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創群英

社創群英

仁人學社由謝家駒博士與蔡美碧女士在2012年創辦,是香港唯一一家專注於推動社會創業教育及培養社會創業者的社會企業。謝博士和蔡女士都是推廣社會創業的先驅,以悉心培育新一代社會創業者為己任。過去幾年,曾扶助和支援香港多家正在營運和新近開辦的社會企業。

專欄文章

55篇)
  • 一塊天花板可能是改變一家人幸福的裝置——印度工程師以廢塑料製屋頂,為貧民窟居民帶來安全生活

    一塊天花板可能是改變一家人幸福的裝置——印度工程師以廢塑料製屋頂,為貧民窟居民帶來安全生活


    仁人學社/文:布傑文
    居住在高樓大廈的香港人,未必明白一塊天花板對居住素質的重要性;但對地球上另一邊的印度居民而言,這可能是一個改變家人幸福的裝置。在印度的貧民窟和村落,超過 300 萬人生活在不安全的屋頂之下,飽受日曬雨淋之苦。
    印度工程師 Hasit Ganatra 橫跨整個印度,採訪生活在貧民窟和村落的 600 名居民,深入了解他們的居住情況,透過觀察和訪談,他發現普遍房屋的天花板都非常簡陋和脆弱。
    生活在貧民窟的人,普遍收入水平較低,屋頂通常由水泥建成,有些甚至只會以幾塊金屬片覆蓋。這些屋頂會對居住者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有一些天花板物料中含有石棉等有毒物質,增加居住者患癌的風險。而且,經過長年累月的風吹雨打。這些質量低劣的屋頂容易損壞,倒塌下來更有機會導致受傷、甚至死亡,戶主時常要花大量金錢和時間去維修。
    天花板的問題亦對居民的生活素質造成影響。夏天的時候,金屬的高導熱性,使房屋裡的溫度急劇上升,變得炎熱難耐,令人不願意留在室內;冬天的時候,屋頂又不能發揮保暖的作用。每逢下雨或颱風的時候,雨水從屋頂的洞滴進室內,煩擾的滴水聲,加上狂風打在金屬屋頂的沙沙聲,都會使居民徹夜難眠,嚴重影響他們的睡眠素質。
    因天花板的問題,讓很多家庭不敢在家裡開設雜貨店等家庭式企業,房屋不能發展成做生意的場所。

    研發較便宜替代品

    Hasit 從居民口中得知,市場上唯一安全的選擇原來只有混凝土天花板。然而,每平方公尺價格高達 7 至 8 美元,他們難以負擔如此高昂的費用,只能選擇相對廉價、貨值每平方公尺一元的金屬天花板,默默忍受劣質天花板帶來的種種不便。
    Hasit 於是決心利用他的工程學知識,尋找一種品質能媲美混凝土天花板的替代品。
    Hasit Ganatra 創立 ReMaterials,推出一種全新的天花板系統 ModRoof。ModRoof 是由一塊塊可再生物料天花板模組組成,使運輸過程變得更為方便。安裝步驟亦非常簡單,工人首先將天花板安裝在屋頂的橫樑,每塊板之間透過 S 形的凹槽去固定,完成安裝後,再用密封劑去填補漏洞,防止雨水滲漏。
    Hasit 和他的專業團隊花了幾年時間研究,經歷 300 多次嘗試,成功研發新物料,又嘗試逾 200 次研究適合安裝方法,以達成安全穩固和防水的目的。

    堅固舒適易安裝

    ModRoof 有 4 大特點:高耐久度(Durable)、舒適度高(Comfortable)、可持續性(Sustainable)和可負擔(Affordable)。首先,ModRoof 的天花板物料非常堅固,既能防水又能防火,能夠抵擋日曬雨淋,產品壽命長達 20 年。其次,ModRoof 能隔絕屋外的高溫,讓室內變得更為涼快,安裝了 ModRoof 的房屋,夏天時室內溫度平均下降了 6 至 8 度;而且在季候風的季節,ModRoof 的防水特性和堅固的安裝方式,使屋頂漏水情況不再出現,特製物料亦降低大雨敲打天花板的聲音,降低噪音對居民的影響。
    ModRoof 強調可持續性和環保,ReMaterials 的團隊在 Ahmedabad 收集紙皮、廢棄塑料和椰子纖維等物料,經加工後製成一塊塊 ModRoof 天花板。
    ModRoof 為居民提供一種負擔得起的選擇,較傳統混凝土天花板便宜 4 至 7 倍,而且容易安裝。ModRoof 亦和印度本土一些 micro-finance 企業合作,為居民提供貸款去購買,普遍家庭只要月付 50 美元,完成約兩年的供款期,便可徹底擁有這款天花板。ModRoof 除了大幅提升貧民窟居民的生活環境,亦帶動地區內的經濟發展,約 30% 的用戶表示,ModRoof 幫助他們消除對屋頂的顧慮,因此更願意在家開展生意。
    ReMaterials 榮獲 2015 年的全球社會企業創業大賽獎項。創辦人希望能將這項產品推廣至世界上其他開發中國家及地區,例如巴西、非洲等,讓當地貧民窟居民都能夠「有瓦遮頭」。
    全文轉載自仁人學社,原文標題:創新天花板設計 貧民窟「有瓦遮頭」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閱讀文章
  • 讓每個獨特工藝保存在「線上寶庫」裡!她替傳統藝術找到出路,更為藝術家帶來收益

