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Photo Credit: 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
距離台南火車站不遠處,有一個銀同社區,這裡以「貓咪高地」聞名,是 Instagram 上的熱門打卡景點,走在巷弄內可以看見牆上的彩繪或路旁用回收品製成的藝術創作,還有幾間咖啡廳、工作室與設計小店等,吸引不少年輕人及旅人在此佇足。若想來一場深度的社區小旅行,還可以申請社區的導覽服務。更有趣的是,這些新潮的設計巧思與社區規劃,均是由社區的「銀髮力」——阿公阿嬤們協力完成的。
文:社企流
銀同社區位在台南市中西區,是全台最早開發的地區,社區內的居民大多在此居住超過一甲子,銀同社區里長鄭雀燕表示,這裡約有 1/4 的居民為 65 歲以上的高齡族群。這座老化的社區如何逐漸復甦成為如今活絡之貌,要從 10 年前銀同社區發展協會的成立故事開始說起。
鄭雀燕回憶 2008 年,她以滿腹助人的熱情創立銀同社區發展協會(以下簡稱發展協會),希望能為社區服務、貢獻己力,沒想到卻被澆了一頭冷水,「我們率先成立社區關懷據點,提供長者免費量血壓的服務,半年來都沒有量到任何一個人,還有人說我們吃飽太閒。」鄭雀燕苦笑:「因為這個社區本來就沒有在動。」居民間沒有交流、連結,對社區也沒有認同感,社區就如一池平靜的水塘。
為了讓社區「動起來」,鄭雀燕重擬行動策略,第一步,便是要先與長輩「搏感情」、贏得他們的信任。她從看鄉土劇開始,記住劇中人物及劇情,找到與長者共同的話題,再邀他們到社區關懷據點一起吃點心,「慢慢的才開始有人讓我們量血壓。」
(銀同社區位在台南市中西區,是全台最早開發的地區,社區內的居民約有 1/4 的居民為 65 歲以上的高齡族群。來源: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
(銀同社區位在台南市中西區,是全台最早開發的地區,社區內的居民約有 1/4 的居民為 65 歲以上的高齡族群。來源: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
接著,發展協會從居民最有感的環境著手,開始進行資源回收以及環境美化等行動,將社區內原本髒亂的區域打掃乾淨,並利用資源回收物創作裝飾品,妝點這些不起眼的地方。社區煥然一新,自然也吸引居民的注意。
這些行動像是一顆顆小石頭,讓銀同社區激起一點漣漪,但要讓社區能擁有源源不絕的活水,關鍵在於如何創造居民的連結並凝聚社區向心力,讓大家更積極主動地營造出理想的社區,而銀同社區採取的做法,是去動員社區內的長輩們。

由孩子擔任小老師,鼓勵長輩不再說「我不會」

鄭雀燕表示,長者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我不會」,「他們總認為自己年紀大了,好像沒什麼事能做。」於是,發展協會鼓勵長者出來掃掃地、做資源回收,這些工作既不會太費力,也能讓長者擁有「我也能為社區貢獻」的成就感。
此外,面對長者的「我不會」,鄭雀燕還找出另一個解方——派出「小老師」來帶領阿公阿嬤一起學習。鄭雀燕本身擁有擔任幼教老師的資深經驗,且在銀同社區開設安親班,她觀察到,若是由小朋友和阿公阿嬤共同完成一個任務,成效都非常好。
像是社區內的牆面彩繪,原先認為自己根本不會畫畫的長者們,在小朋友的帶領下便發現塗鴉的樂趣,現在社區定期會更換牆面彩繪與裝置藝術品,便都是由長者與孩子們協力完成。
而銀同社區別具特色的「Kuso 樂團」也是在孩子們的帶領之下所組成。起初是因社區內舉辦活動要表演,鄭雀燕便找來居民們組團跳舞,「我們請小朋友帶著阿公阿嬤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像是拍拍手、摸摸頭、玩『倫敦鐵橋垮下來』的遊戲,長輩覺得很開心又沒有壓力,自然就願意參加了。」
後來這群孩子們與長輩共同組成了 Kuso 樂團,利用創意將回收物品製作成服裝及樂器,營造活力的表演氛圍,也讓他們在成立初期,參與其他社區表演時就受到媒體矚目,之後也有報紙報導他們的故事,便逐漸累積了長輩們的自信與成就感,成為他們持續參與的動力。
(銀同社區 Kuso 樂團表演花絮。來源: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
(銀同社區 Kuso 樂團表演花絮。來源: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

