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少與過剩,問題與機會
過去三十年的經濟發展有一個基本的軌跡,就是假設資源和人的需要兩相對比,相對稀少。既然稀少,就必須積極爭取、開發,提高效率,大量生產。
人的需要究竟有多高多深多厚,本來不是經濟學家關心的事。凱因斯就認為經濟生產力如此神速進步,人的需要很快便能被完全滿足,因此預測2030年當代人一週只要工作15小時,便可溫飽無虞,其他時間盡可享受人生。
但是現代商業活動藉著各種行銷工具,充分掌握、甚至操弄人的心理。人的「需要」和「想要」之間本來界限模糊,由於人際關係的密切,還產生了許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必要」(例如送禮,請客吃飯,或者是種種象徵權與勢的消費)。高明的行銷手段一如為人抨擊的美國無人飛機,精準無比,人的起心動念全在掌握之中,無所遁形,結果塑造了時下普遍的社會心理:一個人吃的方式反應了他的生活態度,穿的衣服傳達他的品味,居家所在的區域暗示了社會階級,開的車子更公開宣示自己的財富身份地位;可以說,每刷一次信用卡,都是自我期望和社會觀點的投射。
於是「想要」演變成需要,「必要」化身為藉口。

消費萬歲,過剩無罪

有人稱之為消費者時代。 這個時代裡,消費者的各種需要受到鼓勵,物質既難以追趕需要,生產便崇尚寧多勿匱,無形成本既無人計算,更可以放心追求有形成本的不斷降低。大量生產加上強力行銷,原來以資源稀少為前提的經濟社會,居然造成物質過剩的結果。
最近在矽谷一次演講後的問答時間裡,一位大陸來的朋友問我未來三年裡,科技趨勢中有哪些可能的亮點,哪些產業有發展潛力。
這種問題既容易也很困難。容易的回答是引用一些當紅的字眼:例如移動應用,Big Data,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等等。難的是既然是大勢所趨,眾人蜂擁而上,贏率降低,市場次序亂了套,沒人能賺到錢(太陽能市場不是一個現成的例子?)。
對這兩難的問題,我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當過剩成為社會中的普遍現象時,不妨從過剩的角度來尋找,市場中是否存在著一些獨特而少人注意的商機?
如果戴起「過剩」(而非稀少)的眼鏡,現代社會裡過剩的現象到處可以見到,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個區塊:
1. 因過度消費而產生的過剩物資
2. 因營銷通路的不完全效率而造成的過剩物資
3.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無市場價值的附帶產物

問題一:面對消費文化產生的過剩

過度消費是消費經濟的特色。現代消費者越來越不介意衝動式或炫耀式的購買行為,加上產品替換速度越來越快,產品壽命往往長於主人喜新厭舊的心情,大賣場的包裝越來越大,節慶送禮越來越受到重視,大多數現代人的衣櫥和儲藏室已經比20年前大了一倍以上,仍然嫌小,源源不斷的新歡無處容身,舊寵既然過氣,只有面臨被拋棄、捐贈、轉售的命運。
由於過度消費而產生出來的商機,最直覺的聯想是各種二手商品的買賣,例如二手書(台灣最近很流行,茉莉二手書店從北向南,店面坪數越開越大),奢侈品(特別是女士的包、衣飾等高單價奢侈品,不過這個市場發展得早,已經相當成熟,亞洲主要的網站包括:日本的 Brand Off,2011年在香港上市的米蘭站,大陸的寺庫網站等),電子產品(將先進國家淘汰的手機、筆電、遊戲機,轉賣至落後國家也已行之有年)等等。但是二手市場未來必定會持續成長,無論產品類別、交易方式(以物易物、寄賣、積分制)、購買經驗(線上線下、確保品質的方法),仍然有許多創新的空間。
物質過剩,垃圾數量自然隨之增加。包裝材料、容器、報廢的各種民生用品如果不能回收,都是花費成本的廢物,如果能夠回收,就搖身變為可以產生收入的有用資源。最近紐約時報有一篇報導,稱讚台灣因空間有限,在垃圾回收上有顯著成就;黃謙智創辦的小智研發投入這個領域多年,對於風氣的倡導,功不可沒。這確實是一個台灣值得努力的方向,不過路還很長,有待開發種種硬底子科技,將垃圾中更多的「廢物」轉變為黃金。
閒置也是一種過剩。 Airbnb的成功,在它能讓屋主的空房產生收入,RelayRide打著有車出租的招牌,卻沒有自己專屬的車隊,出租的是一般民眾自用車的空檔時間。這些都是國外的案例,台灣可以效法嗎?不妨試想:台北市停車一位難求,車停下來也是閒著,是否有可能媒合停車的和租車者的需求?
共享經濟(shared economy)下的種種創意,其實就是面對過剩物資而產生的種種發想。
造成過剩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們喜歡擁有甚於租用,房子、車子、自行車、各種用品,總是喜歡放在自己名下。但是幾年前時代雜誌曾經有一篇報導,認為未來年輕世代將逐漸成為無殼的城市游牧民族;也有許多人相信,租用制比所有制更具經濟效率,使用者的成本更低,未來許多商品的銷售將逐漸從賣斷制轉變為租賃制。今年初被Avis租車公司收購的ZipCar在城市廣受年輕族群的歡迎,以及在台北市備受矚目的U-Bike(將來可能有 U-Car嗎?為什麼不?),都印證了這股潮流。