    讓每個獨特工藝保存在「線上寶庫」裡!她替傳統藝術找到出路,更為藝術家帶來收益


    仁人學社/文:鄧萃嵐
    無論世界哪個角落的原住民,大多擁有靈活的巧手,加上親近自然,對動物的認識和超自然的想像也豐富於常人。但急速的城市發展節奏,森林、平原和河流也成為城市擴張的邊界。曾經象徵世界多元文化的部落(tribe),也在「城市化=繁榮」的論述下受到連番挑戰。「原住民」不知何時變成了落後的代名詞。
    Roots Studio 是一家美國社企,在 2014 年成立。經歷約 5 年,企業足跡已踏遍世界很多條偏遠村落。他們看到原住民的能力,遺憾的是,城市發展鼓勵科技應用,設計師也習慣用 Photoshop、Illustrator 來做設計,傳統手工藝價值不被市場欣賞。
    Roots Studio 嘗試為原住民藝術家建立數碼平台,讓他們的作品公諸於世,連結市場。數年來,他們與 3 千位藝術家合作,不但為大家尋找可持續收入,解決鄉郊貧窮問題,也吸引年輕一代到訪原住民的居住地,共同參與文化保育。據知,他們所開創的藝術知識產權市場總值高達 700 萬美元。

    掃描作品建資料庫

    Roots Studio 的營運模式獲多份報章報道,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史丹福社會創新評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Roots Studio 創辦人Rebecca Hui 更獲得了 2018 年《福布斯》「30 位 30 歲以下創業者」獎項。
    Rebecca 在大學時代修讀過一個有關全球貧窮問題的課程,了解到印度的城市化過程對鄉郊地區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影響,由此萌生了興趣,之後更到印度最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工作,開展自己在印度的研究。2014 年,她創立了 Roots Studio,希望能有助解決鄉郊貧窮問題。
    根據亞洲發展銀行的報告,印度在 2011 年有 21.9% 人口生活在國家貧窮線以下,不少人居住在環境惡劣的貧民窟,生活水平很低。Roots Studio 起初希望以最常用的方法——「教育改變鄉村」入手,把一輛 50 座巴士改造成流動學校,用上七彩繽紛的設計,吸引兒童前來學習。
    位於印度東部的西孟加拉邦缺乏學校設施,Roots Studio 在當地親身造訪鄉村老師,希望了解兒童的教育需要,發現村民的英語水平很低,故一開始便教授英語。
    可是,原來農村不只欠缺「知識改變命運」的教育機會,即使農村兒童幸運地接受到教育資助,成功攻讀大專,但城市人依然歧視農村人口,不少高學歷的青年最終只能回到村落。Rebecca 發現村民最需要的技能不是英語,而是賺錢的技能,因而改變了 Roots Studio 的關注點,改用科技和數碼平台來幫助村民。
    不少村民都擁有藝術細胞,然而,很多手工藝都可以被流水作業的生產模式代替,令傳統手工藝苦無出路,工匠也經常被市場剝削。愈來愈多農村人口到城市謀生,更導致原住民流傳多年的工藝慢慢消失。Rebecca 希望運用自己對知識產權的認知,為藝術家爭取權益,避免原住民藝術失傳。
    Roots Studio 運用科技,把原住民藝術家的作品掃描及上載到網站,形成一個龐大的圖案資料庫,客戶可直接在網站選購圖案版權,豐富創作靈感。公司會把收益中的 75% 分配到藝術家手中,其餘 25% 會撥入社區基金,村民可自行投票選擇如何運用基金。這個方法既可增加藝術家的收入,又能幫助鄉村可持續發展。
    不僅如此,Roots Studio 也肩負起教育責任,每月安排兩次農村探訪,開辦設計、科技或理財的工作坊,希望以嶄新方式紓緩農村貧窮問題。

