淨灘後,回去生活就會立刻改變,人都是善忘的,我自己也是。」黃之揚笑看這條推石之路,「淨灘這件苦差事,的確像是推大石,石頭日復一日滾落,但是我們總能把它推得更高吧。」
(黃之揚表示,淨灘雖像推大石,但總能把它推得更高。來源:黃之揚)
(黃之揚表示,淨灘雖像推大石,但總能把它推得更高。來源:黃之揚)

RE-THINK 讓環境議題變好玩:邀你練環保鐵沙掌、為你製台灣史上第一份海廢圖鑑

一路走來,黃之揚除了思考如何將石頭推得更高,也不斷思索讓石頭不再滾下的方法。比如串連一個「垃圾減量」生態系,當參與者在淨灘完接受震撼教育之後,還可以找其他環保企業購買環保餐具、竹牙刷等,為大眾整理出一系列不使用塑膠的替代方案。
此外,黃之揚也曾考慮過,將一袋袋淨灘搜集而來的海洋廢棄物,送入商業的供應鏈中,把垃圾變黃金,成為循環經濟的一部分。「曾與愛迪達合作、用海廢製作跑鞋的紐約組織『Parley for the Oceans』,今年就找我們討論,看看是不是有機會合作,一起把海廢做一些應用。」
這些想法仍在醞釀中,黃之揚說,RE-THINK 目前的重心,還是先放在環境教育上,專注扮演與民眾溝通的角色。巨大的環境議題是彼岸,RE-THINK 擔任其中一座橋,引領大家過橋,「我們希望帶領大家從 0 到 1、從產生興趣到願意行動,用好玩的方式讓大家關注環境議題。」
RE-THINK 怎麼做?在社群經營上,黃之揚用一張張輕鬆幽默的插圖引起大眾關注——比如邀請大家練「環保鐵沙掌」、拒拿塑膠袋;或是出一份「塑膠袋教戰守則」,告訴大家自備塑膠袋,既帥氣又能防敵襲。
(黃之揚用一張張輕鬆幽默的插圖引起大眾關注。來源:RE-THINK 重新思考)
(黃之揚用一張張輕鬆幽默的插圖引起大眾關注。來源:RE-THINK 重新思考
在淨灘活動上,RE-THINK 則不斷跨界合作,他們曾與印花樂合辦淨灘藝術節、與 Pokemon Go 合辦地球日淨灘,每一步都是為了吸引更多人參與、關心身邊的環境。自 2013 年至今,RE-THINK 已舉辦超過 107 場淨灘活動、累計超過 2.5 萬人參與。
而今,RE-THINK 正在執行一個全新的計畫,「我們要做一個史上最廢的海廢圖鑑。」黃之揚哈哈大笑,接著馬上認真地說,淨灘活動搜集來數不清的海洋廢棄物,雖有相關單位調查並統計數據,但這些研究資訊多半用於學術或政策領域,一般人難以接觸。 RE-THINK 希望能轉譯海廢背後的資訊,成為一般人也可以輕易理解的教育素材。
(RE-THINK 正著手執行「海廢圖鑑」製作,希望能成為一般人也可以輕易理解的教育素材。來源:黃之揚)
(RE-THINK 正著手執行「海廢圖鑑」製作,希望能成為一般人也可以輕易理解的教育素材。來源:黃之揚)
海廢圖鑑乍聽之下實在不是很吸引人,黃之揚便興沖沖的打開電腦,秀出目前正在製作中的圖鑑頁面,原先想像又髒又醜的垃圾,在畫面上呈現如精品般的質感,還能夠 360 度瀏覽;而照片旁則詳列了垃圾的發現地、材質、生命值(在環境中自然分解的時間)等資訊,讓人忍不住想接著點擊下一個垃圾瀏覽。
黃之揚介紹,他們第一步是先抓住讀者的眼球,與「100% 純污水製冰所」的設計師攜手,創造如污水冰棒那般衝突的視覺震撼;接著便是透過資訊傳遞,吸引民眾關注環境議題。
「環境議題的溝通方式通常都走恐嚇路線——人類要滅亡了、海龜鼻孔插吸管都是人類的錯,大眾已經漸漸麻木無感了。所以我們嘗試用另一種方式,勾起大家的興趣。」
(RE-THINK 讓海廢呈現精緻質感,製造衝突的視覺震撼。來源:黃之揚)
(RE-THINK 讓海廢呈現精緻質感,製造衝突的視覺震撼。來源:黃之揚)

在第 30 天來臨前,為環境多盡一份力

推石之路不曾停歇,需要超越常人的毅力,黃之揚便更頻繁地走進大自然,一是為了充電、二是提醒自己為何而努力。
繼蘭嶼海邊游泳的經驗之後,某次黃之揚怡然自得地在小琉球海邊游泳,心裡期待著能遇見人生中的第一隻海龜。游了一陣子搜尋未果,準備游回岸邊之際,眼見一個塑膠袋漂盪水中,黃之揚本能地向下潛,抓起塑膠袋往腿上綁,一抬頭便見一龐然大物——一隻約兩公尺長的綠蠵龜從身邊游過,「好像一個積陰德的概念。」黃之揚微笑,「這麼美妙的生物,怎麼能不保護牠!」
親近環境,視海洋、環境為家,動手整理便是自然而然的舉動,「就像職業登山客,下山時口袋裡一定滿是路上撿的垃圾。」黃之揚相信,當大眾與環境產生更多連結,保護環境就成了自然反應。
「在《找尋明天的答案》書中有一個比喻,在一座池塘中有一株睡蓮,第一天長出一片葉子,隨後每一天葉子都會翻倍成長。在第 30 天時,整座池塘都被鋪滿了葉子,而我們都沒想到,其實在第 29 天,葉子只覆蓋池塘的一半而已。」
黃之揚分享,環境議題之所以常常被忽視,是因它的改變緩慢,慢到人們不易察覺,環境改變跟自己的生活有什麼相關,「海灘上的垃圾就是一個警訊,若我們繼續漠視下去,不去阻止它翻倍成長,第 30 天很快就會到來,而我們已經無能為力了。」
核稿編輯:郭潔鈴、梁元齡 監製: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7 / 10篇)

