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Re-create 臺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粉專Photo Credit: Re-create 臺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粉專
新聞整理/魏守芸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台灣都市酵母團隊以及西班牙Basurama團隊共同提出了一項「Re-create Taipei 台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帶領一群由學生和里民組成的熱血志工隊,打造兩個實驗案例─「兒童志氣公園」及「市民秋千實驗基地」。這項計畫不只讓舊水塔、廢棄燈桿等材料重生,更將社區破碎畸零地變特色公園、荒廢空間變身遊樂場!
根據台北市公園處定義,鄰里公園主要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具有凝聚社區意識的功能,其數量上是最多的,在臺北788座公園中,就有373座鄰里公園。
然而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去年北市公園處以安全為考量,陸續拆除許多公園內的磨石溜滑梯及鞦韆,取而代之的是模組化的塑膠遊樂設施,而變成一座座長得一模一樣的「罐頭公園」。(推薦閱讀:對「罐頭遊具」感到厭倦?紐西蘭傾聽孩子意見,讓他們設計心目中最棒的遊戲場
都市酵母臉書粉絲團計畫介紹影片裡,西班牙Basuramas團隊表示:「台灣的公園千篇一律,且到處充斥著禁止標語或是告訴你該怎麼玩;在安全思考下,越來越單調,缺乏魅力。」
因此,都市酵母負責人周育如在接受聯合報採訪時表示,原本的「兒童志氣公園」旁有托兒所,卻缺乏兒童活動空間,所以團隊決定搜集各種尺寸的二手水塔,切割、重組後,混搭北市公園處提供的廢棄遊具,製作成水塔球池、水塔溜滑梯與水塔隧道等,並且透過觸摸與觀察,開啟兒童感官感受,也為廢棄水塔創造第二生命。
(團隊將二手水塔化身為球池、溜滑梯、隧道。圖片來源:Re-create 臺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粉專)
(團隊將二手水塔化身為球池、溜滑梯、隧道。圖片來源:Re-create 臺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粉專
另外,以往陰暗狹長的天橋及市民大道底下的破碎空間,很容易淪為城市死角。因此「市民秋千實驗基地」選定場所後,將廢棄的路燈桿設計焊接製成了超大型鞦韆和休息躺椅,並且漆上明顯的亮黃色,賦予平時灰暗的橋下空間一個新的用途,讓市民可以親子一同到橋下的空間遊玩。
(團隊將廢棄的路燈桿設計焊接製成了超大型鞦韆。圖片來源:台北世界設計之都官網)
(團隊將廢棄的路燈桿設計焊接製成了超大型鞦韆。圖片來源:台北世界設計之都官網
事實上,根據好房網報導提到,團隊在一開始觀察時,就發現台灣平日除了偶爾會有老人、小孩使用公園設施,其他的族群幾乎不會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公園,也因此「公園」的議題常不被人關注和討論。
所以這兩項實驗計畫可說是實現了「公民參與」的精神,據台北世界設計之都官網文章提到,改造開始前,設計團隊與當地里長、里民與志工夥伴們舉行設計溝通會議,讓居民們能夠認識與相信設計團隊,了解他們對公共領域的需求, 避免設計出不符合居民使用的公園遊具。(同場加映:產品設計如何發揮影響力:注意使用者情境和產品可用性
根據非池中雜誌文章專題企畫提到,前臺北市文化局謝佩霓局長表示當初市民鞦韆實驗基地計畫,便是由鄰里居民決定實驗場所,和設計師一起設計、決定路桿的檸檬黃顏色,為每個路燈燈桿的曲度計算,最後完成從3歲小孩到90歲的老奶奶都可以開開心心一起共樂的場域。
然而,根據聯合電子報報導,實驗計畫中的遊具尚未通過安檢,被質疑隱藏危機,北市公園處長黃立遠表示,因為這是實驗性的,安全性考量目前法規有它的限制在,但遊具設施設計者都有外國遊具設計經驗,「所以目前遊具安全似乎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雖然受到質疑,該項實驗同時獲得許多媒體報導,參與實驗計畫的北市誠安里里長李有福接受公視採訪時讚賞:「該計畫讓我們花最少的錢,創造最多的藝術價值。」
目前,台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的兩項為期3個月的實驗「兒童志氣公園」、「市民秋千實驗基地」已於10月31日完全撤離現場,並且將實驗計畫用的油罐、球池等認養收購處理。
Re-create 臺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粉專所述,該計畫針對台灣公園單一化的現象,重新思考公共空間的本質,讓人的參與成為設計的一部份,將一成不變的環境,轉換成不斷啓發創意成長的地方,並且能夠在實驗結束後,將這份精神傳承下去,交由在地民眾或是企業繼續空間活化。(延伸閱讀:這群設計師玩出創意,把公共藝術改造為城市的「發電機」)
核稿編輯:林冠吟、郭潔鈴
新聞來源

文章標籤