    貼地方式了解需要

    然而,Roots Studio 遇到的困難之一,是如何得到村民信任,把自己珍而重之的設計交給他們。因此,他們每到一個村落,就會在村裏生活一段日子,住進村民家中,與他們一起用餐、一起工作,從村民角度出發,了解村落生活。團隊中有社區工作者負責翻譯和宣傳工作,其中一位社區工作者 Roshni 更是第三代岡德(印度少數民族)藝術家。
    他們與村民聊天時,往往發掘到每一個藝術圖案背後記載的獨有故事。Roots Studio 的資料庫有各個部族的圖案,並附上圖案出處和來源,令顧客能夠了解背後的故事。
    其中某些圖案是來自西印度瓦力族(Warli),瓦力族的藝術已經有過千年歷史,主題圍繞大自然,但現在只剩下 50 位藝術家。瓦力族村民會在牆上畫畫,描繪部落大小事,例如天然災害、日常生活等。Roots Studio 把這些藝術作品數碼化,讓更多人認識瓦力族,從而讓有數千年歷史的瓦力族藝術得以保存。
    現時 Roots Studio 正把模式拓展至不同地區,為各鄉郊帶來新希望。很多時候,社會大眾都認為教育是最有效的脫貧方法,可是 Roots Studio 的故事清晰說明,如果對用戶沒有足夠的理解、忽略他們真正所需,結果所教的知識往往未必能發揮最大用處。
    Roots Studio 由村民的角度出發,以人為本,讓村民發揮自身才能,連接他們到全球藝術市場,為他們創造新機會。另一方面,Roots Studio 讓世界認識到原住民藝術家的精湛工藝,避免流傳多年的文化消失。
    全文轉載自仁人學社,原文標題:數碼科技保留原住民藝術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閱讀文章
  • 印度設計師用一只「陶器」,推動城市居民將廢棄物變作肥沃土壤

    印度設計師用一只「陶器」,推動城市居民將廢棄物變作肥沃土壤

    仁人學社/文:李淳恩
    當大家慣性把用完吃完的日常廢物丟入垃圾桶時,有否想過當中至少 60% 是可分解的有機物質?可是,不論有機或有毒的垃圾都被送往堆填區,最後產生的毒素卻會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內,令我們自食其果。
    印度設計師 Poonam Bir Kasturi 致力推廣環保有益的堆肥減廢方案,因此研發了一系列兼顧美學與實用的產品,以及生動有趣的教學。她的願景是讓繁忙的都市人在花園或露台開展一門好玩的餘暇興趣,同時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一點一滴解決龐大的廢物問題。
    Daily Dump 成立於 Poonam 的家鄉班加羅爾,一個由「花園城市」(Garden City)變成「垃圾城市」(Garbage City)的大都會。《印度時報》指出,當地市政府由 2000 年每天處理 200 噸垃圾,急劇增長至 2015 年的 3700 噸,10 幾年間足足多了 17 倍,同期人口卻僅增加了 60%,未來情況讓人擔憂。

    父親培育靠創意解難

    Poonam 於 1985 年在印度國家設計學院畢業,在這個階級分明的國家中可謂幸運的一群。同為設計師的父親從小鼓勵她以創意解決問題,讓她逐漸萌生出通過設計改造社會的使命感。畢業後,她先後與夥伴成立了工藝和家品設計公司,後來更成為一間設計學院的創辦教師。
    教學工作鞏固了 Poonam 一直堅守的價值,她從年輕人眼中看到永不服輸的叛逆和追求改變的勇氣。她花了兩年時間研究一直困擾自己國家的廢物問題,並於 2006 年成立私人企業 Daily Dump,不斷思考人類彼此之間,以及我們與城市和地球的關係。

    美學融入大眾生活

    為了打破大眾對環保生活的固有觀感,Daily Dump 推出簡單美觀的堆肥用具和入門套裝。天然的廢物處理方法變得創新前衞,不再是落後、骯髒和散播惡臭的苦差。企業更根據不同用家的需要,設計了 50 多種不同大小形狀的容器。
    產品主要部分是 3 層的直立陶器,透過氧氣分解有機物質,大約 90 天便能完全轉化為無臭味、養分充足、種植用的深色土壤。用家日常生活中的廚餘如蔬果皮、肉骨、熟食、茶或咖啡渣,甚至白紙、落葉,以及印度盛行拜神用的鮮花等,都可以成為製作新土壤的材料。
    團隊研發堆肥容器的原型時,發現陶瓦是大自然為人類提供的最佳物料,因為其多孔結構能幫助揮發有機物質分解時排出的液體,相比不能呼吸、毫無生氣的塑膠,更符合 Daily Dump 的經營理念。企業更研發出椰纖特製的天然混合粉加入垃圾中,有助吸收多餘水份和臭味,內裏包含的微生物亦有助加速生物分解。
    作為設計主導的企業,Daily Dump 同時關注印度工藝失傳問題。以往陶器廣泛用於煮食、儲物和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已不復見,當地工匠普遍不想兒女接手這門日漸衰落的手藝。因此,Daily Dump 每一個用以堆肥的陶瓦容器皆是人手製作,不但外觀精美,更以創新方式為工藝行業帶來希望。不少顧客也表示,陶瓦有重量而脆弱的手感,更讓他們感受到產品的美感和價值。

