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CuculaPhoto Credit: Cucula
文:劉致昕/圖:Cucula
提到1932年出生的「Enzo Mari」,人們會想到一個擁有超過2000件作品的大師,會想到「義大利設計教父」之稱,也會談起他被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的作品,但在柏林,我們看見他的名字與難民的新生活相依。
那是5位來自西非的難民,在柏林的一間小工作室裡,他們成為大師的雙手。那是一項被稱為Cucula的計畫,5個難民利用家鄉的木頭,照著大師授權的設計模組,打造屬於自己生命故事的椅子,在法規限制下,難民終於有了微薄的工作收入。
讓他們對未來出現一絲希望的,就是這項設計:Autoprogettazione。
Enzo Mari的一生中,最顯得獨特的是他認為設計不只是扮演美感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應該有功能。相較其他的設計大師,他特別設計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和傢俱。

一件鼓勵參與的大師設計

影片中就是他1974年設計的Autoprogettazione系列,也是他以實用性為重點的設計中最出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我們在柏林所見的,就是Autoprogettazione系列的第一件作品:Sedia 1。
簡潔的設計,重點在於參與。Enzo Mari想讓人們參與傢具設計的過程,在與設計師共同創造的氛圍中自行組裝傢俱,享受樂趣 。Sedia 1 後來由芬蘭傢具公司 Artek 進行大量生産。
(Enzo Mari其中一件代表性作品:Sedia 1。來源:Cucula)
(Enzo Mari其中一件代表性作品:Sedia 1。來源:Cucula)
這種以參與為目的、降低門檻的設計思維,後來被稱為「設計的民主化」。
以柏林的案例為例,5位難民從選木頭、設計顏色,到製作的過程,重新去思考並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與共同工作的設計師,一起決定該用什麼樣的素材,圖騰、家鄉的植物、國旗代表色甚至是自己童年的回憶,然後在參與式的設計之中,在大師的設計之上取得主導權,雖然使用的是開放式的Sedia 1,但由於自身的參與,打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產品。
(透過參與式設計,打造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來源:Cucula)
(透過參與式設計,打造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來源:Cucula)
「設計民主化」的實驗,對設計師來說,是讓使用者、大眾更了解產品的製作,以及設計中的理念、細節,甚至是未來在使用上該注意的眉眉角角,換句話說,就是讓使用者得以進一步的了解設計師,進到他的腦袋裡,更看得懂產品的價值。
而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Autoprogettazione系列希望讓人們深度的了解傢俱,重新看待這些在生活中常伴左右的物件,當自己必須動手做的時刻,也為使用者創造了學習跟思考的過程,完成之後,作品也成了他人認識使用者的媒介。
柏林的5個難民,在Enzo Mari授權了Autoprogettazion之後,用一把椅子讓大眾了解自己,也翻轉自己「弱勢」的地位,過程中與設計師一同學習、一同自我探索,在完成作品之後也重新建立自信,完全實現了Enzo Mari打造這一系列的初衷。
這位被稱為設計思考大師、思想家、以及社會實驗家的義大利設計教父,40年前的設計,在面對人道危機的現代歐洲,再一次為設計的角色下了新的註解。
核稿編輯:金靖恩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