讓農民不再只能看天吃飯:「宸訊科技」用大數據突破農業困境,提升作物產量穩定性

Photo Credit: 宸訊科技
社企流/李沂霖
即使生活在城市,四周沒有農田圍繞,我們都曾在新聞畫面中看過:連日強降雨,農田成了一片湖泊,農損相當嚴重;也曾見農民在毒辣的太陽下,對著鏡頭說氣溫太高,農作物都長不大;更不會忘記時常有農產品滯銷,像是香蕉、鳳梨賤賣等新聞。
關掉電視,不穩定的糧食生產直接反應在餐桌上——如食材價格起伏不定、甚至還會影響作物的營養含量。這些都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日常。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評估,2050 年全球人口將逼近 90 億大關,屆時糧食生產必須增加 70% 才足以供應需求。然而,面對越演越烈的氣候變遷,全球糧食產量及穩定性皆受影響,提升作物的質量與產量、降低糧食危機成了當務之急。
聚焦於台灣農業的現況,似乎總是擺脫不了「悲情」的印象——農民普遍年紀大、平均耕地規模僅 1.02 公頃,屬於小農經營形態,而小農經營缺乏規模經濟效益、生產成本高、難以與國外高效率生產的農產品競爭,因此不少小農面臨低收入的生存問題。以台灣的農業現況看來,農民不僅要面臨愈發頻繁的天災,還有人力高齡化、產量難以提升等困境,似乎難以承擔與日俱增的糧食需求。
「農業的問題需要用『數據』解決。」宸訊科技創辦人徐承原說得篤定,「新時代農業 ,『數據』非常重要。」
7 年前,地理系所出身的徐承原成立宸訊科技,投注心力於台灣農業與環境議題,致力發展台灣智慧新農業。
步入宸訊科技位於內湖的辦公室,徐承原一身俐落的西裝打扮,如今要談農業,不僅要走進農田,更要走入科技的世界。
(宸訊科技創辦人徐承原。來源:社企流)
(宸訊科技創辦人徐承原。來源:社企流)

農業只能看天吃飯?大數據讓農民掌握天地資訊,做出精準判斷

徐承原劈頭直指「數據」的重要性,數據對農業來說到底有什麼幫助?
他給了一個很具體的比喻:「就像我們在買房子時,網路上會有購屋資訊、還有房屋仲介公司提供很多資訊,像是這間房子旁邊有學校、走 5 分鐘有捷運等等,我們可以依照資訊選擇想要的住宅。但是農地完全沒有任何資訊,若你要買一塊農地,它的好與壞沒有人知道。我們都說農業是看天地吃飯,但是天是什麼情形、地是什麼狀況,沒有人提供這樣的資訊。」
缺乏資訊的情況下,多年來農民僅能憑感覺及經驗決定種什麼、何時種與何地種,剩下的就只能「看天吃飯」,然而,環境與氣候變化莫測,種植農作物就成了一場賭注。
此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指出,傳統的農耕方式將農田視為相同性質,採取相同的耕作方式,這樣的做法忽略了土壤環境及作物的持續變異,常引發農地的不當使用,因而衍生許多資源有效應用與環境保護的問題,如產量顯著降低、肥料與農藥不當施用、毒害氣體釋放或滲漏、有毒物質長期殘留及作物生長環境劣化等現象。
徐承原再三強調,要改善農業現況、掌握天地的資訊,就得靠數據的蒐集與分析。
而他多次提及的數據,除了田間的濕度、溫度和土壤情形等監測資訊之外,還有農民的耕種紀錄。一旦樣本數夠多,便能進一步分析作物生長曲線,該什麼時候播種、該在哪裡種植、該使用多少肥料、灌溉多少水、什麼時候收成等,這些都能有科學依據,有助於農民推動「精準農業」,也就是能更精準地掌握作物的生長環境和產量。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定義,「精準農業是一種以資訊及技術為基礎的農業經營管理系統,針對農田及植栽環境的變異給予最適當的耕作決策與處理,以減少資材之耗費,增加收益及減輕環境衝擊的經營管理手段。」
精準農業的核心是,在生產端將資源做最有效率的運用,依據農作物生長需求,投入適當的資源,避免資源浪費以及環境破壞,達到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的平衡。
如何在不增加土地負擔的前提下,同時提升糧食產量,進而讓農民擺脫苦情命運,是台灣農業亟欲轉型的方向。
(不增加土地負擔的前提下,提升糧食產量、讓農民擺脫苦情命運,是台灣農業亟欲轉型的方向。來源:宸訊科技)
(不增加土地負擔的前提下,提升糧食產量、讓農民擺脫苦情命運,是台灣農業亟欲轉型的方向。來源:宸訊科技

農田不是工廠,如何精準掌握產量?

該如何維持農作物的產量以及品質,一直以來都是看天吃飯的農民所傷腦筋的。
徐承原指出,以鳳梨為例,鳳梨播種後需 17 至 19 個月收成,而且每個地方的收成時間都不一樣,今天農民只知道有多少座鳳梨田、全台種了多少鳳梨都沒有用,因為沒有人知道這些鳳梨何時會收成,結果大家的鳳梨都集中在 7 月收成,就導致生產過剩的問題,這就是沒有資訊參考、沒有準確判斷的結果。
而對於需要管理好幾座契作農田的農企業來說,精準掌控作物的產量更是一大挑戰。以宸訊科技的合作對象「鮮綠集團」為例,該集團為統一超商合作的農企業,消費者在統一超商買得到的玉米或是香蕉,皆是由鮮綠集團所供應。
「全台 5 千家 7-11,鮮綠集團每週需穩定供應 10 萬支玉米,要確保供應量無虞、還要兼顧玉米品質,這個壓力是很大的。」徐承原表示:「畢竟農田並非工廠,無法一開工就能準確預估產量,而傳統的做法是,假設我需要 200 支玉米,我就種個 500 支,萬一有什麼變化,我至少還會有 200 支吧。」
像鮮綠集團如此大型的農企業,需更有效率地管理旗下的契作農田,才能與通路建立長期而穩定的關係。若以傳統的做法來操作,企業不僅須承擔高度的成本耗損風險,也得派出多位巡查員,定期巡視每座農田、回報農田狀況。
對此,宸訊科技利用數據分析,協助鮮綠集團更準確地掌握作物的生長環境及收成時間。徐承原進一步解釋:「收成時間的科學依據是以基礎溫度做判定,專有名詞為『物候學』(註一),簡單的概念是:假設玉米的基礎溫度為 10°C,今天測量溫度為 12 °C 就表示累積了 2°C,隔天測量溫度 9°C 就代表累積 0°C,以此類推,直到累積 200°C 就表示可以採收了。」
有了科學依據,便能更精準掌握產量,對農民個人而言,可以有效避免因產量過剩而造成的滯銷問題;而對農企業而言,不僅可減少巡查員一一勘查農田的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夠穩定供貨,與銷售通路建立長期而穩定的關係。
「所以說,農業是科學,但是現在農業沒辦法完全用科學方式去經營,因為科學需要數據,沒有足夠的數據分析就沒辦法。」
(宸訊科技利用數據分析,協助鮮綠集團更準確地掌握作物的生長環境及收成時間。來源:鮮綠農產)
(宸訊科技利用數據分析,協助鮮綠集團更準確地掌握作物的生長環境及收成時間。來源:鮮綠農產