    從下而上達至源頭減廢

    除了實用外,Daily Dump 的堆肥陶器更可如裝飾品一樣悄悄融入顧客家中,絲毫沒有工業儀器的突兀和危險感覺,所以市政府、垃圾承包商和各種名目的專家都不會視之為威脅。正因為設計如此親民,家庭、社區、辦公室和公共場所等都能輕鬆在有限的戶外空間採用,把大量有機廢物變成肥沃土壤。營運團隊更會每月跟進顧客的堆肥進度,解答各種疑難,確保他們以正確方法持之以恒。
    截至 2019 年,Daily Dump 已在印度擁有超過 6 萬名客戶,換句話說,每天約有 5 萬噸有機廢物以這個堆肥方式處理,把本來讓人厭惡的垃圾變成有用的天然泥土。企業更擴大產品範圍,推出各種儲存人造廢物的容器,讓顧客安全棄置燈泡、電池、醫療用品等有毒廢物。
    全文轉載自仁人學社,原文標題:印度設計師以陶器推動都市堆肥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個人如何回應趨勢,成為掌握國際脈動的職場人才?組織如何注入永續思維,打造兼顧獲利與社會影響力的經營法則?即刻閱讀《全民的 ESG 入門課——跟大師學企業倫理,掌握永續趨勢》專題,從不同產業領導者及企業代表身上,一探各行各業的成功之道。
    閱讀文章
  • 重拾尊嚴,從沐浴開始!美國 NGO 將巴士改裝成「流動浴室」,助無家者找回自信

    重拾尊嚴,從沐浴開始!美國 NGO 將巴士改裝成「流動浴室」,助無家者找回自信


    仁人學社/文:鄭穎琦
    「世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裏的美。」英國著名劇作家蕭伯納說道。但不是人人必然擁有這份美,睡覺時他們伴隨的不是安眠曲,而是狂野飛馳的車聲;他們可關掉床邊的床頭燈,但中央控制的街燈不容他們任意熄掉。晨早起床,不得不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到公園洗手間洗刷一下。若洗手間人太多或關掉,就另找別處,不然就任由飽經滄桑的臉與垢油滿面自然相處。一處稱得上「有瓦遮頭」的地方,可能是一塊紙皮、公園的長凳、隧道口內的一角。「無家」是露宿者的家。
    儘管在嚮往民主和自由的美國,每天還有多達 55 萬名露宿者瑟縮街頭,居無定所,甚至有人帶着年幼的子女過着流浪者的生活,他們習慣用麻木的神情來抵抗外來世界的謾罵與批評。但卸下面具,他們同樣渴望如常人的尊嚴。
    疫情肆虐,他們也不想鬆懈個人衞生,避免自己成為社區中的帶菌者,繼而影響公共健康。LavaMae 是一間位於美國加州的非營利組織,就採用「激進款待」(radical hospitality),為無家者提供流動的淋浴服務。
    他們視無家者如鄰居,改裝巴士成為流動浴室,讓無家者在具私隱保護的環境下洗澡,重拾一副乾淨衞生的儀容。每次流動浴室都有員工仔細清潔打理,務求為這班鄰居提供一種賓至如歸的享受。 LavaMae 在 2014 年成立,已經為超過 3 萬人提供超過 7 萬次沐浴服務。其服務亦都擴張至舊金山、洛杉磯和奧克蘭等地方,惠及更多人。舊金山更是美國第三大無家者最多的地方(僅次於紐約和洛杉磯),超過 1 萬 7 千人,但市內的淋浴間僅有 16 所。

