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Conflict Kitchen FBPhoto Credit: Conflict Kitchen FB
文:張立健/圖:Conflict Kitchen臉書
大都市聚集各式各樣的人,包括不同國族、宗教習俗、身心障礙、年齡性別、教育水平、階級和性向的羣體。
然而都市環境善於把真相掩蓋,使大眾社會看不到、不理解、也無法與不同背景的人士和睦共處。弱勢羣體,如臺北車站外和高雄愛河旁的露宿者,只能屈居於縫隙中。大部份處於邊緣的人要面對歧視、貧窮和自悲等內外交煎的壓力,像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的主角小明,如箭在弦、一觸即發。
潛藏的社會破洞會自然好起來嗎?政府、媒體和非政府組織能否對症下藥?還是打算繼續河水不犯井水,一再醞釀「社會液化」(註一)的危機?
美國匹茲堡市中的「矛盾廚房」 (Conflict Kitchen),亦譯作「衝突廚房」,自2010年起他們專門提供與美國有衝突國家的菜肴,促進顧客展開跨國族、多元文化和社會階層的交流。在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間和正確資訊下,以宴饗拉近人際距離,以溝通化解矛盾。

食物是媒介

矛盾廚房的合伙人之一Dawn Weleski曾於今年香港 Make A Difference 創不同年會上說到:「食物是個『引誘』人們,進入我們計畫的媒介。」
矛盾廚房的出現,源於匹茲堡當地經濟環境的改變。匹茲堡市曾湧現大量空置商鋪,Dawn Weleski和Jon Rubin 兩人看準時機,合作經營各種非營利計畫,而矛盾廚房的前身,則是他倆合作經營賣鬆餅的咖啡館。
後來,他們打算提供多元選擇給匹茲堡市的居民,售賣來自委內瑞拉和伊朗等異國美饌。七年間,他們從只有一個窗口的外賣小販,成長為能夠運營餐廳、舉辦數百人活動的餐飲業者,甚至擁有跨國合作的經驗,並曾烹調過阿富汗、伊朗、巴勒斯坦、北韓、委內瑞拉和古巴的食物。
矛盾廚房亦透過食物提供一個讓當地居民開眼界的空間。讓大家坦誠自己對異國文化的無知,以及因無知帶來的偏見,最終有助化解針對外族的仇恨犯罪 (hate crime)。

不「止於食物」的創新餐廳

矛盾廚房意圖突破這個文化局限。在異國情調的包裝下,他們提供印刷資訊、現場視訊和文化體驗活動等,來鼓勵顧客接觸他國人民及文化。
除了烹調食物,矛盾廚房身兼藝術設計和書刊出版的角色。餐廳提供的紙品印滿外交、文化和政治論述的資料,例如訪問在美國的伊朗移民,以及身在伊朗的當地人對美國的看法。讓顧客在品味食物的同時,也參與文化和討論政治。
矛盾廚房製造一個線上線下同步的空間(simultaneous online and offline space)。他們使用 Skype 現場轉播,邀請兩國人,經網路跨洲共餐,甚至讓網路兩邊的參加者吃著同樣的菜餚。
矛盾廚房店內的服務員不只傳菜,他們更傳遞跨文化溝通。他們亦曾僱用員工以外語溝通,刺激大家走出自己的舒適區(comfort zone),增進對別國文化的理解。
此外,矛盾廚房更利用角色扮演,增加食客的國際知識。他們的職員曾扮演美國總統Barack Obama和時任委內瑞拉總統Hugo Chavez,以收集民眾對該國該人的想法。活動中更把收集來的意見編成演辭,於餐廳旁的廣場內發表「國情咨文」式的演說。

用飲食建立關係

矛盾廚房不只靠異國食物吸引顧客,更刻意製造餐廳的矛盾氣氛,來鼓勵化解社會矛盾。他們讓排隊等候的顧客在提供正確資訊下,討論、反思釐清真相與謊言,從而拋開歧見。
除了讓餐館員工和顧客討論熱點話題之外,矛盾廚房也舉辦座談會。他們曾舉辦「兩韓座談會」,供應朝鮮和韓國的食物。他們甚至曾讓身在美國的兩韓人民首次面對面交流,不囿於政治與文化的故見,更讓大家一起打破鴻溝,找出共同之處。透過同桌之誼,從不溝通、不信任,到認識和融化隔閡。
因此Dawn Weleski認為矛盾廚房的成功關鍵是締造關係,「食物表面上是我們的媒介…但更真實的媒介是人與人之間建立的關係。」

構建共融社會的盛宴

與其說矛盾廚房創新,不如說它喚起人類靈魂深處對食物的記憶。早在文明以前,茹毛飲血的原始人便習慣分享獵物果子。及後的火爐邊的歌舞宴會,各式餐桌文化,從拜祖祭祀到和親建交,亦反映人類歷史中食物對社會融合的功能。
中華文化著重飲食促進和諧,從「和」字是「口中有禾」可見一斑。這種伙食換取平安順興的傳統道理,令我們既講究食材陰陽五行調和,亦重視宴席連繫姻親倫理。上有國宴酒禮、下有婚宴團年,大快朵頤代替干戈,有助減少不和、爭執或暴力相向的風險。
可是這傳統失落在現代社會生活。都市人習慣到快餐店按著手機狼吞虎咽,又常常獨自吃便當、杯麵充飢,甚至有人在城市不見天日下饔飱不繼。這製造了人間幾許,寂寞的軀殼、不安的心靈和憤怒的念頭。
正如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冀劍制指出:吃是一種享受、一種社交、一種審美、一種活著的喜悅,矛盾廚房提供不同階層的人共饗食物、互相認識、分享生活和結交朋友的空間。這樣拉近不同羣體的食物創新,化餐桌為社會實驗室,建立共融的契機。
讓不同羣體透過食物,先認識、經交流、再聯繫,可望成為未來社會共融的參考模式。或許創設社企餐廳其路漫漫,大家可從經常說的「加雙筷子」做起。
註一:「社會液化」是「土壤液化」的類比,「土壤液化」原指當外力來臨如地震時,破壞水土平衡,是樓房倒塌及人命傷亡的潛勢危機。「社會液化」則類比為社會變遷如經濟衰退時,衝擊社會秩序和結構,造成如集體暴力、自殺或其他社會潛勢危機。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金靖恩

文章標籤

  • 創意造言

    創意造言

    張立健,歐盟伊拉斯謨計畫全球研究碩士生,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研究助理。曾參與於盧森堡的亞歐基金青年領袖高峰會 (ASEFYLS 2015) ,亦曾在維也納學習替代經濟及貨幣夏季課程 (Alternative Economics and Monetary Systems) 。寄望未來的社會變革源於當下的責任經濟、消費良心、共同參與和自主改造。本欄憑眺趨勢,知識轉移,中西混雜,創意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