開發田間紀錄 app「i-plants」,盼促進良性循環

徐承原表示,農業發展能得益於數據,其實也得靠第一線的農民貢獻數據才行。他以 Google 地圖舉例,當用戶使用 Google 地圖查找欲前往的地點,同時也就貢獻了自己的定位與路線軌跡等資訊;又如 Google 地圖上的路況顯示——紅色代表該路段正在塞車、綠色則表示路線順暢,路況顯示之所以準確,也歸因於用戶的資訊貢獻。
「簡單來說,Google 的想法是『你要看、就得給』。」徐承原表示,唯有越來越多農民願意貢獻自己的耕種資訊,分享自己何時播種、何時收割等資訊,配合環境相關的監測數據,才能使耕種資料庫越來越完整,這樣的大數據分析也就能越精準。
有鑑於此,宸訊科技與農委會農試所合作開發一款田間紀錄 app「i-plants」,讓「3 個願望」一次滿足。
第一個願望是滿足「生產者」,利用 i-plants 紀錄田間變化,將田間紀錄 e 化管理,這些農業大數據將能提供農民關於採收時間、病蟲害防治、施肥多寡等建議。農試所所長陳駿季指出,農試所每週都會監測大數據,當系統分析推斷有病蟲害時,i-plants 會提早通知用戶,讓農民能夠及早做準備。如此一來,農民便不用再「單打獨鬥」,而是有資料庫做為參考,對剛接觸農務的青農而言更是一大助力。
第二個願望是滿足「消費者」,在越來越多人重視食安的現代社會,作物生長過程的透明化就十分重要,透過手機掃描農產品進入 i-plants 平台,能夠看到作物生長各階段的照片,從而得知作物成長歷程,讓消費者在食用時更安心。
徐承原開玩笑地表示第三個願望是滿足宸訊科技,更精確的說法其實是促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加速台灣精準農業的發展——宸訊科技開發 app 方便農民使用,當越來越多農民使用 app,宸訊科技也能收到越來越多數據,便能提供更加精確的分析;而一旦分析越來越準確,也就對於農民耕種更有益;當作物健康、產量穩定、耕種過程更透明公開,讓消費者吃得安心,農作物就更能獲得市場支持。
「如果有 10 萬個農民都用這個 app,那他們就不用再單打獨鬥了。」徐承原語帶興奮地說,大數據分析,讓以往不知天地情形、不知市場狀況的農民,開始可以掌握資訊,提升耕種效率、進一步擺脫農業苦情的命運。
目前,宸訊科技已建立全台灣超過 400 萬處農地的資料寶庫,合作對象多以農企業為主,藉由智慧農業,協助農企業有效管理農田,成功打入 7-11、麥當勞和好市多等供應鏈。
訪談尾聲,徐承原仍持續強調數據的重要,「把數據做出來,你就可以更清楚應該在哪方面更精準地控制,比如說肥料要灑多少、水要用多少,讓資源利用更有效率,這讓我們在對抗氣候變遷、減少碳排上可以更有力。」
註一:物候學(Phenology),也譯作「生物季節」,是研究自然界動植物與環境條件週期變化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換句話說,即研究生物受氣節變化影響而產生的週期現象。其目的在於認識自然季節現象變化的規律,以應用於農業生產或科學研究。
核稿編輯:郭潔鈴、梁元齡 監製: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8 / 10篇)

用美化對抗暖化!「美麗台灣關懷協會」使旗幟重生,將廢棄物幻化成千百種樣貌

Photo Credit: 美麗台灣關懷協會
社企流/郭潔鈴
每到選舉前夕,全台彷彿正舉辦著一場大型的限時慶典,震天價響的宣傳車穿梭大街小巷,更有數以萬計的旗幟飄揚空中,將蔚藍的天空染上七彩的色彩。然而選舉過後,街道恢復寂靜,選舉旗幟一夜之間成了無人眷戀的廢棄物,最後宿命般地進到焚化爐銷毀。
一面活動旗幟要價約 120 至 150 元,然而卻僅僅只有數天至數星期的壽命。公視節目「我們的島」曾報導,2014 年九合一選舉過後,新北市清潔隊於兩天之內,就拆卸了 30 萬面以上的旗幟;當無數的一次性旗幟垃圾進到焚化爐,不僅造成生產資源的浪費,更製造大量的碳排。
廢棄旗幟除了被焚燒之外,難道沒有別的生存之道嗎?美麗台灣關懷協會的創辦人賴懿容,深深被旗幟背後蘊含的文化歷史所吸引,義無反顧地走上這條旗幟回收之路,一走就走了 7 年。
(每年舉辦的大小活動,造就龐大的旗幟垃圾。來源:台北當代藝術館)
(每年舉辦的大小活動,造就龐大的旗幟垃圾。來源:台北當代藝術館

展開旗幟,看見台灣當代文化的縮影

「我將廢棄旗幟視為一種很棒的材料,可做為美學、環境、跨域、教育、商業的素材。」賴懿容談起旗幟便笑得燦爛。若走一趟回收場,看見滿坑滿谷的旗幟,一般人眼中看見的或許是廢棄垃圾;但在賴懿容眼中,每一面旗幟不僅記錄了這片土地上曾發生的大小事件,更成為台灣當代文化的縮影,文字是針、圖騰是線,編織出台灣特有的美學。
「我將旗幟上的文字、圖騰重新拆解再製,重現台灣的文化意象,以保留不同的文化風貌。」賴懿容眼中閃著光,她以蒐集限量郵票的心情,蒐集每一面旗幟,盼望留存珍貴的文化資產。
為了使珍愛的旗幟生命得以延續,賴懿容致力於旗幟再利用,讓旗幟成為創作素材,於包羅萬象的產品、藝術展覽中重生。賴懿容感性地說:「旗幟從生產到廢棄,只有短短幾個月,旗幟的生命週期,不也是我們人生的縮小版嗎?它提醒著我們生命有限,該如何利用有限的人生,創造生命的極大價值。」

