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創辦人的經營理念與目標

許多台灣的原住民部落都面臨嚴重的經濟與環境問題,部落缺乏工作機會,陷入人才外流與貧困的惡性循環。陳雅楨、王鵬超、李志強與呂佩娟於 2008 年成立光原社會企業,以公平貿易和有機農業的概念,建立部落小農產銷供應鏈,致力於改善原住民的生計問題,促進部落自立及永續發展。  

發展沿革/商業經營模式

光原的前身是印度籍神父鄭穆熙所帶領的輔仁大學原住民專案辦公室,2005 年成立的非營利組織「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輔導阿里山的原住民農友發展有機農作。2008 年光原社會企業成立之後,則由瑪納負責生產端教育訓練,由光原主導通路與市場銷售。 
瑪納教導原住民農友將廚餘轉作有機肥料,讓土地復原肥力,並協助原住民朋友建立有機農業生產機制;而光原則以「保價收購」的合作方式向生產者購買農產品,共同分攤轉耕風險,前兩年不論作物品質及季節,皆以均一價格向合作農民購買。向農民收購作物後,光原再將農產品供應給中盤通路商或零售商藉此獲利,並撥出部分盈餘用以推動原住民部落教育及農業發展。

創造的社會價值/改善的社會問題

光原透過協助部落小農建立產銷網絡,打造了一條有機農業價值鏈,連結部落生產者與消費者,不僅創造部落就業機會,也引入公平貿易概念,給予農民合理報酬。未來可望將此營運模式複製於其他部落,協助更多原住民族群脫離貧窮。透過建立部落小農生產網絡,創造部落在地就業機會,脫離貧窮,吸引年輕人回流,傳承部落文化。  
2024 倫理長 -側欄廣告2024 社區一家徵件-側欄廣告2024 全家永續創新大賞-側欄廣告用無限好事,讓美好永續-側欄廣告網站贊助會員-側欄廣告 News2024 綠獎-側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