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名字] (CC BY [ND 2.0])Photo Credit: [名字] (CC BY [ND 2.0])
文:顧遠
大家下午好。這是我第三次來到春暉論壇做分享。 2012年那屆,我的分享主題是「當談論社會創業家精神時,我們在談些什麼?」。那時,國內對社會創業家精神這樣的概念了解得還不多,所以這個分享帶有推廣倡導的意味。後來這個句式成了當年春暉論壇的流行語,據說當晚就出現了名為「當談論支教時,我們在談些什麼」的主題沙龍。 2013年那屆,我的分享主題是「社會創新,一場已經發生的未來!」這個分享更多是普及新知開闊視野的用意,結果這個主題也成了當年春暉論壇的流行語,後來我曾在不同場合看到過「XXX,一場已經發生的未來」這樣的標題。
今年這屆,我的分享主題是「社會創業,進化而不是計劃」。這個主題會不會成為本屆春暉論壇的流行語我不知道,但「進化而不是計劃」的理念卻是這個時代的特徵,並不僅限於做社會創業時才這樣,而是做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之所以在這裡強調「社會創業」,是因為最近兩年裡我和Aha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對社會創業機構的支持上,我們做了一個「Aha社會創業加速器」,幫助社會創業者和初創期的社會項目更好地發展。這兩年裡我接觸過上百位的社會創業者,特別是年輕的社會創業者,在他們的創業歷程裡,我經常會發現不是按照「進化而不是計劃」這種理念做事,結果達不到預期目標的情況。
比如有的創業者希望找到「一種有意義、成本低、售價可以高、大眾都很接受的產品,可以一炮而紅」。我把這個問題發到朋友圈裡徵集答案,結果朋友們紛紛表示「有這樣的產品一定要告訴我,花錢我都願意」。還有的創業者根據自己的構想做了一個農村小額信貸的平台,招兵買馬、搭建網站,忙了一年,失敗了,然後歸因於公益行業太缺乏專業做事的經驗,於是決定去企業找份工作磨練自己。我們會明白,這樣的歸因沒有歸到點子上。再比如另一位創業者,和我分享了自己的創業計畫,隨信附了一份長達10頁的創業計畫書,鉅細無遺,並且告訴我這是自己「熬了幾個晚上辛苦做出來的」。後來這個創業試了一次,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這些項目我統稱為「想當然」的項目。有時這種項目會看上去很美,以至於獲得巨大的矚目和資源,但最終淪為徹底的失敗,原本可以用於更有效方案的資源被浪費,人們的信任被破壞。比如這個PlayPump的主意,2007年推出,用兒童玩旋轉木馬產生的動力,把地下水泵上來,供非洲缺水的地方使用。儲水塔的四周還可以做廣告,實現營收,可謂社會企業的典型。這個創業計畫交織了非洲乾裂的大地和兒童燦爛的笑容,想不紅都難。它一度得到過來自聯合國和克林頓基金會的大筆資助。但是它最後被證明是失敗的,是嚴重的資源浪費。
我們今天回過頭來想一想,會發現,甚至不需要太多的技術知識,僅僅憑著常識,這個主意都存在很多令人存疑需要實際驗證的地方:比如農村家庭何時最需要用水,而那時作為動力來源的孩子們又在做些什麼?再比如農村兒童也許生活真的很貧乏,可是他們得貧乏到什麼程度,才會整天在這個轉椅上轉個沒完呢?還有那個靠廣告來自我造血的主意。這些水泵都建在偏僻而貧困的地區,大概除了中移動,我們恐怕很難想像有什麼公司會在這裡投放廣告吧?
再來看看現有的一些對社會創業者的能力建設又在教些什麼。這裡是一份針對「初創期」社會組織的能力建設課程體系表。我們今天在場的有不少是公益組織的負責人,大家可以問一問身邊的這些曾經或現在仍是的創業者們,他們在創業的時候真的需要這樣的能力建設嗎?這種對社會創業的支持本身就違背了「進化而不是計劃」的理念,這樣的能力建設體係自身就是想當然計劃的產物。
今天這個時代是一個V.U.C.A.的時代。這是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動盪(Volatility)、不確定(Uncertainty)、錯綜複雜(Complexity)、模糊(Ambiguity)。這些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在日常生活裡找到那些今天已經習以為常,而可能三年前都還不存在的東西。這個時代給我們的感覺經常就像崔健那句歌詞所寫的: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在這樣的時代裡,要解決的問題和問題的解決方案一樣,都是不確定的,不能被事先計劃的,而是要在不斷試錯中一點點去探索發現的。我在這裡總結了十條「社會創業進化論」和大家分享:

1. 人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關鍵是你如何知道他們需要什麼。

圖中的這個人是Henry Ford。他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如果我問人們需要什麼,他們只會告訴我一匹更快的馬。」這句話經常被人引用,來證明產品研發是無需做用戶需求研究的,因為用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福特的這句話對也不對。對的是,用戶的確說不出來自己沒見過的、還沒發明創造出來的東西,就像果粉恐怕也不會在iPhone出現之前就告訴蘋果公司他們需要一部這樣的手機一樣。但是這並不表示用戶不知道自己的需要,他們只是不知道——他們也無需知道,滿足自己需要的具體手段。汽車、iPhone就是那種具體手段。
於是引出一個問題,我們要如何知道用戶的需求呢?常規的那種所謂「需求問卷」、「需求調研」都是無效的。 Aha曾經和一家企業合作,帶著他們的企業志願者來到一個村子裡做社會創新的工作坊。一開始先把他們都丟到村子裡去發現需求,結果回來以後各個都垂頭喪氣,因為沒有需求。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問村里的老人家:「您覺得生活怎麼樣啊?」老人家回答說:「挺好的。」再問:「那您有什麼需求嗎?」回答:「沒有。」Over!
這怎麼行!然後我們一起交流了一些觀察、訪談、親身參與等等的方法,這些方法更多的是人類學的方法,而不是什麼焦點小組訪談或者統計資料。然後再出去發現需求,這次回來就有了。有一個組就發現村里新老村民之間是不融合的,彼此缺乏理解和交流。他們怎麼發現的呢?他們在村里的一條路上觀察到一個村里的老人家在看到迎面走來一個明顯不是本村的中年人的時候,下意識地低頭讓到一邊迴避。這個小動作讓這個小組開始了深入的挖掘,用講故事等方式去了解,然後對這個村子的現狀逐漸有了認識。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用戶需求研究的方法也有很多,做社會創業一定要先從了解用戶需求開始。

2. 社會創業不僅需要同情心,更需要同理心。

畫面中的這個人很多人一眼就認出來了,卷福。福爾摩斯被公認是缺乏同情心的,連他自己都不否認。但很少有人意識到,福爾摩斯卻是有著深刻同理心的人。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才能破了這麼多案子。
同情心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是一種本能。你看到悲慘的事情難過,看到不公的事情義憤,這些都是本能反應。我們去做社會創業,要解決某個社會問題,很可能是因為同情心。但是如果我們要把社會創業做好,卻更需要同理心。同理心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需要訓練的,因為人很少會天生的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理解別人的心理和處境。就好比你拼命地往一輛擁擠的公交車上擠,一邊擠一邊對車裡的人說:「再擠擠,裡面還有位子!」當你擠上去的那一刻,你立刻對身後那些還在往上擠的人說:「別擠了,沒位子了!」
過度的同情心有可能對解決問題是有害的,不利於我們準確地理解和分析問題。而同理心又如何訓練呢?福爾摩斯跟華生說過一段話,「你人在這裡,但你沒有去感覺;你在聽,但你沒有傾聽;你在看,但你不懂觀察。」觀察、傾聽、感受,同理心正是這樣培養的。
(關於福爾摩斯的同理心,可以參見我的一篇文章《像福爾摩斯一樣解決社會問題》)