    感到受尊重,有權利選擇

    LavaMae 浴室因為本身是一輛巴士的關係,間隔比較細小,但團體也希望有效率地使用車身的空間。白色的淋浴間內,襯有藍色的窗簾為點綴,洗手間、長凳、鏡子、小水槽等等設備一應俱全,還有一瓶 Right to Shower 的沐浴露。Right to Shower 是 Unilever 旗下的個人護理品牌,其企業理念與 LavaMae 相近,他們將洗手液捐贈給所有 LavaMae 的流動淋浴間,還將其利潤的 30% 捐贈給 LavaMae 作為運營成本,讓 LavaMae 能持續營運發展。
    「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只想他們能夠離開天橋底,然後能自信地去找一份工作面試。而我們相信要為露宿者重拾他們的尊嚴,能夠給予他們沐浴的權利是第一步。」創辦人 Doniece Sandoval 說。
    她又謂︰「其次我們希望透過給予露宿者不同的衞生用品選擇,如沐浴露、衞生巾、洗髮露等,讓他們能提升一些自信心,感到受尊重和有選擇的權利。」
    溫暖的水、濃郁的泡沫和清新的香氣令人振奮,對於無家者而言,更是難能可貴。他們長期流落街頭,較常人缺乏安全感,也沒有私隱。但現在 LavaMae 的服務提供一個具尊嚴的體驗,無家者發現原來自己能享有清潔的權利。

    義工溝通了解需要

    除提供外在的淋浴設施服務,LavaMae 更想出創新意念,在每個月的某些流動站設立關愛村,讓義工們花時間和無家者去溝通,親身了解他們的需要。以往大家都對露宿者抱着「避之則吉」的心態,覺得他們既骯髒,又難以靠近,甚至怕他們纏上自己乞求什麼。現在,透過 LavaMae 的關愛村,無家者有了新的形象,不少義工感到驚訝,原來無家者和他們想像中大有出入,他們是易相處的一群。
    關愛村的員工會負責提供 30 至 40 張椅子和太陽傘,淋浴後的無家者們能聚在圓桌上,享受熱乎乎的小食和飲品,與當日在場的義工談天,部分人還會分享他們以往的故事,也有義工為他們提供一些求職機會。
    除熱情好客的款待之餘,LavaMae 亦招攬一些髮型師做義工,去為無家者理髮、剃鬍子等等。計劃希望能讓露宿者感到不被忽視和遺棄,反而更而感到人間有愛。
    他們着重如何提高大眾對露宿者問題的關注,希望能帶動社會尋找人性光輝,邀請更多人加入「激進款待」的行列。美國疫情尚未受控,LavaMae 在其網頁上特別提供可下載的工具包資訊,例如有影片教育公眾如何設立一個簡單的流動洗手站,讓更多人能接觸到乾淨的水源,也有工具包去教人如何設計流動的衞生站,讓無家者能享有洗澡的服務。他們不但沒有吝嗇地把這些創新意念和知識傳播出去,還期望有更多追求共同理念的人一起捍衞人權。
    全文轉載自仁人學社,原文標題:淋浴巴士為無家者挽回自信

    想在工作中改變社會嗎?你不能不知道什麼是「力世代」! 來此讀新知、拓人脈、看職缺、找資源,讓我們一起出發,開創自己的影響力職涯。 >>>手刀前往《力世代——社會創新人才站出來》完整策展
    閱讀文章
  • 拯救貧窮只能發錢送糧食?諾貝爾經濟學得主提倡「精準扶窮」

    拯救貧窮只能發錢送糧食?諾貝爾經濟學得主提倡「精準扶窮」

    文:仁人學社
    聖雄甘地曾經說過︰「貧窮是最邪惡的暴力。」貧窮可以逼人鋌而走險,蠶食人的意志、尊嚴、追夢與創業的勇氣,甚至要比其他人花更大的力氣才能實現跨代脫貧。
    國際貧窮鐘(World Poverty Clock)實時報告全球貧窮人口數字,仍有多達 5.9 億人生活在貧窮線下,佔全球人口 8%,當中有 5 千萬人每日生活費不足 1.9 美元。要解決貧窮問題,很多人會想到派錢和運送物資,但愈來愈多學者更傾向發展「包容性增長」(inclusive growth)或提倡「全民基本工資」(universal basic income)。
    而今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籍印裔經濟學家 Abhijit Banerjee、法國經濟學家 Esther Duflo 及美國發展經濟學家 Michael Kremer 則提出用「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來紓緩全球貧窮問題。

