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翁山蘇姬帶給社會企業家的啟發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日前在東亞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on East Asia)發表談話,回應「緬甸的政治改革會不會走回頭路」這個問題。她強調,若緬甸全民承擔責任(national commitment),同時調解內部對立,其民主化過程便不會倒退。其間應配合中等教育普及化、民主知識賦權(empowerment)與生活實踐等提升民主素養的行動。她亦呼籲各界投資緬甸,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提供青少年就業機會,讓他們從自食其力的過程中獲得價值感,肩負起公民責任。
而來自菲律賓的社會企業家Mark Joaquin Ruiz則撰文分享自己從翁山蘇姬的演講中所獲得的啟發。

社會企業面對的是合作夥伴而非單向受助者

翁山蘇姬在演講中提到,「賦權的意思是盡量讓人民自行決定如何改善他們自己的生活」;Ruiz則以自己和其他微型社會企業創業家的經驗作為佐證。他指出,有些社會企業家傾向於控制受助者,因為這在短期內看來較為直接且容易施行;但其實單向管理將養成服務對象的依賴性,不利永續發展。反觀賦權雖然在一開始須投入較多時間和精力,卻有助於長期經營。當過去的「受助者」開始與社會企業合作,貢獻所長,他們將能逐漸發揮潛質,邁向自立。
進一步而言,Ruiz認為社會企業應該協助服務對象轉換心態,從期盼施捨走向積極參與。譬如社會企業家Gawad Kalinga便在提供貧民免費住屋時,要求他們一起投入建造屬於自己的房子,透過勞力付出來強化服務對象的自信心。這恰與翁山蘇姬的想法不謀而合,「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若沒有自己努力嘗試,那麼一切盼望和等待都是枉然。」我們甚至可以說,天助自助者,這些努力和嘗試終將帶來希望。

確保投資人與服務對象雙贏

「我知道投資是為了獲利,但我也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從中得到和投資人一樣多的回饋。」Ruiz認為翁山蘇姬點出許多社會企業在接受投資時可能忽略的基本前提:兼顧社區利益和投資收益。這有賴於事前深入了解投資人的價值信念,以確保兩者並行不悖。
最後,Ruiz引用翁山蘇姬的話提醒大家,「提防魯莽的樂觀(Reckless optimism)……有時合理懷疑(Healthy skepticism)仍是必要的。」因為社會企業家往往對各種可能性抱持樂觀態度,深信革命終將成功,卻疏於反省甚至質疑自己的所作所為。此時應回到社區草根(grassroots),踏實地思考最佳解方。畢竟理想主義固然很好,但務實的理想主義或許更為恰當。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