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七喜廚房Photo Credit: 七喜廚房
根據於2011年統計的數據,台灣剩食量驚人,每日可堆60棟101大樓,不僅坊間吃到飽餐廳常食物成災,校園每年也製造2千噸廚餘。 但台中卻有間廚房將這些剩菜重新化為美食,並讓人「自由付費」,只為了讓大家學會怎麼「用肚皮救地球」。
新聞整理/林孟正、劉易軒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今年4月在台中開幕的餐廳「七喜廚房」,為了減少食物浪費,在晚間8點到10點間會使用每天賣不完的食物做成創意料理,讓來客隨喜「剩食共食」,或用幫忙掃地等換餐,使客人在共享剩食中體會食物可貴。(同場加映:食在揪甘心!這家餐廳不僅化「即期蔬果」為桌上美味,也照顧社區弱勢的三餐溫飽
根據上下游報導,餐廳創辦人楊七喜原本的計畫是為街友送餐,但為了不浪費用剩的食材,索性做成晚餐,開放共食與自由付費。而此舉在網路上一夕暴紅,「既然我被用剩食餐廳的角度關注,那就乾脆轉換過來。」楊七喜表示,她開始每天去向市場中有機無毒蔬果的菜攤,收集賣不完的蔬果,再由義工廚師陳菊師一同將醜蔬果轉化為美味可口的自助晚餐。
(七喜每日去市場收集醜蔬果。來源:七喜廚房)
(七喜每日去市場收集醜蔬果。來源:七喜廚房
然而,楊七喜為了完成夢想,其實負債累累。面對日常生活,她每天都在與免疫疾病戰鬥,並和這世界各種的不公義對抗。卸下戰袍後,她其實是愛笑愛哭的一般女子,曾經也曾為發不出薪水而苦崩潰懊惱。
根據ETtoday報導,楊七喜打算先讓「七喜廚房」上軌道,讓人知道即使沒有大財團的支援,憑一般民眾的力量也能經營社會企業,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也能養得活自己。
更可貴的是,愈來愈多店家響應剩食共享計畫,當起食物供應者,根據中國時報報導,包括香荷豆腐店老闆提供豆腐、豆漿,Rice Caff’e米咖啡提供輕乳酪、米布丁,讓餐桌上的剩食更豐富多元。楊七喜說:「剩食計畫推動以來看到的改變,包括陌生人間因透過共享剩食,有了更多的互動。她從不擔心東西不夠吃,只怕沒人來吃,因此很希望能廣徵食客,一同分享交流。」(同場加映:「將沒吃過的飛機餐送給街友」:澳洲慈善團體與機場合作,每日拯救400公斤剩食
(店家響應剩食共享,像是香荷豆腐店提供豆腐和豆漿。來源:七喜廚房)
(店家響應剩食共享,像是香荷豆腐店提供豆腐和豆漿。來源:七喜廚房
除了剩食餐廳,七喜的夢想藍圖中,尚有「玉蘭花套盒企劃」,以均一價100元的社會創意商品以及各類地圖共50樣,第一套免費贈與街友或就業困難者,只要賣掉25樣就能再進第二套。當消費者向街賣者選購文創商品時,也直接與自己關懷的議題對話,與此同時,街賣者也成為推動社會向前的關鍵力量。
此外,「TNR木箱企劃」都市野貓狗原地捕捉、結紮、原地放養;「未來日報企劃」模擬每一個議題在,如果我們採取不同的做法,在未來十年後是否有所不同;「神燈企劃」,以開發環保組商品去帶動菜市場減塑風潮。楊七喜期望這些計畫用創意帶動公益,創造善念循環。
核稿編輯:林冠吟、郭潔鈴
新聞來源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