一面旗幟,幻化成千百種樣貌

(被旗幟深深吸引的賴懿容,創辦美麗台灣關懷協會,致力於旗幟回收再造。來源:美麗台灣關懷協會)
(被旗幟深深吸引的賴懿容,創辦美麗台灣關懷協會,致力於旗幟回收再造。來源:美麗台灣關懷協會
一面旗幟,可以有幾種樣貌?2014 年賴懿容籌組「美麗台灣關懷協會」,發起「百變旗幟」專案,為旗幟找到數百種再利用的可能,將旗幟的價值最大化。
旗幟的再生之旅,經過供應端、設計端、製造端三方之手,幻化成嶄新面貌。供應端由企業提供廢棄旗幟,或賴懿容經由通報主動回收路上旗幟,搶先阻止旗幟進入焚化爐的命運。
設計端則由賴懿容廣邀大專院校的師生共同創作、實際動手改造旗幟,將旗幟變為生活中實用的商品,成為循環經濟的一環,免於再次被丟棄。
5 年來,賴懿容與學校師生共創出上百種品項,種類包羅萬象,包括環保袋、圍裙、零錢包、束口袋、零錢包、胸針等樣式;參與學校包括中原大學、輔仁大學、板橋國中等 12 間學校,師生於旗幟再創作過程中,不僅實踐環保,更能深度了解零廢棄精神,促成環境教育。
台藝大張純櫻老師也表示,學生參與旗幟創作後,影響了日常生活中看待廢棄旗幟的角度。「學生開始在意起生活周遭的旗幟設計美感,和使用後的流向,也促使他們開始思考如何運用旗幟來創作,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們對生活環境的感知能力。」
最後,製造端將大眾發想的創意點子,化為可量產的商品。美麗台灣關懷協會特意與台北市龍山啟能中心、台中立達啟能訓練中心等弱勢團體合作,實踐零廢棄之餘,也創造弱勢就業機會,擴大社會影響力。
旗幟再造將美麗台灣關懷協會與企業、學校、弱勢團體甚至是社會大眾相互串連,不僅達成零廢棄初衷,更創造了環境教育、弱勢就業等公益價值。賴懿容表示:「我希望做一個槓桿,用最沒有用的東西去啟發人們,引發最大的影響力跟綜效。」
為創造更多旗幟再利用的可能,富含藝術細胞的賴懿容,更於協會的組織架構下創立「有春文化工作室」,以社會企業模式經營,並與藝術家共同創作,使旗幟的生命不斷延伸。
「海納百川」裝置藝術是賴懿容代表性的旗幟再生創作之一。賴懿容與書畫藝術家合作,將旗幟化為水墨花鳥,使靈動的圖像躍然於格子窗上;窗外是翠綠的叢木與綠地,放眼望去,旗幟成了前景,大自然成了後景,共同建構出一件立體的水墨畫。
2018 年賴懿容更以「台灣之窗」為策展主題,將海納百川裝置藝術、旗幟環保袋等作品,搬進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入境大廳,用旗幟之美向世界各國的旅客訴說台灣文化。
「我發現無用之用,反而有無限之美。」賴懿容眼神堅定地說。正如第五屆百變旗幟跨界創作展「夢西遊」中的主角孫悟空,看似無用的旗幟,就如孫悟空一般幻化成千百種樣貌,於無限多種型態中重生。
(以旗幟拼接而成的「海納百川」裝置藝術,於桃園機場展出。來源:美麗台灣關懷協會)
(以旗幟拼接而成的「海納百川」裝置藝術,於桃園機場展出。來源:美麗台灣關懷協會

將旗幟之美帶進農地,用美化對抗暖化

懷著對旗幟再利用無限的熱情,賴懿容一路以來,宛如燃燒生命的小太陽,儘管策展創作再累、再辛苦,仍不辭辛勞地一人完成。然而 2016 年底,辦完第五屆百變旗幟展覽後,賴懿容迎來了人生最大的低潮。
美麗台灣關懷協會過去曾多次開辦工作坊、學校課程,進行旗幟改造教學,賴懿容抱持推廣心態,從不針對上述活動收費,協會收入來源短缺的狀況下,再加上策展、創作的種種開銷,使協會財務狀況逐漸見底;此外,連年的高壓、高工時工作,讓賴懿容的身體亮起紅燈,身心俱疲之下,賴懿容決定使協會以最低能量營運兩年。
「理想很美好,但需要更務實地考量到經濟面,才能使美好的事情持續下去。」賴懿容緩緩地道出心境的轉折。沉寂兩年時間,賴懿容一邊調養身心,一邊苦思可行的商業模式,最後於爸爸的香蕉園中找到答案。
走進香蕉園,賴懿容發現香蕉於生長過程時,皆需在外層套上一層套袋,保護果實免受風吹雨淋。套袋多為塑膠袋或紙袋,並不耐用,往往僅能使用一次。因此賴懿容靈機一動,何不將旗幟製作成香蕉套袋呢?
3 面旗幟可以織成一個香蕉套袋,並同時避免廢旗幟跟香蕉套袋這兩種垃圾產生;若以紅色旗幟做成套袋,更有嚇阻猴子接近的附加價值。賴懿容相信,如此以廢棄物「再生」取代廢棄物「產生」的模式,將能實踐零廢棄的理想。「零廢棄不只是一個口號,這是個確實可執行、又能快速達到零廢棄的方式。」賴懿容充滿信心地說。
找到有市場需求的產品後,賴懿容積極建立可永續的商業模式,她預計舉辦香蕉套袋工作坊,廣邀社會大眾參與製作旗幟香蕉套袋,民眾完成後可換取免費香蕉,增加參與意願。當參與人數日漸增加,賴懿容便計劃向企業提出贊助活動的需求,以品牌露出換取資金。
此策略可創造民眾、蕉農、企業與協會的四贏。對民眾而言,民眾可透過簡單勞力付出,獲取免費香蕉;對蕉農而言,可獲得免費香蕉套袋,確保作物成長品質;對企業而言,民眾製作旗幟時可露出品牌、增加企業形象;對協會而言,既能達成回收旗幟的目標,又可獲取企業的活動贊助。
一邊說著最新的計畫,賴懿容眼神變得悠遠,她想像自己成為一台空拍機,低空飛過香蕉農地,旗幟做成的香蕉套袋點綴其中、七彩耀眼。「你會看到數大便是美的美感,」賴懿容臉上散發著光彩,「你可以在農地裡看到不一樣的景象、不一樣的色彩,那是一個很美的地方。」
語句中片刻不離「美」的賴懿容,相信美不僅能滿足視覺的享受,更能成為人類行為的原始驅動力。「我們要用美來對抗全球暖化!」賴懿容認為,比起疾聲呼籲愛地球,更應讓大眾發現大自然的美,進而起身保護環境。
正如賴懿容發現旗幟之美,為其奮鬥近十年光陰,當人類對自然的美產生敬愛之心,不捨蒼翠的森林、高聳的冰山、清澈的溪流消失殆盡,自然而然將貢獻己力,為環境奮戰。
核稿編輯:李沂霖、梁元齡 監製: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9 / 10篇)

