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Beyond MeatPhoto Credit: Beyond Meat
大型肉品廠的投資與食品科技的進展,讓植物性蛋白質、人造肉逐步邁向市場主流。未來,美味、健康的植物性蛋白質可望征服肉食主義者的味蕾;而零殘忍的人造肉,也許能給素食主義者吃肉的理由。
整理/黃思敏
2017 年 4 月,美國最大的肉品加工廠之一「嘉吉公司」(Cargill)賣掉旗下最後一家肉牛飼育場,並表示公司期望將資金鬆綁,用來投資傳統肉類的替代品,如昆蟲、植物性蛋白等。
4 個月後,一間利用科技從細胞培育出牛肉與雞肉的人造肉新創公司「Memphis Meats」,更從嘉吉公司、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和英國維珍集團創辦人布蘭森等處,獲得約 1700 萬美元的投資(約 5 億台幣),而這也是 2017 年「素肉」(meatless meats,註一)市場上最大規模的交易之一。
而另一間「超越肉類公司」(Beyond Meat)利用 100% 植物性原料,製造出口感、營養成分皆與肉品極為相似的多樣純素食品,目前已於全美超過 1 萬 9 千家店販售旗下的「未來漢堡」(Beyond Burger)等食品,更於今年底獲得全美最大的肉品商「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等廠商共 5500 萬美元的投資(約 17 億台幣)。(延伸閱讀:想對環境友善,卻無法割捨大口咬下漢堡的美好?這款多汁的「素漢堡肉」,讓你不再左右為難
(Beyond Meat 的無肉漢堡。來源:Beyond Meat)
(Beyond Meat 的無肉漢堡。來源:Beyond Meat

大型肉品廠不再只賣肉,攜手素食業者成為「製造蛋白質的公司」

從泰森食品公司投資超越肉類公司的例子,可看出這間肉品生產商不再只著眼於肉類商品,「我們是一間製造蛋白質的公司。」泰森食品的執行副總裁 Justin Whitmore 表示。
「這項投資跳脫了二擇一的思維,為兼顧的模式。」Whitmore 表示,投資植物性蛋白和人造肉(clean meat)無疑是避免失去市佔率的方法之一。泰森食品的的執行長更預估在未來 25 年內,這些純素產品將填補 20% 的肉品市場。知名國際農業金融機構「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更指出純素食物的市場成長,應該被傳統肉類業者視為暮鼓晨鐘。
以植物奶的產品為例,豆奶、杏仁奶等飲品近年來的市佔率已成長至 9% 至 10%,同時酪農業奶製品的市佔率正在下降。目前市佔率仍不到 1% 的植物性蛋白質食品和素肉,未來也有機會步向植物奶的成長趨勢。
「在零售商品中,植物性蛋白質是成長最快速的類別:以雙位數的幅度成長。消費者仍吃著肉,但他們同時也尋求其他替代選項,而植物性蛋白質正好符合這項需求。」加拿大肉品公司「Maple Leaf Foods」的執行長 Dan Curtin 表示,他將植物性蛋白質視為使公司成長,同時達到永續目標的關鍵。
維珍集團創辦人布蘭森也撰文分析,植物性蛋白質嚐起來比肉更好吃,或至少不輸給肉品,因此它們快速的成長著,時至 2020 年,替代傳統肉品與乳製品的純素食品業產值可望高達 400 億美元(約 1280 億台幣)。此外,以植物性蛋白質替代傳統肉品,也能減少溫室氣體,進而減緩氣候變遷,甚至能替缺乏食物的開發中國家降低糧食成本。

人造肉讓肉食主義者不必吃掉一隻動物

除了植物性蛋白質外,「人造肉」(clean meat)亦為傳統肉品業者關注的新趨勢之一。(編按:人造肉是由動物細胞培養出來,因此又被稱為「試管肉」(lab-grown meat)。)
(動物身上(如:毛髮)的細胞,在實驗室中得到成長所需的養分,進而被製成人造肉。來源:Just)
(動物身上(如:毛髮)的細胞,在實驗室中得到成長所需的養分,進而被製成人造肉。來源:Just
Memphis Meats 等生產人造肉的公司,不再僅將目標客群放在素食主義者,而是同樣關心環境、食安議題的一般肉食主義者。(延伸閱讀:這裡曾是4億頭豬的生命終結站,現在變身魚菜共生、麵包與啤酒飄香的新樂園
「Memphis Meats」為創造出第一塊「試管雞肉」的人造肉公司,而其投資者布蘭森於專文中分析:「Memphis Meats 發展出不需要養殖、殺生,就能從動物細胞生產出肉的技術。人造肉的生產系統符合食安、對動物與環境無害,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若能大規模生產,人造肉將省下大量的水和土地等成本,並減少溫室氣體,更是動物福利的一大躍進。」
事實上,Memphis Meats 並非唯一一家企圖嘗試製造「人造肉」的公司,以「代蛋」(Just Scramble)聞名的美國食品科技公司「Hampton Creek」 ,也正與廠商洽談,預計授權旗下人造肉(clean meat)技術給各大肉廠。
Hampton Creek 的執行長 Josh Tetrick 表示,他和至少 10 間跨國肉品大廠洽談合作,希望使人造肉的生產更具效率,亦能為傳統肉品業者提供更為永續的蛋白質來源,而這一切將大幅改變人類取得肉的方式。然而,目前生產人造肉的高昂成本仍是最大的門檻,Hampton Creek 公司內部的專家預估未來第一項人造肉產品,將比傳統肉品貴上 30%。
「我並不相信覺醒的消費意識能徹底地帶來改變,我相信唯有創造出更加可口、經濟實惠與深得人心的產品,才能創造改變。」Tetrick 表示,一切的努力皆是為了讓人造肉的價格更加親民,甚至比傳統肉類便宜,而傳統肉品業者的營運效率,也正能協助 Hampton Creek 降低人造肉的生產成本。
(Hampton Creek 的「代蛋」(Just Scramble)產品,口感和雞蛋如出一徹。來源:Just)
(Hampton Creek 的「代蛋」(Just Scramble)產品,口感和雞蛋如出一徹。來源:Just
過去一直守著小眾、利基市場(Niche Market)的素食業者,開始意識到他們的產品有更多潛能,科技也正在實現、優化人造肉的技術。
目前已有許多大型食品廠看好植物性蛋白質、素肉的商機,如:嘉吉公司投資 Memphis Meats、泰森食品投資超越肉類公司等趨勢,將有望使這個產業邁入主流。
註一:這裡的「素肉」(meatless meats)指的不是台灣素食店常見的大豆蛋白加工仿肉食品,而是泛指任何富含營養高蛋白,能取代肉類的產品。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金靖恩
 

文章標籤

  • 社企案例地球村

    社企案例地球村

    由社企流編輯群介紹世界各國社會創新案例,讓你不出門也知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