在地阿嬤化身導覽員,介紹社區也拉近鄰里關係

隨著銀同社區的復甦,不少社區以及社區營造相關單位開始造訪銀同社區,發展協會認為,要向他人介紹社區,交由在地的「資深」居民再適合不過了。他們請來專家開課,與長者分享銀同在地的古地理和歷史背景,再請長輩結合自身經驗訴說社區的故事,當地獨有的「大寶貝導覽員」就此誕生。
導覽員主要是由 7 名活潑外向的阿嬤擔任,被大家笑稱為是「七仙女」。由於銀同社區範圍遍及許多巷弄,為了要在導覽時能介紹整個社區,七仙女開始走到那些平常不會踏足的地方,這才發現她們雖彼此認識,卻從不知道對方家在哪裡,短短幾條巷子的距離,大家對於居住的社區認識就如此有限,更別說是那些新進駐的店家,對長者來說更是格外陌生。
「剛開始社區長者們對那些新來的店家會產生排斥的心理,畢竟是老社區啊,覺得新的店家沒看過,那透過七仙女先去交流,再由她們跟其他長者介紹,就能比較有效地增進長者對於新店家的了解。」
發展協會更與進駐社區的成功大學團隊合作,讓社區內的店家與長者合作舉辦「Oh Old!市集」和「高年級實習生」活動,增加更多世代交流以及新舊居民彼此熟悉的機會。
(大寶貝七仙女解說員。來源: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
(大寶貝七仙女解說員。來源: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

翻轉「被照顧者」思維,將長者視為人力資源

面對高齡化社會,銀同社區不將長者視為單純的「被照顧者」,而是將他們視為人力資源,讓他們主動參與在社區改造、導覽等服務之中,這個思維也體現在常見的「長者共餐」服務裡。
通常社區中的長者共餐服務大多會選定一個據點,由社區提供餐點讓長輩前來用餐,並針對行動不便的長者提供送餐服務,但在銀同社區則發展為「移動廚房」的模式,由長者擔任志工、發展協會備好食材,帶著桌子與器具就在巷內洗菜、煮飯,每週輪流到不同的巷子,邀請居民一起來做飯。
固定共餐地點的侷限在於,常常只有鄰近的長者會前往用餐,而住在相對較遠巷弄的長者就很可能不會使用這項服務,他們之間也不會有相識、交流的機會。
而透過移動廚房的設計,便能增加更多阿公阿嬤走出家門的誘因,也增加了長者間交流的機會,加強社區內居民之間的連結性,讓每一個分散的點連結成強而有力的網,便能更全面地照顧到社區內每一位居民。
如今,銀同社區發展協會已邁入第十年,銀同社區從原先偏向封閉、動不起來的社區,到現在居民願意走出來認識周遭環境、參加活動,遇到問題時也會到發展協會尋求協助,對協會而言,這是最大的改變。
未來,因應社區內失智症患者日益增加的趨勢,銀同社區預計結合時間銀行的概念發展「時光機客廳」,將社區服務站變成長者交流的「客廳」,讓長者與失智症長者配對,彼此關心、互相照顧,而參與此服務的人都會得到志工時數,需要幫忙時便可向發展協會兌換。
高齡化是無可避免的趨勢,但在銀同社區的銀髮族,則在參與社區發展的過程中,顯得越來越有活力,更翻轉了長者總被大眾視為被照顧者的角色,讓在地人照顧在地人,一起在這座老社區裡活出精彩的樣貌。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文章標籤

  • 「小而美」的在地微光

    「小而美」的在地微光

    建立台灣社會經濟的根基,需要的不只是大型企業的 GDP 貢獻,更需要源自在地、小而美的地方力量。當思考災區如何重建、社區該怎麼營造、文化應如何保存時,兼具公益目的與永續發展的在地經濟方案,就像一盞又一盞小而美的微光,凝聚出耀眼的光束,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