不必再怕車子沒電可充!「宅電顧問」架起一座座充電站,助電動車生態系更完善

Photo Credit: Tesla
社企流/梁元齡
全球暖化、空污肆虐,路上每天數萬輛奔馳的汽油車是幫兇之一。雖然人人都清楚,要減碳減排,電動車是未來趨勢,但由於價格昂貴,加上民眾對其性能與售後維護方式感到陌生,電動車成了消費者碰不起、甚或不敢碰的產品,低碳交通也似成了遙不可及的烏托邦。
一台電動車售價 200 多萬元台幣起跳,去年上半年掛牌數仍僅 305 輛,目前,電動車巨擘特斯拉(Tesla)產車在全台不到一千輛,殊難想像這片「荒地」有利可圖。
然而,台灣這片乍看毫無商機、堪稱「邊緣」的市場,2 年前竟出現一家新創公司,專門服務電動車車主,從協助裝設充電站、優化找站充電,到拋售二手車等無所不包,期望擴大電動車市場,加速低碳交通轉型。

有效率,才是真環保

從「宅電顧問」共同創辦人陳青佑(Andy)口中,很少聽到「環保」,開口閉口卻不離兩個字──「效率」,他強調,「只有達到效率,才是真正的環保。」
Andy 認為,與其強調做環保,不如花費心力做個對生態友善、效率高,同時又非常吸引消費者的產品,「而電動車本身就是一台效率取向的車。」
他指出,不僅車子本身不會排放溫室氣體,沒有了引擎、油箱、變速器和傳動軸,還能使車體更輕盈、空間更大,降低耗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另外,車體數位化也顛覆了汽車大廠汰舊的商業模式,一毛錢都不用花,更不用跑一趟車廠,就能透過更新軟體,提升油門加速時間等性能,完全推翻交通產業既有的思維。
(宅電顧問創辦人兼執行長陳青佑。來源:陳青佑)
(宅電顧問創辦人兼執行長陳青佑。來源:陳青佑)
Andy 也提到,雖然電動車時常面臨撻伐,遭譏「其實也沒那麼環保」,例如電池開發產生的污染,以及電力仍仰賴石油、燃煤發電,但其實電動車的能源使用效率,比一般汽車高上 3 倍(註一),可有效降低能源耗損。
當有一天,能源供給端有所改變,所有能源都來自永續模式的發電時,將連帶影響所有電動車,讓每台車使用的都是永續能源,真正落實低碳交通。
(陳青佑認為,電動車本身就是一台效率取向的車。來源:Matt Henry on Unsplash)
(陳青佑認為,電動車本身就是一台效率取向的車。來源:Matt Henry on Unsplash

為什麼不買車?最大問題是沒電可充

Andy 和另一位創辦人陳德威(Davy)過去因購車相識,本身是特斯拉車迷的 Andy 經營電動車論壇,Davy 早期任職車業媒體、之後更開公司售車,兩人一拍即合,時常合作演講、推廣電動車服務。
Andy 表示合作初期,積極推廣一台「有效率的車」時,他們也發現了車主的最大痛點,就是充電站不足。當時全台電動車車主僅數百人,沒有團隊挹注大量資源去優化車主的使用經驗,因此他們面臨的問題通常無人解決,其中又屬充電站不足最嚴重。
大城市的獨棟住宅偏少,要在社區內裝上一個站、讓車子每天開回家都能充飽電,往往受到社區管理委員會的阻擋,因而成了難事;此外,雖然政府對充電站多有補助,站體數依然供不應求,位置難找,且常遭汽油車占用,或者即使有充電站,抵達時也已有其他車在充電,甚至根本找不到電可充,「這時只好請人派拖車拖回家,很多車主都遇過,我的夥伴 Davy 就是其中之一。」
車價貴雖然是個問題,但台灣頂層的消費階級其實並不少,「卻因為充電站設站困難,消費者自然不會想買車。」Andy 說:「我們想趕快讓大家接受電動車,而充電站多了,大家自然才會去買車,然後前仆後繼地朝這個方向走。」

善用溝通,架起一座座充電站

起初,出於對身邊車友的幫助之心,Andy 和 Davy 開始替車主和管委會協商,意外發現效果相當好,協商從未失敗,也漸漸看見這片潛能巨大的藍海。「車廠只負責產車,但不專門裝設充電站,大多將協商的工作外包出去。」
Andy 指出,大家都懂電,「可是協商時最大的問題,是你也得懂電動車才行。因為管委會、區權會(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他們問的問題都圍繞著電動車,而不只是充電站。」他們因此發現,建設充電站的本質並不是施工,而是顧問服務,「你有沒有辦法滿足客戶需求、幫助他們跟車廠、跟社區溝通?」
充電瓶頸多對電動車推廣無疑是個門檻,因此 2016 年業內巨擘特斯拉進軍台灣時,找上 Andy 和 Davy 合作。經過洽談,兩人決定自己成立公司宅電顧問,負責裝設特斯拉的充電站,由特斯拉供應充電器,宅電找師傅、與社區溝通協商,持續加速充電站設點。
(充電不便是推廣電動車的阻礙,宅電積極與社區協商,加速充電站設置。來源:宅電顧問)
(充電不便是推廣電動車的阻礙,宅電積極與社區協商,加速充電站設置。來源:宅電顧問
目前宅電的版圖已經涵蓋 100 多個社區,靠安裝充電站營利之餘,他們也助車主拋售二手車,幫車主快速脫手原本的車輛,使購車經驗更沒負擔。
安裝私人充電站只是開始,為了讓車主在各地都能充電,宅電也推廣設置更多公共充電站,主攻飯店、賣場、餐廳等具營業性質的大型公開場所。目前,他們已成功在全台 32 座賣場、近 60 座飯店和約 30 座民宿裝設充電站。