    醫學方式檢討問題

    「隨機對照試驗」不是新鮮事物,早在 1950 年代已成為醫學界在測試新藥效果時常用到的評估方法,但近年才開始流行在經濟學界,甚至成為最新的公共政策分析工具。
    理論的靈感來自於醫學界中常做的實驗,把病人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是對照組,另一組是實驗組),各自接受不同的治療,然後對比治療成效。3 位諾貝爾獎得獎人就把這理論的異曲同工之處放進經濟學,不着眼研究貧窮的因果關係,而是觀察一些理論經常不會觸碰的地方,仔細觀察及反思問題的核心。
    譬如很多人習慣從社經地位看學生的升學率,並會假定來自中產家庭的學生普遍升讀大學機會高於貧苦學生。但若套用「隨機對照試驗」研究方法,研究員不會看重社經地位如何影響升學率,而是拋出一些介入,看哪一種方法能有效協助貧苦學生成功入讀大學。
    這個研究方法的優勝之處,就是避免把貧窮由頭到尾研究一次,而是集中分析介入手法是否真正帶來即時反應,改善狀況及發掘其他隱性問題,做好預防措施。
    得獎人之一 Banerjee 小時候也經歷過貧窮,深知箇中苦楚。58 年前他在印度出生,與家人居住在加爾各答的簡陋小屋。雖然他們一家不算是最貧窮的家庭,但由小到大都與貧民窟的小孩為鄰,有朋友因為家境清貧無法上學讀書,「用知識改變力量」似乎成為空空而談的想法,於是年紀輕輕便立志要研究貧窮議題,花了 20 年時間拆解貧窮的複雜性。
    他的學生兼妻子 Duflo,小時候的生活比 Banerjee 幸運,出生在巴黎,小時候接觸過一本關於德蘭修女生活在加爾各答的漫畫,內裏描述印度是一個人滿為患的城市,居民平均居住在僅有 10 方呎的空間。
    到她成為研究生有機會造訪印度,重新認識貧窮的定義,若只用每日收入少於兩美元來窺探貧窮世界,仍然難以解釋為何世界各地捐獻大量糧食和物資,窮人如常過着品質較低的生活。
    2003 年,Banerjee 和 Duflo 在麻省理工學院成立 Abdul Latif Jameel Poverty Action Lab(又稱 J-Pal),在數十個國家展開社區實驗,包括印度、智利、肯尼亞、非洲、印尼等,收集窮人日常生活數據,觀察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進行決策,並出版了 Poor Economics 和 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 兩本具影響力的書,更夥同哈佛大學教授 Kremer,不斷改良測試。
    於過去十多年間,他們在十多個發展中國家展開超過 200 個貧窮介入的社區實驗。例如,他們不知道發展中國家的家長會否關注小孩子的營養不良問題,於是訂下了「飲食選擇限制」和「生育數量」作為研究變項。
    結果發現,孩子太多不是家長緊縮食物開支的主要原因,反而是因為市場一直缺乏充足的健康和營養食物供應。城市貧窮人口甚至比農村貧窮人口更願意花錢購買健康糧食。這一研究結果顛覆了大眾的想法,貧窮人不是只求安飽,對食物沒要求。若然市場有他們所需的商品,而他們手上有錢,仍願意花錢購買,去維護小孩的營養健康。

    理論偏見窒礙救援

    然而,國際人道救援和發展經濟學卻容易出現「理論偏見」,把貧窮人簡化地描述成「愛吸收熱量的分子」,不斷向他們提供碳水化合物。結果國際社會不斷耗費數千億元在糧食援助計劃上,但一直令窮人覺得不討好。
    又例如,我們都知道為孩子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他們患上感冒的風險。但偏偏窮人很容易受左鄰右里的言行影響,作出非理性的選擇。即使醫護解釋疫苗對預防疾病的作用,他們也放棄接受。於是 J-Pal 研究團隊在印度一處偏遠的村莊,嘗試定期擺放接種疫苗的流動站,並帶同一袋載有一公斤的小扁豆,送給願意接受疫苗的家長。
    結果贈送扁豆的獎勵作用提高了免疫接種率達 39%。而對照組的接種率只有 6%。這些研究看似並非學術研究,但帶出扶貧的方法不一定採用宏觀經濟手段,有時微小、毫不起眼、靈活、從窮人生活出發的微觀經濟介入,製造出來的社會效益可能比想像中巨大。
    2015 年 Banerjee 和 Duflo 的隨機對照試驗得到《經濟學人》的欣賞,以〈In praise of human guinea pigs〉為文章標題,把人類比喻為葵鼠,既是科學實驗用的測試對象,也是協助別人尋找治理貧窮方法的英雄。
    Banerjee 和 Duflo 認為世界上沒有絕對消除貧窮的靈丹妙藥,但相信「貧窮國家不會因為貧窮而注定失敗,或者因為不幸的歷史而注定失敗」(poor countries are not doomed to failure because they are poor, or because they have had an unfortunate history);反而「無知」(ignorance)、「意識形態」(ideology)和「習慣」(inertia)會阻隔國家管理人對貧窮人士的理解,製造政策距離。
    全文轉載自仁人學社,原文標題:由脫貧實驗到「精準扶窮」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
    身為地球村公民,我們都該具備相應的「永續力」以回應當代問題!立即參與永續素養大調查,掌握年度最熱門永續話題、還能獲得多項永續好禮! >>即刻填答
    閱讀文章
  • 當一份「不被收買的報紙」——讀者相挺、創新轉型,英《衞報》如何成功晉升 B 型企業?

