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Agora CollectivePhoto Credit: Agora Collective
文:劉致昕/圖:Agora Collective
沒錯,這活生生是一座廢棄的水塔。我先繞過了一大片空地之後,走過移民社區、土耳其市場,就在這座水塔的後方,有一棟看不出來有大門、前庭的古老公寓。這裏就是入選歐盟 COLLAB Arts Partnership Programme(CAPP)的Agora Collective。
(在柏林近郊的一棟老公寓,藏著當地最熱門的文創基地。來源:Agora)
(在柏林近郊的一棟老公寓,藏著當地最熱門的文創基地。來源:Agora)
在歐盟28個國家、8個入選者中,只有Agora以「共同工作空間」的身份入選此計畫,一棟4層樓的共同工作空間被認定為「能增進並打開歐盟藝術創作者共同創作及移動的可能」,創造跨文化的創意、讓人才交集。
當我們的文創與飯店、百貨相鄰,Agora的旁邊,卻是擺著椰棗、核果、香料的土耳其雜貨店,別說百貨公司、電影院,連星巴克、便利商店都不見蹤影。
當文創兩字已經熱到熟透了,怎麼吸引國際文創人才?怎麼經營以文創為主的空間?我們專訪了Agora的共同創辦人 Denis Altschul,聽白手起家的5個藝術家,如何一手打造這貧民區中的傳奇。
以下是社企流與Denis的專訪內容:
社企流(後簡稱問):你們怎麼把一個市郊貧民區中的老公寓發展成創意人的最愛?
Denis(後簡稱答):我們先找到跟我們相熟識的社群,然後邀請他們一起來,讓他們自己決定要怎麼參與我們的計畫,日租、月租甚至幫忙開課都可以,或是有什麼創作計畫也可以在這裡進行。如果你是一個藝術家,你需要一個地方創作,好,那一角可以給你,如果你是一個創業家,你可以有一整張的辦公桌,如果你是廚師的話,你可以煮給每個人,每個人給你4歐元,非常隨性。
一開始其實只是朋友之間的事,然後我們想:乾脆把它變成一個co-working space,並讓他成為一個平台。我們就貼上網,然後就開始了。

從小丑課到編織展都有,就是要玩出自己的味道

問:所以一切就是從朋友間的玩樂開始?
答:對,就是靠大家口耳相傳、網路上面大家會介紹,接下來透過我們辦的活動與媒體的報導,大家就慢慢知道我們了。
問:像什麼樣的活動?
答:我們有太多種活動了。有食物烹調、有講剩食的,都市文化、都市農園等,平常就是一場一場的workshop,基本上都是我們自己喜歡的事情,像是photoshop工作坊或是怎麼實踐Saminism(19世紀晚期,源自印尼反荷蘭殖民式資本主義的思想,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工作坊(笑),說到底,都是我們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覺得社群裡大家會有興趣的事。
人們也會來跟我們說應該要辦哪些活動,但做為社群經理,我還是要幫大家好好過濾,找出最適當,對社群最對味的計畫或活動。
(在這個有機的空間,什麼活動都有可能發生。來源:Agora)
(在這個有機的空間,什麼活動都有可能發生。來源:Agora)
問:要怎麼挑?
答:這是我工作中唯一的關鍵問題,但這不是一個公式,也不是可以用言語可以形容的,它不是一個制度、不是一套方法,任何可以分析的東西最後其實都沒辦法拿來判斷這個社群的喜惡,其實最後就是一個感覺。
我們跟別人不一樣,因為第一個,我們5個創始成員做這個都不是為了錢,我們只是覺得這計畫很酷,如果他能夠幫助到我們的生計,那很好,但那不是我們做這件事情的原因,我想這讓我們更貼近了現在我們擁有的社群。

給他們一個「家」

更重要的是我們這裡就像是一個家一樣,不管你是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還是都市宅男,都可以來這邊工作,來這裡,你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不只是工作上的朋友。這是一個很不正式的氛圍,順其自然,如果你是為了錢而做的,一切都會不一樣。
問:座落在特別的社區、有特別的人,這些怎麼影響你們的走向?
答:我們試著與在地的社區有一些計畫創造連結,社區的小孩會進來學畫畫,我們也跟GiveSomethingBackToBerlin合作,很多國際來的人在這邊跟地方的社區互動,交換知識。我們已經不只是一個co-working space 了,還是一個藝廊、一個藝術家駐點的居所,有一半我們的產出都圍繞著藝術,策展、創作等,
我們其實從來沒有只要吸引某種特定的人,只是告訴大家我們是誰、告訴大家我們喜歡什麼、做什麼,然後人們就自己來了。
問:所以你們的駐村計畫也是跟著你們的社群需求誕生的?
答:創辦人就是藝術家,當時我們在做這個計畫,一直想該怎麼用這個空間支持藝術,同時又可以為這個空間帶來價值?我們就開始了第一個版本的駐村計畫:藝術家可以申請來這裡住三個月,在這裡創作,跟更多的人互動。
現在的駐村計畫不只是讓兩個藝術家駐村,而是開放給10到15位藝術家,他們來這邊,不用付以前那麼多的房租,但他們會有一個計畫主持人,帶領這一群藝術家共同創作,他們來自不同的藝術領域、專長不同,過程就像是co-working space一樣,一群人決定了最後的成果。
他們每天進來,有一個計畫主持人,最後可能是一個展覽,或是一個表演、一個互動的活動。這個月,他們正在準備一個比較「激進」的計畫,他們會有一個藝術性的抗議活動,是針對柏林市區正在進行中的一個很大、很大、很大的開發案,叫Euro Star,它將很大程度的改變柏林,一個很大很大的商務建築,就在火車站對面。
問:從一杯咖啡的時間到長期駐村,與這些創意人才相處、服務他們,一個空間經營者要注意什麼?
答:要學習怎麼跟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相處,了解他們,讓所有人都尊重這個空間,並且尊重這個群體的文化,同時不放棄自己的個性跟特色,藝術家都很有個性,怎麼讓他們一起、又保持各自的獨特性,很關鍵。
要創造一個社群裡面互動的空間跟活動而不顯得刻意,要注意不能是由上而下的讓事情發生,讓大家自然而然的來互相說話、自動的來這邊。例如社群晚餐,co-working的人當廚師煮給大家吃,這些錢可以留下做其他的事,例如釀自己的啤酒,酵母沒用完,還可以拿來烤自己的麵包,一切都要創造彼此之間的連結。
必須由裡向外,發自內心的想要跟他們互動,他們才會持續的來,要找到一個方式讓他們能用自己的專長貢獻、參與。
問:像是你們的駐村計畫?
答:對,我們的做法是讓他們知道共同創作的力量,讓他們體會到集體創作的有趣,他們就會想要融入這個群體。
每個人、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元素,影像藝術、攝影師、舞者、作家、設計師、畫家,對於同個議題都有不同表現方式,他們可以完成一個人無法達到的境界跟作品。
像是去年,一個展覽加上一個表演,兩天的作品,結合了雕塑的過程,參加的群眾都是創作的一部分,他們的互動都會留下來。
問:所以聽起來,你們都是順著自己的感覺、順著社群的需求走,就做對了?
答:其實我們只是做自己想要的樣子,然後讓大家理解、看到。
最重要的是,be the way you want it to be. 用行動實現那個價值,讓大家在這裡找到認同,才會有家的感覺,人們自然而然就會靠攏,化學作用就會發生了。
核稿編輯:金靖恩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