充電站裡埋著商機:把車主痛點變癢點

由於充電站需求依然相對較少,去年底,宅電開始思考,如何將安裝站體的「一次性消費」,轉換成更大商機,以提高電動車便利性,讓電動車市場越來越大。
「充電站不該只是一個站體,而是成為一個渠道、一個入口,導入更大的商機和應用。」
與此同時,為了解決充電站難找、站體狀態資訊不足的問題,宅電著手開發充電站搜尋軟體,優化現有軟體中的痛點,痛點包括地圖雜亂、定位不準、狀態不明及充電效率資訊不足等疑慮。「我們直接內建地圖,所以定位穩定,能直接導航到停車場入口處,還能預約充電、看有沒有人在用,以及你是哪款車、需要充電多久。」
另一個他們觀察到的潛在問題,是車主到了充電站後,往往呈現「閒置」狀態,「充電時,他們就待在車上滑手機,不知道要去哪裡,很可惜。」Andy 說,台灣電動車主的薪資多在金字塔頂端,且有伴侶、有家庭,「他們是非常有價值的消費者。」
於是宅電靈機一動,將用戶需求融入 7 月剛上線的充電站搜尋軟體,把充電站變成周邊商家的推廣渠道,「停車其實是消費的開端,停好車後,這些車主就是消費者。」
宅電計劃將車主的消費力導向商家,再將產生的價值回饋車主,例如車主只要選擇去一公里內的餐廳消費,每消費一千元就能免費充電一個小時,或是在特定飯店下榻,當晚便能免費充電。
(宅電推出充電站搜尋軟體,優化車主的使用經驗。來源:宅電顧問)
(宅電推出充電站搜尋軟體,優化車主的使用經驗。來源:宅電顧問
如此一來,便賦予了充電站更廣大的營利效益,使消費場所有足夠誘因去投資、維護站體,甚至為車主提供用電。
「等於是替這些場所建了一個印鈔機(指充電站),特定商家或周邊商家都獲益,因為他們得到了過去沒有的客源,而且這群客人的消費力非常高。」同時,對消費者也有好處,「因為你告訴車主,可以去哪裡消費、哪裡有優惠,吸引他去消費同時讓他更方便。」
透過打造互利共生的商業模式,宅電把車主痛點變成了癢點,期盼站穩媒介的角色,建立更完善的電動車生態系。

讓電動車成為移動式電池,解決電網供電難題

透過充電站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宅電還不滿意;展望未來台灣的能源市場,Andy 表示,除了加速車子減少碳排、迅速配合能源永續的變革外,「之後可以玩的,是『車到電網』(Vehicle-to-Grid, V2G),也就是將電動車所存的電丟回電網,給需要用電的場所使用。」
Andy 解釋,目前台灣用電問題並不患寡,而是患不均,「電廠存在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一天僅僅幾小時的尖峰用電,但為維持穩定供電,基載電廠本身都有運轉的最低值,離峰時大半發電都浪費掉(註二)。」
他以特斯拉車種為例,每台車充飽電可開 400 到 500 公里,但據交通部統計,一天最多也只會開到 80 多公里,意味著除遠遊外,電量大多時間都高於 80% ,其餘時間便能支援尖峰用電,如此一來,就算不蓋下一座電廠也無妨。「電動車本身就是個高效率的儲電電池(註三),且是分散式能源,與電網脫離,還不必擔心颱風、地震或停電的問題。」
(宅電期許打造出完善的電動車生態系,找到更多能源應用的可能。來源:宅電顧問)
(宅電期許打造出完善的電動車生態系,找到更多能源應用的可能。來源:宅電顧問

行銷不能只靠環保口號,用效率推動能源革命

為了擴大營運,使推廣電動車更容易,宅電近期已推出充電站搜尋軟體,建立好商家與車主間的互利關係,同時,預計今年下半進軍香港、年底跨足日本市場,明年再放眼英美兩國,於各地深耕「充電站變銷售渠道」的商業模式。
對電動車廠而言,要拓展新的售車市場,在世界各地建立足夠充電站是當務之急。Andy 認為,宅電便是居中協助架站的幫手,他們負責連絡最了解各地電動車市場的初期消費者,建立適合當地的商業模式,精確連結消費需求與供應商。與車廠合作時,車廠僅須提供充電器,充電站就能越架越多、運作不息。
Andy 直言:「環保不能當作行銷的口號,效率才是商業模式的核心。」
宅電致力打造「有效率」的推廣方式,從各層面優化電動車使用經驗,把「買電動車」這件事塑造成一個可口的商品,減少碳排放只是起步,他們的野心,是進一步帶動節能革命。
「我們本質上做的是能源產業,車廠是能源產業的製造業,我們是能源產業的服務業。」 Andy 形容,宅電扮演的角色如同火箭,「大家都朝著能源永續的方向前進,但速度不一,而宅電就是加快這個進程的推手。」
註一:根據美國環保署(EPA),從電網將能源送進電動車,轉換效率約為 59% 到 62%;而傳統汽油車方面,把汽油送進汽車,效率則僅 17% 到 21%,其餘部分則化為熱能散失。
註二:「基載電廠」指的是全天候持續運轉、提供穩定且低成本用電的電廠。當用電離峰時段來臨,基載電廠所產生電力會儲存至「抽蓄電廠」,送到水庫中轉為位能,尖峰時段再釋出、化為動能,缺點是水庫容易淤積、轉換效率不佳等。
註三:電動車為求駕駛時高效率,通常都配以能快速放電、蓄電的電池,電動車電池即使因使用較久、儲能力下降而遭替換,比起以儲存為導向、成本較低的一般電池,其儲能效率依然較佳,還能自動轉為儲能設備,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新儲能電池的需求。
核稿編輯:李沂霖、郭潔鈴 監製: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10 / 10篇)