問題二:通路不完美,創新來善後

產銷之間因為有時間落差,因此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效率,通路上,永遠會有各種多餘或滯銷的庫存,或者是客戶返回品。視產品而異,這個數量大約是正常商品的3-5%左右,一個企業能否賺錢,往往取決於是否能發揮創意,有效管理這些非正常商品。
但更大的問題是食物,據估計美國生產的農產品,40%都浪費在食物加工、超市、餐廳和家庭這條供應鏈上。同樣在台灣,只要在菜市場收攤後,餐廳打烊時,或者在超市倉庫外的垃圾箱走上一遭,便可以感受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但也可以視巨量的過剩食餘(food waste)為蘊藏豐富的金礦,等待創意開採。
美國單位面積收入最高的超市Trader Joe’s 的前任總裁Doug Rauch對過期食品造成的浪費有切身之痛, 於是籌劃創辦Daily Table ,預計2014年開張,專門販賣剛過保鮮期卻沒有食安顧忌的各種新鮮及加工食品,店裡還有熟食部,價格低到可以跟速食店相競爭。
處理食餘的第二優先是將其加工成為動物飼料,隨著新鮮穀物價格日益上漲,估計動物飼料採用食餘的比例將越來越高。
食餘都是有機物質,科學家研究食餘至少有一百年以上的歷史。住在台北縣石門的劉力學是我的老同事,25年前他就擁廚餘種植有機蔬菜,可以說是這個領域的先行者。但是處理食餘最大的困難是規模放大不易,因為收集成本高,供應不穩定。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創投基金曾投資Harvest Power,這家公司前後籌集了2億美元資金,準備在各地設廠,將食餘或其他生物垃圾轉換成天然氣及營養土,它若能成功地證明經濟績效,一定會造成可觀的連鎖反應。

問題三:惱人的生產附帶產物

在經濟活動的生產週期裡,投入和產出之間必然遵守物質與能量守恆,伴隨著有經濟價值的產品產出,總是有一些沒有經濟價值甚至負經濟價值的附帶產出。例如具有毒性的廢棄物、含有化學品的廢水或廢氣便是負經濟價值,CO2目前是零價值,在碳交易的制度下卻是負值,木材廠的木屑,電子工廠的下腳料則視狀況而定,也許還有少許的正經濟價值。
這些附帶產出都是過剩物質,如果一項創新能夠將這些過剩物質的負值變零,零值變正,正值加大,而且增加的價值高於轉換成本,這個創新便肯定具有商業價值。
除了過剩的物質之外,也可能有過剩的能量。例如許多化學、鋼鐵、或生質能工廠裡,經常會產生出過多的熱量,高溫的熱能容易回收,低溫則較為困難。新竹工研院便開發出一個技術能夠將較低溫的熱能轉換為電力,其市場前景值得期待。
以上只是舉例說明,並非窮舉。用意不是介紹,而是激發想像。以稀少性為前提的經濟發展,創新的主軸是無中生有,由少變多,結果造成了過剩的現象。以解決過剩問題為目標的創新,主軸是由多變少,最好還能從有變無。無可否認,稀少性經濟在整體經濟活動中將持續扮演主角,處理過剩只是撿場,但這個撿場恐怕要扛起越來越多的戲份,否則主角戲也唱不下去了。
「施比受更為有福」的時代來臨?「給予者」比「索取者」更加富裕?
快來參加社企流年會,讓八位創革者的生命體驗翻轉你的思維,使你追求夢想的理由超越「自己」,讓你重新擁有給予的能力。
按此進活動網頁

文章標籤

  • 創新學院:鄭志凱專欄

    創新學院:鄭志凱專欄

    矽谷 Acorn Pacific Ventures 創投基金共同創辦人。職場生涯中一半台灣,一半矽谷,一半企業,一半創投。因創投業務廣泛接觸三江五湖能人志士,近距離觀察產業更迭,深刻感受到名與實,見與識,知與行的差距,無論創業或人生,真正成功的人都能縮短其中的差距。 著有《小國大想像》及《錫蘭式的邂逅》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