3. Be relentlessly resourceful!

這句話我有意用了英文,因為它是Paul Graham的一句名言。 Paul Graham是著名的矽谷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的創始人,Aha一直是把YC當做自己的對標機構的。這句話我一直沒有想到準確的中文譯文,但大概的意思就是不理會資源的約束,窮盡一切可能地去解決問題。我們都知道需求催生創新,但我經常的是社會創業領域,「約束催生創新」。
這張圖裡展示的一款社會創新產品。每年全世界有超過2,000萬的早產兒,他們體重不足,體溫不足,很容易早夭。主流市場的解決方案是把早產兒放到保溫箱裡,一個保溫箱的市場售價是2萬美元。顯然,貧困家庭根本無力負擔。
斯坦福大學的一個學生創業團隊就要去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的目標是把產品的價格降到市場價的1%!於是他們窮盡了一切方法,從各個方面降低成本,但是還是降不到1%。於是他們去深入了解早產兒的母親、接生的醫生和醫院、貧困的社區等,做充分的觀察、訪談——這些都是我們前面才講過的用戶研究,獲得共情等等。然後他們意識到,其實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是「早產兒的有效保溫」,而不是「如何製造廉價的保溫箱」。保溫箱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更不是問題本身。
最後,他們的解決方案是一個「保溫……袋」。它在設計上有很多創新,但這個解決方案的關鍵是它根本無需用電,它保溫的材料是一種石蠟。只需要實現加熱,然後放在保溫袋裡,石蠟在凝結的過程中會緩緩地釋放熱能,持續幾個小時。這個時間就夠了。因為這個團隊通過實地調研發現,一般貧困家庭的母親都是用自己的體溫去溫暖早產兒,她們需要用到外在的保溫方式的時段只是她們下地干活或者做家務不方便抱著孩子的時候。瞧!這才是基於真正的用戶需求和洞察並窮盡了一切方法做出的社會創新產品。
那最後這款產品價格到底是多少呢?市場售價25美元。是一個標准保溫箱價格的0.1%!
所以,諸位,在做社會創業的時候,把外在的各種約束當做是常態。當你抱怨資源不夠的時候,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不是已經窮盡了一切可能性?

4. 不可迷信專家。

在涉及到創新時,我的經驗是專家往往是靠不住的。專家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這些是財富,但也可能是束縛。特別是,有些專家身上經常會表現出兩種特質:一個是急於表達,而很少傾聽,他們總是自以為已經準確理解了你的想法、你要解決的問題和你的解決思路;另一個就是急於否定,他們特別善於發現你的主意裡面的漏斗、錯誤,那些和他們原有的認知體係不一致的地方。所以,專家的意見要重視,但切不可迷信。
關於這一點,我想引用一位我非常喜愛的作家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一位有名望的老科學家告訴你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麼他很可能是對的。然而如果他說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麼他極有可能是錯的。」這句話是阿瑟克拉克說的,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幻小說作家之一。說到這兒,我和大家再分享一個我自己的觀點:「搞社會創新的人都應該多看看科幻小說和偵探小說。前者打破框架激發想像,後者條分縷析洞察世相。」

5. 不要過早地愛上自己的主意。

因為它很可能是錯的。
過早地愛上自己的主意,我們就會封閉新的想法,不再考慮其他的可能性;過早地愛上自己的主意,我們就會處處為它辯護,再也聽不得不同的意見;過早地愛上自己的主意,我們就會在哪怕發現它不對的時候,也不願意承認失敗;過早地愛上自己的主意,我們會過早地投入過多的資源,又因為已經投入了這麼多資源而更加不願意放棄。
有人可能會說,一個人不是應該堅定執著嗎,怎麼能輕言放棄?這根本是兩碼事。堅定的應該是自己的使命,是你致力於要去解決的問題,是對用戶的需求的理解和洞察,而不是你的解決方案。事實上,一個真正具有創業家精神的人,總是不會滿足於現有的解決方案,他們最愛問的問題就是:「還能更好嗎?」