    當一份「不被收買的報紙」——讀者相挺、創新轉型,英《衞報》如何成功晉升 B 型企業?

    文:仁人學社
    英國老牌媒體《衞報》今年為傳媒數位轉型及社會創新界帶來兩個重磅好消息:衞報傳媒集團(Guardian Media Group)宣布多年來首次轉虧為盈,更成為全球首家獲 B 型企業認證(註一)的主流媒體!
    同時,集團高調宣稱於 2030 年達至零碳排放的環保目標,而且將集結旗下全球記者的力量,給予環保報導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衞報》內部記者指引把全球暖化變成「氣候危機」(climate crisis),措詞由溫和中性變得更具緊迫性,更貼接事實。

    20 年創新,重數位轉型

    1819 年,在曼徹斯特城爆發帝國警察鎮壓示威事件,騎兵直接衝入 6 萬名要求改革議會、反惡法(穀物法)的人群中,導致 18 死、700 傷(史稱彼得盧屠殺)。一名英國記者揭露警暴事實,於兩年後創刊《曼徹斯特衞報》。1959 年更名為《衞報》,以支持自由主義聞名於世,為英倫 3 大高級報紙之一。近期數據顯示《衞報》在新聞閱讀量上屬全球前 3。
    創辦人親屬及主編們史考特家族於 19 世紀初繼承《衞報》擁有權,為保新聞自由和價值觀不受任何商業、政黨甚至老闆影響,家族成立史考特信託基金會(Scott Trust Limited)全資擁有《衞報》,訂立永不收取股息政策、永不出售、永不干預編採自由,真正成為一張「不會被收買的報紙」。
    目前坐擁 10 億英鎊資金的基金會保障《衞報》財務獨立性,而衞報傳媒集團需要創造利潤以永續經營,但該報使命不只為追求私利,更要使報社人員可敢於偵查報導、揭發不公、監督權勢,從而保障公眾利益。
    《衞報》近幾年屢屢報出全球重大新聞,尤其協助史諾登揭發的美國監控專案。其後亦有報導巴拿馬文件、劍橋分析外洩資料醜聞等,報導之深度及獨立性,凝聚了一班對高質素新聞有需求的忠實讀者。
    《衞報》不單具備悠久自由傳統,近 20 年亦持續創新。它是英國業界第一家成立網上新聞、是首家彩色印刷「柏林版式」的全國報紙,尺寸比大報更窄更短,但比小報大,亦是第一家決定開放數據報社,成立 Open Platform,其 API 更可連接近 20 年的新聞數據。
    2011 年以「數位優先」成為策略發展重點。2018 年及 2019 年財政年度,年近 200 歲的《衞報》宣布數位轉型終於扭虧為盈,錄得 80 萬英鎊(約 3200 萬台幣)盈利。以「認同請課金」累積超過 60 多萬名月捐讀者,令讀者付費多於廣告商,而且數位收入亦高於紙張,有效抵消全球報紙收入萎縮,正式宣告傳統媒體轉型成功。
    4 年前新總編就職後,衞報集團新總裁 David Pemsel 相繼上任,一同解決紙媒收入大減的棘手問題。從執行 300 人自願離職式裁員、關閉自家印刷廠及縮減報紙尺寸外,David 重新定義主要收入來源,即不依賴廣告商,而是靠向公眾募款支援深度調查報導。
    總裁表示,「如果你打算把讀者放在核心,你需要有一個共同的數據集和對讀者的共同理解,以了解網站的哪些部分可以優化。」