不用常開冷氣,也能維持最佳室溫:被動式房屋為住戶省下 7 成空調電力

Photo Credit: Green Energy Futures - David Dodge (CC BY-NC-SA 2.0)
社企流/黃思敏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指出,全球最耗能的 3 大產業分別為:建築、交通及工業。在已開發國家當中,建築產業就消耗了 35% 以上的能源,而其中有 60% 以上的能耗來自空調用電。
然而,近年來面對逐漸加劇的氣候變遷,當全球能源的技術及產業,都快速地朝向綠色環保、永續發展的趨勢改變時,建築產業卻沒有太大的變動,普遍維持著耗能的現狀。
空調系統的出現,使建築物邁入耗能的時代。「18、19 世紀時期的傳統房屋,其實很在乎建築的物理環境,因為那個年代沒有空調系統,房子的冷與熱會直接反應到使用者身上。
21 世紀的建築節能技術理當已經提升許多,偏偏這時候發明了空調系統,所以當一棟建築物因設計不良而導致過熱或過冷,人們會把責任轉嫁到空調機制上,而加裝更多、更大的空調。」台灣被動式房屋論壇主持人葉士傑表示。
葉士傑本身為建築領域背景,他進一步分享台灣建築教育的現況,以及建物常見的不良設計:「在歐美,建築物理與節能被視為最基本的訓練;反觀台灣,甚至是日本,多半還是專注於造型美學或文化設計。我們會去模仿歐美建築物的外觀,歐洲建物的立面上會希望能將陽光引進室內,然而台灣應該要先做好遮陽,否則將導致非常高的空調能耗;又或者台灣經常為了爭取更大的室內使用面積,而把外牆的斷熱材料拿掉,導致使用者必須開空調降溫,而在室內外溫差大的情況下,就會產生不舒適的感覺。」
(建築物的能耗有 6 成來自於空調系統。來源:Tinou Bao(CC BY 2.0) )
(建築物的能耗有 6 成來自於空調系統。來源:Tinou Bao(CC BY 2.0)

讓住戶不用犧牲舒適,也能享受節能好處

近年來全球暖化的議題,使建築界開始出現反思產業耗能的問題,談到節能建築,多數人會先想到綠建築,葉士傑於碩士期間赴英國取得了 BREEAM 綠建築認證,後來進一步至建築節能技術獨步全球的德國,取得被動式房屋設計師執照。
「許多消費者會搞混,被動式建築不一定是綠建築。」葉士傑分析,綠建築的指標所包含面向很廣,台灣本土的綠建築認證「EEWH」就有 9 大指標,除了節能外更包含了綠化量、基地保水等多元指標,替建築物進行綜合評估。
「反過來看,綠建築也不一定是節能建築。」葉士傑指出,即使一棟綠建築的節電分數相對低落,仍能透過其他指標的得分,拉高建築整體評估的分數。
「被動式建築很簡單,它對消費者而言就是節能與舒適,住戶能從每個月收到的電費帳單,明顯感受節電效益。」
國際被動式建築標準,則簡單分為「節能」及「舒適」兩個面向,其中包含:建築物每年每平方公尺能耗低於 120 度;室內溫度於夏天維持在 25°C 以下,冬天在 20°C 以上;濕度在 33% 至 55% 間;二氧化碳濃度則須在 1000ppm 以下。
換句話說,被動式建築(以下簡稱為被動房)強調在不犧牲舒適的狀況下,以極少的能源與簡單的系統,維持建築物的能源服務,不僅門檻較低,更能讓消費者有感。
(葉士傑(左一)解說被動式建築的設計。來源:台灣被動式房屋論壇)
(葉士傑(左一)解說被動式建築的設計。來源:台灣被動式房屋論壇)

替建物保溫、斷熱,將舒適的溫度保留在室內

葉士傑進一步補充,大眾經常以為被動房即是不主動使用任何能源和空調設備,其實不然。被動房主要透過特殊建材增進建物的「密閉效果」,有效為建物保溫、斷熱後,在不開空調的情況下就比一般房子涼爽或保暖;當遇到得開空調才能達到讓人舒適的情形時,便因被動房良好的「密閉」設計,能達成「冷暖氣不外洩」的功能,讓空調的運轉成本降低許多。
然而,在密閉的空間中,空氣不會很不流通嗎?此時,就需搭配「新風熱交換機」,在保留室內溫度的同時,源源不絕的將新鮮空氣引進室內,並將混濁的空氣排至室外。
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不透過開窗取代機械通風?面對被動房主動用電的矛盾,葉士傑解釋:「傳統建築都有開窗的設計,但是隨著時空環境的不同,在颱風天、空氣污染或紫爆等不利條件下,住戶都不能依賴開窗來達到換氣。而全熱交換機的耗電量非常低,只有一個家庭電風扇、甚至是電腦主機風扇的用電量而已。(註一)」
簡言之,被動房不等於完全不使用電力,而是將耗電量降至最低。葉士傑進一步補充,建築物必須成為「近零能耗建築」(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NZEB),也就是被動房,未來才能更進一步搭配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等在地生產的綠電,抵銷建築物所消耗的能源,達到完全「零能耗」的境界。
「德國有幾個零能耗社區的案例,做法是先打造近零能耗的建築,並在社區外圍搭配風力發電、太陽能板等,讓社區自產綠電滿足用電需求,進而成為零能耗,甚至是正能源的房子。」
(圖左為新風機,圖右為室內除濕及過濾器。來源:台灣被動式房屋論壇)
(圖左為新風機,圖右為室內除濕及過濾器。來源:台灣被動式房屋論壇)