6. 不要怕分享主意。

我曾經有幾次遇到過創業者談到自己的創業主意含含糊糊,吞吞吐吐,好不容易說清楚了,最後還要補一句:「我是信任您,您先別跟別人說啊。」
大家知道創業者最不喜歡別人怎麼評價自己的創業主意嗎?有好幾個搞互聯網創業的朋友都跟我說過,他們最煩有人問「你這個主意,如果BAT也想做怎麼辦?」言下之意,百度阿里騰訊這樣的巨頭要是看上了你的主意,自己也去做,滅了你這樣的小創業公司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問這樣問題的人一听就是不懂創新也不懂企業運營的。大公司不是什麼創新主意都要自己幹的,它要考慮投入產出比的好不好。
這個邏輯對社會創業也是一樣。別以為誰都要用你的主意,每家都有不同的情況。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主意這個東西根本不值錢!你以為新的主意說不定早有人想到了。創業比的是不僅是主意,更是把主意「做出來」!再換個角度說,如果你的創業僅僅是因為主意被人copy了就失敗了,那我必須指出,你的主意不被copy你的創業也不會成功。
所以,創業者不要對自己的主意遮著掩著,而是要主動跟人聊,特別是跟用戶聊,跟解決方案中涉及到的各個利益相關方聊。至於怎麼個聊法兒,咱們看下面一條。

7. 展示原型,而不是PPT。

原型就是你的主意大概的樣子,你要把你的主意做出個樣子出來,才能讓別人感覺到,才能幫助別人理解,所以原型首先是一種溝通的工具。原型有很多類型,可以畫出來,可以做出來,可以演出來,可以拍出來,總之,要用某種方式讓別人深刻感知你的主意,而不是純粹用語言來告白,用語言來辯論。
Aha曾經有過一次「辦公室大改造」的活動,大家提出了各種意見。有人就提議說現在天越來越熱了,咱們能不能在辦公室裡脫鞋辦公啊。然後就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然後提議的人再辯護,來來回回好幾輪。最後我說話了。我問了一個問題:「那麼你們為什麼還都穿著鞋呢?」我的意思是,不論是提議的人,還是反對的人,都只是在用語言討論,卻沒有一個人真的現場把鞋脫掉,在地上站一會兒、走一會兒,感覺一下,展現一下。所以以後大家如果要去參加什麼評獎或者比賽,只要有可能就盡量展示原型,而不要僅僅是一堆ppt,更不要是一堆鉅細無遺的什麼創業計畫書。
原型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它除了是一種溝通工具,它也是一種學習工具。我們用原型相互交流,然後基於原型來提出改進意見,不斷豐富和改良我們的主意。這裡展示的這幅圖就是一個原型,它是一款app。兩位年輕的創業者並沒有真的把它做出來再去測試,而是先把app的界面畫出來,用它來和潛在的用戶去交流,傾聽對方的意見,再改進。這要比開發完了再改經濟地多。這就到了我們下面要說的一條。

8. 尋找最經濟有效地測試方式

既然是進化而不是計劃,一個主意就必然是不斷接受測試,然後再改進,再測試,再改進,這麼一個迭代的過程。這裡就涉及到測試的方式方法問題。再次強調,不要過早地愛上自己的主意,因此也就不要過早地投入大量的資源把自己的主意做到盡善盡美,然後再接受用戶的測試反饋。如果主意是錯誤的,或者需要修改的,前面的盡善盡美就是最大的浪費。
Aha兩年前曾經在一家基金會的資助下推出了一份「社會創新周刊」,有一個同事專門負責這項工作。在正式推出之前,她要先為這份周刊設計一份樣式,供大家討論確認。她花了很長時間,最後交給我的就是這頁ppt裡的兩幅圖。大家可以看到做得非常認真,每一個欄目的內容都是真實的,頁面上的字體字號、欄目的顏色位置等等都精細地做出來了。我當時就說,其實不必要做得這麼細,完全可以拿一張A4紙,用筆畫一個草圖讓我們感覺到你對刊物樣式的想法就可以了。如果你的這個設計被推翻了,那前面花了這麼多時間精力就全白費了。
其實對於一個社會創業而言,微博、微信、豆瓣小組、百度貼吧、眾籌網站,這幾樣免費的現成的工具已經足夠我們測試自己的創業想法了。比如你有一個創業主意,讓已經上了大學的學哥學姐們在線幫助同一個高中的學弟學妹們了解大學是什麼子的、各個專業都能學到什麼內容等等。這是一個真實的社會問題,也就是一個真實的社會需求。大家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報考大學填報誌願的時候真的知道自己報的是什麼嗎?回到這個創業主意。不要一下子就去開發網站、招募師哥師姐,萬一這個解決方案用戶根本不喜歡就全白費功夫了。可以去百度貼吧,找到某個高中的百度貼吧,發一個帖子,就說我們下周有這麼一個活動,會有師哥師姐來在線解答你關於大學和高考志願的問題,留個郵箱,讓有興趣的人給你發郵件。看看有多少人跟帖,有多少人發郵件給你,就可以大概地了解自己的這個主意靠不靠譜。
總之,要盡可能精簡快速而又有效地測試自己的主意。這也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第三條「Be relentlessly resourcefu」的一種體現。