    設計思維,細分讀者群

    《衞報》挑戰在於兩大方面,第一是對現有用戶:如何可以找出核心讀者並建立認同信任,說服其付費支持?第二是對潛在用戶:如何讓《衞報》塑造媒體競爭中的獨特賣點,讓非核心讀者未來透過不同平台點閱支持,進而轉化為核心用戶?《衞報》運用「漏斗策略」,以龐大網站流量人數作為漏斗寬口,設法收窄細分用戶,並將其中部分轉為付費支持者,當中轉換關鍵在於「以讀者為中心」的經營原則。
    協助英國廣播公司(BBC)數位轉型的研究指出,新聞機構 7 成內容集中於為用戶更新消息(update me),但用戶更需要還有教育我(educate me)、啟發我(inspire me)及為我提供新的視角(give me some perspective),然而這些潛在需求並未得到滿足。
    《衞報》選擇給讀者注入「真實希望」(authentic hope),以深入淺出及多媒體方式讓讀者更了解現實,連結眾人一同努力,帶出正面改變。2018 年《衞報》與支持世界級社會創業家的斯科爾基金會(Skoll Foundation)合力推出贊助專欄,特別報導成功解決嚴峻問題的社會創新故事。
    其他長期合作夥伴包括英國廣播公司、美國公眾贊助獨立運作的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支援獨立藝術家的辛丹斯學院(Sundance Institute)以及支持獨立紀錄片並曾頒獎給中國社會活動家艾未未的 Doc Society 等機構。《衞報》亦推出可持續企業贊助專欄,全力報導環保相關問題及創新。最新調查報導「污染者」(The polluters)曝光 20 家石油巨頭如何製出全球 30% 的二氧化碳排放,當中一家中國企業亦榜上有名。

    數據分析,認同請課金

    David 曾向維基百科創辦人取經,了解維基百科如何借力用戶社群獲得捐款支持,特別是如何以技術和科學的方法來優化用戶支援。David 開始研究數據和重視分析,了解如何才能讓用戶付費,《衞報》於每篇文章下方都籲請讀者共同維護新聞自由、氣候危機等相關重大議題,嘗試將訂閱行為以「購買高質服務」轉為非功利性眾籌式「購買認同價值」,說服細分用戶課金支持。
    《衞報》成立一個編輯、行銷、廣告及用戶體驗等跨部門的 50 人專案組,共同研究網站流量數據,加上編輯部的專業判斷,分析什麼內容能吸引最多付費用戶、什麼內容最不會讓讀者退訂等。David 發掘出《衞報》獨特賣點是除擁有大量年輕讀者外,更具其高端市場的優勢。
    近年來《衞報》堅持免費開放基礎內容,2016 年採用增加「讀者收入」策略包括訂閱戶、付費會員制及近似眾籌的一次性捐款等,過去一年收到 30 萬筆一次性捐款。現時網站月平均獨立訪問用戶站穩在 1.5 億左右,用戶大部分是長期讀者,他們都不是標題黨引來的單次點擊短暫流量。
    《衞報》同時投資高科技領域、加強跨部門合作、嚴格執行廣告審查,廣告業務以往屬《衞報》核心,但讀者收入已於 2019 年超越廣告收入。而且付費支持《衞報》的用戶數量超過 100 萬人,相比其他幾大國際報社,《華爾街日報》用了 11 年、《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用了 4 年才達到百萬付費用戶的里程碑。《衞報》期望 2022 年「定期或一次性付款或訂閱」人數可達 200 萬人。
    即使面對傳統媒體收入大減,《衞報》對支持公眾參與社會棘手問題熱情未減,特意成立 theGuardian.org 為獨立慈善機構,支持偵查報導、氣候危機等,讓大眾深入了解、共同參與。借助其媒體力量所具備的國際影響力,慈善組織已獲得多個世界級基金會支持,包括蓋茨基金會、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等籌得過千萬美元善款。《衞報》以 86.2 分獲得 B 型企業認證,該系統以 200 分為滿分,80 分以上可獲認證。
    《衞報》在公告中表示正致力「成為一家在所有運營領域中具使命感的企業,B 型企業認證是其中一件必須要做的事」。B 型企業認證有助鎖定公司使命,即使新任管理層亦要繼續前人定下的公司使命。
    最後補上一則花邊新聞,衞報集團總裁 David Pemsel 下一站將是 2020 年任職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 CEO,以他對 B 型、數位化及全球化的理解,由 20 個球會做股東的英超公司,會否在新總裁的領軍之下,成功走上環球共益之路,真正影響世界?若有英國博彩公司為此開盤之時,應是共益企業概念已經成為主流之日。
    註一:B 型企業(B Corp.)是美國 B 型實驗室所發起的一項全球認證制度,針對企業的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區照顧和客戶影響力等 5 大面向,依產業類別、員工人數規模進行客製化的量化評估,並發給認證。
    全文轉載自仁人學社,原文標題:《衞報》數碼轉型成功 共益企業影響世界
    星展永續好時光系列活動「食物零浪費一週挑戰」,邀請大家參考食物零浪費指南,用簡單步驟挑戰零剩食生活,一同減少食物浪費、節省飲食開支,還能把多重好禮帶回家!>> 參加挑戰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