從乾冷的德國到濕熱的台灣,被動房為老宅減少近 7 成空調能耗

目前,被動房的技術在德國已經發展 20 幾年,並且被廣泛使用,已被驗證為能落實在不同氣候環境當中的建築。
「在歐洲我們強調建築物的保溫、加濕;對台灣而言就是斷熱、除濕,設計策略上會針對氣候,做不同的策略擬定,來符合現有的文化和環境。例如:歐洲為了防止室內濕度外流,而將氣密膜做在內層;而台灣則是為了隔絕室外的濕度,而將氣密膜做在外層。」葉士傑以保溫瓶作為比喻,雖保溫和保冷的說法不同,但解決的辦法是一樣的,就是降低外部不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來影響室內。
去年葉士傑與團隊成員將台北市臥龍街一棟 30 年老宅中的一戶住家,改造成全台第一個獲得國際認證的被動房,也證明了被動房的技術能從寒冷乾燥的德國,適應於高溫潮濕的台灣,成功讓案主房屋的冷暖器能耗從每年每平方公尺 133 度降到 43 度,減少了近 7 成的空調能耗。
將單戶住宅改造為符合國際標準的被動房,不僅具有實驗與示範意義,更成為被動式建築在台灣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國際上在談被動式房屋時,不管是全新或翻修,都必須是整棟都做,不能只翻修公寓中的某一層。臥龍街這個項目比較特別,我們希望從小的示範項目開始做監測、糾正與示範,待明確的效果出來後,再擴及到整棟的翻修項目裡面。」
(臺北市臥龍街被動房屋內實景。來源:台灣被動式房屋論壇)
(臺北市臥龍街被動房屋內實景。來源:台灣被動式房屋論壇)
葉士傑進一步分析於台灣的氣候環境下,發展被動房的獨特優勢:「在歐洲的冬天可以降到 -10°C,為了維持 20°C 的室溫,他們要克服 30°C 的溫差;但是台灣在夏天最熱可能來到 38°C,要維持 25°C 的室溫,溫差只有 13°C,因此在用斷熱材的時候,就不需要做得這麼厚。」
此外,台灣常見的集合住宅,如公寓和住商大樓等,也非常適合做成被動屋的設計,所達到的經濟效益比歐美常見的獨立單戶住宅更高。「在一棟獨立別墅的情況下,所有的天花板、地板及牆壁都要做斷熱;然而在集合住宅中,戶與戶之間背靠背的狀態下,只要把每一戶的外牆(與室外空氣接觸的部分)做斷熱就可以了。」
然而被動房在台灣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不論是專業人才的培育、供應商的投入,以及市場的開發等,仍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以取得建材為例,葉士傑指出,被動房必備的斷熱窗框,目前仍仰賴進口,而導致成本有一定的門檻。
「台灣現有的窗戶廠商 90% 以上都在做鋁框,而鋁框是導熱性很好、能耗非常高的材料。以台灣現有的 3C 產業、加工業,絕對做得出斷熱材料,但是台灣過去沒有這樣的市場需求,消費者還沒意識到這件事,導致廠商在市場考量上不願意供應。」
葉士傑表示,希望未來能將被動房的增量成本降低,讓消費者不再對被動房保有昂貴、只服務有錢人的既定印象。「我們對外上課時,嘗試說服供應商去生產相關的產品,當產品的供應商很多時,價格自然會降低,讓更多消費者有意願把自己的房子變成被動房。」

被動房結合社會住宅,讓耗能豪宅相形失色

未來國家可以透過多元的鼓勵機制,翻轉過去缺乏永續思維的建築產業,刺激建商及市場走向節能建築的趨勢。葉士傑以德國的「5 歐元社區」(5-Euro-Wohnbau)為例,德國政府直接將被動房的概念落實在社會住宅當中,不僅讓住戶用每月省下的電費投資孩子的教育、提升生活品質,更成功引起社會大眾及建商翻修節能建築的動機。
「如果今天政府把所有的社會住宅都變成被動房,讓這些在社會當中比較邊緣的人,能夠花更少的錢、住得更好,那麼那些買很貴的豪宅、使用昂貴建材卻沒有兼顧節能與舒適的人,不是有點相形見絀?消費者就會反過來要求地產商做出節能的公寓或住宅。」
(葉士傑與團隊至德國參訪 5 歐元社區所攝。來源:台灣被動式房屋論壇)
(葉士傑與團隊至德國參訪 5 歐元社區所攝。來源:台灣被動式房屋論壇)
此外,葉士傑亦分析國家在推動整體能源轉型的政策上,應先做好建築節能,再談再生能源。「台灣因為不要核電,所以必須開發很多再生能源,但我們不妨先靜下心來想,為何要增加這麼多能源,而不先做好建築節能?生產再生能源就像去外面賺錢,與其賺那麼多錢,還不如平常節省一點,這不是更有經濟效益嗎?」
而推廣被動式建築除了具有節能上的經濟效益外,更有潛力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根據歐盟的報告,建築業約佔歐洲 GDP 的 9%,而翻新工程和節能翻修所帶來的經濟價值是新建築物的兩倍。
葉士傑與台灣被動式論壇的團隊希望能以訓練者的身份,培養更多年輕學生、學者,帶動被動房產業於台灣的發展。「台灣的技術和供應商其實都很好,希望未來整個建築產業的能耗可以降低,讓近零能耗、零能耗,甚至是正能源社區,在台灣遍地開花。」
註一:根據歐洲的規範,全熱交換機在僅供 1 人於 10 坪居住空間中的使用的狀況下,約僅需一個電腦主機風扇的用電。
核稿編輯:李沂霖、郭潔鈴 監製: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1/10篇文章

當氣候變遷預言成真,「碳棄世代」如何邁向不需嘆氣的未來?

2/10篇文章

別再說回收就好!「青瓢」推環保杯租賃服務,省下的免洗杯可堆成 12 座 101 大樓

3/10篇文章

舊衣搖身一變成「新衣」:「木匠的家再生衣作」巧手改造,把你不穿的牛仔褲變成流行服飾

4/10篇文章

「DOMI 綠然能源」用減去的電力浪費,為下一代種下能夠乘涼的家園

5/10篇文章

亞洲最大共享電動機車服務:台灣青年用「以租代買」推動綠色交通革命

6/10篇文章

「RE-THINK」盼用一次次淨灘行動,換人們一輩子環保生活

7/10篇文章

讓農民不再只能看天吃飯:「宸訊科技」用大數據突破農業困境,提升作物產量穩定性

8/10篇文章

用美化對抗暖化!「美麗台灣關懷協會」使旗幟重生,將廢棄物幻化成千百種樣貌

9/10篇文章

不必再怕車子沒電可充!「宅電顧問」架起一座座充電站,助電動車生態系更完善

10/10篇文章

不用常開冷氣,也能維持最佳室溫:被動式房屋為住戶省下 7 成空調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