9. Fail fast, fail cheap, succeed faster.

我們前面說的到那麼多條最後落到結果上,就是要讓創業的過程變成這樣:既然創業過程中失敗是難免的,那麼就讓我們通過進化而不是計劃,來更快地失敗(而不要搞到最後才知道失敗了)、更便宜的失敗(不要等到投入了一大堆時間精力資源以後才知道失敗了),只有這樣才能更快地成功。
大家都知道愛迪生在找到鎢絲作為燈絲之前找了1000多種材料,都沒成功。但愛迪生自己是這樣評價這一千多次測試的:「我沒失敗。我只是通過這種方式知道這一千多種方式都不會成功而已。」這句話透出的不僅是樂觀,更不是什麼自嘲,而是一種方法論。燈絲材料沒法被計劃出來,解決方案只能一點一點試出來。
關於這一點我還要引申出來一個觀點,就是創新創業需要寬容錯誤寬容失敗。我前不久在微信上轉了一篇關於矽谷的文章,我加了一句評論:「我覺得吧,其實矽谷的秘密很簡單:這裡是世界上最鼓勵創新又最寬容失敗的地方。」你懂的。

10. No money? No problem!

經常會有社會創業者抱怨社會創業太不容易,錢太難找了。首先,如果你把前面說的那些條多照做了,社會創業一開始其實花不了太多錢。如果family、friend、fool這三F的錢都還不夠你花的,你還可以試試眾籌、打賞、街頭賣藝…總之,你先確認自己已經是relentlessly resourceful了。其次,如果你說「給我30萬,這事兒我就能干好」,那我要告訴你「給他30萬,這事兒他也能幹好」,幹嘛非得是你?去問問身邊的那些成功的社會創業者們,我們今天會場上就有好些位,問問他們哪一個當年是等到所有資源都到位了以後才開始乾事兒的。事實上,很多時候,錢太多了反而不是好事。錢多了,人就懶了,腦子就懶了。這樣的例子很多,時間關係,這裡就不多說了。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段話。這段話是我去年發在自己的微信上的:「在今天這個時代,創業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資金可以眾籌、行政可以外包、場地可以聯合辦公、工具可以免費下載,甚至偏安一隅都可以做起跨國生意……然而,創業真正的挑戰卻在於首先回答一個看似多餘的問題:你真的知道自己在為誰解決什麼問題嗎?」我最怕一個社會創業者說自己是在解決“教育”問題、“環保”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看出一個創業者對自己要解決的社會問題的理解程度和對創業的認真態度。
今天的內容很多,大家不見得都能一下子記得和消化。如果前面的內容全都忘記了也沒關係,但我希望大家可以記得這段話裡最後的那個問題:「你真的知道自己在為誰解決什麼問題嗎?」創業的過程中,反覆地追問自己這個問題,在真實地用戶研究和測試中,反复地確認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創業正是在這樣反复地問答過程中一點點進化的。
謝謝大家!

文章標籤

  • 社會企業顧遠及近

    社會企業顧遠及近

    顧遠,Aha社會創新學院創始人,中國社會創新和社會企業領域的重要推動者,多項社會創業支持計劃的發起人、顧問和導師,多家社會企業和公益組織理事;先後主持編寫四部NGO管理及社會創新類書籍,已出版兩部專著,並多次在國際會議上做關於中國社會創新和社會企業領域的主題發言。由他發起成立的「Aha社會創新學院」是中國領先的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的教育及研究機構,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的社會創業加速器,目前主要支持包括教育領域在內的社會創業。可透過電郵與新浪微博聯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